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通过构建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早期传播动力学模型, 研究疫情流行趋势, 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河南省2019年1月21日至2020年2月23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疫情数据和河南省统计年鉴中的人口数据, 对COVID-19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采用MATLAB 7.0软件构建传播动力学SEIR模型, 分析河南省COVID-19流行趋势。   结果   截至2020年2月23日河南省累计报告COVID-19确诊病例1 271例, 报告发病率约为1.16/10万; 报告病例集中分布在信阳市、南阳市、郑州市和驻马店市。SEIR模型拟合显示, 河南省COVID-19的基础再生指数R0平均约为2.41, 防控措施干预使得峰值降低55%, 高峰推迟3天。   结论   河南省COVID-19疫情前期增长较快, 采取防控措施后, 有效再生数逐渐降低, 疫情逐步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时空分布特征,了解湖北省COVID-19疫情的一般流行及时空聚集情况,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与支持。方法 收集湖北省截至2020年2月10日COVID-19疫情病例数据,利用OpenGeoda1.2.0软件分析COVID-19发病的空间相关性,TScan9.4.2探索其时空聚集性;利用ArcMap10.2与 R-3.5.1软件进行COVID-19疫情的图形可视化。结果 (1)截至2020年2月10日,湖北省累计报告COVID-19确诊病例31 762例,平均每日新增确诊病例1 025例,累计死亡病例974例,累计治愈病例2 222例。累计确诊病例主要集中在武汉市(18 454例,占比58.10%)、孝感市(2 642例,占比8.32%)、黄冈市(2 332例,占比7.34%)等地区。(2)研究期内,湖北省COVID-19病例数呈现空间正相关,高-高聚集地区为武汉市、孝感市、鄂州市、黄冈市及黄石市。时空扫描进一步分析发现COVID-19病例一类聚集区为武汉市;二类聚集区中,随州市与孝感市,黄冈市、鄂州市与黄石市存在城市之间的聚集性发病。结论 研究期内湖北省COVID-19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相关部门应持续加强疫情防控措施以控制疫情发展;湖北省COVID-19疫情存在空间聚集性,提示在疫情暴发初期控制人群流动性对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与流行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西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流行规律, 为优化疫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Excel 2007、SPSS 18.0、ArcGIS 10.3软件对COVID-19疫情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采用内插法计算COVID-19的潜伏期。   结果   西安市截至2020年3月6日累计报告COVID-19确诊病例120例、疑似病例738例, 报告发病率约为1.20/10万; 死亡1例, 病死率为0.83%。确诊病例以轻症为主(92.50%), 男性发病数(63例)多于女性(57例), 41~50岁病例数最多(21.97%)。发病高峰出现在2020年1月25日和1月31日。高发病地区主要分布在主城区的4个街道办事处(21.67%, 26/120)。108例出院病例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6.00(15.58±5.45)d。全市累计发生23起聚集性疫情, 二代病例的平均续发率为31.73%, 其中13起(56.52%)的聚集性疫情发生在家庭内。西安市COVID-19的平均潜伏期为9 d。累计报告无症状感染者25例, 占SARS-Cov-19感染者的比例为17.24%(25/145)。   结论   西安市COVID-19疫情整体划分为二个阶段, 病例呈现随机的灶状分布, 未出现当地大范围传播, 需警惕家庭聚集性和无症状感染者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陕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发病趋势及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陕西省截至2020年2月22日COVID-19的疫情数据,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结果 陕西省共报告245例COVID-19确诊病例,全省累积报告的确诊病例以轻型、普通型为主(87.76%),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确诊病例的地区不断扩大,以西安市报告病例数最多(占全省报告总病例数近一半)。陕西省由输入型病例逐渐转为本地病例为主,而本地病例的传播途径主要以家庭聚集性传播为主。陕西省不同来源确诊病例均造成了二代病例传播。2月7日之后报告病例数开始波动下降并逐渐趋于平稳,目前陕西省疫情发展处于归零期。结论 陕西省的总体疫情形势已趋向缓和,但考虑到复工返学的到来,同时随着境外输入病例的不断增加,防控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武汉市COVID-19疫情期间发热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规律,旨在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综合性医院发热门诊2698例发热病例中的肺炎病例和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2月12日武汉市综合性门诊共接诊发热患者2698人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六安市COVID-19病例的流行特征,为该地COVID-19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截至2020年2月18日24时传染病报告系统中六安市所有COVID-19确诊病例,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病例发病和就诊信息、流行病学特征等资料描述病例特征,采用SaTScan 9.6.0.0软件分析疾病传播的时空分布特征,应用Excel 2010软件绘制流行曲线。  结果  六安截至2020年2月18日共报告确诊病例69例,男性(44例)多于女性(25例),年龄集中在36~45岁(37.68%),工人最多(24.64%)。首发症状以发热(50例,72.46%)、咳嗽(25例,36.23%)和乏力(12例,17.40%)为主。全市以金寨县(23例)、霍山县(17例)和霍邱县(13例)疫情最严重。发病数于1月25~28日出现首个流行峰,1月27日出现单日最高,后呈下降趋势。共发生45例聚集性病例。  结论  六安市COVID-19疫情总体可防可控,后期需警惕家庭聚集性和无症状感染者以及输入性病例传播的风险,做好密切接触者的排查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描述陕西省COVID-19确诊病例的空间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其相关因素,为陕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陕西省COVID-19确诊病例信息及相关社会经济学数据,分析确诊病例的时间及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广义线性模型探索人群COVID-19发病与社会经济因素之间的关联。  结果  2020年1月23日,陕西省首次报告4例,2月4日新增确诊病例最高达23例,2月19日后再无新增。输入型病例比本地病例更早出现并达到新增高峰,且更早进入归零期。空间分析结果显示,确诊病例数最多的地市为西安市(120例),占总数的48.98%,确诊病例较多的区县为莲湖区、雁塔区、新城区和未央区。与各区县确诊病例数相关的社会经济学因素为教育支出(IRR=0.287, 95% CI:0.134~0.612)、人均生产总值(IRR=1.143, 95% CI:1.049~1.245)及各区县与武汉市的距离(IRR=0.995, 95% CI:0.992~0.998)。  结论  应针对重点地区和人群在疫情出现早期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早控制疫情的发展蔓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拟合并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发展趋势,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SEIR动力学模型,考虑COVID-19的传播机制、感染谱、隔离措施等,建立SEIR+CAQ传播动力学模型。基于官方公布的每日确诊病例数进行建模,利用2020年1月20日至2月7日的报告疫情数据进行拟合。采用2月8-12日的数据评估预测效果,并进行疫情预测。结果 SEIR+CAQ模型对全国(湖北省除外)和湖北省(武汉市除外)的累计确诊病例数的过去10日拟合偏差<5%;未来5日预测偏差<10%,略有高估。全国(湖北省除外)和湖北省(武汉市除外)的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已于2月1-2日达峰值;武汉市亦已于2月9日达到高峰。在当前防控措施不变的情况下,截至2月29日,预计全国累计确诊病例将达80 417例。预测结果尚未包含临床诊断病例。结论 SEIR+CAQ模型可用于COVID-19疫情趋势预测,为疫情防控决策和效果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安徽省2020年1月22日-2020年2月15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 为本地区疫情防控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方法   病例资料来源于安徽省及其各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COVID-19疫情公告。运用描述性研究方法统计分析安徽省及各地级市COVID-19在时间、空间、时空以及人群的分布特征。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索日发病率与迁徙指数(迁入数据)的相关性。使用ArcGIS 10.6软件绘制安徽省确诊病例的时空分布地图。   结果   2020年1月22日-2020年2月15日期间, 安徽省累计COVID-19确诊病例数为962例, 累计发病率为1.52/10万; 累计治愈出院人数比例为24.12%;共有6例死亡病例, 粗病死率为0.62%;确诊病例的年龄集中在30~59岁(66.70%), 不同年龄层病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96, P < 0.001);安徽省16个地市均有COVID-19确诊病例, 其中合肥市(17.57%)、蚌埠市(16.32%)以及阜阳市(15.80%)地区病例数较多; 安徽省日发病率与12 d前迁徙指数(迁入数据)存在正相关关系(r s=0.74, P < 0.001)。   结论   安徽省各地市均出现COVID-19确诊病例, 截至2月15日, 各地市累计确诊病例仍有增加, 增幅下降, 确诊病例主要集中在合肥市及皖北地区, 各年龄层普遍易感, 30~59岁确诊病例比例最高。各级政府需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以控制COVID-19的蔓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广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流行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20年1月22日至3月23日广西报告的252例境内COV-ID-19确诊病例资料,对病例的三间分布、暴露史和聚集性疫情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主要集中在20~59岁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