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阴道微环境平衡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危险因素,为宫颈病变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收治的行阴道镜及宫颈组织活检患者,其中确诊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130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80例、宫颈癌30例(宫颈癌组),另选取同期行阴道镜检查排除宫颈病变的1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阴道微生态平衡状态检查、阴道微菌群检测及高危HPV感染筛查,分析不同级别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微环境指标、阴道病原体感染及高危HPV感染情况,并分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危险因素。结果 宫颈病变组阴道清洁度、菌群多样性、pH值及过氧化氢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宫颈癌组患者上述指标异常率最高;宫颈病变组细菌性阴道炎(BV)、需氧性阴道炎(AV)、滴虫性阴道炎(TV)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宫颈癌组各类型阴道炎检出率最高;各组HPV高危亚型16、18和52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危亚型16检出率最高;阴道清洁度异常(OR=3.543)、菌群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阴道微生态对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转归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2月-2018年12月经病理结合HPV-DNA检测确诊的HSIL-HPV感染患者132例,以同期于医院体检健康妇女120例为对照组。确诊12个月后采用阴道微生态检测方法对患者阴道分泌物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分析HSIL-HPV转归情况与阴道微生态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结果 132例HSIL-HPV患者经复查104例HSIL-HPV转阴,28例持续感染HPV。转阴组阴道正常菌群构成比例大于HPV持续感染组,但低于对照组(P<0.05);HPV转阴组菌群正常密集度及多样性占比分别为93.27%(97/104)及94.23%(98/104)高于HPV持续感染组(P<0.05)。治疗方法和最初病毒负荷量是女性生殖道HSIL-HPV感染转归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非手术治疗和高病毒负荷量的HSIL患者HPV具有更高的持续感染率,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对高级别宫颈病变的HPV患者的阴道内感染变化有检测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及治疗后转归。方法收集2014年7月-2017年7月300例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患者,所有患者有明确的病理标本结果,同时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HPVDNA检测结果。分析30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HPV-DNA的检测结果;单一型HPV感染患者的HPV亚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治疗后HPV感染情况。结果 30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中HPV感染阳性以单一型HPV感染最多见,明显高于其他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1例单一型HPV感染患者的HPV亚型中,HPV-16型感染率最高,明显高于HPV-18型、HPV-58型、HPV-59型、HPV-52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治疗前、治疗后HP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00.00%、1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HPV感染亚型中以HPV-16型较多,同时多为单一感染,通过积极治疗可以降低HPV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正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从CIN发展到宫颈浸润癌一般需5~15年的时间~([1])。目前研究认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CIN及宫颈癌的主要病因,不同HPV亚型与CIN级别以及宫颈癌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2])。不同地区报道的高危型HPV有一定差别,因此,本文对本院妇科门诊诊断为CIN者进行  相似文献   

5.
已有的研究发现阴道炎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有关。滴虫性阴道炎在HPV阳性者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阴性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的HPV转阴率低于无假丝酵母菌感染者;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妇女比高危型HPV转阴的妇女更易患细菌性阴道病,且细菌性阴道病与高危型HPV清除延迟有关;细菌性阴道病在CIN患者中的检出率高于健康妇女。研究还发现阴道微生物组成及pH值与HPV感染有关;阴道乳酸杆菌的减少、缺失与HPV感染、CIN及宫颈癌有关。上述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HPV感染 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主要是通过性传播,但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传播。有报道称,如果对女性进行密切的HPV检测和宫颈刮片,可以发现开始性生活两年内有50%女性生殖道HPV感染。女性一生中生殖道HPV感染的几率为80%,其中5%发生生殖道疣,35%宫颈刮片异常,25%发生宫颈内瘤样病变(CIN),小于1%发生宫颈癌。HPV感染具很强的地域性,而且因检测方法及受检人群不同而显示不同感染率和感染类型。亚临床感染和潜伏感染率至少是临床HPV感染的3倍,如果重复检测数次,阳性率上升至3-5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的HPV感染与各级别CIN发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07年11月~2009年12月妇科门诊就诊患者中经组织学检查确诊为CIN的患者共284例。HPV基因型的检测采用PCR扩增、基因芯片探针杂交分型检测法。结果:随CIN级别进展,HPV感染率逐渐升高。CINⅠ中主要为LR-HPV感染;CINⅢ中主要为单一高危型HPV-16感染,HPV-58为第二优势感染的基因型。HPV-16感染率在CINⅠ与CINⅡ、CINⅡ与CINⅢ之间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随CIN病情发展和病变严重,HPV感染率逐渐升高,HPV感染的基因型不同,引起CINⅠ的HPV基因型主要为HPV-11、6,引起CINⅡ的HPV基因型主要为HPV-16、6,引起CINⅢ的HPV基因型主要为HPV-16、58。HPV-16感染率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级别之间存在着从量变到质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前已明确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引起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必要生物学条件[1],HPV感染不同亚型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级别与宫颈癌存在着一定关系[2].本文对CIN者HPV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宫颈上皮内瘤(CIN)的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p53蛋白和MDM2蛋白的表达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CIN 47例、正常宫颈组织54例,分别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PV6/11、HPV16/18感染,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P53蛋白和MDM2蛋白。结果HPV6/11感染率在CIN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6.8%(22/47)、20.4%(11/54),HPV18感染分别为70.2%(33/47)、16.7(9/54)。CIN组的HPV6/11、HPV16/18的感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CIN组和对照组的p53阳性率分别为2.27%(13/47)、3.7%(2/54)。CIN组和对照组的MDM2阳性率分别为14.9%(7/47)、7.4%(4/54)。CIN组的p53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DM2阳性率CIN组和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本实验中,p53、MDM2之间的阳性率均无统计学相关(P>0.05)。p53、MDM2蛋白阳性表达和HPV6/11、HPV16/18感染之间无统计学相关(均P>0.05)。结论CIN与HPV感染关系密切;p53可能参与小部分CIN的发生发展,而MDM2可能在CIN的发生发展中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阴道微生态失衡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感染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关系,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新的视角。方法:选取2016年06月-2017年06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有阴道微生态检测、HPV-HC2及随访结果的460例患者,其中162例为CIN合并有HR-HPV感染的患者(CIN合并HR-HPV感染组),107例为单HR-HPV感染而无宫颈病变的患者(单HR-HPV感染组),191例同期正常门诊体检的宫颈正常、HPV及宫颈细胞学均阴性的正常妇女(对照组),269例HR-HPV感染患者中,依据HPV-HC2病毒载量进一步分为HPV-HC2≥1组和HPV-HC21组,回顾性比较阴道微生态失衡与HR-HPV感染及CIN的关系。结果:(1)CIN合并HR-HPV感染组、单HR-HPV感染组及对照组患者的阴道微生态失衡率分别为54.9%、35.5%、和29.8%,CIN合并HR-HPV感染组的微生态失衡率明显高于单HR-HPV感染组及对照组(P0.05),单HR-HPV感染组的微生态失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CIN合并HR-HPV感染组患者的阴道微生态指标H_2O_2及PH数值均明显高于单HR-HPV感染组及对照组(P0.05),而单HR-HPV感染组的H_2O_2及PH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根据HPV-HC2检测的HPV病毒载量,进一步分为HPV-HC2≥1组(205例)和HPV-HC21组(64例),其阴道微生态失衡率为53.2%和29.8%,两组相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阴道微生态失调率与HPV-HC2≥1组的患者相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HPV-HC21组的患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研究,HPV-HC2≥1组患者的H_2O_2及PH值均明显高于HPV-HC21组及对照组(P0.05);HPV-HC21组患者的H_2O_2及PH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HR-HPV感染机体后,可能HR-HPV病毒高载量与阴道微生态失衡协同参与了CIN的发生,同时,HR-HPV病毒高载量可能与阴道微生态失衡有关,尤其与阴道乳杆菌异常及PH值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固本解毒汤对HPV感染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宫颈细胞形态转归及HPV DN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10月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HPV感染低级别CIN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组、中药组、西药组,给药后,采用免疫荧光PCR法分别检测宫颈细胞12 h、24 h、36 h的HPV DNA水平改变情况,并观察给药前后宫颈细胞形态的转归情况。结果中药组12 h、24 h、36 h的HPV DNA 2-△△ct值均低于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西药组仅在24 h的HPV DNA 2-△△ct值低于空白组,但3个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中药组12 h、24 h、36 h的HPV DNA 2-△△ct值均低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中药组宫颈细胞形态均转归为正常。结论固本解毒汤能够将低级别CIN患者宫颈细胞异型性转归为正常,并降低HPV DNA水平,作用明显优于西药组,对HPV感染低级别CIN患者宫颈细胞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方法选取诸暨市中医院收治的CIN患者237例,记录CIN患者HPV感染情况,包括感染率、分型、感染类型、基因型。结果 CIN患者237例,HPV感染192例,占81.01%,CINⅠ、CINⅡ、CINⅢ患者的HPV感染率分别为73.85%、86.21%、93.88%。192例HPV感染患者中,高危型HPV感染171例(89.06%),低危型HPV感染21例(10.94%),其中单一感染118例(61.46%),多重感染74例(38.54%),CINⅠ、CINⅡ、CINⅢ患者的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84.38%、90.00%、97.83%,多重感染率分别为30.21%、42.00%、52.17%。192例HPV感染患者的前5位基因型分别为16、58、52、33、31型,CINⅠ患者的前5位基因型分别为16、58、52、18、31型,CINⅡ患者的前5位基因型分别为16、58、52、33、18型,CINⅢ患者的前5位基因型分别为16、52、58、33、31型。结论 CIN患者感染HPV的风险较高,且以高危型16、58、52型感染和多重感染为主,临床上应加强HPV监测,及时进行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阴道菌群多样性及宫颈局部免疫功能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青海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90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宫颈组织活检及HPV分型检测,比较不同HPV分型、不同宫颈良性病变患者阴道菌群密集度、多样性及宫颈分泌物T细胞亚群(CD_4~+、CD_8~+、CD_4~+/CD_8~+)水平。结果不同宫颈病变患者HPV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44,P0.05),CINⅡ~Ⅲ级患者HR-HPV占比高于宫颈炎组(χ~2=15.396,P0.001)和CINⅠ级组(χ~2=13.662,P0.001);不同宫颈病变阴道菌群密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21,P=0.042)、多样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89,P=0.012);不同宫颈病变HR-HPV感染和LR-HPV感染患者阴道菌群密集度、多样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宫颈病变患者CD_4~+、CD_4~+/CD_8~+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感染患者CD_4~+、CD_4~+/CD_8~+水平低于LR-HPV感染患者(P0.05)。结论高级别CIN患者阴道微生态及宫颈局部免疫异常,HR-HPV感染可加重宫颈局部免疫紊乱,HR-HPV感染、阴道菌群、宫颈局部免疫紊乱可能相互作用促进宫颈上皮瘤变,相关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ervical intm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包括宫颈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它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也是预防和早期诊断治疗宫颈癌的重要阶段。CIN的发现与治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宫颈癌的发生,但同时也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对120例CIN患者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urvivin蛋白与宫颈细胞形态学异常、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级别的关系。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妇科门诊就诊患者中经组织学检查确诊为CINⅡ和CINⅢ并同时具备宫颈脱落细胞液基细胞学检查(LCT)和HPV检测的患者共82例为研究对象。Survivin蛋白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Survivin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呈阴性表达;在所有CINⅡ和CINⅢ的宫颈组织中均呈阳性,阳性率100%,其表达强度在CINⅢ中强于CINⅡ(P<0.05)。Survivin蛋白表达与LCT所见不同细胞形态学异常改变之间的关系为:在HSIL组表达强度强于LSIL组(P<0.001);在LSIL组以轻度阳性为主;在ASCUS组和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或恶性细胞(NILM)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82例患者HPV阳性者76例,单一基因型HPV感染较多的是HPV-16、HPV-33、HPV-58。Survivin蛋白在该3个基因型单一感染的CIN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为:在HPV-16单一感染的CIN组织中呈强阳性和中度阳性表达;在HPV-33单一感染的CIN组织中呈中度阳性表达;在HPV-58单一感染的CIN组织中呈轻度阳性表达。Survivin蛋白的阳性率在以上三者之间的差异,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Survivin在CINⅡ和CINⅢ中的阳性率为100%,说明Survivin是CINⅡ和CINⅢ敏感的免疫组织化学指标,且与CINⅡ和CINⅢ的级别有关(P<0.05)。Survivin在LCT所见不同细胞形态学异常改变之间表达强度的变化表明,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宫颈上皮细胞异型性的程度有关。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在特定基因型HPV感染的CIN组织的差异表明,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与HPV-16感染存在很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中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分布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基因扩增技术对205例CIN组织标本进行15种高危型HPV分型检测,其中CINⅠ级72例、CINⅡ级55例、CINⅢ级78例,分析不同级别CIN患者HPV感染率及HPV感染型别的差异。结果 205例CIN患者中检出HPV感染者165例,总HPV感染率为80. 5%(165/205),其中CINⅠ级HPV感染率为51. 4%(37/72)、CINⅡ级HPV感染率为94. 5%(52/55)、CINⅢ级HPV感染率为97. 4%(76/78)。在CINⅢ级患者中,HPV 16型感染出现频率高达41. 8%(46/110),随后是52型、58型、33型和31型。不同年龄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患者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随着CIN病变程度的增加,高危型HPV16型感染率也随之增加。对适龄女性行宫颈高危型HPV分型检测,有利于临床妇产科医师对CIN进行诊断、治疗和随访,也有利于临床医师跟踪和随访高致癌型HPV感染者。  相似文献   

17.
余小琴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4):3363-3364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V)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494例宫颈液基细胞学结果,采用TBS细胞学诊断标准,把异常病例分为3组,即ASC-US+ASC-H组、LSIL组、HSIL+鳞状细胞癌组,分别统计各组病例中细菌性阴道病的例数。结果:2356例NILM组中BV168例,阳性率7.1%。138例细胞学结果异常组中BV19例,阳性率为13.8%(19/138)。细胞学结果异常的138例中,ASC-US+ASC-H组共70例,BV10例,阳性率14.3%(10/70);LSIL组40例,BV5例,阳性率12.5%(5/40);HSIL+鳞状细胞癌组28例,BV4例,阳性率14.3%(4/28)。细胞学NILM组与ASC-US+ASC-H之间BV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别(χ2=5.1,0.020.05)。细胞学NILM组与HSIL+鳞状细胞癌之间BV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别(χ2=1.2,P>0.05)。结论:细胞学结果异常组BV阳性率高于细胞学正常组,统计显示ASC-US+ASC-H组与NILM组BV阳性率比较有显著的差别(χ2=5.1,0.02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的相关因素.方法:将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5例有宫颈上皮内瘤变史或并发宫颈上皮内瘤变的VAIN患者纳入至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VAIN的相关因素.结果:通过本组资料分析可知,妊娠次数多、多个性伴侣、初次性行为年龄小、宫颈高危型HPV病毒感染及...  相似文献   

19.
20.
施维波  仝进毅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4):2176-2178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患者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HC-Ⅱ)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临床意义及与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对300例宫颈病变患者采用杂交捕获二代技术(HC-Ⅱ)检测宫颈分泌物hr-HPVDNA感染情况,并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和病理活检。结果:300例受检患者中,HC-Ⅱ检出hr-HPV阳性者59例(19.67%),病理结果阳性符合率62.71%(31/59);TCT检出阳性者41例(13.67%),病理结果阳性符合率73.17%(30/41),两者检测阳性率及与病理结果阳性符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Ⅲ及SCC组hr-HPV感染率分别为55.56%(5/9)、62.29%(9/14)、78.26%(18/23)和100.00%(5/5),随着病理分级升高,hr-HPV的感染率亦随之增高(χ2=84.637,P=0.000)。病毒载量分布结果显示,hr-HPV载量随病理分级升高而逐渐减少;病变等级与病毒载量无相关性(R=0.061 7,P>0.05)。结论:hr-HPV感染是宫颈癌的重要致病因素,HC-Ⅱ检测在hr-HPV感染中有较高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