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恒牙列早期安氏Ⅲ类错患者下颌边缘运动轨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定量定性分析恒牙列早期安氏Ⅲ类错患者下颌边缘运动轨迹的特征及其与颅面形态的关系。 方法 选择恒牙列早期安氏Ⅲ类错患者21例作为试验组,20例恒牙列早期个别正常人作对照组,使用K6-I型 下颌运动描记仪描记两组研究对象的下颌边缘运动轨迹,同时拍摄X线头侧位片,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试 验组下颌边缘运动范围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ICP-最大张口线距与前下面高呈正相关,开口度与下颌支 高度及后面高呈正相关;试验组ICP-最大张口线距与前下面高及下前牙牙槽高度呈正相关,开口度与下颌体长度 及下前牙牙槽高度呈正相关。结论 安氏Ⅲ类错患者的下颌边缘运动与颅面形态的关系和个别正常人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 :定量分析安氏Ⅲ类错患者的下颌边缘运动轨迹特征及其与颅面形态的相互关系。方法 :从我院正畸科门诊咨询人群中 ,根据安氏Ⅲ类错患者的纳入标准选择受试者 2 1名 ,平均年龄 12 .3岁 ;根据个别正常纳入标准选出 2 0例 ,平均年龄 12 .8岁作对照。使用美国Myotronic公司生产的K6 I型口颌系统功能检查仪中下颌运动描记仪 (MKGmandibularkenesiograph)进行下颌边缘运动轨迹记录 ,并拍摄X线头侧位片 ,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安氏Ⅲ类错组与个别正常对照组下颌边缘运动测值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安氏Ⅲ类错的ICP一最大张口线距D与前下面高及下前牙牙槽高度呈正相关关系 ,开口度与下颌支高度及下前牙牙槽高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安氏Ⅲ类错患者下颌运动的运动范围与个别正常组无差别 ,表明其下颌运动的功能潜力与个别正常人无差异 ;下颌边缘运动与颅面形态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中牙合平面与前牙覆牙合的相关性,通过控制牙合平面的变化为不同前牙覆牙合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的正畸、正颌治疗提供策略依据。方法选取90例安氏Ⅲ类前牙反成人正畸患者治疗前的头颅侧位片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30例成人个别正常的头颅侧位片作为对照组。根据前牙覆牙合的大小将安氏Ⅲ类错牙合分为3组,即开组、反覆牙合组、反深覆牙合组,每组各测量14项指标。对各组间的差异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同时对前牙覆牙合与前后牙合平面的相关性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安氏Ⅲ类错牙合中后牙牙合平面倾斜度(OP-P角)和前牙覆牙合呈负相关(r=-0.24,P<0.05),前牙牙合平面倾斜度(OP-A角)与前牙覆牙合呈正相关(r=0.23,P<0.05)。结论 不同前牙覆牙合的牙合平面形态各有不同,在正畸治疗不同前牙覆牙合安氏Ⅲ类错牙合时,应重视后牙垂直高度的控制及后牙牙合平面的倾斜度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安氏Ⅲ类错[牙合]对颞下颌关节(TMJ)的影响是正畸研究领域中的难点。本研究通过定量分析颞下颌关节音的特征,探讨恒牙列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与TMJ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安氏Ⅲ类错[牙合]受试者21名,并以个别正常[牙合]20例作对照。使用K6-Ⅰ型口颌系统功能检查仪中的电声谱仪(ESG electrosonogram)进行颞下颌关节音记录。结果比较安氏Ⅲ类及个别正常[牙合]两组测试者左(L)、右(R)两侧颞下颌关节关节音的峰频率(Peak frequeney,P)及强度(Amplitude,A)的均值,统计学上无差异,髁状突在开闭口的平滑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声频为47Hz。结论颞下颌关节音的发生与恒牙列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间没有必然的联系;髁状突在开闭口时产生的声响可能是青少年颞下颌关节音的特征;电声谱仪可提供一个比较准确、无损伤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恒牙列初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男、女患者的颅面硬组织特征。方法选取30例恒牙列初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男女各15例,11-13岁,平均年龄12.36岁,利用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系统对其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与正常均值比较,恒牙列初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男、女患者的SNB、SL、上颌长度、下颌体长度、Co—Go、N—Me、N-ANS、ANS—Me、UI-NA(mm)、U1-NA、L1-NB(Inln)、L1一NB减小,ANB、UI—L1增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恒牙列初期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颅面硬组织的主要结构特征是下颌位置靠后且水平向、垂直向发育不足,颅面垂直高度减小,提示我们对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应早期治疗,以促进下颌水平向、垂直向的生长发育。对于恒牙列初期安氏Ⅱ类2分类男性患者,改变下颌旋转方向,使下颌顺时针旋转,利于深覆[牙合]的矫治和面部比例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王岩  边慧慧  郑颖  刘奕 《口腔医学》2016,(10):917-919
目的比较不同的垂直骨面型的成人骨性安氏Ⅲ类患者下颌联合形态差异。方法成人Ⅲ类患者69例作为实验组,成人Ⅰ类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在CBCT上测量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IMPA)以及下颌联合高度(LH)和下切牙根尖处牙槽骨厚度(LA、LP),比较不同垂直骨面型Ⅲ类患者的下颌联合形态的差异。结果在骨性安氏Ⅲ错牙合中,下颌联合高度(LH)与下颌平面角呈正相关,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IMPA)与下颌平面角呈负相关、与下切牙根尖处颊侧牙槽骨厚度呈正相关。结论高角型的骨性安氏Ⅲ患者下颌联合形态趋于菲薄狭长,下前牙代偿性舌倾随着长面型的趋势加重,同时伴随其颊侧牙槽骨厚度减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恒牙列初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骆男、女患者的颅面硬组织特征.方法 选取30例恒牙列初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铪患者,男女各15例,11~13岁,平均年12.36岁,利用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系统对其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与正常均值比较,恒牙列初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男、女患者的SNB、SL、上颌长度、下颌体长度、co-Go、N-Me、N-ANS、ANS-Me、Ul-NA(mm)、U1-NA、Ll-NB(mm)、L1-NB减小,ANB、U1-L1增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叉.结论 恒牙列初期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颅面硬组织的主要结构特征是下颌位王靠后且水平向、垂直向发育不足,颅面垂直高度减小,提示我们对安氏II类2分类患者应早期治疗,以促进下颌水平向、垂直向的生长发育.对于恒牙列初期安氏Ⅱ类2分类男性患者,改变下颌旋转方向,使下颌顺时针旋转,利于深覆(牙合)的矫治和面部比例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口周肌肌电活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研究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矫治前口周肌(上口轮匝肌、下口轮匝肌、颏肌)在不同功能状态下的肌电活动变化.方法 选择20例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表面肌电仪对矫治前口周肌在下颌息止位、唇闭合、咬合、吞咽等不同功能状态下的肌电活动变化进行检测.通过计算机辅助软件与个别正常牙合对照组进行肌电幅值的定量分析比较,并与相关颅面、牙牙合头影测量参数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下颌息止位与咬合时,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与个别正常牙合对照组相比,口周肌肌电活动在统计学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唇闭合时,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组上口轮匝肌和颏肌的肌电活动幅值明显高于个别正常牙合对照组;吞咽时,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组口周肌肌电活动幅值均高于个别正常牙合对照组,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上下颌骨矢状关系的不调以及上下切牙的唇向倾斜和前突,与功能活动中口周肌肌电活动的异常增高密切相关,是影响唇功能异常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畸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正畸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机理.方法应用X线头影测量的方法对30例安氏Ⅲ类错牙合正畸治疗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研究.结果安氏Ⅲ类错牙合正畸治疗后下颌平面角增大,上前牙的唇倾度增加,下前牙的唇倾度减少.结论正畸治疗Ⅲ类错牙合的机理是使下颌作顺时针旋转及改变上下前牙的唇倾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正畸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机理。方法 应用X线头影测量的方法对30例安氏Ⅲ类错(牙合)正畸治疗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研究。结果 安氏Ⅲ类错(牙合)正畸治疗后下颌平面角增大,上前牙的唇倾度增加,下前牙的唇倾度减少。结论 正畸治疗Ⅲ类错(牙合)的机理是使下颌作顺时针旋转及改变上下前牙的唇倾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安氏Ⅰ类错牙合与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颅面结构的差异。方法 :随机选取 11~ 14岁的年轻恒牙列病例 45例 ,其中安氏Ⅰ类错牙合2 4例 ,安氏Ⅱ1错牙合 2 1例 ,在正中咬合位时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 ,比较两者颅面结构的差异。结果 :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SNB、ANB、SNPg、FMA的测量值大于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 (P <0 .0 5 ) ,而SNA、PP SN、OP SN、GoGn SN的测量值两者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安氏Ⅰ类错牙合与安氏Ⅱ1类错牙合X线头影测量的主要差异是下颌位置的异常。  相似文献   

12.
牙齿重度磨耗对下颌边缘运动轨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牙齿重度磨耗对下颌边缘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记录15例中老年牙齿重度磨耗患者的下颌边缘运动轨迹,并以8例正常(牙合)患者的下颌边缘运动轨迹作为对照.结果:最大张口运动范围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前伸边缘运动水平位移Ⅰ、Ⅱ型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Ⅲ型减少;前伸边缘运动垂直位移Ⅰ型、Ⅲ型显著性增加;侧向边缘运动水平位移Ⅰ型小于对照组,Ⅱ、Ⅲ型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但有减小趋势;侧向边缘运动垂直位移Ⅰ、Ⅲ型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牙齿重度磨耗导致异常的下颌边缘运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恒牙列初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男、女患者的颅面硬组织特征。方法选取30例恒牙列初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男女各15例,11~13岁,平均年龄12.36岁,利用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系统对其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与正常均值比较,恒牙列初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男、女患者的SNB、SL、上颌长度、下颌体长度、Co-Go、N-Me、N-ANS、ANS-Me、U1-NA(mm)、U1-NA、L1-NB(mm)、L1-NB减小,ANB、U1-L1增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恒牙列初期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颅面硬组织的主要结构特征是下颌位置靠后且水平向、垂直向发育不足,颅面垂直高度减小,提示我们对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应早期治疗,以促进下颌水平向、垂直向的生长发育。对于恒牙列初期安氏Ⅱ类2分类男性患者,改变下颌旋转方向,使下颌顺时针旋转,利于深覆的矫治和面部比例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4,20(12):751-752
目的探讨安氏Ⅰ类错(牙合)与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颅面结构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11~14岁的年轻恒牙列病例45例,其中安氏Ⅰ类错(牙合)24例,安氏Ⅱ1错(牙合)21例,在正中咬合位时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比较两者颅面结构的差异.结果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SNB、ANB、SNPg、FMA的测量值大于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P<0.05),而SNA、PP-SN、OP-SN、GoGn-SN的测量值两者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安氏Ⅰ类错(牙合)与安氏Ⅱ1类错(牙合)X线头影测量的主要差异是下颌位置的异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安氏Ⅰ类错(牙合)与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颅面结构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11~14岁的年轻恒牙列病例45例,其中安氏Ⅰ类错(牙合)24例,安氏Ⅱ1错(牙合)21例,在正中咬合位时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比较两者颅面结构的差异.结果: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SNB、ANB、SNPg、FMA的测量值大于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P<0.05),而SNA、PP-SN、OP-SN、GoGn-SN的测量值两者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安氏Ⅰ类错(牙合)与安氏Ⅱ1类错(牙合)X线头影测量的主要差异是下颌位置的异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扩弓和多曲方丝弓技术在安氏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矫治中的作用机理。方法 选择安氏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患者8例,均采用上颌扩弓技术矫治单侧上颌后牙反(牙合),多曲方丝弓技术不同程度地直立后牙,调整后牙在三维方向的位置,并解除前牙的反(牙合),调整下颌中线。结果 8例Ⅲ类错耠伴下颌偏斜患者均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矫治后磨牙为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结论 轻度及中度安氏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畸形患者通过上颌的扩弓及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可有效地矫正磨牙关系及下颌偏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混合牙列期与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下颌生长发育特点进行分析比较.方法 研究样本包括95名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青少年与75名正常(牙合)青少年.对每个对象拍摄手腕骨片和头颅侧位片,进行X线片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混合牙列期到恒牙列早期的变化如下.1)角度:对照组SNB、S-Ba-Go增大,Ar-Go...  相似文献   

18.
方丝弓联合上颌斜面导板矫治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恒牙列早期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 16例处于恒牙列早期的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 ,用方丝弓矫治器联合颌斜面导板对其矢状向、垂直向及横向不调进行治疗 ,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磨牙关系中性 ,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 ,下颌后缩面型得到改善 ,头影测量的相关项目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牙合在恒牙列早期治疗可以取得疗效。  相似文献   

19.
安氏Ⅲ类错(牙合)的下颌运动轨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氏三类错(牙合)在临床上常见的是骨性前牙反(牙合)和功能性前牙反(牙合),它们有着不同的病因机理和矫治原则,但临床上对此两种反(牙合)的鉴别诊断有时却是较为困难的。本实验对31名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进行了研究,试图从下颌功能运动角度,探讨骨性前牙反(牙合)和功能性前牙反(牙合)的病因机理及下颌运动轨迹特征。结果表明,用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作为辅助性诊断的手段,对骨性和功能性反(牙合)进行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畸治疗安氏Ⅲ类错He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正畸治疗安氏Ⅲ类错He的机理。方法:应用X线头影测量的方法对30例安氏Ⅲ类错He正畸治疗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研究。结果:安氏Ⅲ类错He正畸治疗后下颌平面角增大,上前牙的唇倾度增加,下前牙的唇倾度减少。结论:正畸治疗Ⅲ类错He的机理是使下颌作顺时针旋转及改变上下前牙的唇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