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开胃消食合剂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排空功能的作用,进一步了解其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不适症状的机制.方法:对FD患者询问消化不良症状,采用一次口服不透X线标记物后4小时拍摄腹部平片的方法,统计用药前后钡条在胃内残留的数目来评价药物的疗效.结果:FD患者服用开胃消食合剂后,餐后4小时钡条排空率明显增加(P<0.01),与多潘立酮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临床症状较多潘立酮改善明显.结论:开胃消食合剂可改善FD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的胃排空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健胃消胀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应用健胃消胀颗粒前后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胃排空的变化。方法:将60例F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服用健胃消胀颗粒,对照组采用吗丁啉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钡条排空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排空率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健胃消胀颗粒能明显改善FD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优于西药吗叮淋治疗。健胃消胀颗粒能明显提高FD患者的钡条排空率,促进胃动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钡条胃排空率检测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观察中的价值。方法:对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气虚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在治疗前后均用钡条胃排空率检测了解患者胃排空情况,同时采用半定量方法辨证评分,治疗前后均进行症状积分统计,将两组胃排空率与症状积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钡条胃排空率检测无显著性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与两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情况治疗组为(28.84±3.29)分、对照组为(28.08±3.08)分的临床实际情况相符。而两组治疗后胃排空率总有效率差异又无显著性差别(P〉0.05),又与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为(9.17±2.38)分、对照组(10.10±2.11)分,两者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相符。结论:钡条胃排空率检测可作为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动力观察的一个客观指标,具有一定临床观察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降逆除胀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脾胃气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各35例,治疗组应用降逆除胀胶囊治疗,对照组应用吗丁啉治疗,用药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2组治疗前后均用钡条胃排空率检测胃动力。结果:2组治疗后症状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但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临床治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钡条胃排空率检测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降逆除胀胶囊治疗FD脾胃气虚型患者疗效显著,且临床治愈率优于吗丁啉。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壮胃合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1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4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用壮胃合剂、莫沙必利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壮胃合剂促进胃排空的作用与莫沙必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小肠排空时间明显短于莫沙必利对照组(P〈0.05)。治疗组间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壮胃合剂可明显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作用机理是能促进胃肠排空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的前后对比,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FD患者,进行抗HP治疗,对比治疗前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各种症状,并进行分析。结果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改善明显,幽门螺旋杆菌患者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后具体症状变化明显。结论HP是功能消化不良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FD的治疗是个难题,因涉及的病因多种,所以治疗应为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指针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指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胃动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指针治疗,对照1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2组口服奥美拉唑。观察三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胃电图、B超胃排空及血浆胃动素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1组较对照2组治疗后症状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及对照1组胃电频率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1组血浆胃动素、B超胃排空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指针与针刺均能明显改善FD患者的胃动力,二者之间无差异性,指针可以代替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8.
健脾理气活血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健脾理气活血方对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80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服用健脾理气活血方,对照组(30例)服用枳术丸,疗程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疗效及单项症状疗效,治疗组治疗前后胃动素、胃泌素及钡条胃排空情况。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腹胀、腹痛、早饱、乏力、纳差5个症状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而恶心、嗳气的改善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胃动素较治疗前升高,有极显著差异(P<0.01),胃泌素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有胃排空延迟者占42%,治疗后85.7%的胃排空延迟者胃排空恢复正常。结论健脾理气活血方对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多潘立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多潘立酮治疗,疗程均为4周.于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和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症状积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多潘立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对患者的消化系统症状和抑郁症状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动力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胃动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用针刺治疗,对照1组口服普瑞博司,对照2组口服麦滋林一S颗粒;观察3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胃电图、B超胃排空及血浆胃动素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1组较对照2组治疗后症状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及对照1组胃电频率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1组血胃动素、B超胃排空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针刺能明显改善FD患者的胃动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胃轻瘫的早期诊断方法及其发病机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5例,采用生化及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糖、胃泌素、胃动素、胰高血糖素含量。采取以患者卧立位肱动脉收缩压变化检查植物神经功能;同时以标准餐加服小钡条试验检测胃排空时间,以6 h确诊为胃轻瘫。结果:胃排空异常者与胃排空正常者相比,空腹血糖(12.65±3.96 mmol/L7.21±1.43 mmol/L,P0.01)、餐后血糖(20.01±5.36 mmol/L14.23±4.61 mmol/L,P0.05)及糖化血红蛋白(9.81%±2.50%7.16%±2.03%,P0.05)明显升高,同时血清胃动素、胃泌素及胰高血糖素含量较高。胃排空异常者植物神经功能异常发生率为53.5%(15/28),而胃排空正常者仅为29.4%(5/17),糖尿病胃排空异常者胃内小钡条排空时间较正常者明显延长(7.61±1.054.12±0.85,P0.001)。结论:糖尿病胃轻瘫可以综合临床症状评分、血糖及胃肠道激素等监测及影象学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微血管病变,高血糖、神经病变及血清胃肠激素异常等均与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消导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型DG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药降血糖治疗,此外,治疗组给予健脾益气消导方治疗;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比利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胃排空率、胃动素、空腹血糖(FPG)及早餐后2小时血糖(2hPG)等指标的改变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70.00%,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总症状积分、胃动素、胃排空率、FPG及2hPG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健脾益气消导方可显著改善脾虚型DGP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胃排空,降低血浆胃动素水平;在西药降血糖、调整饮食的基础上,能显著改善DGP患者的糖代谢紊乱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舒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排空、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血浆P物质(Substance P,SP)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舒胃汤低剂量组(舒低组)、舒胃汤高剂量组(舒高组)、中成药组(木香顺气丸组)、莫沙必利组、空白组、模型组。采用夹尾刺激方法制造FD模型。实验结束后检测胃排空,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SP水平。结果:大鼠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胃排空延迟,血浆SP含量明显减少而NO明显升高(均P0.05)。给药各组大鼠与模型组比较胃排空(%)改善(均P0.05),NO(μmol/L)降低(均P0.05),SP含量(pg/mg)明显升高(均P0.05);舒高组与中成药组,胃排空改善(P0.05),NO降低(P0.05)。结论:舒胃汤能够促进胃排空,调节血清NO、SP水平的变化,可能是舒胃汤治疗FD恢复胃肠道运动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核素胃排空的特点。方法将多中心的84例FD患者分为湿热壅滞证、脾虚气滞证、肝胃气滞证和肝胃郁热证四组,并进行核素胃排空检查,分析比较不同中医证型的胃半排空时间、胃排空速率、2小时存留率。结果 (1)84例FD患者中,胃排空延迟者46例(54.8%),胃排空正常者38例(45.2%);(2)胃半排空时间肝胃气滞型最长(140.7±55.3)分钟,其次为脾虚气滞型(134.3±64.6)分钟,肝胃郁热证(118.7±27.4)分钟,湿热壅滞型最短(100.8±26.7)分钟,经方差分析各证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壅滞证与肝胃气滞证、脾虚气滞证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胃排空速率经方差分析比较发现,不同中医证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壅滞型最高(0.53±0.12)与其它三个证型两两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小时存留率经方差分析比较发现,不同证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壅滞证(37.2%±12.8%)与肝胃气滞证(51.0%±14.7%)、肝胃郁热证(46.9%±11.6%)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壅滞证与脾虚气滞证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中医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不同的核素胃排空特点,湿热壅滞证呈胃排空加速表现,肝胃气滞证、脾虚气滞证呈胃排空延迟表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舒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c-Kit阳性Cajal间质细胞(ICC)、P物质(S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除空白组外,采用不规则喂养配合夹尾刺激法制作大鼠FD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组、舒胃汤高剂量组、舒胃汤低剂量组、多潘立酮组、木香顺气组,连续给予相应药物14d后,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SP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c-Kit阳性ICC表达,以酚红法观察胃排空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排空和胃窦c-Kit阳性ICC表达、血浆SP水平显著降低(均PO.O5);与模型组相比,舒胃汤高剂量组、多潘立酮组及木香顺气组各指标均显著升高(均P0.O5),而舒胃汤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胃汤促进FD大鼠胃动力作用可能与上调c-Kit阳性ICC表达和升高S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清热理气冲剂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的临床疗效、胃电活动和胃排空的影响。方法对32例动力障碍型FD患者腹胀、腹痛、早饱、嗳气、反胃、恶心、呕吐、食欲不振8种症状进行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给予清热理气冲剂口服6天,治疗前后检测空腹胃电图与SPECT核素胃排空。结果除呕吐外其他7种症状评分和总症状积分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胃动过缓和胃动过速百分数均有显著降低(P〈0.01);胃正常慢波、主功率及主频均有显著升高(P〈0.01,P〈0.05,P〈0.05);75min以后各时相胃排空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升高(P〈0.05);胃半排空时间显著缩短(P〈0.01);总症状积分改善与胃半排空时间改善呈显著直线正相关(r=0.8929,P〈0.01)。结论清热理气冲剂通过调节胃电节律和功率,增加胃动力,提高胃排空功能,从而改善了FD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阿普唑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选择100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阿普唑仑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四周后进行FD症状评分和焦虑自测量表(SAS)评分,比较治疗前后FD临床症状及心理状况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精神心理障碍与FD的发生密切相关,在控制胃酸分泌和促胃肠动力的基础上应用改善精神心理障碍的药物可以有效改善FD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疏肝健胃汤配合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胃动素(MOT)及生长抑素(SS)的影响。方法:将76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疏肝健胃汤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莫沙必利口服,观察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临床效果及胃动素和生长抑素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对FD患者的主要症状:胃纳减少、脘胁隐痛、食后腹胀、早饱、恶心呕吐、咽部梗阻感有明显改善作用,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改善症状效果更明显,P〈0.01或P〈0.05;临床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对胃动素及生长抑素有明显改善作用,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改善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疏肝健胃汤配合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中西药疗效,寻求糖尿病胃轻瘫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及西药组各30例。治疗前记录患者的症状评分,并行13C-辛酸呼气试验法测定胃固体半排空时间。中药组给予自拟和胃方口服,西药组给予多潘立酮,疗程4周。对两种疗法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症状均改善(P0.01),胃固体排空速度均加快(P0.01)。中药组胃排空速度改善优于西药组(P0.01),胃轻瘫症状总体改善也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尤其上腹痛、排便异常和脘腹胀满、泛酸改善优于西药组(P0.01和P0.05)。结论:和胃方可有效改善胃轻瘫症状,提高胃排空速度,效果优于传统促动力药多潘立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