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麻黄是常用中药,不但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更是维持荒漠生态平衡的重要物种.近年来,针对麻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药用和生态方面.故对麻黄的本草文献、植物学、生态学、栽培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开发麻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探讨麻黄在缓解风湿性疼痛方面的作用。方法:对用麻黄治疗风湿性疼痛的两则医案进行分析。结果:对两则医案进行研究的结果显示,麻黄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结论:麻黄是一味临床上常用的中药,在治疗风湿性疼痛方面可发挥较好的止痛作用。临床中医师应加强对此药的研究,充分开发其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麻黄及其麻黄碱制剂中有效成分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麻黄是一种常用中药,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根茎。麻黄的主要活性成分是麻黄类生物碱,即:麻黄碱(E)、伪麻黄碱(PE)、去甲基麻黄碱(NE)、去甲基伪麻黄碱(NPE)、甲基麻黄碱(ME)等。麻黄类生物碱具有松弛平滑肌、收缩血管、抗炎及解热发汗、抗菌、抗病毒、镇咳平喘等作用,属剧药类。为评价药品品质,保证用药安全,研究们在麻黄及其麻黄碱制剂中化学成分测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已报  相似文献   

4.
麻黄炮制前后生物碱含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麻黄炮制前后生物碱含量研究李国桢龚千锋朱小华(江西中医学院药学系南昌330006)关键词麻黄炮制生物碱含量实验研究运用药典法对麻黄的3种炮制品生麻黄、蜜炙麻黄、沸水泡麻黄中生物碱的含量进行测定并比较,目的在于为医家临床更有效地使用麻黄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麻黄的药理作用及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总结,检索近十年来自CNKI,维普,万方,Springer等数据库中关于麻黄药理作用研究和麻黄含量测定方法的相关文献,详细介绍了麻黄的药理作用,并根据其主要有效成分,系统的总结了目前常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等,以上方法简便易行,灵敏度高且有一定的专属性,可以作为常用的麻黄含量测定方法。通过本文的综述,可以为进一步研究麻黄的药理作用和检验麻黄的质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方中有麻黄14首,《金匮要略》方中有麻黄13首。从宣肺解表、宣肺平喘、宣肺利水、宣肺祛痹止痛、宣发郁热5方面,论述了张仲景运用麻黄的核心是宣发肺气,其他解表、平喘、利水等功效皆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7.
麻黄是最常用中药之一,自古便有伤寒、解肌第一要药之称。然而,正因为麻黄解表作用的强大掩盖了其在其他方面的功效。临床发现,麻黄对药在一些儿科杂病中常有较好疗效,如麻黄—菖蒲治疗脱发,麻黄—石膏治疗遗尿,麻黄—桔梗治疗泄泻等等,并且既可作君药,也可作为佐使,用量、用法均较为灵活。  相似文献   

8.
本方从平喘咳、消水肿、蠲痹痛、止遗尿、透麻疹等五个方面归纳了名老中医用麻黄的经验,对扩大麻黄的临床应用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麻黄为临床常用中药,也是常用的维吾尔药之一。麻黄草质茎中含多种有机胺类生物碱,具有发汗、平喘、利尿的作用,可治疗外感风寒、咳喘水肿等症。新疆为麻黄的主产地之一,目前对新疆所产麻黄的组织的系统研究材料尚少,本文对术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中麻黄(E.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膜果麻黄(E.przewalskii Stapf.)、细子麻黄(E.regeliana  相似文献   

10.
麻黄是中医汤液疗法中重要的生药,主要用于发汗、解热、镇咳、利尿。但是若解析一下中医所用含麻黄处方,可以看出麻黄还有抗炎症作用。过去的研究指出,其主要抗炎活性成份是伪麻黄碱。作为研究麻黄的品质评价的一环,本文作者平行测定了20种麻黄的抗炎活性和伪麻黄碱及麻黄碱含量。实验方法:首先将各种麻黄用甲醇提取,浓缩干燥制成甲醇浸膏后,再分离出生物碱部位,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伪麻黄碱及麻  相似文献   

11.
麻黄中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麻黄是我国应用历史悠久的中药材,历代本草均有收载,现仍为常用中药之一。麻黄具有多种类型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类、黄酮及鞣质类、挥发油类、糖类、有机酸类以及其它类化合物。对麻黄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综述,为麻黄的化学和药学研究与产品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31批麻黄饮片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结合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初步建立麻黄饮片的等级质量标准。[方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31批次麻黄饮片的浸出物、灰分、水分进行检测;采用HPLC测定31批麻黄饮片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含量;通过建立主成分分析(PCA)、聚类分析(CA)和偏最小二判别分析(PLS-DA)多种化学模式识别模型对麻黄进行等级分类研究。[结果] 31批麻黄饮片的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在13.05%~28.11%;总灰分为5.84%~8.94%;平均含水量为3.75%。麻黄碱及伪麻黄碱含量为1.21%~3.35%。[结论]该实验初步将麻黄饮片分为优等、统货两个等级,为其他中药饮片数据化和标准化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古代、现代对麻黄的有关炮制方法,并结合笔者的多年实践,介绍了自己对麻黄炮制的体会,可供临床、教学、科研单位的有关同志炮制麻黄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方中有麻黄14首,《金匮要略》方中有麻黄13首。从宣肺解表、宣肺平喘、宣肺利水、宣肺祛痹止痛、宣发郁热5方面,论述了张伸景运用麻黄的核心是宣发肺气,其他解表、平喘、利水等功效皆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5.
对麻黄“去节先煮去上沫”的认识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古今文献中有关麻黄去节、先煎、去上沫的论述及麻黄炮制对疗效的影响,结合现代药理试验研究结果,认为仲景所用麻黄为生麻黄,通过去节、先煮、去上沫可以提高药效,减少其副作用,具有临床意义,后世通过炮制也有相应作用。  相似文献   

16.
麻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历代本草均有收载。其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除上述品种外,尚有同属植物矮麻黄(分布四川、西藏、云南)、丽江麻黄(分布云南、四川)、膜果麻黄(分布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双穗麻黄(分布东北、新疆)等的草质茎,亦作麻黄使用,但未载入中国药典。草麻黄茎含生物碱1%~2%,其中40%~90%为麻黄碱(Ephedrine),其次为伪麻黄碱(d—Pseudo-ephedrine)。麻黄碱的含量常作为评价药材品质、保证用药安全及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指标,近10年来国内对麻黄碱的分离测定方法的研究有了较大进步,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历来认为发汗是麻黄的药效之一,而麻黄节和根有止汗作用,故用麻黄时都仔细去除根节以后再用。但近年来中国(除台湾省外)和日本用麻黄时都不再去节,可是对麻黄与节的药理作用有何异同还没有研究过。桥本等曾分析过麻黄与节的主  相似文献   

18.
为蒙药麻黄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对近几年来蒙药麻黄传统应用、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对蒙药麻黄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对该药进行研究提供了依据。蒙药麻黄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往往具有使用和携带不便及质量不易控制等缺点,严重影响着推广应用。对蒙药麻黄进行合理的改进,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麻黄"先煎去沫"与"先煎不去沫"对大鼠自主活动、发汗、心率、血压的影响,探讨麻黄先煎去沫的可能原因。方法:采用开场试验观察大鼠自主活动变化情况,采用和田-高垣氏试液涂色法检测大鼠发汗情况,采用大鼠尾动脉无创测压法检测大鼠心率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与麻黄先煎去沫组相比,麻黄先煎不去沫组大鼠自主活动、发汗、心率、血压指标提高(P0.05)。结论:麻黄先煎去沫的原因可能与麻黄先煎不去沫提高大鼠自主活动、发汗、心率、血压有关,该研究为麻黄"先煎去沫"的煎煮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病因病机出发探讨麻黄治疗荨麻疹的临床体会。[方法]结合中医古籍、近现代医者经验以及笔者临床经验,从荨麻疹病因病机、麻黄主要功效等方面阐述麻黄在荨麻疹治疗中的思路及经验,并列举验案加以佐证。[结果]荨麻疹多由诸邪侵袭腠理,致营卫不和、玄府郁闭而发,卫闭营郁是其病机关键,治疗上当开宣腠理,驱邪外出;麻黄功善发汗解表,临床上常以麻黄辨治荨麻疹。所举医案为外邪袭表、卫闭营郁、郁久入里化热伤津所致之荨麻疹,辨为表闭里热证,治宜开郁解表兼清里热,以麻黄桂枝各半汤为主方,随证加减,疗效甚佳。[结论]麻黄辛温,善于开腠理、逐外邪,临床上巧用此味中药治疗荨麻疹,临证加减,疗效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