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目的:观察标准旋牵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0例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A、B、C3 组,每组200 例.A 组应用标准旋牵手法治疗;B组应用旋转扳法治疗;C组应用颈椎牵引治疗.3 组治疗均1次/ 周,4次为1 个疗程.观察3 组患者两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peak)、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in)、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值.结果:总有效率A 组为92.00%,B 组为83.00%,C 组为63.00%.3组总有效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peak、Vmin、PI、RI等血流参数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旋牵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枕下三角配合旋牵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75例。治疗组以针刀松解枕下三角配合旋牵手法治疗,对照组以穴位注射于颈3~6夹脊穴及天柱(双侧)、风池(双侧)治疗。结果:痊愈率对照组为12.00%,治疗组为30.6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1.33%,治疗组为97.34%,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松解枕下三角配合旋牵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矩阵针刺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12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以矩阵针刺治疗联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2组连续治疗1O天,观察并比较2组收缩期峰值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教(RI)、动脉搏动指数(PI)。结果:2组治疗后Vs、Vm均明显提高,RI、PI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矩阵针剌可显著提高Vs、Vm值(P〈0.05),降低阻力指数(JP〈0.05)。结论:矩阵针刺可以提高椎动脉血流,改善血流动力学,为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牵旋手法结合针挑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牵旋手法结合针挑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疗效。方法:对196例患者分别采用牵旋手法结合针挑治疗(治疗组)与单纯牵旋手法(对照组)治疗后,即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左右双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peak)、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in)、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值,并作治疗前后比较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双侧VA、BA的Vpeak、Vmin值经治疗后明显加快,接近或已经恢复至正常值范围,而PI及RI值有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牵旋手法结合针挑治疗可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脑部血供,降低血液粘稠度,达到标本兼治、调整内外平衡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陈广升  占桂平  吴彬彬 《新中医》2022,54(21):203-206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8 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 例。对照组给予针灸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推拿治疗。评价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74) 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肩颈痛、眩晕、头痛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TMF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 较治疗前升高,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 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椎动脉-基底动脉TMFV、PSV 高于对照组,PI、RI 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74)中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好,可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王静丽  袁宁华  曹秋彩 《新中医》2020,52(23):105-107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定眩止晕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98 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49 例。对照组给予定眩止晕汤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14 d 为 1 个疗程,治 疗 2 个疗程。比较 2 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基底动脉搏动指数 (PI)、阻力指数 (RI),颈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 (PSV)、时间平均血流速度(TMFV),基底动脉、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7.96%,高于对照组的 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 组 TMFV 及 PSV 均增大 (P<0.05),PI 及 RI 均降低 (P<0.05);研究组 TMFV 及 PSV 均大于对照组 (P<0.05),PI 及 RI 均小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2 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增大 (P< 0.05),研究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大于对照组 (P<0.05)。结论:针刺联合定眩止晕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加快血流速度,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点按枕下三角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颈椎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点按枕下三角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方法,治疗15天后观察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在眩晕程度、频率和持续时间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及平均血流速度(VM)值显著上升,脉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值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VD及VM值上升(P〈0.05)。治疗后2组血流参数值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1.25%,明显高于对照组76.25%。结论:点按枕下三角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求针刀枢椎棘突松解术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43例采用针灸治疗;B组44例采用单纯针刀枢椎棘突松解术治疗。结果:A组治愈率60.47%,B组81.82%,两组比较(P0.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治疗前后,对椎动脉(V A)和基底动脉(B A)进行检测,其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 P)、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 m)显著上升,博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针刀枢椎棘突松解术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有确切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矩阵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以矩阵针刺治疗联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连续治疗10天,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Vs、Vm、RI及PI。结果:矩阵针刺治疗可显著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Vs、Vm值,降低RI值,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矩阵针刺可以提高椎动脉血流,改善血流动力学,为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具有苗医特色的温针灸联合苗医弩药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颅内多普勒血流图的影响.方法 以温针灸联合苗医弩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观察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BA)的收缩期峰流速(Vs)、舒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1)的变化.同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2组治疗后,Vs、Vd、Vm有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I、RI明显降低(P〈0.05).2组间比较:治疗组对Vs、Vm、RI 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温针灸法可以改善患者的大脑供血,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旋转斜板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19例采用旋转斜板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114例采用颈椎牵引治疗,2组均以治疗3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及疼痛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症状、体征及疼痛积分2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转斜板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较好的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12.
颈椎不同节段手法正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颈椎不同节段手法正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和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并评价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法正骨治疗的优选节段。方法:将90例具有寰椎轴线分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A、B、C共3组,3组病例均以颈部的分理揉按为基础治疗,其中A组加用定点复位法调整C1~2;B组加用角度复位法调整C3~5;C组加用侧旋提推法调整C6~7,以症状、体征、X线片及TCD检测为观察指标,评价各组治疗效果。结果:颈椎三节段手法正骨均能减少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A、B、C3组的临床疗效分别为90.00%、66.67%、60.00%,A组与B组、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A组较B组、C组更能改善寰枢椎轴线分离程度(P0.01);A组较B组、C组更能减少患者眩晕症状积分(P0.01)及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状况(P0.05或P0.01)。结论:本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椎-基底动脉的供血不足与寰枢椎的错动移位关系密切,提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在合并有寰枢椎的错动移位时,颈椎寰枢节段应作为手法正骨的优选节段,针对性地纠正寰椎或枢椎的错动移位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旋提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对头痛改善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旋提手法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头痛症状。方法:共计纳入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95例,剔除10例,脱落11例,进入统计分析174例,随机分配到手法组和牵引组。手法组采用旋提手法,牵引组采用牵引疗法,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5、7、9、11、13天及治疗后1月、3月共9个时间点观测患者的头痛情况。结果:从第7次治疗后手法组减轻头痛优于牵引组(P0.05),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2组治疗头痛均有减轻,头痛症状有进一步的改善(P0.01)。结论:旋提手法对于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头痛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取推拿治疗,对照组采取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治疗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脊柱微调主体疗法的临床预期。方法:临床组患者在脊柱微调疗法基础上辅以常规手法进行治疗。参照组单纯口服氟桂利嗪进行治疗。结果:两组症状积分均比治疗前显著改善,而临床组改善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颈椎动脉痉挛改善明显(P<0.05),但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后寰枢关节位移指数均显著改善(P<0.05),而临床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脊柱微调主体疗法进行治疗可显著缓解症状,优化颈椎正常解剖结构,安全性好,故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可调式中药熥敷保健颈托配合脊柱调衡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分别用可调式中药熥敷保健颈托、脊柱调衡手法及两种方式联合应用治疗,比较3组的治愈率及血流速度。结果:总有效率B组为96.7%,与A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颈椎内椎动脉血流量增加优于其他2组。结论:可调式中药熥敷保健颈托配合脊柱调衡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较单纯应用中药熥敷保健颈托及脊柱调衡手法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