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感染重组合异种骨对兔胫骨近端骨髓炎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Yuan Z  Hu Y  Lei W  Zhao L  Sun L  Liu J  Lu R  Wang Z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8):596-599
目的:探索一种能效预防术后感染,降低骨髓炎发生率,同时能促进骨损伤快速修复的方法。方法:在重组合异种骨(RBX)基础上,结合抗生素缓释技术,研制抗感染重组合异种骨(ARBX),并进一步采用兔胫骨近端骨髓炎模型,于胫骨近端骨窗内注入金葡菌后即刻,分别植入ARB(ARBX组),植入RBX并肌注庆大霉素(RBX加全身用药组),单纯植入RBX(RBX组),术后8周无菌取材,通过解剖学,放射学,组织学,细菌学检查,比较上述各组方法对骨髓炎的预防作用。结果:术后8周,RBX加全身用药组的细菌计数及改良的Norden分值较RBX组明显减少(P<0.01),但ARB组明显增多(P<0.01),其解剖学及组织学观察的骨髓炎程度也介于RB组和ARBX组这间,ARB组的细菌计数及改良的X线Norden骨髓炎分值均极低,明显小于其它2组(P<0.01),其解剖学和组织学观察均无骨髓炎表现。结论:传统的全身抗生素应用,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但当I期植骨时,不能有交地发挥预防骨髓炎的作用。ARBX除有良好的骨传导和骨诱导作用外,还有很好的抗生素缓释作用。具有非常强的抗感染能力,能I期植骨修复细菌污染的骨缺损,并能有效预防骨髓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生骨再造散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家兔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晓刚  任远  王钢  邓沂  刘建军  邱桐 《中国骨伤》2001,14(3):148-149
目的:研究生骨再造散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家兔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家兔45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生骨再造散组、生骨再造散加手术组和马氏补骨片组。用糖皮质激素造成家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造模6周开始,生骨再造散和骨再造散加和术组灌胃生骨再造散(3.2g.kg^-1.d^-1);马氏补骨片组灌注胃马氏补骨片(0.6g.kg^-1.d^-1);空白对照对照组和模型且灌胃等容量生盐盐水。于造模型等5周和给药第5周测各组家兔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结果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明显升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P<0.01);三个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P<0.05);生骨再造散两组与马氏补骨片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生骨再造散对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对血脂的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骨髓方治疗慢性骨髓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骨髓方治疗大鼠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SD大鼠建立慢性骨髓炎模型 ,随机分成四组 :骨髓方Ⅰ组、骨髓方Ⅱ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治疗 1个月 ,观察WBC、RBC、E -C3bRR、E -ICR、血清溶菌酶含量、骨X线、病理组织学指标。结果 骨髓方Ⅰ、Ⅱ组与空白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RBC、E -C3bRR、E -ICR、血清溶菌酶含量指标骨髓方Ⅰ、Ⅱ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 1)。光镜下病理组织学观察骨髓方Ⅰ、Ⅱ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 ;电镜下 ,骨髓方Ⅰ、Ⅱ组细胞结构受损程度小于对照组和空白组。结论 骨髓方治疗慢性骨髓炎有较好疗效 ,提示与其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微循环和促进成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将纤维蛋白凝胶(FG)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MBP)及庆大霉素的共同载体,一期治疗感染性骨缺损。方法 48只青紫兰兔,制作慢性骨髓炎模型,清创后造成胫骨干骺端内侧1.5cm长半环形骨缺损,采用三种方法进行处理:A组,植入FG、BMP和庆大霉素复合物;B组植入FG/BMP复合物;C组作为空白对照。术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作骨细菌培养及其计数,X线摄片及组织学检查。结果 A组感染控制及骨修复均良好,感染控制率、再生骨量明显优于B组;B、C两组在感染控制率上无显著差异;C组动物骨修复差。结论 FG、BMP及庆大霉素复合物具有抗感染及促进成骨的双重作用,可用于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也可用于污染严重的开放性损伤造成的骨缺损的治疗,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硫酸钙对骨折修复活动的影响。方法建立兔骨质疏松胫骨平台塌陷骨折模型,用硫酸钙填充植骨,进行一般观察、大体X线及骨密度fBMD)分析。结果普通X线观察提示骨折区填充的硫酸钙逐渐降解吸收,被新生的骨组织替代。骨水泥治疗组兔硫酸钙骨水泥填充后1、2、3、4、6、8、12周骨折处样本BMD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周时骨折区骨密度下降,低于正常胫骨平台:12周时较8周时增高接近正常胫骨平台。结论骨质疏松兔胫骨平台骨折填充硫酸钙骨水泥早期能增加骨密度,硫酸钙体内能够降解吸收,不干扰新骨的形成,能有效修复骨质疏松状态下的骨缺损。  相似文献   

6.
目的:将自体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接种到β-TCP/CPPF/PLLA支架上,进行体外复合培养,构建组织工程人工骨,植入兔桡骨大段骨缺损模型中,评估BMSCs/β-TCP/CPPF/PLLA复合体促进成骨的作用。方法:用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BMSCs/β-TCP/CPPF,PLL复合物组(A组)、β-TCP/CPPF/PLLA支架组(B组)、空白对照组(C组)共三组,建立兔桡骨双侧大段骨缺损模型,相应植入自体细胞材料复合物和单纯支架材料,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术后4、8、12、16周处死动物,摄X线片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X线检查结果:A组术后2周可见缺损处有散在的、少量的模糊状骨痂生成,术后4周可见明显的骨生成影像,成云雾状,均匀分布在骨缺损区,术后8周整个缺损区均可见到骨痂生成,成骨现象较4周更加明显,部分髓腔已通,术后12~16周,缺损区已完全为新生的骨组织充填,骨髓腔已完全再通,修复区比正常的桡骨较细。B组、C组术后2~16周,虽有不同程度的成骨现象,但没有完全修复骨缺损区,B组较C组修复明显。X线评分结果:A组在各时期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自体BMSCs与β-TCP/CPPF/PLLA复合物移植能修复大节段的骨干缺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 PMOP)患者替勃龙治疗半年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BAL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RAP)的变化。方法绝经后女性按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结果分为PMOP组(骨松组, N=30例)及非骨松组( N=30例),30例育龄期骨密度正常女性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清BALP、TRAP水平。骨松组服用替勃龙(2.5 mg/d)6个月,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3、6月骨密度( BMD),治疗前及治疗后1、3、6月血清TRAP、BALP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绝经后骨松组及非骨松组的血清TRAP、BALP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 P<0.01);骨松组血清TRAP、BALP水平较非骨松组进一步升高,差异有显著性( P <0.01)。骨松组应用替勃龙治疗3月后 BMD较治疗前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 P>0.05),治疗6月后BMD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增加( P<0.05);其血清TRAP、BALP水平在治疗1月后,与治疗前相比较均开始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3月后,骨代谢指标均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6月后,其水平进一步下降( P<0.01)。结论骨代谢生化指标TRAP和BALP的检测,可以早期评价骨转换情况,联合BMD测定可以及时监测替勃龙的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8.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代谢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生化指标的变化,探讨骨代谢变化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采用臀肌注射大剂量醋酸氢化泥尼松进行造模。每隔2周分别测定股骨头羟脯氨酸(HOP)、氨基已糖(HOM)、钙(Ca)及血清钙、钙磷的含量,并计算出HOM/HOP、Ca/HOP的比值及血清钙磷乘积,同时观察股骨头X线和组织学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羟脯氨酸、氨基已糖、钙含量及HOM/HOP、Ca/HOP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血清钙、钙磷乘积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01);X线示模型组股骨头及周围骨小梁变稀疏;组织学显示模型组骨陷窝空缺数明显增多,骨小梁稀疏细长,髓腔内充满增大的脂肪细胞。结果 大剂量激素可引起股骨头骨细胞早期坏死,大剂量激素引起股骨头骨代谢变化是骨坏死综合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三髓粉”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及腰腿痛等骨症状改善的效果。方法将66例绝经后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妇女随机分为两组,S组(三髓粉组):36例每人每天食用三髓粉2袋(钙含量为900mg),C组(钙尔奇D组):30例每日服用钙尔奇D1.5片(钙含量900mg),均连续服用6个月。所有参加者试验前后均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髋部骨密度(BMD),并对骨症状变化进行记录。S组试验前后加测尿羟脯氨酸(U—HYP)、血压、血脂和血糖等。结果试验后S组大粗隆、Ward’s三角区及股骨近端平均骨密度显著增加(P〈0.05),股骨近端平均骨密度增加1.61%,增加者占75%;骨症状中腰背痛、关节痛、手足抽搐均有显著改善(P〈0.05)。试验后C组骨密度及症状也有所改善,但均未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前后S组U-HYP、血压、血脂、血糖等均未见显著变化(P〉0.05)。结论“三髓粉”可作为补钙和预防骨质疏松症安全有效的辅助食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将纤维蛋白凝胶(FG)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及庆大霉素的共同载体,一期治疗感染性骨缺损。方法 48只青紫兰兔,制作慢性骨髓炎模型,清创后造成胫骨干骺端内侧1.5 cm长半环形骨缺损,采用三种方法进行处理:A组,植入FG、BMP和庆大霉素复合物;B组植入FG/BMP复合物;C组作为空白对照。术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作骨细菌培养及其计数,X线摄片及组织学检查。结果 A组感染控制及骨修复均良好,感染控制率、再生骨量明显优于B组;B、C两组在感染控制率上无显著差异;C组动物骨修复差。结论 FG、BMP及庆大霉素复合物具有抗感染及促进成骨的双重作用,可用于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也可用于污染严重的开放性损伤造成的骨缺损的治疗,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1.
全髋置换术扩髓及骨水泥灌注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观察全髋置换术中扩髓及骨水泥灌注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择在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下行全髋置换术成年患进18例,记录扩髓前,扩髓即刻,髓腔冲洗,骨水泥灌注即刻,灌注后3、5、10分钟时动脉压(SBP、DBP)、中心静脉压(CVP);用食道超声多普勒监测以上时点心排血量(CO)、每搏量(SV)、血流加速度(ACC)、峰流速(PV)、体循环阻力(TSVR)、左心室射血时间指数(LVETI)以及各时血血气参数。结果:(1)骨水泥灌注即刻,灌注后3、5分钟SBP、DBP显著下降(P<0.01);扩髓即刻,髓腔冲洗,骨水泥灌注后3、5、10分钟时CVP均显著增加(P<0.01),骨水泥灌注即刻CVP明显下降(P<0.01);(2)骨水泥灌注即刻,灌注后3、5分钟、CO、SV、ACC、PV显著下降(P<0.01),LVETI明显延长,TSVR在骨水泥灌注即刻,灌注后3分钟也明显下降(P<0.01);(3)髓腔冲洗、骨水泥灌注即刻PaO2显著下降(P值分别小于0.1和0.05);PaCO2均在正常生理范围内,但在髓腔冲洗时有明显增加(P<0.01)。结论:全髋置换术扩髓可引起不程度的脂肪栓塞,骨水泥灌注时骨水泥具有短暂直接扩张血管和较持久的抑制心肌收缩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2.
周磊  闫景龙  胡春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16(11):851-855,I0004,I0005
目的:探讨聚磷酸钙纤维(calcium polyphosphate fiber,CPPF)和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的能力及作为人工骨修复替代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选用新西兰大白兔双侧桡骨制作骨缺损模型,将CPPF/CPC复合材料植入左侧骨缺损处,右侧骨缺损以自体微小颗粒骨植入作为实验对照,另做不植入任何物质的骨缺损作空白对照。在2、4、8、12周时分别进行大体观察、X线摄片、组织学切片观察,8、12周时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及骨密度测定,12周时进行力学测试。结果:CPPF/CPC人工骨组与微小颗粒骨组骨缺损均完全修复,空白对照组骨缺损未见修复,CPPF/CPC与微小颗粒骨两组间X线评分、骨密度及力学测试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PF/CPC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骨传导能力、力学特性及生物相容性,有望成为骨组织工程中修复骨缺损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3.
强骨膏治疗I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强骨膏对Ⅰ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MO)的疗效及对实验性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临床选择自然绝经5年以上,骨密度(BMD)低于同性别峰值骨量13%以上且不伴合并症,未经治疗的118例PMO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观察组78例连服6个月强骨膏,对照组21例连服6个月葡萄糖酸钙化,空白对照组19例不服用任何药物。各组治疗前后检测股骨颈BMD和骨代谢相关指标,实验选用健康6月龄雌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卵巢切除组(模型组)和强骨膏组,并以葡萄糖酸钙片及龙牡壮骨冲剂作为对照组,观察其对骨密度,生物力学、血E2、Ca水平的影响,另选50只小白鼠,以阿斯匹林作对照,观察强骨膏对疼痛的影响。结果:临床研究表明,强骨膏能显著缓解PMO患者的骨痛,治疗前后BMD平均提高5.93%,E2,ALP,Ca增高,PYD下降,总有效率为94.87%,以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及空白对照组,实验研究发现各剂量组组强骨膏能明显提高去卵巢大鼠的BMD(P<0.05)及E2,Ca水平(P<0.05,P<0.01)中,高剂量组显著提高大鼠股骨的最大载荷,最大应力和屈服点值(均P<0.05,均P<0.01),强骨膏还具有镇痛作用。结论:强骨膏治疗PMO疗效较好,提示其具有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腹腔严重感染时使用不同抗生素对内毒素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感染时使用抗生素对内毒素释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造成大鼠腹腔感染,分别给予泰能,复达欣,庆大霉素或不予治疗,动态观察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统计72h死亡率,结果:内毒素水平,庆大霉素组高于不治疗组(P<0.01),泰能组和复达欣组则低于不治疗组(P<0.01),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TNF和IL-6的变化趋势,治疗组好于不治疗组,泰能组,复达欣组,庆大霉素组和不治疗组的死亡率分别为20.0%,10.0%,50.0%和71.4%,前两组低于不治疗组(P<0.05)。结论:用泰能,复达欣治疗后,内毒素水平低于而不是高于庆大霉素组和不治疗组,病死率也降低,反映了有效抗生素治疗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中药卫骨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应用中药卫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骨密度值低于同一性别1个标准差,没有合并症,未经过治疗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患作为观察对象,共25例,另选30例患作为对照组,在治疗组25例中男性4例,女性21例;对照组30例中,男性8例,女性22例,治疗组用卫骨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服药6个月后复查,对照组用维生素D1000IU加钙片1g,每日3次,服药6个月后复查,观察指标中医辨证按临床设计方案,于用药前、用药6个月后各记录1次;骨密度测定,应用双能X线测腰椎2-4的骨密度,用药前后各测定一次。结果:(1)卫骨胶囊总有效率为96%,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非常显,P<0.01,其中显效率为88%;(2)服用卫骨胶囊后,骨密度值上升变化差异显,P<0.01,(3)卫骨胶囊对骨质疏松所兼的中医证肾虚气血不足治疗总有效率为96%,而对照组为205,两组对比差异非常显,P<0.01。结论:中药卫骨胶囊具有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以核心结合因子α1(core-binding factor a1,Cbfa1)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作为种子细胞,与猪脱细胞骨基质材料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兔桡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选择3月龄日本大白兔40只,建立桡骨1.2cm缺损模型,根据不同的修复方式分成4组。A组:Cbfa1基因修饰MSCs与脱细胞骨基质材料复合后修复;B组:未行基因修饰的MSCs与脱细胞骨基质材料复合后修复;C组:单纯脱细胞骨基质支架材料修复;D组:空白对照,不作任何植骨处理。术后4、8和12周分别行大体、X线片和组织学观察评价修复效果,并对修复后桡骨进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大体观察至术后12周取材时,A组原骨缺损植骨区新生骨成熟度好、饱满、质硬;B组植骨区有骨性连接,质软;C组可在植骨区发现少量骨性连接;D组形成骨不连。X线片和组织学观察示:术后4、8周A组支架材料降解、新骨生成及髓腔再建优于其它3组。术后12周A组支架材料完全降解,新骨塑形完成,骨髓腔通畅,皮质骨改建成正常的板层骨结构;B组缺损区近端部分骨髓腔塑形再通;C组截骨两端骨痂向植骨中长入,髓腔塑形不明显;D组纤维组织充填,形成骨不连。以前述各组健侧桡骨为正常对照组(仍为D组),余分组同前,行破坏压缩载荷检测,结果示12周后A、B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bfa1基因修饰MSCs与脱细胞骨基质材料复合构筑的组织工程骨可较好地修复兔桡骨址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基因克隆3(βig—h3)多克隆抗体(多抗)对神经胶质瘤U87细胞黏附、侵袭和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影响。方法:分别以0.02mg/ml和0.04mg/ml βig—h3多抗处理神经胶质瘤U87细胞,以不加βig-h3多抗处理的U87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通过黏附、侵袭和明胶酶谱实验检测各组细胞黏附率、侵袭率和分泌MMP-2、MMP-9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βig-h3多抗组U87细胞的黏附率、侵袭率及MMPs的分泌量均显著降低(P〈0.01);0.04mg/ml βig-h3多抗组较0.02mg/ml βig-h3多抗组的细胞黏附率和侵袭率明显降低(P〈0.05),MMPs的分泌总量亦显著降低(P〈0.01)。结论:βig-h3多抗可抑制人神经胶质瘤U87细胞侵袭和转移,为神经胶质瘤的生物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体外单层和立体培养兔髓核细胞时的变化及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rhTGF-β1,10ng/ml)对其代谢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兔髓核细胞,分为3组。A组,单层培养组;B组,Ⅱ型胶原支架立体培养组;C组,Ⅱ型胶原支架立体培养+rhTGF-β1(10ng/m1)组。利用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RT-PCR、^3H-proline掺入法观察髓核细胞形态学、基因表达水平和总胶原合成的变化。结果:B、C组兔髓核细胞由A组的多角形转为类圆形;与A组相比,B组Ⅱ型胶原、集聚蛋白多糖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0.05),总胶原合成升高(P〈0.01)。与B组相比,C组Ⅱ型胶原、集聚蛋白多糖、核心蛋白多糖基因表达水平增高(P〈0.01、P〈0.01、P〈0.05),总胶原合成升高(P〈0.01)。结论:兔髓核细胞由单层培养转到Ⅱ型胶原支架上培养时其基因表达和总胶原合成增强。rhTGF-β1(10ng/ml)增强立体培养的兔髓核细胞基因表达和总胶原合成。  相似文献   

19.
A型肉毒毒素辅助额部皮肤软组织扩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明确A型肉毒毒素对额部皮肤软组织扩张的辅助扩张效果。方法:于小型猪胸腹部两侧皮肌下置入扩张器,一侧皮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另一例注射生理盐水,对比两侧扩张器的扩张前基础囊内压、每次扩张器注水量及扩张时间。结果:实验组平均注水时间为(28±4.5)天,对照组平均注水时间为(42±3.5)天,扩张时间平均缩短(13±5.5)天(P〈0.01);实验组平均注水(8±0.5)次,平均每次注水量为(26.1±3.5)ml;对照组平均注水(12±0.8)次,平均每次注水量为(16.7±0.9)ml(P〈0.01);实验组平均基础囊内压为(3.4±0.6)mmHg,对照组平均基础囊内压为(10.1±0.8)mmHg(P〈0.01)。结论:注射A型肉毒毒素于猪胸腹部皮肌,可使放置于皮肌下的扩张器扩张阻力减小,扩张器基础囊内压下降,每次注水量增加,扩张时间缩短,对临床中应用A型肉毒毒素辅助额部皮肤软组织扩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温阳活血方对慢性马兜铃酸肾病肾损害的干预作用。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1)正常对照组(n=8):予生理盐水灌胃;(2)模型组(n=10):按关木通水煎液10ml·kg^-1·d^-1(相当于关木通40g·kg^-1·d^-1,马兜铃酸A2.6mg·kg^-1·d^-1)给大鼠灌胃;(3)中药组(n=10):在模型组基础上,再予温阳活血方30g·kg^-1·d^-1灌胃;(4)西药组(n=10):在模型组基础上,再予科素亚33.3mg·kg^-1·d^-1灌胃;(5)中西药结合组(n=10):在模型组基础上,再予温阳活血方+科素亚灌胃。20周末,收集大鼠尿液测定24h尿蛋白、NAG、β2-MG,腹主动脉取血用于测定Scr、BUN、RBC、Hb。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h尿蛋白、NAG、β2-MG、Scr、BUN均明显升高(P〈0.01,P〈0.05),而血Hb、RBC均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24h尿蛋白、NAG、β2-MG、Scr、BUN均明显下降(P〈0.01,P〈0.05),而血RBC、Hb均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温阳活血方对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肾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降低尿蛋白和尿NAG、β2-MG的排泄,改善肾功能和贫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