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我校大学生素质教育要求以及学生对课堂教学以外综合知识需求的现状,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明确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培养目标,探索适合新形势下的学生工作创新模式——修身工作坊,并配备一定数量的修身导师,开展以修身指导活动为主体的思想道德及专业素质教育活动。旨在通过专、兼职辅导员和修身导师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与进步。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是本科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设计、独立组织实施并进行信息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论文等工作,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的项目。近年来很多高校均开展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我校也面向在读的本科学生开展了这一项目。我们一组四人,在2009年申报了我校的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并获得立项。通过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我们获益很多,现将在创新性实验项目中我们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如何指导壮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经验和做法,具体从前期研究方向的指导、中期项目如何开展、后期项目结题3个大方面阐释如何开展壮医学专业学生的大创项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南京中医药大学"挑战杯"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一直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宗旨和目的,引导和激励广大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全面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和创业活动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广大师生热情参与,作品的数量与质量逐年提升,已经成为具有我校中医药主体特色、在广大学生中日益显现出导向性、示范性、主体性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倡导和凝聚青年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推动我校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增强学生核心竞争力方面,树起了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5.
上海中医药大学作为上海市首批实施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的高校之一,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对如何建立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工作的长效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工作思路。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实施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为抓手,坚持"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基本原则,建立并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导师制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是指一个学生或一组学生接受一个导师或教师指导学习的教学方式。导师除了对学生负有教学和指导的责任之外,亦对其一般福利和生活行为负有指导责任。2002年北京大学率先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此后国内部分高校纷纷效仿推行且取得了较大成果。上海中医药大学在本科生导师制的基础上,以"名师""名医""名家"领衔,形成了为学生德育及成长成才服务的导师团。文章以导师团工作为例,从"名师效应"角度分析了"名师""名医""名家"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培养中医骨伤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晓光 《中医正骨》2009,21(2):72-73
近年来,我们在指导大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创新大赛工作中成功探索了一种“高校一企业”互补的创新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该模式为培养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在工作中将其作为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的载体来开展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对新时期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为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需求,以科技创新为导向,探索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意义及实施途径,为针推专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教学质量评估等提供依据。该研究通过启发思维、培养科技创新能力、搭建交流平台等途径,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构建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项目(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简称SRT)是专为在校大学生设计的一类资助计划项目,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项目研究工作。项目的宗旨是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发挥专业教师和实验教学人员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在大学生中营造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科学研究训练计划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进一步对大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结合医学院导师制和作者近年来指导导师组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实践和体会,分析了医学院大学生科研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 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医学院大学生科学研究的对策,并就与之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结论 实施大学生科学研究训练计划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我院蒙医药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本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开展蒙医药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对策。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机制,以利于我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挖掘科技创新活动的育人功能,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造就高素质创新型蒙医药人才。  相似文献   

12.
<正>施茵,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高峰高原学科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高层次针推伤临床人才,现于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医疗门诊部从事针灸临床与科研工作。师从"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上海市名中医吴焕淦教授,主要方向为针灸治疗肠腑病证、妇科病证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现担任中国针灸学会砭石与刮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减肥与美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减肥美容产学研创新联盟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腧穴专业委员会常务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国家未来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密切相关。大学生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载体。文章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创新活动现状的分析,结合学校五批项目实施实践,总结经验,探索解决相关问题的途径,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推动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基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实践动手及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共同推出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J。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推出后,得到我国高等教育界的广泛认可。笔者连续两届担任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指导老师。在2009年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制药工程2007级肖浩联合2008级殷小智等4位学生组成团队,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11月20日,世界针灸周"中医针灸"申遗成功6周年纪念活动暨首届上海市针灸青年科技论坛在沪举行。"中医针灸非遗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程莘农、贺普仁、郭诚杰、张缙的传承人及上海针灸界专家学者、针灸同道200余人齐集一堂,开展纪念活动,共同庆祝和回顾"中医针灸"申遗成功以来的历程;并举办了首届上海市针灸青年科技论坛,共谋针灸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中医药》2014,(5):I0001-I0002
<正>刘平,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高校中医内科学E-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带头人,肝肾疾病病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的首批"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刘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药防治慢性肝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重大计划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的研究项目获200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1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一等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中医药院校学生对科技伦理的认知情况,深化中医药院校学生对科技伦理认知,内化从事科研工作时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了解中医药院校学生科技伦理认知情况的影响因素,从而增强学生在正确的科技伦理观指导下开展科研活动,有效防控科技伦理风险。方法 以全国中医药类高等院校所有在校生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对中医药院校学生科技伦理认知进行研究。结果 中医药院校大部分学生的科技伦理认知水平较高,对科技伦理要求和原则能够具体掌握。本科阶段学生与研究生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以及主持参与科研项目、发表论文和出版物等与未参与科研项目和发表论文专著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参与科技科研等系列项目活动能够提升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对于科技伦理的认知水平,本科阶段学生与研究生阶段学生差异明显,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科技伦理内容与提升学生伦理认知水平有更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举办的第三届天津市高校校园文化育人项目展示交流活动中,经推荐评选,我校"医览华夏——中医药文化传播项目"荣获"教育引导特色品牌项目"。"医览华夏"学生团队成立于2014年,旨在面向小学生和留学生群体,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开展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宣讲课程与活动,形成以宣讲、互动、志愿服务三位一体的公益推广模式。成立以来,团队编写出版了中英双语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是教育部基于目前高校大学生创新意识薄弱、实践能力较低的现状,旨在提升大学生自主创新实践能力、科研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为在实施过程中更好地实现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目标,本文从教师的角度,初步探讨并总结了项目实施过程中指导与培养学生的经验与收获,以期为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工作室简介陈红风工作室成立于2017年,同年荣升为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近年来工作室导师及成员先后承担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部局级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教材及专著20余部,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有关研究成果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上海中医药科技奖一等奖等奖项。目前主要传承人:叶媚娜、廖明娟、王冰、吴晶晶、朱铭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