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通过临床干预减少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方法:将2011年1月至10月在我院妇科手术治疗患者386例作为观察组,行术后早期强化预防血栓的临床干预;回顾性地将2010年1月至l2月在我院妇科手术治疗患者360例采用基本生活护理者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386例发生血栓2例,对照组360例发生血栓10例.结论:临床干预对预防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性抗凝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010年1月-2010年6月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36例作回顾性临床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术后不用止血药,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即指导患者家属间歇挤压按摩腓肠肌至手术后下床能行走,术后24小时开始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脐周皮下注射0.4ml,1次/日,术后前2天每天静滴琥珀酰明胶500mI,对照组未采用预防性抗凝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妇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预防的意义远超过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血栓通预防高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在该院手术高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治疗,未使用抗凝药物;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栓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观察组术后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7天凝血指标及血液流变学较对照组改善(P0.05);观察组未出现用药不良反应,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血栓通能预防高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肖长英 《环球中医药》2013,(Z1):127-127
目的观察脑出血术后患者,应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7月至2012年3月,50例脑出血术后患者,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使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 10天后经过积极治疗和落实护理措施,及时使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后,观察组患者肢体肿胀,肢体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而对照组有3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可有效防止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妇科盆腔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方法。方法通过选取于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于该院行妇科盆腔术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不同方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性全面多样预防干预,包括机械气压治疗、中药泡脚、根据血栓评估表,高危人群采用那屈肝素钙皮下注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预防效果及术后凝血功能指标相较。结果经研究发现观察组的术后凝血各项功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值内,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相较观察组明显较长,但并未超出正常高值,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相较对照组明显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行妇科盆腔术后的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采用机械气压治疗、中药泡脚、根据血栓评估表评分,高危人群采用那屈肝素钙皮下注射全面性预防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且根据血栓评估表皮下注射肝素,能够减少出血风险具备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实施护理干预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84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在术后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术后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4.76%,对照组19.05%;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2.86%,对照组71.43%。结论下肢骨折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更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患者更迅速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肖长英 《环球中医药》2013,(Z1):130-130
目的观察脑出血术后患者,应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7月至2012年3月,50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6例为对照组,24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使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 10天后经过积极治疗和落实护理措施,及时使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后,观察组患者肢体肿胀,肢体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而对照组有3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可有效防止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接受手术治疗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治疗依从性及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较对照组少,且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提升,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五行音乐操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将120例患者按住院先后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治疗一组和治疗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妇科术后常规护理,治疗一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做下肢运动操,治疗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做五行音乐操。观察三组患者术后10天内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下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结果治疗二组有效率和下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治疗一组(P0.05)。其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下肢疼痛肿胀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治疗一组;结论五行音乐操可以显著降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发生(P0.05),对防治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光明中医》2021,36(3)
目的 分析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应用中医护理干预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出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短(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P 0. 05)。结论 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应用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有效预防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减少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60例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80例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8.8%,干预组80例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7.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于减少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雷火灸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下肢深静脉栓塞(DVT)的效果。方法:将52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雷火灸辅以手法推拿。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3例发生深静脉栓塞,发生率11.54%、对照组14例,发生率53.8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生肺栓塞。结论:雷火灸能有效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通过护理干预防止妇科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方法:做好手术前后的健康教育,通过机械性干预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加强术后观察及出院指导,必要时给予药物的预防。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对术后易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高危患者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降低了栓塞发生率。结论:采取护理综合干预措施,对防治妇科术后发生深静脉栓塞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味防治妇科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行妇科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2组患者术后均予以常规药物、心理治疗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少腹逐瘀汤加味,对照组口服四磨汤,观察2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术后腹痛、恶心呕吐、膀胱功能障碍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和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痛发生率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味能有效防治妇科术后并发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巫小平  廖浩  廖华 《中国中医急症》2014,(12):2266-2268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方加减辨治对预防急诊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110例急诊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5例,术后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在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和D-二聚体、血流流变学、血脂、凝血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D-二聚体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液流表学、血脂、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血液流变学、血脂、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活血方加减可预防急诊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应用于犬隐静脉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3年9月收治的80例行大隐静脉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观察组使用中药进行血栓预防,对两组患者的血栓发生率和术后引流、血栓发生时间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疼痛、下肢肿胀和创口瘀血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PT、APTT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中医中药进行大隐静脉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显著,能改善大隐静脉术后的高凝血状态,能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药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74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37例采用中药治疗,对照组37例采用西医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股静脉血流速度及肢体周径变化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肢体周径均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研究组患者股静脉血流速度优于西药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确切,与西药华法林疗效基本相当,在改善血流速度方面由于西药组,且临床无任何毒副作用,安全可靠,可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病人的静脉栓塞的临床观察与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病人深静脉栓塞的病因及对策。结果:本组病人经过及时治疗,肢体肿胀减轻或消褪,经采色多普勒复查,2例深静脉部分再通,7例全部再通,所有病例无1例发生肺栓塞。结论:对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加强护理能降低静脉栓塞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钟红  王祥环  王红梅 《新中医》2021,53(6):141-144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92例接受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按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技术,包括穴位艾灸、中药外敷、穴位按摩及饮食调护,2组术后均干预15 d。对比2组干预前后患侧大腿、小腿周长,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干预后,2组患侧大腿及小腿周长均较干预前缩小(P<0.05),观察组患侧大腿及小腿周长均比对照组缩小更明显(P<0.05)。干预后,2组PT及APTT均较干预前延长(P<0.05),观察组PT及APTT均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17%,低于对照组的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可以促进其术后康复,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西医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68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并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