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不同类型和疾病进展阶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例的标本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桂林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触者分别采集深咳痰液、咽拭子、粪便及眼结膜拭子,采用双重实时荧光RT-PCR方法进行SARS-CoV-2核酸检测,收集流行病学、临床实验室及辅助诊断等资料,分析提高核酸检测敏感性的因素。结果 共采集537例COVID-19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触者标本654份,其中,深咳痰液569份,咽拭子26份,粪便28份,眼结膜拭子31份。SARS-CoV-2核酸阳性32例,核酸阳性检出率6.00%(32/537);首次核酸阳性的深咳痰液的采样时间与发病时间的间隔天数0~23 d。在2种样本检测比较中,深咳痰液中SARS-CoV-2核酸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咽拭子标本的检出率(P=0.000)。粪便和眼结膜拭子中 SARS-CoV-2核酸阳性分别有19例和5例,它们的采样时间与首次核酸阳性的深咳痰液样本的采样时间比较平均晚7 d。在3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中,28例单次采集深咳痰液样本为核酸阳性,其中,于发病第1、2、3、4和5 d及以上分别有6、6、3、4和9例;4例病例需采集2次及以上深咳痰液样本才出现核酸阳性结果。1例病例在采样前有发热及治疗史,作为密切接触者排查隔离观察,分别于发病后第21天(阴性)、第23天(阳性)采集2份深咳痰液标本检测。结论 SARS-CoV-2核酸检测中深咳痰液标本优于咽拭子标本,粪便和眼结膜拭子也可检测到病毒核酸,采样方式、采样时机及治疗史为核酸检测敏感性的影响因素,对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触者需隔离观察并多次采样检测,以免漏检。  相似文献   

2.
李沙  张猛  朱雄 《中国热带医学》2020,20(8):760-763
目的 回顾分析21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CT影像学、血常规和核酸检测结果,为COVID-19防治提供参考资料。 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4日—3月5日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1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临床和实验室及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资料,分析疑似病例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分布情况。 结果 21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中,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24例,SARS-CoV-2核酸阳性率为11.2%。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确诊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和排除的疑似病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例确诊病例中,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23例(占95.8%),呼吸道症状以发热和咳嗽为主。CT影像学表现为肺内可见不同程度的磨玻璃样密度影或双侧浸润等。 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的确诊,在综合考虑其流行病学史和相应临床表现的基础上,仍需依靠病原学核酸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实验室检查的价值,为临床诊治和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3日至2020年2月22日延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例确诊COVID-19患者,采用RT-PCR检测不同部位采集的核酸标本及其它实验室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入院时5例患者外周血检查均有不同程度异常,其中3例淋巴细胞计数减少,3例CRP升高,3例有ESR加快;总共采集107份标本进行SARS-CoV-2核酸检测,其中咽拭子25份,阳性率44.0%(11/25),鼻拭子35份,阳性率25.7%(9/35),粪便(肛拭子)31份,阳性率77.4%(25/31),16份血标本核酸检测均阴性,5例患者符合出院标准时粪便核酸检测均阳性,截至2月27日对3例患者出院后追踪发现,出院2周或更长时间粪便SARS-CoV-2核酸仍阳性。结论 监测新冠肺炎外周血细胞计数变化有助于病情的及时判断,新冠肺炎的确诊鼻咽肛拭子组合送检是较好的策略,病毒有持续经粪便排泄现象,需对出院患者进行有效隔离和追踪随访,以避免粪-口及接触传播的风险和复发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咽拭子核酸检测法的假阴性率,并分析其原因,为稳固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2020年2月19日至3月20日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收治的1 452例COVID-19患者的咽拭子核酸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出院前检测结果为阳性之前的阴性结果判定为假阴性,统计假阴性患者例数。随访出院患者,筛选出院后再次核酸检测阳性(复阳)的患者,分析出院前病毒核酸检测连续阴性次数和核酸复阳的关系。结果 1 452例COVID-19患者中男592例(40.77%)、女860例(59.23%)。212例(14.60%)咽拭子核酸检测结果曾出现假阴性。共随访到28例(1.93%)出院后复阳患者,连续2次核酸检测阴性的918例患者中有24例(2.61%)复阳,高于连续3次及以上核酸检测阴性患者的复阳率(0.75%,4/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1,P=0.012 7)。结论 SARS-CoV-2咽拭子核酸检测法具有一定比例的假阴性,是患者出院后核酸复阳的原因之一。建议出院前由不同检测者进行多次、连续检测,满足连续3次及以上核酸检测阴性的出院标准可以降低复阳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调查分析西安市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家族聚集性疫情传播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COVID-19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及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情的传播链,采集病例及相关人员的鼻咽拭子标本进行SARS-CoV-2核酸检测。 结果 本次疫情累计发现4例普通型、1例危重症型确诊病例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危重症病例最终死亡。首例病例A于2020年1月31日发病,其他病例在首例病例发病后的1~13 d内发病,病例B、C和D、E分别为二、三、四代病例。 结论 家族聚集性疫情是COVID-19的防控重点,及早发现传染源,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隔离,防止传播扩散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正在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流行,患者感染病毒后的临床症状不一,甚至呈现为无症状感染状态,这给整个疫情的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作为COVID-19诊断的主要手段,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备受关注。本文报告一例无明显消化道症状,但粪便及肛拭子核酸检测持续阳性的COVID-19病例。患者为武汉某大学在校学生,在校期间即出现呼吸道症状,后放假回家,因病情加重而就诊入院,根据病情发展和诊疗需要,该患者进行了多次核酸检测,在症状明显好转,咽拭子核酸检测转阴后,其痰液、肛拭子及粪便样本的核酸检测仍持续阳性,由此,讨论多部位样本核酸检测对COVID-19诊疗的临床意义,并探讨疫情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8.
总结成都市一例输入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例的临床特点及出院后2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过程,为临床管理此类病例提供经验。回顾性分析成都市一例输入型COVID-19病例的诊疗过程及出院15 d后复诊时的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病例于2020年3月7日在泰国查SARS-CoV-2核酸阳性,2020年3月10日抵蓉,由机场送入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隔离治疗。3月11日鼻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可疑阳性,肛拭子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收入院治疗,伴有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在住院22 d(病程第25天)后转为确诊病例。出院后15 d复查新冠病毒核酸复阳,再次治疗出院后病毒核酸第二次复阳。病例在第二次核酸复阳时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完善检查后排除颅内感染及占位病变,诊断为焦虑抑郁状态,予精神科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可转为确诊病例,核酸复阳不代表患者病情复发或加重。COVID-19患者可出现心理障碍,医务人员需及时发现并予以心理干预及必要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收集疑似和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病历资料,分析患者相关病例特点,为疫情防控提供相关临床依据。 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4日—2月11日在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诊断标准的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咽拭子进行SARS-CoV-2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确诊或除外SARS-CoV-2感染,分析其一般情况、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等方面特征。 结果 本研究疑似患者共50例,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龄(36±16)岁,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分布;大部分为输入性病例,86%患者为武汉相关人员。最终有13例确诊为SARS-CoV-2感染者,7例经2次及其以上咽拭子核酸检测方可确诊,1例合并甲型HIN1。37例为非SARS-CoV-2感染患者,其中26例细菌性肺炎,6例为单纯性甲型HIN1,5例乙型流感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32/50)和咳嗽(24/50),周身症状以乏力多见(12/50),消化道症状少见。94%的患者白细胞计数正常/降低,30%的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无心肝肾功能损害表现,86%患者胸部CT提示肺炎表现,以毛磨玻璃影(60%)和斑片状影(56%)为主,胸腔积液少见。 结论 流行病学史是筛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的重要条件之一,诊断需注意警惕同流感病毒的鉴别及混合叠加感染;疑似病例的早期发现及隔离诊治对疫情防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鼻/咽拭子样本中分离、培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方法 将来自上海市COVID-19患者的3份鼻/咽拭子样本以TPCK胰酶处理,然后接种Vero E6细胞;待大部分细胞出现明显病变时,取细胞培养上清用qRT-PCR法检测病毒核酸,并用反转录PCR扩增病毒受体结合区(RBD)基因片段;将病毒扩增培养后感染接种于96孔板中的Vero E6细胞,观察细胞病变效应,并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蛋白。结果 2份COVID-19患者鼻/咽拭子样本接种的Vero E6细胞出现明显细胞病变效应,细胞培养上清中检测出新复制产生的SARS-CoV-2核酸,扩增出的RBD序列与早期分离出的SARS-CoV-2相应序列完全一致;病毒感染的Vero E6细胞病变迅速,并能与SARS-CoV-2核衣壳蛋白(N蛋白)单克隆抗体、刺突蛋白(S蛋白)单克隆抗体及COVID-19患者恢复期血清发生反应。结论 从2份COVID-19患者鼻/咽拭子样本中成功分离出SARS-CoV-2,为后续开展SARS-CoV-2感染与致病机制研究、防治药物与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随访研究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在达到出院标准后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医疗机构对出院患者随访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经治疗后已符合出院标准的COVID-19患者采取院内继续隔离观察7 d,再居家隔离4周,期间记录患者每日临床体征,定期送检痰液行病毒核酸检测,评估患者病情变化。结果: 已符合现有出院标准的7例患者中有3例在5~7 d后再次出现痰液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持续阳性2~6 d后再次转阴;复查患者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生化以及胸部CT结果均无明显异常,也无明显临床症状。其余4例患者随访4周,痰液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未出现COVID-19相关临床症状,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无异常。结论: COVID-19患者按现有标准出院后复阳的比例较高,建议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对满足现行出院标准的患者继续院内隔离观察7 d并进行连续的病毒核酸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病初期临床表现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2日—2月16日到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特殊发热门诊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阳性为COVID-19患者组和阴性为非COVID-19患者组,分析两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就诊前用药、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OVID-19患者组17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8例,有基础疾病9例,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15例、CT影像学异常16例(占94.12%),就诊前使用过抗感染、退烧药10例(占58.83%);两组WBC、NEUT#和LY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从两组实验室检查的不同水平分布比较,两组WBC和影像学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合流行病学史、就诊前用药情况、外周血WBC、NEUT#、LYM#以及影像学特点有利于为临床医师早期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参考依据,做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后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海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2020年1月20日—3月24日治愈出院的6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收集其出院前、出院后2周、出院后4周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转归等临床资料,将3次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 所有出院患者无再发热、腹泻症状,无传染他人,个别患者仍有乏力、咳嗽症状,均较前减轻;有7例患者出现核酸检测复阳,6例短期内转阴,1例持续时间稍长;出院时有14例患者淋巴细胞数仍减少,4周后只有3例仍有减少,且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患者肺部病灶明显吸收、有9例仍见局部纤维化,另外7例患者病灶吸收缓慢。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治愈出院后,大部分患者可较快恢复至发病前状态,淋巴细胞计数及胸部影像学表现可基本恢复正常,肺纤维化病灶也可逐渐吸收,部分治愈者可出现核酸检测复阳,但无相应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其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初步评价硫酸羟氯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难治性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3月22日至25日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治疗的11例难治性普通型COVID-19患者资料。联合治疗方案:硫酸羟氯喹200 mg每天3次口服(第1~7天);阿奇霉素500 mg每天1次口服(第1天),250 mg每天1次口服(第2~4天)。在给药后第4~10天连续复查咽拭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核酸,给药前3 d内及给药后第8天进行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 11例COVID-19患者均为普通型,其中7例为SARS-CoV-2核酸检测持续阳性患者,4例为核酸检测复阳患者。联合给药前11例患者的平均病程为50.2 d。治疗过程顺利,给药后第4天咽拭子SARS-CoV-2核酸转阴0例,第5天转阴2例,第6天转阴2例,第7天转阴2例,第8天转阴1例,第9天转阴1例。11例患者均未进展为重型或危重型,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硫酸羟氯喹联合阿奇霉素方案对于接受多种治疗失败、SARS-CoV-2核酸检测持续阳性的难治性普通型COVID-19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文报道卵形疟原虫合并新型冠状病毒共感染病例1例,在早期诊断、及时进行抗病毒和抗疟疾治疗的策略下成功治愈出院,为卵形疟原虫合并新型冠状病毒共感染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该病例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治疗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该患者有疟疾、新冠疫区旅行史,入院后反复发热,伴头痛、疲乏、咽喉不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分析郴州市一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相关病例发病确诊过程,探讨新冠病例早发现、早报告以及病例诊断和隔离观察解除的策略依据。 方法 对该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的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描述性分析流行病学史、临床和实验室资料。 结果 利用大数据比对监测,在转送监测对象至集中场所隔离医学观察时发现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何某华,由此发现一起新冠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何某的5名密切接触者中有3人发病确诊(包含1名重症病例),其中重症病例黄某第7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进而确诊,密切接触者中胡某有流行病学史、血常规白细胞下降和肺炎影像学改变,但是5次咽拭子核酸检测阴性,未确诊。 结论 大数据比对监测对发现传染病有积极作用;早期对有流行病学史人员单独隔离医学观察对防止聚集性疫情发生有重要意义;将2次核酸检测阴性作为新冠肺炎病例的排除标准和将核酸检测阳性作为确诊新冠肺炎病例的必备条件,值得探讨,这都可能放走传染源,导致新冠肺炎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