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甘肃省会宁县刘寨鼠疫疫区于1962年暴发人间鼠疫,发病30人,死亡11人。1963年开始对该疫区进行系统的鼠疫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经过四十多年的综合防治,人间鼠疫得到控制,动物间疫情静息达40余年。为继续巩固鼠疫防治成果,密切监视疫情动态,及时做好疫情预测预报,按照《甘宁鼠疫联防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了监测工作,现将该疫区近十年监测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控制南方家鼠鼠疫不断复燃的有效方法,评价广西实施鼠疫疫区后期处理策略5年效果。方法对我国南方家鼠鼠疫现疫区的广西、云南、贵州三省区2000~2005年的鼠疫监测和防治资料进行比较研究。结果6年来,广西的鼠疫病例数为56例,云南、贵州省的鼠疫病例数分别为225例和137例;广西的鼠疫F1抗体阳性率和鼠疫菌株检出率分别为0.10%、0.06%,与云南、贵州省的鼠疫F1抗体阳性率和鼠疫菌株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别。结论鼠疫疫区后期处理工作的实施,使广西鼠疫疫情得到了明显的遏制,值得在其他疫区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和掌握水灾之后鼠疫疫区鼠间疫情动态和流行规律.方法:采用血清学和细菌学的检验方法对鼠疫菌保存宿主和传播媒介动物进行监测.结果:3年共检验425份黄鼠血清,其中5份血清结果判定为阳性.结论:充分证实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自然规律,特别是鼠疫历史疫区必须提高警惕,加强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青海省近年来鼠疫监测结果,掌握现阶段青海省鼠疫流行态势,为今后鼠疫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青海省近年来的鼠疫监测、鼠疫疫源地调查及人间鼠疫病例数据,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近年来,青海省共发生人间鼠疫一起,动物间鼠疫疫情时有发生,主要宿主(旱獭)分布密度明显升高,平均密度达0.09只/hm2;检出鼠疫FI阳性血清45份,鼠疫反向血凝实验阳性材料9份;分离鼠疫菌11株,主要分布在海西州和玉树州。结论近年来,青海省动物鼠疫每年均有发生,局部地区仍处于活跃状态,且部分区域有向人口密集区扩散的趋势,鼠疫防治总体形势较为严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西双版纳州1992-2011年家鼠鼠疫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订防控策略及预警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92-2011年鼠疫监测和鼠疫疫源地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2-2011年西双版纳州共发生鼠疫疫情34起,鼠疫疫情除1994、1995、2002、2006年和2008-2011年未发生外,其他年份均有疫情发生;20年间从染疫动物和媒介昆虫体内分离鼠疫菌225株,20年间共发生人间鼠疫3起,报告病例15例,无死亡病例;7~8月为流行季节,主要传染源为黄胸鼠,传播媒介为印鼠客蚤。结论西双版纳州鼠疫疫情态势严峻,鼠疫已向城镇人口密集处蔓延,应加大防控力度,加强重点地区监测和预警,落实联防联控的综合防控措施,以减少和控制鼠疫的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丽江市玉龙县黄山镇南溪村、太安乡、石头乡等地区开展鼠疫监测工作,及时发现鼠疫疫情,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防止鼠疫疫情的扩散和漫延.方法 按照<全国鼠疫监测方案及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鼠蚤监测,以及鼠蚤的鉴定和细菌学、血清学检验.结果 全县三个乡为监测点,监测面积为5431.8 hm2,全年共布笼夹23250个,捕鼠1569只,鼠密度为0.29%,捕鼠率为6.75%.共梳检蚤64匹,带蚤鼠43只,鼠体染蚤率为2.74%,总蚤指数为4.08.2009年共检验材料1372份,从黄山镇南溪村委会鹿子村自死鼠(齐氏姬鼠)体内分离到鼠疫菌1株.结论 玉龙县南溪村鼠间鼠疫流行态势一直很活跃,由于防治措施得当,未波及人间,因此鼠疫防控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青藏铁路沿线鼠疫防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分析,探讨青藏铁路通车运营后鼠疫防治工作的对策。方法:通过对近年来青藏铁路沿线鼠疫监测结果的分析和总结,寻找应对青藏铁路通车运营后鼠疫防治对策。结果:沿线鼠疫流行面积广、强度大,而旅游业的发展和猎捕旱獭屡禁不止是今后鼠疫防治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结论:今后应加强疫情监测、疫情网络直报制度、宣传、防治队伍建设力度和区域联防工作。  相似文献   

8.
孙卫祖  韦小民 《河北医学》2014,(10):1749-1750
为加强鼠疫监测工作,更好的掌握本地区动物间疫情流行动态,为我县鼠疫防治工作提供依据,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全国鼠疫重点监测点监测方案》和《河北省鼠防工作要点》要求,在我县设立1个固定监测点和2个流动监测点,每年4至7月开展鼠疫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9.
广西鼠疫疫区后期处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广西实施鼠疫疫区后期处理策略的效果。方法对2000—2003年广西鼠疫监测和疫区处理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4年问,广西鼠疫病例数由2000年的42例降到2002和2003年的。例,鼠疫菌检出率由0.39%降到0,鼠疫F1抗体阳性率由0.38%降到0.01%。结论鼠疫疫区后期处理措施的实施,使鼠疫疫情得到了明显的遏制,值得在广大疫区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掌握大理州2016年鼠疫疫源地的鼠疫疫情动态、流行规律,为鼠疫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全国鼠疫监测方案》和《云南省鼠疫监测方案》开展鼠疫宿主、媒介和病原学监测。结果捕获啮齿动物分属2目4科7属9种。其中家鼠疫区室内外均以黄胸鼠、褐家鼠为优势种;野鼠疫区室内以黄胸鼠、褐家鼠为优势种,室外以齐氏姬鼠、大绒鼠为优势种。从啮齿动物检蚤分属1目4科9属9种,黄胸鼠以缓慢细蚤、印鼠客蚤为主;褐家鼠以印鼠客蚤、缓慢细蚤为主;齐氏姬鼠以棕形额蚤、特新蚤指名亚种为主;大绒鼠以方叶栉眼蚤为主,特新蚤指名亚种及棕形额蚤为次要染带蚤种。动物检菌5 715份,媒介检菌2 693份,鼠血清检验2 771份,均为阴性。结论虽然大理州家鼠、野鼠两块鼠疫疫源地主要宿主和媒介种群、构成、密度和指数相对稳定,疫情也相对稳定,但毗邻丽江地区近几年连续发生鼠疫疫情,故应加强疫情监测和切实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青海省30年人间鼠疫疫情相关鼠疫菌株其病原学特征及流行病学意义,为该省鼠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和综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1980—2011年间青海省发生的29起典型人间鼠疫疫情中分离的35株鼠疫菌,对其进行糖醇类酵解试验,荚膜抗原(Fra1)、毒力抗原因子(VW)、色素沉着因子(Pgm)、鼠疫杆菌素Ⅰ(PstⅠ) 4种毒力决定因子检测,差异区段(different regions, DFRs)基因分型研究病原学特征,同时结合青海省近年来人间及动物间鼠疫流行现状,分析当前鼠疫防控形势及流行特征。结果 实验检测的35株鼠疫菌株生物型分型均为古典型;生化分型有2种类型,其中29株(82.86%)为青藏高原型,主要分布在青南地区及环湖地区,2株(5.71%)为祁连山型,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区;DFR分型有6种基因型,其中5型16株、8型12株、10型2株、36型1株、30型3株、1b型1株,以5型和8型为主,5型和1b型菌株主要分布于青海湖环湖地区和祁连山南麓,8型、10型、36型、30型菌株主要分布于青南地区。结论 青海高原鼠疫菌病原体生化型复杂,动物间鼠疫疫情连年不断,防控形势十分严峻,鼠疫的发生和流行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必须扎实做好鼠疫防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2.
收集整理近30a的鼠疫监测资料信息,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野鼠鼠疫疫源地,特别是玉龙鼠疫的发现、证实及其流行态势.结果发现玉龙存在野鼠鼠疫疫源地,目前正处于活跃时期,疫源地范围尚不清楚,由于疫区距中心城市较近,其潜在危害较大.玉龙鼠疫与剑川齐氏姬鼠、大绒鼠鼠疫可能同属一种类型的野鼠鼠疫自然疫源地,我省滇西北高海拔地区,尤其是有齐氏姬鼠、大绒鼠、喜马拉雅旱獭栖息的一些地带可能存在有鼠疫的活动.从鼠疫菌某些生物学特征看,玉龙鼠疫菌株能酵解甘油、麦芽糖、阿胶糖,不酵解鼠李糖、密二糖,脱氮阴性,与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分离的菌株相似,提示玉龙鼠疫有可能渊源于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可能是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沿横断山脉向南扩散的一种过渡型.这一研究发现将为进一步研究我国鼠疫遗传与进化提供一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微量法间接检测青海高原喜马拉雅旱獭血清中特异性鼠疫噬菌体抗体,为后续噬菌体和哺乳动物免疫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噬菌体治疗、噬菌体与生态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青藏高原鼠疫疫源地分离的3株野生型鼠疫噬菌体和实验室诊断用鼠疫噬菌体为抗原,利用微量板法和双层琼脂平板法定性检测青海高原同德县、贵南县、共和县、兴海县、天峻县5个疫源县采集于2020年、2021年7—9月份喜马拉雅旱獭血清中的特异性鼠疫噬菌体免疫抗体。结果 4株鼠疫噬菌体分别与847份喜马拉雅旱獭血清进行中和试验,通过点滴法均未检测到与鼠疫噬菌体抗原反应的特异性噬菌体免疫抗体。结论 青海高原喜马拉雅旱獭血清中未发现特异性鼠疫噬菌体抗体,这与2020—2021年青海省天峻县、同德县、共和县、兴海县、贵南县5个鼠疫疫源县采样地点的鼠疫流行病学显示为静息期无鼠疫病原体存在的流行特点一致,即无鼠疫病原体的存在,间接说明这些鼠疫疫源地鼠疫噬菌体不存在或者比较微弱的存在,故检测不到特异性鼠疫噬菌体免疫抗体。可能反映了宿主动物与鼠疫噬菌体自然接触频率少,抗噬菌体抗体可能与鼠疫感染的形式和疾病的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源地鼠疫指示动物-犬中致病性耶尔森菌分布情况调查分析,以探求鼠疫菌微生态状况,为研究鼠疫的流行与静息提供更多线索。方法 2016年7月—2017年8月采用多重分层抽样法在云南省抽取不同时间进入流行静息期、不一样流行强度和不同地理位置的家鼠鼠疫疫源县共10个(历史疫区、近史流行区、复燃疫区、现疫区)作为调查点,采集犬肛门拭子置于改良PBS中,经4 ℃冷增菌15 d后,吸取混匀的培养液1 mL 提取DNA,采用PCR方法检测foxA、inv及caf1基因,并对基因阳性材料采用耶尔森选择培养基分离菌株,提取菌株的DNA并检测其ail毒力基因。结果 云南省10个疫源县共采集犬肛门拭子标本915份,foxA 基因检测阳性率为1.64%(15/915),未检出inv基因与caf1基因阳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离阳性率为1.3%(12/915),其中2株具有ail 毒力基因;未分离到鼠疫耶尔森菌和假结核耶尔森菌。结论 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源地犬中存在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布;未发现鼠疫菌线索,其原因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青海省格尔木市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 pestis)的生化特征,进行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基因分型和差异区段(DFR)研究,为青海省格尔木市鼠疫菌鉴定溯源、鼠疫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1967年以来青海省格尔木市境内从人尸、宿主动物及媒介昆虫体内分离出28株鼠疫菌,通过糖醇酵解实验,研究其生化特征。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裂解和苯酚-氯仿法提取鼠疫菌DNA。分别对CRISPR的YPa、YPb和YPc3个位点进行PCR扩增并测序,然后将所测得CRISPR序列与文献最新报道的CRISPR Dictionary和NCBI数据库检索比对,以鉴定CRISPR spacer阵列。最后根据CRISPR spacer阵列的多态性对青海省格尔木市鼠疫菌进行基因分型。采用23对DFR(DFR01-DFR23)分型引物和质粒验证引物(PMT1)对试验菌株DNA进行分型验证。结果 鼠疫菌糖醇类酵解表型特征研究结果显示,28株鼠疫菌对甘油、阿胶糖、麦芽糖的酵解均为阳性,对鼠李糖、蜜二糖、脱氮的酵解均为阴性。CRISPR分型发现10种spacer,包括YPa 5种、YPb...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清远市清新县和佛冈县两个监测点的鼠疫媒介宿主动物及健康人群监测结果分析,为制定我市鼠疫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市范围开展鼠疫疫情监测,设立人间和媒介宿主动物间监测点,采集健康人血,捕捉活鼠进行血清学和病原学检验。对鼠密度和传播媒介鼠体蚤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2008年监测期间全市无鼠疫疫情和自毙鼠疫情报告;采集376份健康人血清进行鼠疫间接血球凝集试验(IHA-F1抗体)全部阴性;共捕获8种鼠形动物(活体和死体)703只,其中褐家鼠70.84%,黄毛鼠8.96%,黄胸鼠7.25%,板齿鼠4.98%,小家鼠3.70%,臭鼩鼱2.42%,施氏屋顶鼠1.71%,青毛鼠0.14%;家栖鼠占84.21%,野栖鼠占15.79%;雌雄鼠性别比例为1.38∶1;总鼠密度为10.32%,家栖鼠密度为8.85%,黄胸鼠密度为1.04%,野栖鼠密度为11.74%;家栖鼠鼠体蚤指数0.21,野栖鼠鼠体蚤指数0.16。鼠体蚤总指数0.2,印鼠客蚤指数0.15,游离蚤总指数为0;采集活鼠血清549份进行鼠疫IHA-F1抗体检测全部阴性;对病变鼠脏器309份压印培养鼠疫杆菌全部阴性。结论清远市两个鼠疫监测点的主要鼠种是褐家鼠,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暂未发现鼠类和人群的鼠疫感染情况,存在鼠疫疫源地生态环境所具有的条件,应加强鼠疫指示动物和传播媒介的监测,开展灭鼠工作。  相似文献   

17.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简称鼠疫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鼠疫菌质粒是鼠疫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3种常规质粒中,pMT1质粒序列变化最大,结构组成最复杂,目前对其研究相对较少。应用BLAST和Mauve软件对已有36株菌株的pMT1质粒序列比对,对鼠疫菌pMT1质粒的序列特征、基因及其功能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基因模块存在较大重排,模块排列存在较大差异,同一生物型有可能差异较大,不同生物型也有模块相似,但同一生物型较不同生物型差异相对较小;插入序列数及位置不同,部分菌株pMT1质粒序列上的毒力基因存在基因突变;一些菌株的pMT1质粒序列中含有其他菌株没有的特殊基因,以及其他功能尚不清楚的基因。对鼠疫菌pMT1质粒的序列分析研究,可以增进对鼠疫流行的认识,对疫苗开发及制定合理的防治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云南省普洱市家鼠鼠疫疫源地宿主动物中携带鼠疫噬菌体的情况,并进行鉴定。 方法 2015年11月—2016年6月在普洱市的澜沧县、墨江县及思茅区选取9个疫点,采用鼠铗法捕获老鼠,取其肠道标本;以鼠疫疫苗株EV76为饲养菌,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鼠疫噬菌体,并对噬菌体进行电镜扫描等鉴定。同时对肠道标本进行鼠疫菌特异基因caf1检测。 结果 共采集286份样本,从中分离到4株鼠疫噬菌体,总分离率1.40%;4株鼠疫噬菌体分离自3个疫点,其中澜沧县勐朗镇勐宾村自226份标本中分离到2株,墨江县龙潭乡大沙坝村自4份标本中分离到1株,思茅区云仙乡大石头村自7份标本中分离到1株;4株鼠疫噬菌体中,有3株分离自黄胸鼠,1株分离自斯氏家鼠;4株鼠疫噬菌体初次分离时其噬斑表现出多态性,选择其中2株噬菌体进行电镜扫描,皆为肌尾病毒科噬菌体;所有肠道标本caf1检测阴性。 结论 首次在普洱市家鼠鼠疫疫源地中分离到鼠疫噬菌体,所分鼠疫噬菌体为肌尾病毒科噬菌体且具有多态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云南省部分鼠疫疫源地鼠疫偶然宿主树鼢肠道中携带能裂解鼠疫菌的噬菌体的状况,并探讨其流行病学意义.方法 在云南省8个市/县(弥勒市、弥渡县、宜良县、梁河县、元江县、玉龙县、文山市及临沧市)捕获树鼩,采集其盲肠标本,以鼠疫菌疫苗株EV76为饲养菌,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噬菌体,电镜观察形态,并通过宿主谱检测其宿主特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