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东莞市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体谱构成及流行情况,为东莞市病毒性腹泻防治提供资料依据。方法 2010年7月开始,每周从监测点医院采集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样品,采用 ELISA方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荧光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核酸。结果 2010—2016年共检测粪便样品5 026份,全部检测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其中600份检测腺病毒和星状病毒。4种病原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5.96%(802/5 026)、14.56%(732/5 026)、5%(30/600),1.33%(8/600),总检测阳性率为 30.18%。轮状病毒、诺如GⅡ型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发病集中在2岁以下低龄儿童,各病原体2岁以下儿童感染比例分别为69.10%、62.26%、82.14%、71.43%。轮状病毒每年有1个流行高峰,每年12月份至次年1月达高峰。诺如GⅡ型病毒每年有2个流行高峰,3月和8月达高峰。结论 监测的4种病原体中,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为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两者的阳性率相近。诺如病毒以GⅡ型为主。轮状病毒、诺如GⅡ型病毒、腺病毒和星状病毒主要感染2岁以下的婴幼儿,轮状病毒和诺如GⅡ型病毒感染有较强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一种可快速、全面、准确检测人感染札如病毒的TaqMan探针荧光实时RT-PCR方法。方法 利用Bioedit2.0、MAGE6.0软件对可感染人的GⅠ、GⅡ、GⅣ、GⅤ基因群札如病毒进行保守序列比对,应用Primer6.0、Primer Express 3.0进行引物和TaqMan探针的设计与评价,分别设计了两套引物及TaqMan探针,克隆相应靶基因并构建阳性标准品,建立及优化一步法实时荧光RT-PCR反应体系,并进行灵敏度、特异度、临床标本验证试验。结果 根据基因序列比对分析,札如病毒ORF1与ORF2连接区具有相对高保守序列,针对GⅠ、GⅡ、GⅣ及GⅤ设计了一条共用的下游引物、以及两套上游引物和TaqMan探针,能覆盖当前GenBank可见的感染人的札如病毒基因型,在同一反应管中建立了同时检测札如病毒四个基因群的实时荧光RT-PCR,并可将GⅤ与GⅠ、GⅡ、GⅣ进行初步分型,对人柯萨奇病毒、诺如病毒、轮状病毒、腺病毒等非靶标病原体无扩增,仅对札如病毒有特异扩增,最低检测下限为10拷贝/反应。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札如病毒一步法实时荧光RT-PCR反应体系,可将GⅤ与GⅠ、GⅡ、GⅣ区分开来,为腹泻疫情防控和风险评估提供快速、准确的病原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肺炎支原体亚型及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多重巢式PCR方法对2019年3—11月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的痰或肺泡灌洗液等样本进行肺炎支原体基因分型鉴定,回顾性分析不同亚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 129例样本中Ⅰ型105例,Ⅱ型23例,Ⅰ型Ⅱ型混合感染1例。Ⅰ型支原体肺炎合并其它病原感染率高于Ⅱ型支原体 (59.05% vs 43.47%, P<0.05)。去除合并感染的病例,Ⅰ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发热峰值(39.22±0.60) ℃高于Ⅱ型患儿(38.67±0.92) ℃(P<0.01),发热持续时间也长于Ⅱ型患儿[Ⅰ型(7.91±2.74) d,Ⅱ型(6.36±1.69) d,P<0.05];Ⅰ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白细胞计数(7.54±2.41)×109/L、补体C4(0.38±0.11)g/L和NK细胞百分比(9.86±4.49)%均低于Ⅱ型患儿[分别为(8.98±2.20)×109/L、(0.45±0.13)g/L和(13.07±6.31)%,P均<0.05];Ⅱ型患儿胸腔积液发生率(30.77%)高于Ⅰ型(6.97%, P<0.001)。结论 多重巢式PCR法可对不同类型临床样本进行肺炎支原体分型,2019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以Ⅰ型为主,因不同型别的MP导致的临床症状有差异, MP分型可以有效地提示临床在治疗时有不同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9年深圳市龙华区札如病毒的基因型别,掌握辖区内札如病毒的流行情况。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283份龙华区感染性腹泻疫情样本进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和札如病毒核酸检测,对札如病毒阳性样本核酸采用RT-PCR(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2019年龙华区共发生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24起,共采集283份样本。其中由诺如病毒引起15起(占62.5%),札如病毒引起4起(占16.6%),札如和诺如病毒共同引起1起(占4.1%),未检测出病原体4起(占16.6%)。283份感染性腹泻疫情样本中,诺如病毒检测阳性率为17.7%(50/283);札如病毒阳性率为8.1%(23/283),轮状病毒未检出,所有病例无混合感染情况。23例札如阳性样本有5例VP1条带扩增成功,扩增效率为21.7%,基因亚型鉴定分析结果表明2株为GII.3型,3株为GII.4型。结论 在2019年龙华区腹泻疫情方面,GⅡ.3和GⅡ.4型是札如病毒的主要型别。诺如依然是龙华区感染性腹泻中引起散发和暴发的首要病原体,星状,轮状,腺状仅在散发病例中发现,而札如已成为引起急性腹泻病的重要病原体,应尽快开展龙华区对札如病毒的常规检测和进一步的分子分型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一起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感染病毒基因型别,探讨可能传播途径,为制定有效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制定统一病例定义,开展主动病例搜索,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回顾性队列研究进行分析;采集发病学生和老师粪便或肛拭子,食堂员工肛拭子及食堂环境样本,发病班级环境样本,运用实时荧光RT-PCR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应用常规RT-PCR扩增诺如病毒多聚酶区和衣壳蛋白N/S区,PCR产物纯化、测序,序列经核酸比对确认,应用MEGA 7.0软件编辑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采用Excel2017软件建立数据库,OpenEpi3.03在线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9年5月4—13日,本起疫情报告病例44例,罹患率为5.42%(44/812),学生41例,教师3例;病例主要表现为呕吐(70.45%),腹泻(36.36%);流行曲线提示同源暴露后继之以接触模式传播,五(2)班罹患率(38.46%)高于其他9个班级;发病前3日接触类似病例(RR=6.43,95%CI=3.69~11.21)及近距离暴露呕吐物(RR=5.26,95%CI=3.20~8.65)均为本起疫情危险因素。检测证实:10份学生、3份老师及1份厨工粪便或肛拭子样本GⅡ型诺如病毒核酸阳性;随机测序样本序列比对:Jinshan|xingtaschool01|2019、Jinshan|xingtaschool02|2019等7株同属GⅡ.P7-GⅡ.6型诺如病毒,指示病毒同源。结论 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证实本次疫情为由隐性感染厨工污染饭盒后继之以接触传播导致的GⅡ.P7-GⅡ.6型诺如病毒感染性疫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长沙市2020年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中诺如病毒GⅡ.2[P16]型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以及遗传进化特征分析。方法 采集2020年诺如病毒暴发疫情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扩增开放阅读框(ORF)1和ORF 2连接区进行分型鉴定。GⅡ.2[P16]型阳性标本在二代测序Miseq平台进行测序。测序结果进行序列比对及进化分析。结果 2020年本市共发生诺如病毒暴发疫情29起,共采集标本277份,阳性检出率为44.04%(122/277)。分型鉴定发现诺如病毒GⅡ.2[P16]型占比45.08%(55/122)。从疫情分布月份和机构来看,9—12月为暴发高峰,疫情发生在幼儿园和学校占比89.66%(26/29)。对53份GⅡ.2[P16]型ORF1和ORF2连接区序列进行进化树分析发现毒株处于多个分支,序列之间的同源性为98.5%~100%。对4株GⅡ.2[P16]型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毒株之间的同源性为98.5%~99.5%,与GⅡ.2[P16]2016-2017(KY771081)毒株同源性为97.9%~98.2%,进化树处于不同亚分支。RdRp区域氨基酸位点发生T396A和T464A突变,HBGA结合位点保守未发生突变。结论 长沙地区诺如病毒暴发疫情中以GⅡ.2[P16]型突变株传播为主,毒株由GⅡ.2[P16]2016-2017持续传播进化而来,并进化为另一个分支。本地区暴发的诺如病毒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以及幼托机构,应持续加强对诺如病毒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2014—2019年度安庆市流感监测结果分析,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登录“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对哨点监测数据和聚集性/暴发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9年度安庆市ILI%为3.47%,不同年度IL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I集中在15岁以下年龄组,占64.78%。哨点监测病原学阳性率为12.11%,主要为季H3和新甲H1型,不同年度病原学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I%与病原学阳性率呈正相关(r=0.54,P<0.05)。共报告40起聚集性/暴发疫情,主要由新甲H1和BV型引起;不同季节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和乡村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4—2019年度安庆市流感活动呈现冬季和夏季2个高峰,冬季为甲、乙型混合流行,夏季为单一的季H3亚型。聚集性/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冬季,以小学为主。2014—2019年度,季H3、新甲H1和BY型交替或并列成为优势株。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KIR3DS1基因与HIV感染及其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1—12月在西安市第八医院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323例并进行临床分期,收集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信息。同时选取239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后采集其静脉血,应用荧光PCR-SSP法检测KIR3DS1基因型。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323例HIV/AIDS患者中KIR3DS1基因阳性率为39.01%,与健康对照组(37.7%)比较,KIR3DS1基因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KIR3DS1基因阳性率分别为39.10%、37.50%、39.53%和40.00%,不同分期KIR3DS1基因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段、婚姻状况和传播途径间,KIR3DS1基因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IR3DS1基因与HIV感染及其疾病进程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根据99mTC-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DTPA)眼眶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图像分析进行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分型,并通过计算其显像剂摄取比值(uptake rate,UR)评价在TAO活动度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205例TAO患者,根据99mTC-DTPA 眼眶SPECT/CT图像分析结果将TAO患者分为两种类型:Ⅰ型以球后病变为主,Ⅱ型以眶周病变为主,进行临床指标比较,并分析与临床活动性评分(clinical activity scores,CAS)的相关性。结果 Ⅰ型TAO球后部位显像剂摄取比值(uptake rate of retrobulbar region,URR)明显高于Ⅱ型TAO患者,而Ⅱ型TAO眶周部位显像剂摄取比值(uptake rate of periorbital region,URP)明显高于Ⅰ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Ⅰ型和Ⅱ型TAO在性别(P=0.001)、年龄(P<0.001)、CAS评分(P<0.001)、复视评分(P<0.001)、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hyrotropin receptor antibody,TRAb)(P=0.004)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Ⅱ型TAO患者中,UR值与CAS呈正相关(r=0.407,P<0.001),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显示,Ⅱ型TAO中当UR≥1.596判断疾病处于活动期的灵敏度为68.4%,特异度为64.3%,临床应用价值有限。TRAb与CAS呈正相关(r=0.215,P=0.007),但相关性较弱。结论 99mTC-DTPA 眼眶SPECT/CT可以为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分型提供客观依据,但用于活动度评价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诺如病毒感染引起腹泻暴发的特点和流行原因,探讨暴发疫情调查处理的经验,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预防今后类似事件的发生。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昌江县某电厂2016年3月份发生的一起诺如病毒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本次疫情该电厂第一食堂就餐人员及食堂员工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的病例41例(含病例搜索),罹患率为1.64%。采集就餐人员病例和食堂员工肛拭子37份标本,其中10份检出诺如病毒阳性(GⅠ型8份、GⅡ型2份),10份阳性标本中6例为患者(注:食堂员工4例、到食堂就餐人员2例) 、4例为隐性感染者。经对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居家隔离治疗,终末消毒食堂餐具、厨房、餐厅等疫点、疫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结论 本起疫情是由诺如病毒GⅠ型、GⅡ型混合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可疑的传播途径是食堂员工感染了诺如病毒,在食堂工作过程中,污染了食物、食堂的环境等,导致食堂其他员工和到食堂就餐人员被感染而引起暴发疫情。严格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监督检查,开展健康教育是控制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一起厨工相关诺如病毒暴发的病原学特征,为诺如病毒感染的溯源提供证据。方法 利用Filmarray病原体检测系统初筛,根据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WS 271-2007进行细菌分离,同时进行诺如病毒荧光PCR检测,对诺如病毒阳性核酸进行聚合酶区和衣壳区序列扩增,测序比对,利用Mega软件分析同源性。结果 49份患者标本中,诺如GⅡ型阳性率为48.98%(24/49),GⅠ型阳性率为2.04%(1/49),GⅠ、GⅡ混合阳性率为2.04%(1/49);115份厨工及餐饮工作人员标本中,GⅡ型阳性率为13.04%(15/115),GⅠ型阳性率为0.87%(1/115)。38份环境涂抹样中,GⅡ型阳性率为2.63%(1/38)。有17份标本诺如病毒聚合酶区和衣壳区测序成功,其中患者GⅡ型14份,GⅠ型1份,厨工GⅡ型2份。比对结果显示1份GⅠ亚型为GⅠ.P4-GⅠ.5,16份GⅡ亚型均为GⅡ.P7-GⅡ.6。两份厨工和14份患者标本的诺如病毒核酸序列同源性达99%。49份患者标本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阳性率为34.69%(17/49),患者标本中合并诺如病毒核酸阳性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相似文献   

12.
高璐  李佳萌 《中国热带医学》2019,19(12):1149-1154
目的 分析天津市2015—2017年5岁以下儿童腹泻感染谱,比较不同病原下的临床特征的差异,为儿童腹泻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监测医院腹泻儿童粪便标本进行肠道致病菌和肠道病毒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和临床特征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55例5岁以下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中,检出阳性的病例为150例,感染率32.97%,检出一种、两种和三种病原的病例数分别为126例、21例和3例,占比分别为84.00%、14.00%和2.00%。72例病例感染单一细菌,感染率为15.82%,以柠檬酸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摩氏摩根菌为主。检出单一病毒的54例,感染率为11.87%,以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为主。在21例检出两种病原的病例中,诺如病毒混合感染的有10例,占比为47.62%。随年龄增长感染率逐渐上升,48月龄以上病例感染率最高,6月龄以上病例感染率高于6月龄以下病例。检出单一病毒病例每日腹泻次数4次以上、出现呕吐症状和便常规中检出白细胞的比例均高于检出单一细菌的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多病原的病例每日腹泻次数4次以上、出现呕吐和发热症状的比例均高于检出单一病原的病例,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岁以下腹泻病例主要感染谱为柠檬酸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多病原感染以诺如病毒合并感染为主。感染水平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应引导6月龄以上儿童及其护理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疾病防护意识。病毒和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在临床表现及便常规方面都有所不同,建议临床医生加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东莞市病毒性腹泻中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东莞市人民医院、高埗医院、寮步医院腹泻门诊病人粪便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轮状病毒,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结果检测粪便样品共831份,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15.64%和17.57%。轮状病毒感染有明显的季节特征,秋冬季为发病高峰;诺如病毒感染则无特殊的季节特征,阳性样品以GⅡ型为主。0~3岁年龄组患者的感染率显著高于3岁以上年龄组患者。结论病毒性腹泻全年均可发生,冬季的感染率较高。各年龄组男女性人群都可感染。应加强对病毒性腹泻,尤其是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云南省昆明市病毒性腹泻的病原谱特征,探索其流行规律,以期为病毒性腹泻患儿临床治疗及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腹泻就诊的昆明市5岁以下患儿粪便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核酸检测,检测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及札如病毒,并分析各种病毒的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