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感染伯氏疟原虫的C57BL/6小鼠脾脏不同免疫细胞的含量及表面分子变化。方法 将C57BL/6小鼠尾静脉注射伯氏疟原虫进行感染,6 d后分离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小鼠的脾脏,制备单细胞悬液,然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CD8+T细胞、γδT细胞和T细胞的含量及其表面分子CXCR3、CD69、CD62L的表达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感染伯氏疟原虫的小鼠脾脏CD8+T细胞(5.51%±0.76%)、γδT细胞(0.31%±0.03%)和T细胞(18.60%±3.37%)的百分比含量较正常组(14.04%±1.31%、0.75%±0.07%、33.27%±3.76%)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组(21.45%±0.10%、33.49%±3.17%、16.72%±2.16%)相比,感染组小鼠脾脏CD8+T细胞、γδT细胞和T细胞的CXCR3(6.30%±0.15%、18.34%±0.61%、5.25%±0.25%)均明显下调(P<0.05);感染组小鼠脾脏CD8+T细胞、γδT细胞和T细胞的CD62L(67.98%±1.18%、54.37%±0.98%、55.06%±1.53%)较正常组(91.96%±0.75%、71.38%±1.02%、82.10%±1.04)%)均明显下调(P<0.05),而感染组小鼠脾脏CD8+T细胞、γδT细胞和T细胞的CD69 (28.13%±0.37%、42.58%±2.06%、34.65%±0.43%)表达水平比正常组(3.70%±0.62%、11.59%±0.41%、7.69%±1.5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感染伯氏疟原虫的C57BL/6小鼠脾脏CD8+T细胞、γδT细胞和T细胞及其表达的CXCR3和CD62L均明显下调,而CD69的表达水平升高,提示机体感染疟原虫后,小鼠的T淋巴系细胞增殖不明显,但其迁移情况有所不同,存在一定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3.
感染伯氏疟原虫的小鼠体内疟原虫的数量随时间呈交替性的上升和下降,并与红内期裂体增殖的周期相一致。裂殖体所占百分比在高原虫血症期最高。感染小鼠可死亡或自愈,自愈者体内残存配子体的核缩小或消失 相似文献
4.
黄芪对感染伯氏疟原虫小鼠红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黄芪对感染伯氏疟原虫小鼠红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经腹腔血传接种伯氏疟原虫昆明小鼠采用腹腔内注射黄芪煎剂,测定感染小鼠在5d中原虫数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从感染第2~6d,和对照组相比,黄芪组中原虫数增加不多,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下降不明显,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促进率下降更缓慢,抑制率在波动中降低。结论:黄芪增强伯氏疟原虫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观察了伯氏疟原虫的免疫抑制因子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作用。结果,注射免疫抑制因子小鼠牌细胞中的CD4T细胞阳性百分数明显下降,CD6T细胞则明显升高,CD4/CD8T细胞幽会显著降低;注射因子对小鼠皮肤抗DNCB的DTH反应也明显下降。提示:免疫抑制在子具有诱导、激活CD8T细胞活性的功能,使其数目增多,同时造成CD4T细胞百分数相对下降,通过抑制DTH反应耐影响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感染伯氏疟原虫小鼠血清在琼脂糖凝胶上,单独扩散可形成白色沉淀环的现象。感染伯氏疟原虫ANKA株小鼠血清组及感染该株抗氯喹系小鼠血清组的沉淀环阳性率分别为73.7%(28/38)和86.5%(32/37),其沉淀环的清晰度和致密度在感染疟原虫后第2~6d有逐渐增强的趋势。尢疟原虫感染的正常小鼠血清对照组阳性率仅为25.6%(10/39),其沉淀环均不清晰,也不随时间推移而变化。实验组与对照组沉淀环阳性率比较,相差非常显著(P<0.01)。此现象为研究疟疾早期血清学诊断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氯喹抗性(RC)株与敏感(N)株致病力和宿主对不同虫株感染反应的差异。方法:比较伯氏疟原虫RC株和N株感染ICR小鼠后期、肝、肾、肺等重要脏器超微结构的病理学改变。结果:N株感染后期、肺血窦、肾间质和毛细血管、肺泡毛细血管含有较多的感染疟原虫红细胞,肺泡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有较多的突起与疟原虫感染红细胞相接触。较多的肝细胞、肾小球旁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肺泡Ⅰ型和Ⅱ型细胞出现膜破溃,细胞器和胞质流失等不可逆的坏死性病变,一些肝血窦、肾小管和肺泡内可见多量的细胞碎片。RC株感染后期,肝血窦、肾间质充血,含有较多的感染疟原虫红细胞。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病变以线粒体肿胀为主的变性,可见肝脏部分变性肝细胞出现恢复状态,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下、基膜、系膜区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着,肺泡隔内可见较多的单个核细胞。结论:N株毒力较强,对宿主`能和肺细胞超微结构的损害为不可逆的坏死性病变,呈急性变质性炎症过程;而RC株毒力明显减弱,对宿主肝、肾和肺细胞超微结构的损害以变性为主,呈慢性增生性炎症经过。 相似文献
8.
伯氏疟原虫的浓集和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疟原虫生物化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时,疟原虫样品中宿主成分的污染常会影响实验结果。因此需要分离纯净的疟原虫作为实验材料。分离的方法有聚蔗糖、泛影葡胺及明胶溶液法。近年认为Percoll溶液是首选的分离介质,然而该液昂贵,需进口。作者选用国产成品试剂淋巴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TBA荧光法测定了伯氏疟原虫感染小鼠后不同时期小鼠血清中丙二醛的含量,结果表明小鼠血清丙二醛含量呈直线升高,并与原虫血症和贫血程度密切相关。提示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可能是导致鼠体内溶血及其他病理损伤的原因之一,也可能在介导对疟原虫的氧化杀伤中起部分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伯氏疟原虫静息巯基氧化酶(PbQSOX)的表达阶段及表达特点.方法 分别采用SignalP-5.0 Server与TMHMM Server 2.0在线软件对PbQSOX蛋白的信号肽与跨膜区进行预测分析.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PbQSOX-HA标签型打靶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NotⅠ酶切使其线性化,将线性化的质粒电转...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的抗药性与致病力的关系。方法:比较伯氏疟原虫氯喹敏感株(N)和抗性株(RC)感染ICR鼠的肝、脾、脑、心、肺、肾等重要脏器病理组织学的动态变化。结果:N株感染后,小鼠肝、脾有较多的疟色素沉着,肺脏呈郁血性水肿;脑微血管充血和阻塞;各脏器呈急性炎症的病理变化特点。RC株感染后,小鼠肝、脾脏的病理组织学改变与原虫血症的变化有关。肺脏呈间质性肺炎,各脏器呈慢性增生性炎症的病理变化特点。结论:N株致病力较强,感染后引起宿主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感染疟原虫的红细胞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造成微血管阻塞;RC株致病力较弱,宿主的免疫应答反应在感染早期可能是CD4^ Th1相关的迟发型超敏炎症反应,而感染后期是CD4^ Th2辅助作用下的抗体依赖性的免疫应答,并在疟原虫的最后清除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伯氏疟原虫(Pb)ANKA株哌喹抗性系(PQR)感染小鼠组织病理学变化特征,比较与哌喹敏感系(PQS)的差异,探讨其抗性机制.方法 实验小鼠随机分为A(PQS)、B(PQR)及C(正常对照,NC)三组,取肝、脾、脑及肾组织,10%福尔马林固定后石蜡包埋,4μm切片,苏木精一伊红(Haematoxylin-eosin,HE)及吉姆萨(Giemsa)染色,镜下观察其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PQS组比较,PQR组疟原虫感染红细胞(pRBC)及疟色素(HZ)在各器官组织中出现晚,增殖缓慢,数量明显偏少,在17d增至峰值时仍明显少于PQS组6d时,22d时开始下降.各组织的炎性病变随感染天数的延长而变化:早期较轻,呈渐进性发展,17d时达到高峰,22d时炎症减轻,组织损伤呈恢复趋势,其两组肝、脾组织中炎性细胞的浸润程度在6d时未见明显不同.脑组织的炎性反应、疟原虫浸润及组织损伤程度均显著轻于PQS组.结论 PQR系的毒力下降、致病力降低表象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为:肝、脾、脑和肾组织中pRBC及HZ浸润量明显偏低,炎性反应、原虫数量的变化呈逐渐增加、降低、趋向恢复的动态过程,未见明显的脑型疟的组织学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使用吉姆萨(Giemsa)染色法对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P.b.)ANKA株感染小鼠肝、脾组织标本进行染色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小鼠肝、脾组织用10%福尔马林固定后石蜡包埋,4μm厚切片,60℃烤箱30min烘烤,二甲苯脱蜡,常规乙醇水化至水,用2、3、4倍稀释的吉姆萨工作液分别染色3min、5min、10min;同时做常规苏木精-伊红(Haematoxylin-eosin,HE)染色。结果 3倍稀释Giemsa工作液染色5min的染色效果最佳。镜下观察,疟原虫染色鲜明、虫体胞浆蓝色,胞核粉红、疟色素染为棕褐色,清晰易辨,明显优于HE染色法。结论使用Giemsa染色法对P.b.感染小鼠肝、脾组织标本的染色简单易行,需时短,效果良好,在临床及科研领域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退烧药、抗生素及激素对感染鼠疟原虫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是否具有恢复的效果。方法健康昆明小鼠腹腔接种感染伯氏鼠疟原虫,当感染鼠血小板明显低于正常值后,分别采用临床常用的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退烧药及激素类药物按照人体治疗量的10倍灌服或肌注方法给药3d,每12h采血1次做血小板计数观察。每5只小鼠为一个观察试验组,每种药物采用一组小鼠试验观察取平均数据,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正常鼠血小板平均计数为256×109/L。健康鼠感染鼠疟原虫后第8d,各组感染鼠血小板计数平均降至90×109/L后,开始灌服各类抗生素和肌注氨基比林及地塞米松,除阿奇霉素观察组治疗3d后血小板计数平均恢复至201×109/L水平外,其它抗生素和退烧药及激素均对感染鼠疟原虫所引起的血小板明显减少恢复无影响。结论除阿奇霉素外,复方氨基比林、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地塞米松对鼠疟原虫感染小鼠血小板减少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浸润树突状细胞及其表面分子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乳腺癌及周围组织中树突状细胞的表达及其表面分子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6例乳腺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主要分布于癌周,少量分布于癌灶中;26例患者中有5例肿瘤组织中有CD1a+、CD83+表达,但均不表达CD54+;癌旁组织中的CD1a+、CD83+、CD54+表达明显高于乳腺癌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抑制因子IL-10、TGF—β1的mRNA表达在肿瘤组织中阳性率为76.9%,VEGFA阳性率为65.4%,而癌旁组织中IL-10、TGF—β1的阳性率为26.9%、VEGFA阳性率为11.5%,两者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浸润性树突状细胞数量减少及表面分子低表达或不表达可能降低树突状细胞抗原提呈功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16.
Akuodor Godwin Christian Ezeonu Chinonyelum Thecla Essien Augustine Dick Asika Ebere Chile Chilaka Kingsley Chimsorom Nwachukwu Daniel Ckukwu Nwobodo Ndubuisi Nwobodo 《中医杂志(英文版)》2017,37(4):43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