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一起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感染病毒基因型别,探讨可能传播途径,为制定有效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制定统一病例定义,开展主动病例搜索,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回顾性队列研究进行分析;采集发病学生和老师粪便或肛拭子,食堂员工肛拭子及食堂环境样本,发病班级环境样本,运用实时荧光RT-PCR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应用常规RT-PCR扩增诺如病毒多聚酶区和衣壳蛋白N/S区,PCR产物纯化、测序,序列经核酸比对确认,应用MEGA 7.0软件编辑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采用Excel2017软件建立数据库,OpenEpi3.03在线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9年5月4—13日,本起疫情报告病例44例,罹患率为5.42%(44/812),学生41例,教师3例;病例主要表现为呕吐(70.45%),腹泻(36.36%);流行曲线提示同源暴露后继之以接触模式传播,五(2)班罹患率(38.46%)高于其他9个班级;发病前3日接触类似病例(RR=6.43,95%CI=3.69~11.21)及近距离暴露呕吐物(RR=5.26,95%CI=3.20~8.65)均为本起疫情危险因素。检测证实:10份学生、3份老师及1份厨工粪便或肛拭子样本GⅡ型诺如病毒核酸阳性;随机测序样本序列比对:Jinshan|xingtaschool01|2019、Jinshan|xingtaschool02|2019等7株同属GⅡ.P7-GⅡ.6型诺如病毒,指示病毒同源。结论 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证实本次疫情为由隐性感染厨工污染饭盒后继之以接触传播导致的GⅡ.P7-GⅡ.6型诺如病毒感染性疫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一起高校腹泻暴发疫情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和危险因素。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此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传播方式和危险因素。对学校食堂开展卫生学调查。运用RT-PCR进行诺如病毒的核酸检测,并进行致病菌的检测。结果本次疫情共持续4 d 5 h,病例共62名,罹患率0.89%。临床表现以腹泻为主[57例(91.94%)],平均年龄23岁,男36名,女26名。病例对照研究示:第五食堂就餐可能是引起发病的危险因素[χ~2=45.69,P0.05],24份病例粪便标本诺如病毒核酸检测,9份标本诺如GⅡ型阳性;20份厨工(无症状)肛拭子诺如病毒核酸检测,5份标本诺如GⅡ型阳性。结论这是一起诺如GⅡ型病毒导致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食源性传播后出现人传人,可能是食堂从业人员污染食物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广州市某公司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和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调查分析,采用荧光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核酸,并对诺如病毒进行基因序列扩增和测定分析同源性。结果 2016年6月2~17日,广州市某公司共发现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病例34例,罹患率为15.25%(34/223)。所有病例症状均为轻症,临床表现以呕吐(64.71%)、腹泻(47.06%)为主,病程为2~144 h,中位数为45 h。发病高峰主要在6月7~8日(97.06%,33/34)。公司不同部门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P0.05)。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提示:6月6、7日中餐是危险因素(OR=3.045,95%CI:1.04~8.90;OR=11.63,95%CI:2.98~45.45)。采集30份样本(病例肛拭子25份、厨工肛拭子2份、环境拭子3份)进行检测,均未检出常规食物中毒致病菌,22份(病例肛拭子19份、厨工肛拭子2份、环境拭子1份)检出GⅡ-4型诺如病毒。厨工感染的诺如病毒与病人的基因序列高度同源,隐性感染厨工工作时未戴手套、口罩。通过停止供餐、隔离病人、加强消毒等综合措施后疫情终止。结论广州市某公司暴发的疫情为一起隐性感染厨工引起的食源性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建议完善诺如病毒疾病监测与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22年武汉市某大学一起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疫情的流行特征,探讨疫情原因,为疫情处置提供经验。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开展调查,采集相关人员肛拭子和环境标本开展病原学检测,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急性胃肠炎疫情共搜索病例105例,临床表现以呕吐、恶心为主。男生罹患率(0.62%)高于女生(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用西区食堂某档口的食物是本次疫情的危险因素(OR=5.88,95%CI:1.95~17.74)。33份病例肛拭子标本检出GⅡ型诺如病毒。结论 本次事件为一起GⅡ型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疫情,食堂档口工作人员隐性感染导致的食品污染可能是本次疫情发生的原因。应在诺如病毒流行期开展食堂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和定期采样检测,及时发现隐性感染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深圳市某幼儿园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感染病例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方法利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了解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幼儿园的卫生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共出现15例感染性腹泻病例,全部集中在一个班级,其中男生10例、女生5例,该班级罹患率为75.0%(15/20)。检测病例肛拭子8份、粪便1份、呕吐物1份,10份样本均为诺如病毒核酸阳性,病毒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本次疫情的病原体均为诺如病毒的GⅡ.3病毒株。结论本次疫情确定为一起由GⅡ.3型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方式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广州市某小学出现多名急性胃肠炎病例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和危险因素。方法按照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样本采用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核酸。结果 2013年3月28~31日,共发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27例,罹患率为3.31%(27/816)。3月28日14:00~22:00时为发病高峰,病例有班级聚集性,病例对照结果显示饭前洗手(OR=0.13,95%CI:0.03~0.63)和每天洗手次数≥5次(OR=0.26,95%CI:0.10~0.72)为保护因素。采集患者、厨工肛拭子、剩余食物及环境涂抹样等85份标本,其中5份检出诺如病毒GⅡ-4型。结论这是一起由诺如病毒GⅡ-4型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暴发原因是带毒厨工污染部分食物所致,以食源性传播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一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处置,分析引起暴发的危险因素,为有效地防控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学校基本情况和患儿相关资料,对其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采集病例、食堂工作人员、保洁人员的便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此次疫情时间为2017年3月14~24日,历时11 d,共报告疑似病例84例,罹患率12. 48%,病例集中于三年级和四年级。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22份病例粪便标本中检出诺如病毒GⅡ核酸阳性12份,阳性率54. 55%; 29份密接粪便标本中检出诺如病毒GⅡ核酸阳性6份,阳性率20. 69%。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诺如病毒GⅡ型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传播途径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校内日常消毒措施不到位和隐形传染源未能有效隔离可能是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一起幼儿园内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开展现场调查,查找病原和可能的传播因素,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肛拭子和环境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共发现符合病例定义者22例,其中确诊病例4例、可能病例18例,所有病例均来自一个班级。病例中儿童21例,老师1例,班级儿童罹患率为56.76%(21/37),老师罹患率为33.33%(1/3)。采用real time-PCR方法对18份病例肛拭子标本及8份食物、饮用水及盛水容器涂抹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其中4例病例肛拭子标本(儿童3例、老师1例)诺如病毒Ⅰ型核酸阳性,序列分析发现均属于GⅠ-3亚型。结论本次疫情是一起由GⅠ-3亚型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可能的原因是首发病例在班级呕吐后造成环境污染和气溶胶微环境,周围易感者通过接触暴露和气溶胶吸入感染而导致疫情暴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荔湾区餐饮业厨工的诺如病毒隐性感染情况,分析厨工感染诺如病毒的影响因素,为制定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防控对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横断面调查法。通过采集调查对象的粪便或肛拭子样本进行诺如病毒检测来了解目标人群的感染情况,采用real-time PCR核酸检测方法对粪便或肛拭子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厨工诺如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内容分为厨工一般情况、工作状况、卫生饮食习惯、近期健康情况及检测结果。结果共525名厨工参与调查,经核对有效资料500份,有效率为95.24%。500份样本中检出6份诺如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为1.20%;且阳性组年龄高于阴性组(t=-12.868,P0.001),阳性组与阴性组在工作状况内容方面、卫生习惯及饮食习惯、近期健康情况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市荔湾区餐饮业厨工诺如病毒隐性感染率为1.20%,餐饮业有暴发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潜在危险,应该加强厨工诺如病毒感染情况的监测,落实相关卫生监督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查明2021年深圳市某中学一起急性胃肠炎疫情的致病因子和危险因素,为疫情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阐述病例的临床症状和疫情的三间分布,通过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查找可疑食物及可疑用餐行为。开展现场卫生学调查,采集病例与厨工肛拭子、手拭子样本和环境涂抹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本起疫情共发现病例26例,症状以腹泻为主,罹患率为2.85%。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示芝士焗饭和铁板饭是此次疫情可疑致病食物,3月1日学生用餐时有用手触碰嘴巴的行为习惯是导致其出现急性胃肠炎症状的可疑危险行为。经实验室检测3份学生肛拭子样本、5份厨工肛拭子样本、2份厨工手拭子样本,结果均检出札如病毒。结论 食用被污染的芝士焗饭、铁板饭和接触污染的餐具是本次急性胃肠炎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建议卫生监管部门加强对餐饮单位的卫生管理,定期开展厨工健康监测,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一起诺如病毒引起的学校感染性腹泻暴发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可能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病例情况和可能的传播途径等信息,采集相关标本进行PCR核酸检测,采用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索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报告59例病例,罹患率19.72‰,主要集中在10月16~17日。男女性别比1.19∶1;病例集中在四(1)班和五(1)班,占总病例数的55.93%。3份病例肛拭子和2份呕吐物检出诺如病毒GⅡ型阳性。结论此次疫情为诺如病毒GⅡ型引起感染性腹泻的暴发疫情,密切接触为可能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州市海珠区2014年5月和2015年3月发生的两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肛拭子标本中诺如病毒RNA,选取部分阳性标本进行核酸序列测定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在这两起疫情采集的61份肛拭子标本中,诺如病毒GⅡ型阳性38份。经测序比对后,2014年5月的流感疫情中检测出1株GⅡ-6型和1株GⅡ-9型;2015年3月的流感疫情中检测出2株GⅡ-6型和1株GⅡ-5型。结论广州市海珠区两起疫情存在两种基因型诺如病毒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2016年上海港一起国际邮轮诺如病毒引起急性胃肠炎的流行特点,探讨疫情暴发调查处置措施,为今后防控类似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由上海浦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专业人员采用专门的流行病学调查表对全船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部分病例采集肛拭子或大便样本进行检测,并结合实验室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本次感染性急性胃肠炎发病人数69例,罹患率为6.56%。采集患者粪便及肛拭子样本10份,RT-PCR核酸检测阳性4份,邮轮厨房剩余食物及环境样本共采集12份,其中4份阳性。结论:依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该事件为一起诺如病毒引起的群体性急性胃肠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一起厨工相关诺如病毒暴发的病原学特征,为诺如病毒感染的溯源提供证据。方法 利用Filmarray病原体检测系统初筛,根据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WS 271-2007进行细菌分离,同时进行诺如病毒荧光PCR检测,对诺如病毒阳性核酸进行聚合酶区和衣壳区序列扩增,测序比对,利用Mega软件分析同源性。结果 49份患者标本中,诺如GⅡ型阳性率为48.98%(24/49),GⅠ型阳性率为2.04%(1/49),GⅠ、GⅡ混合阳性率为2.04%(1/49);115份厨工及餐饮工作人员标本中,GⅡ型阳性率为13.04%(15/115),GⅠ型阳性率为0.87%(1/115)。38份环境涂抹样中,GⅡ型阳性率为2.63%(1/38)。有17份标本诺如病毒聚合酶区和衣壳区测序成功,其中患者GⅡ型14份,GⅠ型1份,厨工GⅡ型2份。比对结果显示1份GⅠ亚型为GⅠ.P4-GⅠ.5,16份GⅡ亚型均为GⅡ.P7-GⅡ.6。两份厨工和14份患者标本的诺如病毒核酸序列同源性达99%。49份患者标本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阳性率为34.69%(17/49),患者标本中合并诺如病毒核酸阳性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一起医院精神科住院病例感染性腹泻暴发情况及原因,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1月对某院精神科病区疫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提出一系列防控措施。同时采集病例标本10份(肛拭子7份、呕吐物3份)、环境样品15份(饮用水2份、留样食品5份、食堂环境样品8份)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诺如病毒抗原核酸检测。结果疫情造成34人发病,罹患率16.43%(34/207),10份标本诺如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呈阳性,15份环境样品检测结果均呈阴性;通过加强人、水、食源管理,加强环境消毒,严格标准预防,有效遏制了疫情发展。结论此次疫情的暴发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及时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加强消毒隔离是疫情防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一起由厨工引发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了解某小学疫情暴发特点,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结合临床和实验室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某小学发生感染性腹泻病例37例,罹患率4.53%,无住院、重症和死亡病例。结论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确定为一起食堂厨工感染诺如病毒引发的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无锡市锡山区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7—2018年锡山区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18年锡山区共报告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9起,平均罹患率为3.21%。其中5起发生在11月—次年3月,6月和9月各发生2起。疫情发生场所为高中的平均罹患率明显高于小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00,P0.01)。职业分布主要为中学生280人,占50.63%;小学生267人,占48.28%;教师6人,占1.09%。病例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呕吐343例(62.03%)、腹痛307例(55.52%)、腹泻263例(47.56%)、恶心162例(29.29%)和发热78例(14.10%)。小学呕吐、发热的发生率高于高中,腹痛、腹泻、恶心的发生率低于高中。病例肛拭子和呕吐物的阳性率分别为52.85%和50.00%,密切接触者肛拭子阳性率为1.39%,食堂工作人员肛拭子均阴性。9起疫情均由GⅡ组诺如病毒引起,高发于冬春季。结论开展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苗子事件监测,加强学校卫生健康教育,正确处置呕吐物及粪便,从而有效预防并控制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18.
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深圳市某区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相关方法开展此次疫情调查,比较病例与对照之间不同危险因素的暴露比例,采用RT-PCR检测诺如病毒抗原。结果共报告46例诺如临床诊断病例。病例分布在该片区的3个单位,平均罹患率为12.64%。在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中,只有A单位中饭前用自来水洗碗(OR=7.14,95%CI:1.83~27.88)、接触病人(OR=7.64,95%CI:1.33~43.76)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在20份患者肛拭子样本中,有15份分离到诺如病毒。结论此宗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爆发可能是由于水污染和接触病人导致传播的。采取加强饮食卫生管理、隔离治疗病人及带菌者、整改清洁饮用水管道等措施后疫情中止。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本次学校腹泻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查找主要危险因素,为进一步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对病例,健康人对照和外环境进行采样,用核酸检测试剂进行病毒检测;SPSS 20.0软件进行差异性统计,不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结果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学生是高危人群(RR=29.84,95%CI:7.44~119.63);实验室病毒学检测在291份样本中分离到诺如GⅡ型病毒阳性45份,其中病例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χ2=10.811,P=0.001),提示诺如GⅡ型病毒为本次暴发的主要病原体;外环境样本检测结果提示同宿舍居住为可疑危险因素。结论本次疫情为诺如GⅡ型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学生是高危人群,同宿舍居住为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了解一起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传播途径,为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诺如病毒核酸检测以及细菌分离培养常规方法。结果本次疫情共发生病例156例,采集病人的呕吐物2份、排泄物1份、肛拭子5份、饮用水4份、剩余食物10份和食品原料7份,所检标本在5份肛拭子中检出3株诺如病毒GⅠ型。结论确定本次事件是水源性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引起的暴发疫情,及时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本次疫情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