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穴位注射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对 4 3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丹参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治疗 ,治疗前后均做 TCD检查 ,并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 4 0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0 .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 .5 % ,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5 ) ,经 TCD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均有差异 (P<0 .0 5 ) ,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更能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状况 (P<0 .0 5 )。结论 穴位注射夹脊穴能较好地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和椎 -基底动脉的血流状况 ,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刺“颈三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针刺“颈三针”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及椎-基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治疗组)80例和药物组(对照组)80例,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5%,对照组为8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针刺穴位在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颈三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明显疗效,对椎-基底动脉异常血流速度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元梅 《光明中医》2009,24(7):1280-1281
观察阳和汤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5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9例采用阳和汤加减治疗,对照组79例采用西药治疗,并对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椎动脉、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见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两组治疗后椎动脉、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阳和汤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症状、体征,提高椎动脉、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且见效迅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刺推拿综合治疗方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椎-基底动脉血供异常的影响。方法采用三中心、单盲、随机、对照方法,将合格受试者随机纳入针推组(38例)、针刺组(32例)、推拿组(30例),分别给予针刺推拿综合方案、单纯针刺、单纯推拿治疗,以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为指标,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p)、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等的变化。结果对椎-基底动脉低流速状态患者,除推拿组椎-基底动脉Vm外,治疗后各组各指标的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治疗后针推组与针刺组、推拿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对椎-基底动脉高流速状态患者,治疗后针推组椎-基底动脉Vp、Vm、Vd,针刺组椎-基底动脉Vp、Vm,推拿组椎动脉Vm、Vd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治疗后针推组椎动脉Vp、Vd,基底动脉Vm与针刺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而椎动脉、基底动脉Vm与推拿组比较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本研究的针刺推拿方法治疗CSA可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液动力学的紊乱,针灸、推拿配合应用可互相协调,优势互补,提高效应。  相似文献   

5.
针灸和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针灸和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对3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TCD检查并予针灸和手法治疗,对治疗前后血流速度进行比较。结果:3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表现为血流速度增快27例,减慢3例,其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针灸、手法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针灸联合手法治疗可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液循环,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温灸对气血不足型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气血不足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颈夹脊穴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温灸,治疗前后均做TCD检查,观察两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TCD检测均有差异(P0.05),治疗组能更好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状况(P0.05)。结论温灸能较好地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状况,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推牵引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手法推拿、针灸、颈椎牵引、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治疗本病95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5.8%。提示:本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够改善椎—基底动脉的供血功能,有利于增加局部血也循环,增加脑部血液供应,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天麻素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给天麻素注射液配合颈椎牵引,对照组给丹参注射液配合颈椎牵引。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与体征及TED的变化和有效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眩晕、头痛、旋颈试验记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中有效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治疗组椎动脉、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天麻素注射液配合颈椎牵引能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主症及体征,明显提高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流速,且疗效确切,起效迅速。  相似文献   

9.
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小青 《山东中医杂志》2004,23(10):601-602
目的 :对比针刺、牵引配合药物与单纯药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CS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0 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5 8例以针刺大椎、风池、天柱、颈夹脊等穴配合牵引、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 ;对照组 4 8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 (TCD)左椎动脉 (L VA)、右椎动脉 (RVA)和基底动脉 (BA)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 (VS)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 4 8.3% ,总有效率96 .6 % ;对照组组治愈率为 2 0 .8% ,总有效率 83.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针刺、牵引配合药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变椎间隙变窄,钩突变尖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表现。笔者自2007年采用头针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并与单纯牵引治疗40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齐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观察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72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42例,对照组30例,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及TCD检测椎基底动脉血供改善情况。结果 针刺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平均血流速度(Vm)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刺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刘淳 《上海针灸杂志》2007,26(12):26-2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颈牵组和药物颈牵组各60例,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椎动脉内径和血流变化。结果与结论针刺颈牵组有效率为100%,药物颈牵组有效率为66.7%,两组疗效比较针刺颈牵组优于药物颈牵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椎动脉狭窄均有改善(P<0.05),但针刺颈牵组改善更显著(P<0.05);针刺颈牵组治疗后椎动脉左右各段最大血流速度减慢得以改善(P<0.001),而药物颈牵组治疗后则无改善(P>0.05)。  相似文献   

13.
温针灸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观察温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对 4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温针灸颈夹脊穴治疗 ,同时做TCD检查 ,并与常规治疗组比较。结果 温针灸颈夹脊穴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 (实验组总有效率 95 % ,对照组总有效率 75 % ) ,并能明显加快其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 ,两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1)。结论 温针灸颈夹脊穴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远近相伍取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远近相伍取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将 14 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药物组 ,每组各 70例。针刺组采用中医辨证取穴结合西医解剖特定点 ,药物组采用口服龙骨颈椎胶囊、西比灵胶囊 ,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和椎 -基动脉血流改善情况。结果与结论 总有效率针刺组 (10 0 % )明显高于药物组 (6 1.4 3% ,P <0 .0 1) ,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和椎 -基动脉血流改善情况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而针刺组改善程度较药物组更著 (P<0 .0 5 ) ,远期疗效针刺组优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P>0 .2 )。  相似文献   

15.
活血通窍刺灸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活血通窍刺灸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9例)和对照组(87例)。治疗组针刺膈俞、风池、百劳穴,同时灸百会、上星穴;对照组口服西比灵。结果活血通窍刺灸法能提高临床综合疗效,显著提高主观指标积分,显著提高体征积分,明显改变血液动力学,其作用优于对照组,并发现治疗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通窍刺灸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刺络拔罐配合温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刺络拔罐配合温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TCD、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 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为刺络拔罐组(刺络组)、温针组、刺络拔罐合温针组(综合组)与西药对照组(西药组)各40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刺络组、温针组、综合组、西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2.5%、70.0%、90.0%、75.0%,综合组与其他三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综合组的TCD及血液流变学比治疗前明显改善,优于其他三组。结论 刺络拔罐配合温针可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颈三针结合腹针治疗颈性眩晕5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颈三针结合腹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组 (5 2例 )采用颈三针结合腹针治疗 ,对照组 (4 2例 )采用常规针刺治疗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 TCD检测椎 -基底动脉血流改善状况。结果 观察组总显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观察组平均血流速度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温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3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温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与结果 应用温针治疗33例,并与毫针的32例作对比,前者总有效率为93.94%,后者75.00%,经统计学处理,P<0.05,且两组主症积分值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组间比较亦有明显差异(P<0.05)。此外,通过48例TCD检测发现,两组LVA、RVA与BA的Vp和Vm治疗前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提示两种方法均能提高VA和BA血流速度,增加脑部供血。  相似文献   

19.
针刺对颈椎病所致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紊乱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目的 评价针刺疗程对椎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 对32例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紊乱的颈椎病患者,用TCD检测针刺颈夹脊穴的即刻与近期效应。结果 近期效应明显优于即刻效应(TCD参数Vp、Vm、Vd均P<0.01)。结论 针刺颈夹脊穴对调节颈椎病所致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紊乱的效应具有持续性和积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