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胆漏的原因分析及总结防治措施。方法对本院2004年8月至2009年10月22例LC术后胆漏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胆漏病例中有10例在术后24h内出现发热腹痛腹胀经B超定位穿刺发现,其中8例为肝外胆道损伤,2例为胆囊管残端铗钛脱落;12例在术后48h以后发现,其原因为胆囊床毛细胆管渗漏、迷走胆管损伤和胆总管热损伤。5例剖腹探查行胆总管修补"T"管引流术治愈,11例腹腔镜检查发现镜下完成手术治愈,6例保守治疗后胆汁性腹水逐日减少于术后9~17d拨除引流管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 LC术后胆漏重在预防,术中遵循暴露充分,准确识别胆囊壶腹与胆囊管交界部,熟悉胆管解剖变异,术者技术娴熟,仔细操作,动作轻柔。如果发生胆漏则应早期诊断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处理,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对1995-2010年6年中我院2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的10例胆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行腹腔引流术;3例行腹腔镜探查,其中1例胆囊管残端钛夹滑脱重新夹闭成功,2例胆管损伤者中转开腹;1例经MRCP证实胆囊管残端漏合并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下冲洗置管引流术,3周后开腹手术.10例均治愈出院.随访1-5年,1例术后1年出现胆管狭窄行二次手术.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应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肝下放置引流管有重要价值,但关键在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漏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同顾分析我院施行的LC 6 12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胆漏37例,发生率为0.60%.所有月H漏患者经保守治疗、再次腹腔镜探查置管等处理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多可经再次腹腔镜等非开腹手术治疗而痊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漏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该院2005-2011年LC术后发生胆漏患者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患者中,迷走胆管漏3例、胆囊管残端漏3例、胆总管壁烧灼伤致胆漏1例,均痊愈出院。结论迷走胆管损伤、胆囊管残端钛夹滑脱、胆总管壁烧灼伤及肝外胆管损伤是LC术后胆漏发生的主要原因。严格掌握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适应证,仔细辨别胆囊三角解剖结构,采取顺行和逆行结合、通畅腹腔引流,适时把握中转开腹手术的时机是防治胆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赵强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0):1228-1229
的:分析LC后并发胆漏的患者20例,以探讨LC并发胆漏的防治策略。方法:对1994~2004年于我院接受LC治疗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的胆漏原因主要为肝外胆管损伤(10例,50% )、胆囊管残端漏(7例,35% ) ,迷走胆管漏(3例,15% )。肝外胆管损伤患者采取的主要治疗措施为行胆管空肠Roux -Y形吻合术和行鼻胰胆管引流术;胆囊管残端漏患者采取的主要治疗措施为剖腹探查并结扎胆囊管残端,常规行T管引流和腹腔镜下吸尽胆汁,并再次钳夹胆囊管残端;迷走胆管漏患者主要是保持引流管通畅。所有患者经相应治疗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LC后胆漏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降低LC后胆漏发生率的关键在于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LC(laparoscop ic cholecystecto—my)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美容等优点,已成为胆囊切除的金标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出现胆漏,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一种较为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2002-05~2008-05我院共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640例,其中有5例术后出现胆漏,经治疗后痊愈。现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大庆油田总医院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共进行LC600余例,对其中发生胆漏的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适应证放宽,胆管损伤,胆囊管处理不当及对毛细胆管或迷走胆管的存在认识不足是胆漏的重要因素。结论 严格控制手术适应证,充分暴露,规范化处理Calot三角、胆囊管和胆囊床是预防胆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徐健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7):818-818
我院自2001年2月-2004年6月共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124例,术后发生胆漏3例,现就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术胆漏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1995年5月~1999年4月我科施行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生胆漏10例,占1.8%,均经再次手术或肝下间隙引流痊愈,无1例死亡。结论 避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损伤肝外胆管,妥善处理胆囊床及胆囊管残端是防止胆漏的关键。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外胆管损伤引起胆漏,需再次手术治疗,迷走胆管漏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放置肝下引流管引流1~2周即可治愈。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预防措施及胆漏的治疗方法。减少胆漏的发生率,以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早期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自开展以来,因其微创的优点很受患者欢迎,但LC手术并发症时有发生。胆漏是一种最常见的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当,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预防LC术后胆漏的发生以及早期诊断尤为重要。现将我院2001年10月-2008年7月收治的9例LC术后胆漏患者诊断、  相似文献   

12.
朱永  李兴  葛川军  张伟  易鹏 《淮海医药》2010,28(1):50-5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0年5月-2008年6月8年中我院1 700余例LC并发胆漏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适应证放宽、Calot三角和胆囊床处理不当及对毛细胆管或迷走胆管的存在认识不足是发生胆漏的重要因素。结论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充分暴露,规范化处理Calot三角、胆囊管和胆囊床,是预防胆漏的关键,肝下放置引流管和行鼻胆管引流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蔡涛  杨苏锦  邓维  潘显钊  杨文 《贵州医药》2007,31(4):354-355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我国的普及,其并发症也更加受到外科医生的重视.我院1992~2005年共行腹腔镜胆囊切除2 157例,21例发生胆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胆漏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文献报告不一,0—7%,本组为1.23%。由于其对病人影响大,且不易早期发现,极易造成严重后果。如何预防胆漏的发生和及时治疗,许多作者做了大量研究,现结合文献谈一下我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病例]女,70岁。因间断性右上腹疼痛2年入院,B超诊断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胆囊三角粘连较重,首先行胆囊管与胆囊血管的钳夹处理,而后常规钝性分离胆囊及周围粘连组织。在清理胆囊床时发现有黄染,仔细观察,见胆囊床肝侧有一长约2mm、直径2mm的管状残端,并有胆汁渗出,考虑为迷走胆管,于近端紧贴肝床上钛夹将其夹闭。为防止胆漏,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恢复顺利,  相似文献   

16.
蒋绍剑 《中国医药指南》2009,7(9):104-104,6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目前已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但其并发症较开腹手术高,其中迟发性胆漏就是之一。目前偶有报道,现就我们收治的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胆漏是胆囊切除术常见的并发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漏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剖腹胆囊切除术(OC)。2000年9月-2004年9月共完成476例,初期为选择性手术,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转变为无选择性手术。不包括中转后胆漏,术后出现胆漏20例,发生率为4%。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钰 《中国医药指南》2009,7(17):99-10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胆漏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04年6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0例LC术后胆漏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胆漏中3例在术后24h内发现,其中3例为肝外胆道损伤,1例为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7例在术后48h以后发现,其原因为胆囊床毛细胆管渗漏、迷走胆管损伤和胆总管热损伤。手术治疗7例,保守治疗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LC术后胆漏重在预防,如果发生胆漏则应早期诊断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处理,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王大伟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0):144-14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疗效和胆漏原因及预防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行LC治疗的180例患者资料,并选取同期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治疗的60例及常规开腹行胆囊切除术60例患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LC组和小切口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优于常规组(P〈0.05),而3组间并发胆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患效果良好,均优于传统方法,而术后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防治胆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迟发性胆漏的临床特征与防治.方法 对我院诊治的12例LC术后迟发性胆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中经微创治疗治愈9例,经开腹手术治愈3例.随访1个月~3年,除1例术后16个月继发胆总管结石行再次手术治疗外,其余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LC术后迟发性胆漏最显著的临床特征是术后早期恢复顺利,在1周后或出院后突发右上腹剧烈绞痛,采用微创治疗安全、有效,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