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皮肤分枝杆菌感染的病例较少见,近日我院收治了1例患者,现报告如下。患者女,45岁。因红斑狼疮(LE)7年,双上肢多发红斑结节半年于2004年11月16日入院。患者7年前因雷诺现象、反复发热,于本院查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阳性,诊断SLE,予泼尼松20mg/d,氯  相似文献   

2.
不完全系统性红斑狼疮(ILE)是指患者具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样临床表现及血清学特点,但是并不能完全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的SLE的分类标准,这种患者也被称为隐匿型狼疮。为了进一步了解ILE的病情进展及相关危险因素,我们对19例中国汉族ILE患者进行了为期3年的随访研究。对象与方法1.对象:19例ILE患者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入选标准:(1)符合2~3条ACR1997年SLE分类标准;(2)不能符合其它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分类标准;(3)无其它结缔组织病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如侵蚀性关节炎、皮肤硬化等。19例ILE患者中18例为女性,1例为男性。年…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无菌性股骨头坏死(ONFH)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治疗的SLE合并ONF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1例SLE住院患者中ONFH的发病率为6.94%(32/461),在SLE病程3年之内发生ONFH的病例占65.63%(21/32);SEE合并ONFH者与SLE未合并ONFH者间年龄、性别、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皮肤血管炎、血小板升高、血清纤维蛋白原(Fib)升高、LDL-C升高、骨密度低表现的患者在SLE并发ONFH者所占的比例较SLE未合并ONFH者高,平均初始口服糖皮质激素量和1个月、半年、总糖皮质激素累积量亦较SLE未合并ONFH者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雷诺现象、口腔溃疡、肾脏受累、高血压、贫血、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有无行糖皮质激素冲击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等方面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SLE病程3年之内发生ONFH的危险性相对较高,SLE并发ONFH患者多数具有皮肤溃疡、坏疽等皮肤血管炎以及血小板、Fib、LDL-C升高和骨密度低的表现,且多数患者经过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Lp)和可溶性瘦素受体(sLR)与不同临床分型的红斑狼疮(LE)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情活动程度的关系。方法于2004年6月至2005年12月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39例LE患者,同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均相匹配的31名健康人对照,采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Lp和sLR水平。结果(1)与正常对照相比较,LE患者血清Lp水平增高和sLR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期SLE患者血清Lp水平增高和sLR水平下降尤为显著;但非活动期SLE、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和盘状红斑狼疮(DLE)患者血清Lp和sL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Lp与BMI呈正相关,与sLR呈负相关;SLE患者的病情活动程度与血清Lp水平呈正相关,与sLR水平呈负相关(P<0.01)。结论Lp和sLR水平异常可能与LE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邓胜  陈键 《临床血液学杂志》2021,(6):415-418,422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治疗的SLE患者109例(SLE组),根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分为活动组56例,缓解组53例,另选取健康体检人员56...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无菌性骨坏死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无菌性骨坏死(ON)的患病状况和时间分布,探讨影响SLE患者发生ON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了474例SLE患者和136例因各种原因发生ON的骨科住院患者。所有SLE患者都有完整的病历记录包括临床表现、激素的每日用量和疗程等。对病程在1年以上的262例SLE患者中的28例ON患者的临床资料和234例非ON患者进行了比较,并和35例皮肌炎(DM)/多发性肌炎(PM)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474例SLE患者中ON的患病率是5.91%,和DM/PM组(5.7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LE-ON患者中有57.1%是发生在SLE诊断后的最初3年内,至确诊ON时患者服用激素的平均时间是(35±30)个月。和没有发生ON的SLE患者相比,SLE-ON患者中有雷诺现象者明显要多,曾经用过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的人数也明显要多。而有抗磷脂抗体阳性、肌炎、肾炎、皮肤血管炎的患者的百分率、平均每日激素的用量、服用激素的累积时间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LE患者的ON患病率是5.91%,病程的最初3年是SLE患者发生ON的危险时期,有雷诺现象和曾经用过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的患者是发生ON的危险人群,应该密切观察警惕ON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抗核抗体测定诊断SLE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常侵犯多个脏器,若临床缺乏皮肤损害症状,则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我们采用6种抗核抗体测定诊断103例SLE患者,认为其对SLE有诊断价值。一、资料与方法本组男13例,女90例,男女比例为1:  相似文献   

8.
抗疟药最早来源于秘鲁的金鸡纳树皮。1630年首先被用于退热;1894年Payne用奎宁治疗皮肤狼疮:1934年发明氯喹,10年后人工合成羟氯喹;1938年Davidson用硫酸奎宁治疗狼疮;1951年Page用阿的平治疗盘状狼疮(DLE)(18例);1954年。Pillsburg用氯喹治疗1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5例有效;1955年羟氯喹被用于治疗SLE;1959—1972年用triguin(氯喹、羟氯喹、阿的平)治疗SLE。Hobbs发现抗疟药引起视网膜病变。抗疟药主要指喹啉类化合物和吖啶化合物,前者如羟氯喹、氯喹、奎宁、阿莫地喹、丙戊喹、喹啉衍生物(4-氨喹啉衍生物、8-氨喹啉衍生物);后者如阿的平。目前氯喹或羟氯喹已作为SLE的基础用药。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地复习了1963~1979年的16年间一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用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的结核(TB)感染情况。患者311例都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ARA)对SLE的诊断标准的至少有4项。依据X线、细菌学和组织学检查结果作出TB的诊断。SLE的治疗沿用标准的方法。TB-经确诊即行抗TB治疗。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造血干细胞移植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自从1996年开始用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以来.至2003年5月为止,在欧洲骨髓移植(EBMT)和国际骨髓移植(IBMT)登记的SLE行HSCT治疗的患者分别为62和44例。然而,我国至2003年底据不完全统计用HSCT治疗的SLE已达71例(其中包括2例同基因移植)。我国在EBMT和(或)IBMT登记的患者数不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发严重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的治疗策略.方法 分析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严重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就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行讨论.结果 3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范围28 ~ 38岁.1例严重血小板减少出现在SLE确诊5年后,1例为SLE的首发症状,另1例先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外科手术后出现明显的Evans综合征而诊断SLE.3例患者均对常规的大剂量甲泼尼龙和环磷酰胺冲击治疗以及静脉应用免疫球蛋白治疗无效,但对达那唑、小剂量环孢素和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治疗或脾切除有所反应.结论 对于常规治疗无效的SLE伴发严重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可采用小剂量多药联合治疗或脾切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Evan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4年1月至2012年7月SLE合并Evans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特点及治疗和预后。结果 SLE并发Evans综合征患者22例,占同期SLE住院患者3400例的0.65%。其中男3例,女19例,平均35.1岁(16~53岁)。22例患者中以血液系统受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或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为首发表现的11例(50%),确诊SLE后诊断Evans综合征者6例,二者同时诊断的5例。SLE并发Evans综合征时,患者往往有多系统受累,表现为肾脏受累13例(59.1%),皮肤黏膜受累、关节炎各9例(40.9%),神经系统受累4例(18.2%),胃肠道、肺部受累各2例等。Evans综合征多发生于SLE活动期,患者平均狼疮活动指数评分(11.45±7.6)分(3~30分)。伴发其他结缔组织病5例(22.7%)。经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20例好转,2例无效者应用利妥昔单抗后好转。结论 SLE合并Evans综合征罕见,发生于SLE多系统受累及活动期。部分患者以ITP或AIHA为SLE首发表现,应及时筛查多种自身抗体,并定期随访密切观察,以期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总结分析1983年1月至2012年1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的12例SLE并发SA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SLE并发SAH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死率高达42%(5/12)。SLE并发SAH的症状以头痛为主(75%)。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平均为(17.5±4.5)分。死亡患者在SAH发生早期即出现意识障碍者占80%(4/5),合并严重感染者占60%(3/5)。结论 SAH是SLE的少见且致命的并发症。对于出现意识障碍或合并感染的SLE患者,应当提高警惕,积极治疗SLE原发病及SAH,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抗皮肤基底膜带(BMZ)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循环中的存在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0例SLE患者血清抗BMZ抗体,并分析其与SLE的临床表现、免疫指标的相关性。结果47例(67%) SLE患者存在循环抗BMZ抗体,其中IgG>IgM>IgA;抗体主要结合于盐裂皮肤的表皮侧,少数可结合于真皮侧或表、真皮两侧;伴皮肤损害的SLE患者循环抗BMZ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无皮肤损害者(P<0.05);病情处于活动期或伴肾脏损害、关节炎、脱发、光敏感、抗dsDNA抗体阳性的SLE患者与病情处于稳定期或不伴以上临床表现、抗dsDNA抗体阴性的患者比较,其抗BMZ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SLE患者循环中存在较高发生率的抗BMZ抗体,具有抗体/抗原的异质性;抗BMZ抗体的出现与SLE皮肤损害有关,而与病情活动、其他临床表现、抗dsDNA抗体无关;抗BMZ抗体可能参与了SLE皮肤损害的免疫机制。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肝损害为首发或主要表现者更容易误诊.我们对我院2000年1月~2004年9月收治住院的14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肝脏损害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和治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91年1月~1996年12月共收治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82例,在治疗过程中66例并发真菌感染占36%。其中白色念珠菌感染51例,占77%,皮肤霉菌感染15例,占23%,具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82例SLE患者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均为SLE活动期的住院病人,资料完整。66例伴发真菌感染者,男4例,女62例,年龄14岁~55岁,平均31岁。病程最短2月,最长12年,平均3.5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告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并发银屑病(psoriasis,Ps)患者临床特点及相关文献复习,探讨两种疾病共存的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0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SLE并发P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15例患者,其中女13例,男2例,平均年龄(37.6±12.97)岁;12例为Ps先发于SLE(80.00%,1215),3例SLE先发于Ps,两者确诊中位间期为8年。SLE脏器受累以皮肤黏膜(86.67%,1315)和肌肉关节受累(占80.00%,1215)发生率高;Ps类型以寻常型为主,占66.67%(1015)。结论 SLE患者可并发Ps,本研究结果提示可能以Ps先发为主,临床以寻常型Ps多见,二者关联性尚不清楚,需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总结。  相似文献   

18.
作者前瞻性地随访了1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4例亚急性皮肤狼疮妇女的25次妊娠情况。在 SLE 组,6例有肾脏病,其中2例合并高血压,5例有高水平的抗磷脂抗体(其中3例早已有过妊娠失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心脏损害心电图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7年4月至2008年1月入住我院风湿免疫科的60例SLE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确诊SLE患者,没有心脏受累症状者52例,但心电图检查发现31例有心电图改变,阳性率51.7%,47例患者进行了心脏超声检查,发现39例心脏结构或功能改变,阳性率83.0%。结论 SLE患者常规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无症状的心脏损害患者的心电图改变,进一步做心脏超声等检查,以明确红斑狼疮所致的心脏损害的程度,为治疗提供重要的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夏扬 《实用老年医学》2003,17(3):154-156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多累及 2 0~40岁女性 ,5 0岁以后很少发病 ,本文回顾对照分析 2 1例 5 0岁以后发病 (迟发SLE)和 185例年轻发病 (育龄SLE)患者的资料 ,以探讨迟发SLE的临床、免疫学及治疗特征。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1995年 1月~ 2 0 0 2年 9月我院风湿免疫科、肾科或皮肤科首次诊断为SLE的 2 0 6例患者 ,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 (ARA) 1982年制订的SLE诊断标准。迟发SLE组为 5 0岁以后发病 ,共2 1例 ,年龄 5 1~ 72岁 ,平均 ( 5 6 3± 4 3)岁 ,其中女 16例 ,男 5例。 16例女性患者中绝经者 14例 ,均未行雌激素替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