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目的了解糖尿病(DM)患者对糖尿病足(DF)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以及自护能力,提供制定及实施干预措施的重要依据。方法选择确诊为DM120例住院患者,自设问卷表,将调查(入院、出院)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20例DM患者对DF相关知识从教育前的21.7%提高到教育后的86.3%;对危害性认识从16.7%提高到9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对DM患者的健康知识教育,有效提高患者自我足部护理能力,防止DF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糖尿病(DM)病人糖尿病足(DF)的情况,减少DF发生率,探讨其护理对策,提高DM病人生存质量。方法:回顾213例DM病人中DF23例,分析原因并探讨对策。结果:213例DM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DF23例(10.80%),DF发病率与血糖、年龄呈正相关,并与DM相关知识缺乏有关。经过护理,Ⅱ级以下DF溃疡愈合(21例),Ⅲ级、Ⅳ级DF明显好转,避免截肢。结论:加强DM健康教育,控制血糖,加强DF的护理,是防治DF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预防DF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随机将320例DM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DM治疗和常规护理,实验组常规DM治疗和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系统健康教育,2个月后进行对DF预防依从性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对DF预防依从性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9)。结论加强系统健康教育对DF预防依从性明显提高,对DF的预防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足(DF)的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将120例有足部病变危险因素存在的糖尿病(DM)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入院当日采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足部自护能力评估表”进行评估,次日开始对实验组进行DF病知识宣教,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影响,10d后用同一量表通过访谈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教育前对糖尿病足部自护能力各项得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0d后两组患者自护能力的各项得分相互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通过对DM患者进行DF病防治知识教育,可以提高患者足部自护能力,对减少DF的发生,减少因DF而截肢致残,影响生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了解糖尿病(DM)教育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应的对策。方法对160例DM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对DM基本知识及技能等掌握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比较16名护士培训前后对DM知识、基本技能和DM教育方法的掌握情况。结果教育后DM患者对DM基本知识、药物知识、运动计划和血糖监测的掌握情况分别提高了89.44%、83.13%、74.38%、73.75%和76.25%,心理障碍下降了73.75%,与教育前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护士培训后掌握DM知识、基本技能和DM教育方法的合格率分别提高了62.5%、75%和87.5%,与培训前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对基层医院DM教育存在的问题,采取提高护士DM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DM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地控制DM的过程和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预防DF依从性的作用.方法 随机将320例DM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DM治疗和常规护理,实验组常规DM治疗和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系统健康教育,2个月后进行对DF预防依从性效果评价.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DF预防依从性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9).结论加强系统健康教育对DF预防依从性明显提高,对DF的预防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对糖尿病(DM)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从而提高DM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方法对4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有计划的健康教育,评价教育前后的变化。结果患者糖尿病知识和技巧掌握的优良率达90.3%,教育后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自我足部护理人数明显增多。结论通过糖尿病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糖尿病(DM)患者对DM知识的认识和自我监护能力,有效控制血糖.方法:对80例DM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通过建立档案,文字宣传,举办公休座谈会等措施,讲解DM基础知识、DM患者的心理、饮食、药物,运动疗法及并发症的预防等知识.结果:DM知识掌握度有显著性提高及1个月后的空腹血糖正常者也明显增加.结论: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DM知识的认识水平和自我监护能力,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在DM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强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DF)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4例住院D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强化组17例,由专业人员进行强化教育.对照组17例,只进行传统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在教育前后均进行DF知识测试,观察自我管理能力和部分代谢指标变化.结果 教育后两组的DF知识测试,自我管理能力和部分代谢指标均有改善,但强化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强化教育有助于DF患者学习疾病相关知识和改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应用临床路径开展住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规范住院糖尿病 (DM)患者健康教育程序 ,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方法 对 45例初次住院的 DM患者 ,随机分成 2组 ,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 ,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实验组接受健康教育后 ,患者掌握 DM相关知识和技能、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控制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 .0 5或 P <0 .0 1 )。结论  DM健康教育路径是一种适合本地情况的健康教育模式 ,可有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学组在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在院内成立糖尿病学组。对非内分泌科护理人员开展系统的糖尿病知识及糖尿病专科技能培训.组织糖尿病专项护理质量检查,制订糖尿病相关护理流程,开展糖尿病护理会诊,开设糖尿病教育门诊,组建糖尿病护理微信及QQ群。最后对组内成员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进行评测,并与成立前作比较分析;总分为100分,评价非内分泌科病区糖尿病专项护理质量检测的得分情况,做比较分析。结果培训前学组成员理论知识、胰岛素笔注射操作、血糖仪操作及胰岛素泵操作达标率分别为23.68%、21.05%、39.47%和6.58%,而培训后,除了理论知识达标率为94.74%外,其他均为100.0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前非内分泌科病区糖尿病专项护理质量检测得分为(65.00±10.23)分,培训后为(95.00±6.18)分,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显著,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完成院内疑难糖尿病护理会诊28次、糖尿病教育门诊接诊788人次,规范了5项糖尿病护理流程,微信及QQ群共有成员321人。学组成员共同完善了糖尿病的会诊流程。结论糖尿病学组对非内分泌专科护理人员实施的糖尿病知识与护理技能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徐燕萍 《吉林医学》2010,31(31):5625-5626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水平。方法:随机抽查120例糖尿病患者,利用问卷式调查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糖尿病系列知识测试。结果:本次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式调查健康前、后测试,人们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干预后,患者及共家获得了糖尿病方面的系列知识,帮助其建立了健康的行为方式,提高了自我护理、自我管理的能力,阻止和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杨萍  熊晓庆 《中外医疗》2010,29(20):13-14,16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患者自我血糖监测中存在的误区及采取的对策。方法对144例社区糖尿病患者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他们应用血糖仪自我监测血糖的操作方法、准确性及获得自测血糖的相关知识情况。结果社区糖尿病患者及其照顾者在血糖的自我监测方面,护理操作内容掌握不够,掌握相关知识不足。结论加强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监测的技术上指导,加大对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的宣教,关注社区卫生服务宣教,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  相似文献   

14.
陈国胜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7):1132-113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0年5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中心体检的1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选择对象的下肢动脉内径、中内膜层(IMT)、粥样斑块及血流频谱,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IMT、粥样斑块较对照组明显增厚(P<0.05);观察组下肢动脉明显狭窄段、闭塞段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大部分狭窄段位于膝关节以下动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预防糖尿病足、下肢坏疽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40例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聚集、血栓烷B_2生成和cAMP含量进行测定并探讨其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增强、血栓烷B_2生成增加,血小板cAMP含量降低。上述改变在无合并微血管病变组已存在,参与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血小板血栓烷B_2生成增加可能与血小板膜磷脂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糖尿病人群中抑郁症发病率,探讨糖尿病与抑郁症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22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测,确诊为糖尿病后抑郁共64例,设为观察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医学应对问卷(MCMQ)及社会支持量表(SSRS)进行调查分析,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与162例未发生糖尿病后抑郁的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糖尿病人群中,抑郁症的发病率为28.32%,其发生与性别、年龄、病程长短、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慢性并发症及社会支持、疾病应对模式、个性特征等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在糖尿病人群中有较高的患病率,抑郁症与糖尿病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对初诊糖尿病患者实施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 88例初诊糖尿病患者采用以集体授课为主、单个指导为辅、鼓励看书自觉的方式分期参加糖尿病知识学习。结果 受训者在教育培训后的知识总评分比教育前明显提高(P <0 .0 1)。HbA1c、糖化血清蛋白、FPG  2hPPG及TC、TG水平均明显改善 (P <0 .0 1)。自我管理能力改善 ,患者每日饮食控制 ,每周主动运动次数、自我监测血糖次数增加 (P <0 .0 1)。结论 教育是促进初诊患者学习DM知识、改善血糖、血脂控制、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分型计数情况和血浆内皮素(ET)的改变及其相关性。方法:对64例糖尿病患者和30例正常人采用电子显微镜对血小板分计数和放免法测定ET。结果: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型和血浆内皮素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且随糖尿肾病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两指标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血小板聚集型多和内皮损伤可能参与糖尿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科护士主导的护理小组模式在非内分泌病区规范处置糖尿病低血糖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院级糖尿病护理小组,由内分泌病区4名糖尿病专科护士与29名非内分泌病区选取的护士共33名组成,其中核心成员由4名糖尿病专科护士担任,通过嘉禾电子病历系统查阅2020年1-6月29个非内分泌病区共595次糖尿病低血糖处置的情况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利用糖尿病专科护士主导的护理小组模式对非内分泌病区护士规范处置低血糖能力进行同质化培训,比较实施前2020年1-6月(实施前组)和实施后2020年8-12月(实施后组)非内分泌病区共851次低血糖规范处置能力(升糖食品选择合格率、15~20 g糖量合格率、低血糖症状评估执行率、15 min复测血糖执行率)、低血糖处置后护理记录书写规范率、低血糖事件系统上报率、低血糖知识合格率。结果非内分泌病区接受糖尿病护理小组模式培训和管理后,低血糖知识合格率、低血糖规范处置能力等均有提高(P < 0.05~P < 0.01);低血糖事件系统上报率上升(P < 0.01)。实施后组各级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实施前组(P < 0.01)。结论糖尿病专科护士主导的护理小组模式可提升非内分泌病区规范处置低血糖能力,提高非内分泌病区护士知识和糖尿病低血糖管理水平,实现院内血糖安全管理, 减少糖尿病低血糖给病人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肺结核的相关因素,为临床糖尿病患者肺结核的防治提供客观证据。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87例作为观察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84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近3个月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尿病家族史、饮食情况、糖尿病并发症、饮酒、吸烟、结核病传染源接触史、结核病家族史、近3月来应激事件、日常体育锻炼、体重指数等因素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糖尿病家族史、是否饮酒、近3个月内应激事件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在糖尿病病程、日常血糖控制、HbA1c、饮食控制、糖尿病并发症、是否吸烟、结核接触史、结核家族史、日常体育锻炼、体重指数等方面差异显著(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日常血糖控制、饮食控制、糖尿病并发症、是否吸烟、结核接触史、结核家族史、日常体育锻炼等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严格控制血糖及饮食、积极治疗并发症、戒烟、加强肺结核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坚持适当体育锻炼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