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白血病合并弓形虫病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2.
弓形虫IgM抗体捕捉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毅  傅翠娥 《浙江医学》1991,13(6):9-10
  相似文献   

3.
何杰金病与获得性弓形虫病同时存在时,使病理组织学的形态不典型,给诊断带来了困难。本文报告1例国内首次发现的何杰金病合并弓形虫感染的罕见病例,经手术切除大部肿瘤组织、血液抗弓形虫抗体的检测、肿瘤组织弓形虫PCR检测及病理组织学、组织超微结构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等方法明确了诊断,并经放疗、化疗而获得缓解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重组弓形虫P30抗原(rP30)对弓形虫病的诊断价值,将rP30包被于酶标反应板微孔,用常规ELISA检测血清抗体。结果4例染色试验阳性血清,抗-rP30 IgG全部阳性,阳性符合率为 100%;27例虫体IgG/IgM抗体阳性血清中,22例rP30I-ELISA阳性,符合率为85.2%;100例门诊病人和50例献血员血清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0%和8.0%。说明rP30检测弓形虫病患者血清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望替代天然的弓形虫抗原用于弓形虫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获得性弓形虫病合并川崎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获得性弓形虫病与川崎病(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同时为一小儿罹患,国内尚未见报道,我院最近收治一例,现报道如下。 患儿男,1(10/12)岁,赣州市人。因发热7天,左颈淋巴结肿痛6天入院、患儿无诱因,于入院前7天起发热,体温39℃~40.5℃,第二天发现左颈部一包  相似文献   

6.
人体弓形虫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形虫病是全球广泛分布、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人兽共患病。近年来,由于与庞物接触增多,我国弓形虫病发病率有增高趋势。鉴于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一旦确诊,治疗效果显著。本文从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治疗等几个方面对本病进行了简要的评述,以期引起广大临床医务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弓形虫及弓形虫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前言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致成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动物源性疾病。感染阶段主要是卵囊和包囊,蝇类携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自从1964年发现第一例患者后,陆续发现我国分布很广、感染率很高,逐渐重视起来,因它危害胎儿的正常发育,这关系着优生优育、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现将病原体、致病、诊断、流行、防治及研究进展简叙之。  相似文献   

8.
何炜  宋明勇 《华中医学杂志》2000,24(2):78-78,80
目的 探讨弓形虫感染与儿科疾病各系统的。方法 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检测280例住院患儿血清中弓形虫IgM抗体,同时抽查5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对患儿阳性病例进行病种分组分析。结果 患儿弓形虫感染纺为22.9%,明显高于健康儿童97.3%),P〈0.05,其中神经疾病组34.0%,呼吸疾病组为26.9%,淋巴结疾病组为33.0%,恶性肿瘤组占38.1%。上述疾病中弓形虫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随着围生医学与预防医学的发展 ,妊娠期弓形虫感染引起的胎婴儿先天性异常 ,已受到众多预防及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它是导致胎儿宫内感染的最重要的生物学因素之一 [1 ,2 ]。弓形虫是一种原虫 ,寄生在除红细胞外的几乎所有有核细胞中 ,可引起人兽共患的弓形虫病 ,尤其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 ,可致严重后果 ,是一种重要的机会致病原虫[1 ,3 ] 。弓形虫可寄生在人及 190多种动物体内 ,终宿主是猫。 190 8年法国学者 Nicolle及 Man ccaux在北非的刚地梳趾鼠的肝脾单核细胞中发现弓形虫。 192 3年捷克医生 Jan Ku在布拉格一医院观察…  相似文献   

10.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间接血凝试验检测猪弓形虫病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间接血凝试验检测猪弓形虫病的比较Comparsionof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aywithindirecthemagglutinationtestindiagnosesofswinetoxoplas...  相似文献   

11.
孕妇弓形虫感染与胎儿畸形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孕妇弓形虫感染对胎儿的危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82例孕妇ELISA法检测弓形虫IgM抗体阳性者并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分析与胎儿畸形的关系。结果:282例弓形虫IgM抗体阳性孕妇中17例是死胎或胎儿畸形、新生儿畸形者。结论:孕妇弓形虫感染对胎儿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2.
Toxoplasmosis researches in China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Toxoplasmosis, caused by Toxoplasma gondii(T. gondii), an obligate intracellular parasite,is a globally distributed zoonosis. It is estimated that one third of population has been infected by this parasite worldwide. In some regions of Europe, theserum antibodies against T. gondii were detected in more than 80% of the examined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间接血凝、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湖北不同地区人群1315份血清进行弓形体感染检测,阳性率为11.6%(153/1315)。采用间接血凝法对该地区80头猪、60头牛(黄牛、水牛)、42只老鼠、38只猫、14只狗和33只家兔进行了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6.3%、15.0%、4.8%、47.4%、21.4%,9.1%。并发现,42名先天性痴呆患者血清中有11例阳性,其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并发白血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3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并发白血病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性白血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贫血、出血、淋巴结无痛性肿大、肝脾肿大。恶性淋巴瘤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及体征伴白细胞增高或减少、血小板下降时,应高度警惕白血病的发生,要尽早作骨髓检查,力争早期诊断,以防漏诊。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性白血病晚期,病情发展迅速,生存期短,应进一步探索更佳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探讨白血病患者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状况及HCMV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对75例白血病患者和28名健康人HCMV抗体进行检测.其中有11例M3患者作化疗前后对比检测.结果白血病组HCMV-IgM抗体阳性率为2.7%,健康对照组为0;白血病组HCMV-IgG抗体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P<0.01)或非常显著(P<0.005)增高;如以HCMV-IgG抗体高于8.4IU/ml(约临界值1.1IU/ml的4倍)考虑为HCMV活动性感染,则白血病组阳性率35.7%,较健康对照组3.6%明显升高(P<0.005),且M3化疗后阳性率有上升趋势.结论HCMV抗体检测有助于白血病患者HCMV感染的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16.
弓形虫病基因诊断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敏感、特异、稳定的PCR法,用于弓形虫病诊断。方法:选择与合成引物并确立最佳扩增条件,用PCR法检测实验感染鼠血液中弓形虫DNA,并与ELISA法检测循环抗原(CAg)作比较。结果:该PCR检测弓形虫DNA法特异性强,对其他7种寄生虫DNA均不扩增;敏感性高,可检测到0.2pg DNA;检测急性感染弓形虫小鼠血液最早于感染后第2天出现用性,与ELISA法查CAg比较。PCK检测弓形虫DNA法阳性出现时间早、检出率高。结论:该PCR法可应用于弓形虫感染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对40例中国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进行了细胞遗传学的研究,发现正常核型为40%,染色体数量异常占42.5%,染色体结构异常为17.5%,特异染色体异常包括有t(9;22)(q34;q11),t(4;11)(q21;q23)和t(8;14)(q24;q32)及环状染色体等.分析了2例急淋患者初发和复发时核型的变化,显示复发时有附加异常。研究认为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学的联合分析(MIC)有助于急淋的诊断和分型。此外,细胞遗传学检查对于急淋白血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观察乙酰螺旋霉素治疗孕期与育龄妇女弓形虫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宫内传播的影响,对4363名适龄妇女进行弓形虫感染筛查,并以弓形虫活动性感染的122例育龄妇女和67例孕妇为治疗组,给予乙酰螺旋霉素0.5g/6h,连服10d,以未做任何治疗的28例孕妇和22例育龄妇女感染者为非治疗组,比较两组弓形虫特异性IgM抗体的转阴率;取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孕妇孕中晚期羊水和(或)脐血,产时胎盘组织进行弓形虫DNA检测,比较两组孕妇宫内传播情况,结果显示:孕妇与育龄妇女弓形虫近期感染率为11.61%和7.81%,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孕妇和育龄妇女IgM转阴率分别为67.16%和70.49%,而非治疗组的自然转阴率分别为14.29%和13.64%,两组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宫内传播率为7.46%,非治疗组为21.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随访治疗后新生儿,未发现明显异常,提示,乙酰螺旋霉素是治疗弓形虫感染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可明显降低宫内传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利用体外培养的激活脐血造血干细胞(activated cord blood stem cell,ACBSC),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儿微小残留病(MRD)进行免疫治疗的疗效。方法:无菌枸橼酸(ACD)抗凝脐血收集,经Percoll单个核细胞分离与植物血凝素(PHA)培养,采用桥联免疫组化(APAAP)方法进行PHA激活前后CD3、CD4、CD8抗原测定;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进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检测;利用PCR方法对克隆性重排的T细胞受体(TCR)基因进行测定,检查外周血中ALL MRD。结果:①脐血单个核细胞以一定浓度PHA(20mg/L) 培养激活后,其中表达CD3、CD4、CD8抗原的淋巴细胞数增高。②未经PHA激活的单个核细胞TNF-α分泌呈一过性,72h后检测<10pg/ml;经PHA激活48h,分泌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达600pg/ml。③6例ALL患儿输注前骨髓和外周血中MRD测定全部阳性,4例经多次输注,半年后MRD检测为阴性,骨髓中MRD明显减少,其余2例骨髓和外周血中MRD检测均为阴性。结论:ACBSC能够分泌抗肿瘤细胞因子及可能具有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样作用;可望通过利用脐血免疫治疗方法,对小儿ALL的MRD进行彻底清除;利用ACBSC移植,可能是治疗小儿ALL MRD安全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