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桥血管闭塞患者自身冠状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方法 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135例CABG后,再次出现心绞痛且1支或2支桥血管闭塞患者入选.患者CABG后至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时间为4~89(平均33.8±23.5)个月.移植血管共318支,闭塞146支,其中左内乳动脉(LIMA)闭塞29支(29/128),占22.7%,大隐静脉桥闭塞117支(117/188),占62.2%.自身靶血管146支,靶病变158处,均为B2或C型病变,其中在45例患者有47处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47/158),占29.7%.结果 对135例患者共158处自身冠状动脉靶病变进行PCI,其中对45例患者的47处CTO进行了PCI,共置入310枚药物洗脱支架(DES),未置入裸支架.总病例成功率为96.3%(130/135),病变成功率为96.8%(153/158).术后住院期间所有患者均无主要临床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再狭窄率5.6%(5/89),靶血管重建率5.4%(7/130),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2%(8/130).结论 对CABG后桥血管闭塞患者自身冠状动脉行PCI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总结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术后症状复发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CAG)特点,探讨心肌缺血原因及其治疗对策。方法:对74例CABG术后心肌缺血复发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桥血管造影,总结其自体冠状动脉和移植血管病变特点,分阶段归纳心肌缺血的可能原因。结果:74例患者中男性72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63.3±9.3)岁,平均复查时间(37.79±37.65)个月。共174支移植血管,其中左乳内动脉桥44支,大隐静脉桥126支,桡动脉桥4支。左乳内动脉桥完全闭塞20.5%(9/44),狭窄18.2%(8/44);静脉桥闭塞40.5%(51/126),狭窄7.1%(9/126);4例桡动脉搭桥,2例有狭窄;竞争血流现象的发生率为12.2%(9/74);32.5%(24/74)的患者自体冠状动脉病变加重;13.5%(10/74)的患者存在再血管化不完全;CABG术后早期(1个月以内)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是左乳内动脉桥吻合口狭窄(占50%),1年以内主要与静脉桥血管狭窄和闭塞有关(占44.7%),而1年和5年以后则绝大多数缘于静脉桥的闭塞(占46.7%)。45.8%(34/74)的患者行药物保守治疗,9.5%(7/74)的患者行再次外科搭桥(reCABG),29.7%(22/74)接受了自体血管的介入治疗(PCI),12.2%(9/74) 行桥血管的介入治疗。移植血管的介入治疗成功率接近90%,自体血管的介入治疗成功率72.2%。结论:CABG后部分患者心肌缺血可以复发,其中移植血管病变是引起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其它原因有再血管化不完全、自体血管病变加重等,自体血管和狭窄桥血管的介入治疗对CABG后心肌缺血复发患者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因此仍然是可取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绞痛的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了解自体血管和移植血管随时间产生的变化与心绞痛复发的关系,探讨治疗方法.方法 4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的患者因心绞痛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自体血管和移植血管的情况.结果 48例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62.8±9.9岁.CABG到冠状动脉造影时间:1~6个月47.9%(23/48);7~12个月20.8%(10/48),1年以上者31.3%(15/48).135支移植血管中,闭塞33.3%(45/135),狭窄5.9%(8/135);其中左乳内动脉(LIMA)闭塞28.6%(10/35),吻合口狭窄8.6%(3/35),血流竞争不过自体血管8.6%(3/35);静脉桥狭窄5.2%(5/97),闭塞35.1%(34/97).3例桡动脉搭桥中2例有狭窄.心绞痛复发可能的原因:移植血管病变72.9%(35/48),自体血管病变加重8.3%(4/48),再血管化不完全12.5%(6/48),移植血管在狭窄近端1例,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严重狭窄导致LIMA供血不足1例.药物治疗25例;自体血管介入治疗15例,5例慢性闭塞失败;6例桥血管狭窄介入治疗成功;2例再CABG.结论 CABG术后仍可以复发心绞痛,复发的主要原因是移植血管病变,其次为自体血管病变加重,再血管化不完全,搭桥位置不正确.自体和移植血管狭窄性病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老年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8例发病在48 h以内的老年非ST段抬高ACS患者早期行PCI.观察患者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再次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管重建和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2支或2支以上血管病变的患者占74.14%,B型和C型病变占89.66%.58例患者共干预病变血管76支,靶病变87处,置入支架96个.56例患者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96.55%(56/58).对55例患者术后随访6~14个月,无心肌梗死和死亡发生.6例(10.91%)患者术后4~10个月复发心绞痛,5例行CAG复查,发现2例支架再狭窄和3例新的血管病变,对4例病变血管狭窄程度超过75%的患者进行了靶病变再次血管成形术.结论 老年非ST段抬高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常为复杂、多支病变,对其早期行PCI成功率高,近期及远期疗效良好,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现今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1],术后5~10年内约25%~50%的桥血管会发生再狭窄或者闭塞[2],评价CABG疗效的最主要指标之一是桥血管近、远期的通畅率。国内外CABG采用最多的移植血管是乳内动脉(internal mammary artery,IMA)和大隐静脉(saphenous vein,SV)。由于IMA长度受限以及冠心病患者大多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所以自体SV仍然是CABG术中最常用的桥血管移植材料[3]。如何提高静脉桥血管的远期通畅率已经成为CABG术后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来有关静脉桥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桥血管病变特点并探讨不同手术策略对桥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CABG术后因再发心肌缺血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再次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共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桥血管病变(桥血管造影显示狭窄≥75%或出现“线样征”)80例,自体冠状动脉病变加重(未搭桥冠状动脉狭窄从<75%加重到≥75%)46例,对80例桥血管病变患者的259支桥血管及其吻合口进行评估,单支桥140支,序贯桥119支,平均3.2支/人,其中左乳内动脉桥72支,左桡动脉桥8支,右桡动脉桥3支,大隐静脉桥176支。结果:(1)桥血管病变患者80例,构成比63.5%,自体冠状动脉病变加重患者46例,构成比36.5%;(2)靶血管直径≥1.5mm与直径<1.5mm的桥血管病变率分别为22.9%,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单支桥、序贯桥病变率分别为25.0%,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桥血管病变是CABG术后患者再发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术中尽可能选择直径1.5mm以上的靶血管吻合,采用序贯吻合技术不增加桥血管病变率。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移植血管再狭窄及介入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CABG)术后移植血管病变的特征及介入治疗的效果。 方法 CABG术后的 4 3例 (男性 37例 ,女性 6例 )患者 ,因心绞痛或心力衰竭而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复查。行多体位投照 ,发现移植血管病变特征。获得家属书面同意书后 ,行支架置入术。术后即刻进入临床随访 ,记录心脏事件发生次数 ,术后 6个月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结果 再次出现心绞痛距CABG术的时间平均为 13 7(3~ 19)个月 ,复查冠状动脉造影距旁路移植术的时间为 2 1(6~ 2 4 )个月。总计桥血管 12 1根 ,其中动脉桥 12根 (10 % ) ,静脉桥 10 9根 (90 % )。 5例 <6 0岁患者计 9根桥(1 8个桥 /例 ) ,38例≥ 6 0岁患者计 112根 (3 0个桥 /例 )。CABG术后 3例 (7 2 % )发生院内急性心肌梗死。心脏超声测得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由CABG术前 (34 6± 11 5 ) %增加到 (46 2± 10 5 ) %(P <0 0 5 )。无动脉桥体狭窄 ,1例动脉桥远端吻合口狭窄 (8 3% ) ,1例动脉桥失败后改用静脉桥。10 9根静脉桥中 ,桥病变总数 4 8根 (44 0 % ) ,其中 17根桥狭窄并血栓形成 (35 4 % ) ,31根静脉桥闭塞 (6 4 6 % ) ,闭塞位于开口后 1~ 2mm处 ,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的静脉桥闭塞数量 (均为 14根 ,4 5 2 % )明显多于回旋支静脉桥 (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病变桥血管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移植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对CABG术后旁路移植血管的病变进行介入治疗。术后即刻进入临床随访,记录心脏事件的发生,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造影。结果对66例患者的74支病变桥血管(83处病变)进行了介入治疗,造影成功率为96.97%(64/66),临床成功率95.45%(63/66)。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2例,1例经处理恢复血流,1例处理无效。远端栓塞1例,D型夹层造成血管急性闭塞1例,重新置入支架后成功。住院期间无心脏事件发生。64例患者完成6个月的临床随访,心脏事件发生率为31.3%(20/64)。37例患者接受了造影检查,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32.5%(13/40)。结论桥血管病变的介入治疗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造影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桥血管造影特点,分析相关因素对桥血管通畅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4月至2006年4月我院CABG术后因心绞痛复发再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256例患者,男性218例,平均年龄(61.2±9.7)岁。CABG到复查CAG的间隔时间(50.9±40.1)个月。共722支桥血管,其中左乳内动脉(LIMA)桥215支,大隐静脉(SV)桥485支,左桡动脉(RA)桥19支,右乳内动脉(RIMA)桥3支。桥血管造影完全闭塞或狭窄≥75%视为桥血管病变。结果31.6%(228/722)的桥血管发生病变。LIMA桥病变率13.5%(29/215),SV桥病变率39.2%(190/485),RA桥病变率42.1%(8/19),RIMA桥病变率33.3(%1/3)。术后1年内LIMA桥和SV桥病变率分别达14.6%和32.9%,之后随时间缓慢增加。不同靶血管的SV桥通畅率有明显差别。手术年龄<50岁者桥血管病变率增加。性别、序贯吻合及综合危险因素对桥血管通畅率无明显影响。结论CABG术后桥血管病变较常见,是造成术后心绞痛复发的重要原因。LIMA桥的通畅率明显优于SV桥。不同桥血管、不同靶血管、手术年龄均明显影响桥血管通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再发心绞痛的原因及进行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再发缺血症状的CABG术后老年患者78例,进行冠脉和桥血管造影,并同时对53例进行介入治疗。结果78例均进行冠脉和桥血管造影,其中8例桥血管通畅,原冠脉病变无或有轻微发展;17例桥血管严重狭窄或全部闭塞,同时,原冠脉3支弥漫严重病变;53例原冠脉血管病变有明显进展或桥血管出现严重病变或闭塞。78例共移植桥血管226支(其中大隐静脉桥血管153支,乳内动脉桥69支,桡动脉桥4支)。大隐静脉桥血管153支中,110支发生病变(71.9%,其中长段弥漫性病变或完全闭塞77支,吻合口狭窄14支,体部狭窄19支)。乳内动脉桥共69支,27支发生病变,占39.1%(其中全程弥漫性病变和完全闭塞12支,吻合口狭窄15支)。桡动脉桥共4支,通畅3支,吻合口狭窄1支。226支桥血管发生病变共有138支(包括大隐静脉桥血管110支,乳内动脉桥27支,桡动脉桥1支),桥血管吻合口狭窄30支,体部病变19支,弥漫病变或完全闭塞89支。在吻合口狭窄的桥血管中,术后0~3个月发生21支(70.0%),术后3~12个月发生9支(30.0%),术后1年以上无吻合口狭窄。在体部病变的桥血管中术后0~3个月未发生病变,术后3~12个月发生10支(52.6%),术后1年以上发生9支(47.7%)。桥血管弥漫病变或完全闭塞术后0~3个月发生28支(31.5%),术后3~12个月发生14支(15.7%),术后1年以上发生47支(52.8%)。53例患者进行原发血管和(或)桥血管介入治疗,50例介入治疗成功(94、3%)。所有病变介入治疗后均即刻获得良好结果,30d随访,未出现严重心脏事件。结论CABG术后再发心绞痛介入治疗成功率、有效性、安全性均较高,介入治疗可作为CABG术后再发缺血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在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人群中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的发生情况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3年 1 1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存在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者的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82 4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 ,检出各种类型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共 6 1例 ,占 2 1 %。其中 84 1 %为冠状动脉起源和分布异常 ,右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远较左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多见。 4例未能成功施行右冠状动脉选择性造影。结论 临床上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并非罕见 ,其中部分类型可引起心肌缺血。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对介入诊疗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A patient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of a critical proximal stenosis of his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 died as a result of coronary air embolism from a defective dilatation catheter. The probable mechanism responsible for this lethal complication is discussed. Simple precautions are described that will prevent its future occurrence.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PTCA与择期PTCA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冠状动脉成形术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率进而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冠脉成形术及靶病变特点与其相似的择期冠脉成形术各70 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 和B型病变的成功率和并发症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C型病变的成功率即刻组低于择期组(57.14% 对92.86% ,P< 0.05)而并发症率高于择期组(57.14% 对14.29% ,P< 0.01),闭塞性病变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C型病变不宜于造影后即刻行冠脉成形术。闭塞性病变可于造影后即刻试行冠脉成形以避免次全闭塞进展为完全闭塞后才进行手术。造影后即刻冠脉成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与分析冠脉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来煤炭总医院检查拟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先进行冠脉CTA检查,然后再进行冠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对冠脉CTA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冠脉CTA在诊断冠心病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阴)性预测值等,分析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①按照病例数:168例患者经过CAG检查123例确诊为冠心病,冠脉CTA检出125例,两种检查同时诊断冠心病患者120例。②按照病变血管:左主干病变CAG检出24例,冠脉CTA检出30例,二者共同检出23例;前降支病变CAG检出98例,冠脉CTA检出103例,误诊7例,漏诊2例;回旋支病变CAG检出69例,冠脉CTA检出74例,误诊8例,漏诊3例;右冠病变CAG检出71例,冠脉CTA检出68例,误诊5例,漏诊8例(5例均为右冠远端病变)。结论冠脉CTA对冠心病患者冠脉自身病变有着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作为冠心病筛查和诊断首选的无创性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发生冠状动脉瘤病例的临床情况,探讨药物支架后发生冠状动脉瘤的机制及远期预后。方法:支架置入后5~1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对比药物支架与普通支架术后冠状动脉瘤发生情况;并对发生动脉瘤的患者进行长期临床随访。结果:457例患者于支架术后5~12个月复查了冠状动脉造影,有5例随访时发现了支架部位冠状动脉瘤(4例药物支架,1例裸支架);Cypher支架、Taxus支架和裸支架后发生冠状动脉瘤的比例分别为2.13%(3/141)、0.90%(1/111)和0.49%(1/205),P>0.05;药物支架术后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瘤分别有2.05%(3/146)、2.08%(1/48)和0%(0/48),P>0.05。这些患者平均19个月的临床随访中没有发生任何不良事件。结论:药物支架和裸支架在不同部位发生动脉瘤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比较和分析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为冠心病(CHD) 和冠状动脉基本正常者的血脂代谢改变情况,了解血脂代谢紊乱与CHD 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371 名住院病人进行CAG 并根据狭窄程度分为三组:A 组(CAG 基本正常,冠状动脉狭窄< 30% ,n = 111 例) ,B 组(CAG证实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内径狭窄≥50% ,n = 203例) ,C组(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n= 57 例),除外糖尿病、瓣膜病及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结果 血清TC:A组(5-22±1.12)mmol/L(200.8 ±43.1) mg/dL,B 组(5-58 ±1-26) mmol/L,(214-6 ±48-5) mg/dL,C 组(5-09 ±1-12) mmol/L(195-8 ±43-1) mg/dL,( P= 0-031 7) ;LDL- C:A 组(3-13±1-14)mmol/L(120.4 ±43.8) mg/dL,B 组(3-69 ±1-09) mmol/L(141-9 ±41-9) mg/dL,C组(3-23±1-15)mmol/L(124-4 ±44-2) mg/dL,(P= 0-027 4) ;HDL- C:A 组(1-18 ±0-41) mmol/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检出率与冠状动脉狭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国人冠状动脉(冠脉)起源异常的冠脉造影检出率,并探讨其与冠脉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在我院接受选择性冠脉造影的患者,观察并记录冠脉起源异常的检出频度和类型,以及合并冠脉狭窄的情况。结果 4094例患者中,共检出冠脉起源异常者32例,检出率为0 78%,其中右冠脉异常起源最为多见,占总数的65 6%;合并冠脉狭窄者共11例(占34 3% ), 其中仅5例(占15 6% )累及起源异常的冠脉,且无1例冠脉狭窄单独累及起源异常的冠脉。结论 国人冠脉起源异常的检出率与国外文献报道结果相似,其中以右冠脉起源异常最为多见,冠脉起源异常与冠脉狭窄不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支架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因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或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并发内膜夹层12例,成功植入冠状动脉支架(CS)17支,取得显著临床效果,且并发症少。初步结果提示,冠心病介入治疗中选择性应用CS,有益于PTCA后急性并发症的防治,亦可减少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造影中冠状动脉先天性变异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先天性变异的冠状动脉造影表现,探讨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2003年1月~2007年12月在武汉钢铁公司总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900例,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67例冠状动脉先天性变异,检出率为7.44%。其中检出冠状动脉瘘9例,检出率为1.00%,并以冠状动脉-右心室瘘最为多见。12例为冠状动脉起源和分布异常,占1.33%,并以右冠状动脉的先天性变异为多见。检出冠状动脉心肌桥(壁冠状动脉)46例,检出率为5.11%,并以左前降支心肌桥多见。结论:冠状动脉先天性变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多不典型或缺如,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各种冠状动脉先天性变异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疑诊冠心病的患进行螺旋CT和冠脉造影检查,并对两种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以冠脉造影结果为依据,螺旋CT检查冠脉钙化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6%,特异性为69%,准确性为78%。结论:螺旋CT检查冠脉钙化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准确性较好,简便、易行,无创伤,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