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MSP1是红内期疫苗的候选抗原。本文将裂殖子主要表面蛋白(MSPI1_(19))的两个类表皮生长因子(EGF)区的4种变异体在酿酒酵母中进行表达,对其表达产物进行抗原性和结构分析。载体构建:用引物和含有编码MSP1_(19)基因的p2ADH2的衍生物将P.f.3D7基因组DNA  相似文献   

2.
尽管人类在疫苗研制方面已经取得长足的进展,但还未发现有效的人类疟疾疫苗。目前认为寄生虫的暴露部位如裂殖子表面、棒状体、被感染红细胞表面的蛋白质是最有效的疫苗成份。已知约氏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MSP1)能激发小鼠产生抗体保护免疫,抗体主要针对C末端的两个表皮生长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恶性疟原虫主要裂殖子表面蛋白1C末端19ku片段(MSP1-19)重组蛋白的免疫活性。方法 利用毕赤酵母高效表达系统分泌表达MSP1-19,表达产物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兔,3次免疫后ELISA检测其血清中IgG滴度的变化,观测重组MSP“。免疫效应。结果 MSP1-19在毕赤酵母高效表达;重组MSP1-19免疫后,兔血清中IgG滴度的变化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MSP1-19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4.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释放时,其裂殖子表面蛋白-1(MSP1)被裂解为分子量约为83,30~28,38和42kDa的肽段,在裂殖子侵入RBC时,MSP1_(42)被再次裂解为MSP1_(33)和MSP1_(19o)MSP1_(33)为研究MSP1_(42)的再处理提供了途径。成熟裂殖体(T_9/96)用~(35)S-甲硫氨酸标记,培养4h后收集上清,与Sepharose结合  相似文献   

5.
疟原虫的裂殖子表面蛋白1(MSP1)已用以免疫宿主抵抗疟原虫的攻击。其C端的富含半胱氨酸序列中的两个表皮生长因子(EGF)样的基元更受到重视。 本文根据约氏疟原虫MSP1 C端的EGF样区位(第1649—1754位氨基酸)的DNA序列,设计一对寡核苷酸引物,进行  相似文献   

6.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4(MSP4)和5(MSP5)及其在鼠疟原虫中的同源蛋白4/5(MSP4/5)为膜内在蛋白,其基因含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编码分子量约36 kDa—40 kDa的蛋白。在蛋白的两端为疏水的信号肽区和GPI样区,近C端有一个EGF样结构区,含3对链内二硫键。恶性疟原虫不同株的MSP4之间可能存在散在的点突变,而MSP5则显示出极高的相似性。这些蛋白的免疫原性依赖于二硫键维系的空间构像。  相似文献   

7.
由于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C末端19kDa片段在结构和特性方面的特殊性,它越来越受到瞩目。本文就其产生,结构,免疫学特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可溶性的恶性疟原虫(3D7株)裂殖子表面蛋白1C末端MSP1-42蛋白.方法 采用两步PCR法拼接合成全长msp1-42基因,将测序正确的msp1-42基因构建至pET32a(+)表达载体,获得pET32amsp表达质粒,热激转化至宿主菌Rosetta gami(DE3)中进行诱导表达,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表达产物.结果 全合成了恶性疟原虫3D7株msp1-42基因,合成基因在Rosetta gami(DE3)中以可溶性形式高水平表达,所表达的重组蛋白能与识别MSP1-19构象表位的单克隆抗体mAb5.9、PfCP2.9兔血清及恶性疟患者血清发生免疫反应.结论 合成的msp1-42基因能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以可溶性的形式表达,所表达的重组蛋白MSP1-42具有抗原性.  相似文献   

9.
由于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IC末端19kDa片段在结构和特性方面的特殊性,它越来越受到瞩目。本文就其产生、结构、免疫学特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裂殖子提取液已成功地作为猴和鼠的免疫原,另外,已发现与裂殖子表面组分起反应的抗体能阻碍诺氏疟原虫裂殖子侵入红细胞或在体外抑制恶性疟原虫红内期发育。这表明在抵抗疟原虫的保护性免疫中有裂殖子表面抗原的参与。作者为了解夏氏疟原虫裂殖子膜的抗原成分,通过碘标记技术,用~(125)I标记夏氏疟原虫活裂殖子表面膜蛋白及总的裂殖子蛋白,然后与正常或免疫鼠血清反应,反应前后均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1.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4(MSP4)和5(MSP5)及其在鼠疟原虫中的同源蛋白4/5(MSP4/5)为膜内在蛋白,其基因含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编码分子量约36kDa-40kDa的蛋白。在蛋白的两端为疏水的信号肽区和GPI样区,近C端有一个EGF样结构区,含3对链内二硫键。恶性疟原虫不同株的MSP4之间可能存在散在的点突变,而MSP5则显示出极高的相似性。这些蛋白的免疫原性依赖于二硫键维系的空间构像。  相似文献   

12.
恶性疟原虫MSP-1,-2,-4,-5均以GPI锚定于裂殖子表面,而可溶性MSP-3部分地附着于裂殖子表面,MSP-1为200 kDa前体蛋白质,需经两次蛋白水解才产生以非共价形式多肽复合体结合于裂殖子表面,MSP1复合体还包括与MSP-1无关的由其它不同基因表达的22 kDa和36 kDa两条肽,表面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恶性疟原虫红内期抗原MSP1C-末端EGF2区域,用于分析该区域在自然感染条件下的免疫应答特点。方法制备恶性疟原虫裂殖体表面蛋白1(MSP1)C-末端的EGF2片段,并将其与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片段融合,通过电转化整合入毕氏酵母的基因组,进行诱导表达,纯化表达产物,并对其免疫特性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初始对单个EGF2片段表达未成功,与GST片段融合后检测到表达,经过Ni柱浓缩纯化的诱导表达上清,经SDS-PAGE分析在33kDa处出现表达的蛋白条带,经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该蛋白为所需的目的蛋白;ELISA结果表明GST-EGF2重组蛋白能够与免疫兔血清反应,且平均抗体滴度可达5981。结论利用毕氏酵母表达系统表达了EGF2结构域,并证明该蛋白能与特异抗体反应,可用于EGF2相关的疟疾保护性免疫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抗原的多态性曾在有关寄生虫多样性和种群动力学中进行过研究。裂殖子表面抗原(MSP)MSP1和MSP2已因其大小和序列的多态性而成为研究对象。为了利用另一独立的多态性标记物作种群研究,作者检测了裂殖子相关的分泌性多态抗原(MSP3)的多态程度。MSP3具有免疫学方面的重要性,通过对其多样性的分析,对它可能作为抗恶性疟的候选疫苗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设计研制安全有效的人脑型疟疫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根据MAD20 株裂殖子表面蛋白1 (MSP1) 和FC27 株裂殖子表面蛋白2 (MSP2) 基因编码区高度保守碱基设计并合成两对引物,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 技术对5 例脑型疟患者恶性疟原虫云南省勐腊县勐罕分离株CMH/YN 和云南省盈江县农场CYJ/YN 分离株基因组DNA MSP1 第13- 17 区基因和MSP2 基因进行扩增, 并将扩增产物分别经EcoRI 和KpnI, BamHI 和HindIII 双酶切后, 分子定向克隆M13mp18 和M13mp19 载体, 转染大肠杆菌(E. coli) TG1, 从含X-gal 和IPTG 的LB平板上, 将随机筛选得到的单个无色噬菌斑经E. coli JM 103 扩增, 用碱裂解法抽提重组子复制型DNA (RFDNA ) 后, 再分别经EcoRI 和KpnI, BamHI 和HindIII 双酶切鉴定。结果: 证实重组子为编码脑型疟患者恶性疟原虫CMH/YN 和CYJ/YN 分离株MSP1 第16- 17 区基因和MSP2 基因分子克隆M13 载体。结论: 首次报道确证脑型疟患者恶性疟原虫CMH/YN 和CYJ/YN 分离株MSP1 第16- 17 区基因和MSP2 基因分别与MAD20 株MSP1 和FC27 株MSP2 相应基因完全一致。这些发现对研究预防人脑型疟疫苗和建立一种新型脑型疟恶性疟原虫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设计研制安全有效的人脑型疟疫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根据 MAD2 0株裂殖子表面蛋白 1( MSP1)和 FC2 7株裂殖子表面蛋白 2 ( MSP2 )基因编码区高度保守碱基设计并合成两对引物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 PCR)技术对 5例脑型疟患者恶性疟原虫云南省勐腊县勐罕分离株 CMH/ YN和云南省盈江县农场 CYJ/ YN分离株基因组 DNA MSP1第 13- 17区基因和MSP2基因进行扩增 ,并将扩增产物分别经 Eco RI和 Kpn I,Bam HI和 Hind III双酶切后 ,分子定向克隆 M13mp18和 M13mp19载体 ,转染大肠杆菌 ( E.coli) TG1,从含 X- gal和 IPTG的 LB平板上 ,将随机筛选得到的单个无色噬菌斑经 E.coli JM10 3扩增 ,用碱裂解法抽提重组子复制型DNA ( RFDNA)后 ,再分别经 Eco RI和 Kpn I,Bam HI和 Hind III双酶切鉴定。结果 :证实重组子为编码脑型疟患者恶性疟原虫 CMH/ YN和 CYJ/ YN分离株 MSP1第 16- 17区基因和 MSP2基因分子克隆 M13载体。结论 :首次报道确证脑型疟患者恶性疟原虫 CMH/ YN和 CYJ/ YN分离株MSP1第 16- 17区基因和 MSP2基因分别与 MAD2 0株 MSP1和 FC2 7株 MSP2相应基因完全一致。这些发现对研究预防人脑型疟疫苗和建立一种新型脑型疟恶性疟原虫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些疟原虫在红内期晚期合成一种高分子量蛋白质,该蛋白称为PSA(裂殖体不同发育阶段的抗原)或MSPP(裂殖子表面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约氏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C端相对分子质量为41 000重组蛋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对其抗虫感染效果进行评价,为疟疾DNA疫苗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重组表达质粒pPGEX-2T-PyMSP1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2周后用约氏疟原虫子孢子感染小鼠.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抗MSP1抗体滴度,MSP1融合蛋白特异性免疫反应测定,MSP1对小鼠免疫保护作用.结果 免疫11 d后抗体水平开始上升,到42 d达到最高峰,各时段抗体滴度分别为:第11天1:2 183、第21天1:38 115、第42、63、86和第124天均维持在1:798 560水平;ELISA检测免疫后第21天小鼠抗MSP1的IgG、IgM、IgG1、IgG2a、IgG2b和IgG3,其405 nm波长的吸光度(A405)依次为1.82±0.61、0.33±0.05、2.35 ±0.77、1.14±0.40、2.22±0.58、0.18±0.02.免疫后的小鼠体内产生特异性保护免疫,子孢子攻击感染20 d后,原虫密度有较快的下降.结论 所表达的重组约氏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具有一定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能够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保护抗体,并且该抗体能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对高疟区人体疟疾的先天性免疫仍不甚了解。本文报道在利比里亚疟疾高度并全年传播的热带雨林地区研究了100名婴儿从出生到1岁间,两类抗体即经胎盘获得的抗恶性疟原虫裂殖体抗体以及抗重组裂殖子蛋白MSP1_(19)抗体是否有抗感染和发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尼日利亚北部乡村疟疾高发季节中,恶性疟原虫基因的多样性和多重感染及其与人群暴露程度的关系。 编码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的基因MSP2具高度多态性,属于FC27等位基因家族和3D7等位基因家族,此基因常被用于恶性疟原虫的变异性及多重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者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分析了尼日利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