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黄甘草汤出自《金匮要略》,原治胃肠实热之食已即吐者。方由大黄、甘草组成,方中以大黄为君,荡涤胃肠实热;伍以甘草缓急和胃,既使大黄泻下而不伤胃,又令热去而胃气和降。笔者取其清热通腑之理,辨证施治于儿科临床,疗效满意,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2.
大黄甘草汤出自《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由大黄、甘草组成,原为胃肠实热呕吐而设。笔者用此方治疗多种病症,效果显著,现举验案4则如下。1 慢性胃炎 王某,男,36岁,1996年5月8日初诊。近2年来,因饮酒过度,致胃部郁闷不舒,1月前症状加重,每于食后胃脘胀闷疼痛,常感恶心,时有吐酸,大便不爽,每天2-3次, 相似文献
3.
大黄甘草汤出自《金匮要略》,由大黄甘草二味组成。原文为 :“食己即吐者 ,大黄甘草汤为主之”,有人报道用于神经性呕吐及厌食症 ,笔者临床治疗杂症 ,亦获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过敏性紫癜 张某 ,女 ,2 2岁 ,学生。 2 0 0 2年 4月 1 8日就诊。双下肢皮肤反复出现瘀斑瘀点1 5d,曾于本院内科及皮肤科以过敏性紫癜 ,服用强的松、维生素 C、朴尔敏等药 ,紫癜一度消退 ,之后又有新的出现。症见 :紫癜暗红 ,大小不一 ,尿黄便结 ,脉数 ,舌红、苔薄黄 ,血小板正常 ,尿检红细胞 ( ++)。中医诊为肌衄 ,病机为血分热盛 ,损伤脉络 ,而见紫癜和尿… 相似文献
4.
《金匮要略》大黄甘草汤,由大黄、甘草组成,是治疗胃肠实热呕吐的一首方剂。笔者临床以此方为主治疗胃肠实热之不寐、胁痛、热淋等,收效颇佳,兹举例如下。1不寐邹某,女,41岁,1998年4月13日初诊。失眠1年余,曾服安定、谷维素等西药好转,近1月来病情加... 相似文献
5.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由芍药、甘草组成。功能缓急止痛。原治太阳病误服桂枝汤而使阴阳皆伤;经治疗阳虽恢复,而营阴不足,无以养筋致使脚筋脉挛急之证。笔者运用本方加味治疗它病,每收良效,现介绍如下。1习惯性便秘陈某,女,35岁,1994年3月5日就诊。... 相似文献
6.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由芍药、甘草组成,具有益阴荣筋、缓急止痛之效。笔者临床应用本方治疗各类杂证,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芍药甘草汤出自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一书,由芍药、甘草各四两组成。该书第29条云:“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则伸……。”仲景在此明确地指出本方的适应症。继仲景后,历代医家验证本方的疗效的记载实不鲜见,如《朱氏家藏方》“治热脚气,不能行步”,《朱氏集验方》去杖汤,“治脚弱无力,步行艰难”,《医学心悟》“芍药甘草汤治腹痛如神”,《方极》“治拘挛急迫者”,《类聚方方义》“治腹中拘挛而痛者,小儿夜啼不止、腹中拘急亦奇效……”等。笔者在前贤运用芍药甘草汤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甘草附子汤源于《伤寒论》,由甘草、附子、白术、桂枝组成。主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笔者师仲景之法,揆度方义,是方不徒为风湿滞留关节而设,延伸用于厥证、吐泻、血证,效果满意。爰将临证新用之鄙见,胪列于下,以就正于同道。(一)气厥谭某,男,13岁。学生。1986年5月13日初诊。患者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汗出肢冷。查: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微。属气厥虚证。宜温经散寒,回阳救逆。处方:炮附 相似文献
9.
大黄附子汤方出《金匮要略》,系张仲景为寒实积聚而设,功具温阳导滞。笔者师此方灵活加减,治疗脏毒、寒疝、不孕症,每获捷效。兹举数案如下。 1 脏毒(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何某,男,49岁,1982年10月2日初诊。腹泻血水,夹带粘液10年。开始时每日3次~5次,最近2年反复发作,有时每日10次~20次。每食生冷、油腻,则腹泻加重。曾经某医院多次检查,诊断为慢性 相似文献
10.
大黄附子汤出自《金匮要略》,原为寒实内结而设,以达温阳散寒、泻结行滞之效,是温下之祖方。我在临床以本方为主用于内、外、妇等科多种疾病的治疗,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大黄牡丹皮汤临床新用刘昭坤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分院卫生所(255200)主题词大黄牡丹汤/治疗应用肠梗阻/中医药疗法子宫附件炎/中医药疗法大黄牡丹皮汤出自《金匮要略》,主治“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本方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泻下逐瘀、散结消肿之功... 相似文献
12.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仲景设此方,以芍药甘草相配,酸甘化阴,用于治疗伤寒误汗后,阴液受损,筋脉失养,出现的以“肢挛急”为主症的病症。笔者跟随万政主任医师学习,万老对本方的应用,颇有发挥,兹举验案四则。1 呃逆案李某,男,44岁,1997年4月20日初诊。患者一周前晚上?.. 相似文献
13.
芍药甘草汤(《伤寒论》)由芍药、甘草组成,具有缓急止痛之功。如用白芍配炙甘草,还可养血和中,赤芍伍生甘草,并能凉血解毒。笔者运用此方随证加味,治疗儿科病证,均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带状疱疹:向某,女,63岁.患者于二天前左腰部皮肤有针刺样掣痛,渐渐出现米粒大小之扁平水疱,内有浆液,不透明,灼热不适,不敢碰触.疱诊从左侧腰前渐渐向前后发展.并伴有头晕、乏力、烦躁易怒,小便黄,舌苔薄黄,脉细弦.此乃年老体虚,肝阴不足,阴不(佥欠)阳,肝火妄动.治宜清热解毒,(佥欠)阴止痛.方用芍药甘草汤加味,白芍30克,甘草15克,延胡索20克,胆草12 相似文献
15.
芍药甘草汤首见于<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系仲景为伤寒误汗亡阳,阳复后脚挛急而设.本方由芍药、炙甘草组成,药少而力专,芍药与甘草配伍可达酸甘化阴、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之功效.主治营阴不足、肝脾不和引起的脘腹诸痛,四肢挛急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芍药甘草汤具有解痉、镇痛、抗炎、止咳、平喘、抗过敏作用,临床广泛用于神经、消... 相似文献
16.
1头痛武某,男,56岁,1989年3月就诊.有头痛病史20余年,时发时止.5天前其病复发,头痛如针刺刀劈,持续终日,夜间痛甚,不能人题.因不堪其苦,曾肌注度冷丁,仅可缓解2小时.某医投通窍活血汤不效,转求余治.诊见病人表情痛苦,呻吟不止、头痛以巅顶为甚,牵引两目,两颧微赤,心悸不安,舌光红少苔,有瘀斑,脉结代。治宜滋阴港阳,化瘀通络止痛.用芍药甘草场加味:白芍45g,赤芍45g,炙甘草30g,全蝎5g,藁本10g,龟版10g,牡蛎15g,1剂痛止。继服3剂,巩固疗效。按:本证乃肝肾阴亏,凤阳上犹,瘀血痹阻之头痛.故用白芍、龟版、… 相似文献
17.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由芍药、甘草二味组成,原用于治疗脚挛急不伸。笔者以此方治疗多种病证,疗效显著,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9.
芍药甘草汤的临床新用郑州矿务局总医院周世杰,吕松芬(452371)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乃医圣仲景所创治疗太阳病误汗伤阴所致之脚挛急、不得伸诺疾,功擅益阴养血、缓急止痛。随着其治疗范围的拓宽,其新用途越来越多,现广泛用于临床各科血虚津伤和疼痛症的... 相似文献
20.
<正> 大黄甘草汤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主治阳明积热,肠中阻滞,浊邪冲逆,大便不通的“食入即吐”之证。笔者在临床中,扩大本方运用范围,治疗急性胆囊炎、中毒性痢疾、内耳眩晕症,均收到满意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