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同时间窗溶栓对心梗后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发病 12h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 78例患者 ,按溶栓后冠脉有无再通分为再通组 (5 0例 )和未再通组 (2 8例 ) ,测定溶栓治疗前后QT离散度 (QTd)、校正的QT离散度 (QTcd) ,并观察两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 :溶栓前两组Q T离散度无差异 ,溶栓后QT离散度再通组明显低于未再通组 (P <0 0 5 )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溶栓前再通组与未再通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溶栓后再通组显著低于未再通组 (P <0 0 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行有效的静脉溶栓治疗可缩短QTd、QTcd ,改善心肌电稳定性 ,并减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 5 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结果显示 ,溶栓再通组QT离散度较溶栓未通组QT离散度显著减少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且再通组QT离散度与溶栓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溶栓未通组其溶栓前后QT离散度值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因此 ,QT离散度可作为溶栓再灌注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对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静脉溶栓对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34例AM I患者分为溶栓再通组,未通组及非溶栓组,测定其溶栓前后的QTd,并与非溶栓组QTd比较。结果AM I患者溶栓前QTd溶栓组(83.28±11.15)ms,与非溶栓组(84.25±11.23)ms,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溶栓治疗再通后,QTd明显减少。溶栓未通组及非溶栓组(48.43±7.12)ms,(49.11±8.29)ms,显著高于溶栓再通组(39.21±6.23)ms(P<0.05),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及猝死组(95.81±9.52)ms的QTd明显长于无VT,VF及非猝死者(75.97±9.33)ms(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再通后,随心肌缺血改善,QTd明显改善,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患者QT离散度的变化并评价该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象为AMI者,共41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①溶栓再通组21例;②常规治疗组20例。应用标准12导联心电图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病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CT离散度变化。结果溶栓再通组2周、1个月时的QTD、QTCD均较常规治疗者相应时间段小(P〈0.05或〈0.01),但3、6个月时的QTD、QTCD两组间无差异性(P〉0.05);同组内比较,患者3、6个月时的QTD、QTCD比2周时小(P〈0.05或〈0.01),1个月同2周时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2周时溶栓再通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Lown Ⅱ级或以上)低于常规组(P〈0.05),有室性心律失常者同无室性心律失常者相比,前者QTD、QTCD较大(P〈0.01或〈0.05)。结论溶栓后冠脉再通的AMI患者的QT离散度较小,说明冠脉再通改善心肌复极和传导的差异性,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溶栓前后QT离散度测定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将 6 7例AMI患者中有心律失常的 30例分为心律失常组 ,37例无心律失常分为对照组 ,测定溶栓前后QT离散度。结果 AMI心律失常组与对照组间QTd差异有极显著性 (94 8± 9 2msvs 6 6 .32± 12 2ms,P <0 0 1) ,溶栓后QTd降至 6 8 3± 8 8ms,心律失常消失。结论 成功的溶栓可使QTd显著下降 ,减少危险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治疗对心电图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对22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QT离散度的差异作比较。结果:成功溶栓后QTcd较溶栓失败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AMI成功溶栓可减少OTcd,增加心室肌的电稳定性,从而减少致死性心率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116例AMI患者 ,溶栓再通组 3 6例 ,未通组 16例 ,非溶栓组 64例 ,比较 3组QTd。结果 :溶栓再通组QTd值明显减少 ,未通组及非溶栓组QTd值增大 ,且后两组QTd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QTd增大者发生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比率增大。结论 :溶栓再通后AMI患者QTd值明显降低 ,同时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后的QT离散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玉堂  潘玉梅 《临床荟萃》1997,12(14):635-636
本文报道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56例AMI心电图的QT离散度(QTd)动态变化,并以56例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者作对照,旨在探索溶栓治疗对心肌电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作者对 60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进行了溶栓治疗 ,现就QT离散度在判断溶栓再通中的作用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AMI 60例中男 38例 ,女 2 2例 ,年龄 42~ 82岁 ,平均 65 2 0岁。诊断符合 1 979年WHO制订的AMI诊断标准。所有患者无电解质紊乱 ,无束支及室内传导阻滞 ,未服用影响心肌复极药物 ,无溶栓禁忌症。 60例患者皆于发病后 6h内溶栓 ,应用尿激酶 (天普洛欣 ,广东天普公司产品 ) 1 50万U溶于 5%GS中 ,于 30min内滴完 ,同时配合吸氧、心电监护、硝酸酯类及肠溶阿司匹林等药物。心电图记录用日本产 651 1心电图机 ,…  相似文献   

15.
QTcd增大对预测急性心肌梗塞后恶性心律失常和心脏猝死的发生已有较多报道 ,溶栓治疗能减少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率。本文通过4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前后QTcd的变化 ,探讨溶栓治疗对QTcd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对象1993年10月~2001年10月收治的首次急性心肌梗塞患者48例 ,男30例 ,女18例。年龄40~67岁 ,平均 (50±3.5)岁。其中前壁心肌梗塞35例 ,下壁心肌梗塞13例。全部病人均有心电图及血清酶证实 ,除外血电解质紊乱、房颤及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接受溶栓治疗的条件为 :入院距发病时间…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35例静脉溶栓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张燕  伍卫  张旭明  胡晖 《新医学》1998,29(1):18-20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前后Q篱散度的动态变化与溶栓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地观察了溶栓、非溶栓患者治疗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结果:溶栓成功组(12例)溶栓后2小时QT离散度明显增加以逐渐缩短。溶栓失败组(8例)溶栓后2小时、2天的QT离散度无明显变化。溶栓失败组和非溶栓组(15例)治疗后7天-14的QT离散度较治前短,两组无明显差别。溶栓成功组7天-14天的QT离散度较溶栓失败组明显缩短。结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前后QT离散度(QTdispersion,QTd)的变化及早期再灌注对QTd的影响。方法:对61例AMI患者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予溶栓前及溶栓2h后同步记录18导联心电图,分别测量成功组及失败组的QTd,并进行前后比较。结果:溶栓后再通41例,溶栓后未通20例。血管未通组其QTd较前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再通组其QTd较血管未通组降低程度更大,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QTd可作为评价AMI患者溶栓后判断溶栓成功与否的一项临床早期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前后测定QT离散度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41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分别测定其溶栓治疗前后QT离散度(QTd),探讨QTd在判断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溶栓成功血管再通组25例溶栓前QTd为78.10±21.62ms,溶栓后QTd为41.20±18.23ms,两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溶栓失败血管未通组16例溶栓前QTd为79.10±22.31ms,溶栓后QTd为74.20±21.56ms,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作者认为:AMI溶栓后QTd的变化可作为临床判定溶栓疗效的一项无创性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美托洛尔对QT离散度 (QTd)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 14 2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 ,男 95例 ,女 47例 ,平均年龄 5 7± 12 3岁 ,随机分为治疗组 78例 ,对照组 64例 ,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相似。在AMI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治疗组给予美托洛尔 6 2 5~ 5 0mg口服 ,2次 /d ;对照组仅常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 1周后同步记录体表常规 12导联心电图 ,每一导联连续测量 3个Q -T间期 ,取其均值。最大QT间期 (QTmax)与最小QT间期 (QTmin)之差为QTd。结果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给予美托洛尔后 ,QTd、QTcd显著缩小 (P <0 0 1) ,QTmax无明显改变 (P >0 0 5 ) ,QTmin显著延长 (P <0 0 5 ) ,心率显著减慢 (P <0 0 1)。而对照组QTd、QTcd、QTmax、QTmin、HR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AMI早期应用 β1 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 ,可显著延长正常心肌的复极过程 ,从而防治早期恶性心律失常 ,降低猝死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