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鞠芳  王秀珍  马学真 《河北医学》2007,13(7):766-769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和肺耐药蛋白(LRP)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GST-π和LRP在80例胃癌组织和2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胃癌组织学类型、肿瘤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对GST-π和LRP表达的影响.结果:GST-π和LRP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胃粘膜组织(P<0.05);在高中分化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低分化腺癌(P<0.05);在浸润粘膜及粘膜下层组、肌层组、浆膜及浆膜外组表达率无显著差别(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组GST-π、LRP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GST-π、LRP在胃癌原发性多药耐药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肿瘤浸润深度无关,联合检测GST-π、LRP对于胃癌判断预后、制定化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沈承澜  沈振斌  陈伟东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2):2460-2463,2466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它们在胃癌增殖、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135例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999年12月-2005年12月手术的胃癌病例,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标本VEGF、HIF-1α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用K-M生存分析及Cox回归单因素、多因素比较分析影响胃癌患者预后因素.结果 胃癌组织VEGF、HIF-1α阳性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胃癌组织VEGF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胃癌组织HIF-1α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显著相关(P<0.01).胃癌组织中VEGF、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的肿瘤部位、Borrmann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VEGF阳性表达、HIF-1α阳性表达等影响因素与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TNM分期、淋巴结转移、HIF-1α阳性表达为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HIF-1α在胃癌中是肿瘤耐受缺氧的中心环节,VEGF和HIF-1α的阳性表达可作为判断肿瘤具有高度侵袭转移潜能和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 1)、Glypican-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2例(男35例,女17例;鳞癌32例,腺癌20例)肺癌组织中HIF-1α、Glut 1、Glypican-3的表达.结果 52例肺癌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36例(69.2%);Glut 1阳性表达38例(73.1%);Glypican-3阳性表达7例(13.5%).肺癌组织Ⅲ~Ⅳ期与Ⅰ~Ⅱ期中高度分化与低分化组比较,HIF-1α、Glut 1阳性表达率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织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比较,HIF-1α、Glut 1阳性表达率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织中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组比较,HIF-1α、Glut 1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lypican-3在肺癌组织中与在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组织中HIF-1α与Glut 1蛋白阳性表达,HIF-1α与Glut 1阳性表达与肺癌的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与年龄、性别等无关.Glypican-3在肺癌中表达较低,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无差异.  相似文献   

4.
结直肠腺瘤及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27例结直肠正常黏膜、13例腺瘤和61例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并探讨HIF-1α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浸润等的关系.结果: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HIF-1α无表达;腺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5.4%(2/13),且均为弱阳性表达,2组HIF-1α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为65.6%(40/61),其中弱阳性、阳性及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9%、19.7%、18.0%,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粘膜和腺瘤组织(P<0.01).HIF-1α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P<0.05)和Dukes 分期密切相关(rs=0.554,P<0.01),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部位、大小、组织病理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HIF-1α过表达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的晚期事件,与结直肠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10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5例正常卵巢组织中HIF-1α和GST-π蛋白的表达。比较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析HIF-1α和GST-π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HIF-1α、GST-π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中无表达,在恶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5),且其阳性表达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和病理学分级增加而增加(P<0.05)。卵巢癌组织中HIF-1α和GST-π表达呈正相关(rs =0.676,P<0.05)。结论 HIF-1α可能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乏氧引起的耐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HIF-1α、JNK1、P-gp、MRP1和LRP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临床病理关系及预后意义.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染色,检测HIF-1α、JNK1、P-gp、MRP1和LRP在135例胃癌及27例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HIF-1α、JNK1、P-gp、MRP1和LRP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胃黏膜(P《0.05);TNM分期中的Ⅲ~Ⅳ期组和伴有淋巴结转移组的HIF-1α、P-gp、MRP1、LRP阳性表达率高于相应的Ⅰ~Ⅱ期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JNK1的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各参数之间无明显相关.HIF-1α、JNK1、P-gp、MRP1和LRP各指标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并与生存期密切相关,阳性表达组较之阴性表达组平均生存期缩短(P《0.05).结论 HIF-1α、P-gp、MRP1、LRP阳性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HIF-1α、JNK1、P-gp、MRP1和LRP阳性表达可能具有胃癌预后判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P53及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与结直肠癌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与结直肠癌血管生成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结直肠癌组织中p53、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为65.6%,其中弱、中、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9%、19.7%、18.0%,p53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6%和49.2%,MVD平均为28.7±12.9.HIF-1α、VEGF表达及MVD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和Dukes分期密切相关.p5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密切相关.p53、VEGF阳性表达率及MVD均与HIF-1α阳性表达程度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61,P<0.05;0.591,P<0.01;0.795,P< 0.01).结论HIF-1α/VEGF通路在结直肠癌组织血管 生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53基因失活可能经HIF-1α/VEGF通路促进肿瘤血管生成.p53基因失活、HIF-1 α、VEGF过表达及高MVD与结直肠癌的不良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8.
肺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浸润和mP53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突变型P53(mutant P53,mP53)表达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浸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经外科手术切除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P53,CD1α,CD83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 肺癌组织中可检测到mP53阳性肿瘤细胞及CD1α,CD83阳性DC的表达;有淋巴结转移组中mP53及CD1α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Ⅲ-Ⅳ期组中CD1α阳性DC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mP53阳性肺癌组织中CD83阳性DC表达率明显减少,而CD1α阳性DC表达率明显增加,与mP53阴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组织中mP53表达与肺癌组织中浸润树突状细胞的成熟状态密切相关,在肺癌的免疫逃逸和疾病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潘铁成  张毅  李军  陈涛 《华中医学杂志》2007,31(2):105-106,125
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 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SCLC组织HIF-2α的表达.结果 NSCLC组织中HIF-2α阳性表达率为70.8%,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HIF-2α阳性表达率为73.3%,无淋巴结转移的HIF-2α阳性表达率为66.7%,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Ⅰ~Ⅱ期HIF-2α阳性表达率为58.6%,Ⅲ~Ⅳ期HIF-2α阳性表达率为89.5%,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HIF-2α的表达与NSCLC的浸润性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SABC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IF-1α蛋白在49例胰腺癌组织和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HIF-1α蛋白在49例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9.6%(39/49),而在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均未见表达,两者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胰腺癌的大小、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0.01),而与胰腺癌的部位、病理分级无关(P>0.05).结论 HIF-1α的高表达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HIF-1α和VEGF蛋白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140例甲状腺癌组织、50例甲状腺腺瘤及3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并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分析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结果 甲状腺癌组织中HIF-1α、VEGF阳性表达和MVD计数均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和甲状腺腺瘤组织(P<0.05).在140例甲状腺癌组织中,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浸润达包膜或包膜外、分化程度高以及AJCC分期高者HIF-1α的表达明显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未突破包膜、分化程度低以及AJCC分期低者(P<0.05).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浸润达包膜或包膜外以及AJCC分期高者VEGF及MVD计数明显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未突破包膜以及AJCC分期低者(P<0.05).甲状腺癌组织中HIF-1α、VEGF表达及MVD值之间相互两两呈显著正相关(r=0.605、0.564、0.513,P< 0.05).结论 HIF-1α、VEGF和MVD计数可作为辅助甲状腺肿瘤早期鉴别诊断和预测其甲状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食管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0例食管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HIF-1α的表达.结果:食管癌组织中HIF-1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黏膜(90%vs58%,P<0.05),深层浸润组高于浅层浸润组(P<0.05),与食管癌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HIF-1α的高表达可能与微环境缺氧有关,亦可能与食管癌的癌变及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13.
复方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多种耐药相关蛋白(P-gP、MRP、LRP、GST-π、TOPO-Ⅱ)在人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相关因素(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2例大肠癌组织中P-gP、MRP、LRP、GST-π、TOPO-Ⅱ的表达.结果:P-gP、MRP、LRP、GST-π、TOPO-Ⅱ在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39%(85/92)、41.30%(38/92)、84.78%(78/92)、97.83%(90/92)、90.22%(83/92).且TOPO-Ⅱ在大肠癌患者的不同年龄段(<30岁、30~60岁、>60岁)、肿瘤的不同浸润深度(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LRP和P-gP在肿瘤的不同浸润深度(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耐药相关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均高表达,与大肠癌的耐药性密切相关,对其的深入了解有利于指导临床制订合理的化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NAC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P-糖蛋白(P-gp)、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和谷胱甘肽转移酶S(GST-π)定量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及图像定量分析技术,对92例NSCLC标本(其中52例未经化疗的直接手术标本,20例同时具备化疗前活检标本和化疗后手术标本)中P-gp、LRP、MRP和GST-π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 P-gp、LRP、MRP和GST-π在未经化疗的标本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06%,72.22%,81.94%,83.33%;P-gp、LRP和GST-π在腺癌中的表达强度均高于鳞癌(P<0.05,P<0.001,P<0.001),MKP的表达在腺、鳞癌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新辅助化疗后,P-gp、GST-π平均光密度与积分光密度在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肿瘤大小、年龄以及淋巴结有无转移组中,均高于化疗前(P<0.05或P<0.001);而LRP、MRP平均光密度与积分光密度在上述各组中,在新辅助化疗前、后,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肺腺癌的原发耐药性可能强于鳞癌;新辅助化疗可能通过诱导耐药蛋白的表达增加肺癌组织的获得性耐药;新辅助化疗的采用与否应视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Ⅰ~Ⅱ期NSCLC采用新辅助化疗应慎重,以免影响术后化疗效果;检测NSCLC新辅助化疗前、后耐药蛋白的定量表达,对术前及术后个性化化疗方案的选择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6例乳腺癌组织、4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GST-π的表达情况. 结果 GST-π在乳腺良性肿瘤中阳性表达率为22.5%(9/40),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9.44%(25/36),Ⅲ期乳腺癌中GST-π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淋巴结转移组GST-π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 GST-π阳性表达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π)和肿瘤抑癌基因产物p53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4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GST-π和p53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的GST-π的阳性表达率为72.1%;p53的阳性表达率为67.4%,与淋巴结转移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GST-π和p53蛋白,对预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危险性、指导临床进行针对性治疗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肺癌组织中VHL和HIF-1α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肺癌组织中希佩尔林道(VHL)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80例肺癌及20例正常肺组织手术切除标本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二步法测定VHL和HIF-1α的表达。分析VHL和HIF-1α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结果:肺癌组织VHL表达阳性率(56.3%)明显低于正常肺组织(90.0%)(P<0.01);HIF-1α表达阳性率(65.0%)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20.0%)(P<0.01);中高分化、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VHL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分化和未分化、Ⅲ~Ⅳ期及有淋巴结转移者(P<0.01~0.05),而HIF-1α表达阳性率则相反(P<0.05);肺癌组织中VHL和HIF-1α表达水平呈高度负相关(P<0.01)。结论:VHL和HIF-1α可能是反映肺癌发生、进展、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NSCLC组织HIF-1α和VEGF的表达,并测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NSCLC组织中HIF-1α及VEGF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HIF-1α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肿瘤的大小和肿瘤的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05);VEGF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肿瘤的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均密切相关(均P<0.05);HIF-1α与VEGF、MVD,VEGF与MVD的表达之间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89、0.448、0.571,均P<0.01).结论HIF-1 α及VEGF的增强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浸润性发展和肿瘤血管生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HIF-1α蛋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HIF-1α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探讨HIF-1α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乳腺组织(20例)、乳腺囊性增生组织(20例) 、乳腺不典型增生组织(20例)及乳腺癌组织(60例)中HIF-1α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和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HIF-1α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无阳性表达,在乳腺囊性增生组织、乳腺不典型增生组织及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 30%, 61.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组癌组织中HIF-1α蛋白的表达率高于高、中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分期越高,其阳性表达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中的HIF-1α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P<0.05);HIF-1α蛋白表与患者5 a生存率有关(P<0.05).结论:HIF-1α蛋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表达呈进行性上升的趋势,过度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乏氧诱导因子-1 α(HIF-1 α)和谷胱甘肽-S-转酶-π(GST-π)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MTT法对71例未经化疗的宫颈癌患者行体外化疗药物阿霉素、卡铂、紫杉醇5-氟尿嘧啶和顺铂的敏感性检测,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HIF-1 α和GST-π在宫颈癌中的表达进行检测,将其表达情况与对应的化疗耐药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71例宫颈癌患者对紫杉醇(TAXOL)、顺铂(DDP)、阿霉素(ADM)、5-氟尿嘧啶(5-Fu)和卡铂(CBP)的耐药率分别为38.03%(27例)、53.50%(38例)、54.93%(39例)、26.80%(19例)和47.90%(34例).腺癌耐药例数多于鳞癌,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F-1 α和GST-π在71例宫颈癌患者中阳性率分别为56.34%(40/71)和57.75% (41/71),HIF-1 α和GST-π在腺癌中的阳性率高于鳞癌,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和GST-π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呈明显相关,P <0.05.HIF-1α和GST-π的表达与化疗药物敏感性之间均存在明显相关(P<0.05).结论 HIF-1 α和GST-π可能共同参与介导宫颈癌的多药耐药,两者在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及共表达可作为预测宫颈癌患者多药耐药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