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Graves病与HLA—DR,DQ抗原关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HLA-DR、DQ抗原与Graves病发病的关系。方法:检测50例Graves病患者14种HLA-DR、DQ抗原,并与50健康献血员对照。结果:Graves 病患者HLA-DR;抗原频率和相对危险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HLA-DR1抗原与Graves病呈相关联,Graves病的发病有一定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2.
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检测Graves病患者HLA-DR基因罗国春刘述文陈香梅我们采用PCR/SSO技术检测41例Graves病患者HLA-DR基因,并与255例正常人比较,以分析HLA-DR与Graves病的关系。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Graves病...  相似文献   

3.
近年研究发现,在白种人中Graves病的发病与HzA(人类白细胞相容性抗原)的B8及DR3位点相关,而在国人中与BW60,DR1及DQW1位点相关[1]。Yana-gawa等[2]报道在白人中与DR3位点连锁不平衡的DQA10501等位基因与Grave;病的发病密切相关,为此,我们运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序列特异性寡核昔酸探针杂交方法(PCR-SSO)对中国南方汉族人群HLADQA1/DQB1位点与Graves病发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对长期生活在长江以南的汉族人群中选择无明显亲…  相似文献   

4.
周汉建  余步云 《广东医学》1998,19(10):747-748
目的:探讨风心病与HLA-DR、DQ抗原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微量淋巴细胞试验方法--Terasaki标准方法,对35例无血缘关系的广东汉族人风心病患者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进行HLA-DR、DQ抗原分别检测。结果:风主病患者DR4抗原频率增高,为57.1%,DR2抗原频率降低,为2.9%,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而DQ抗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疾病关联分析结果HLA-DR4抗原的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碘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具有遗传倾向疾病Graves病一级亲属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采用细胞培养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Nal对PBMNC HLA-DR表达的影响。结果:Graves病一级亲属:PBMNC HLA-DR表达量随培养液Nal浓度增加而递增;而对正常无遗传倾向者PBMNC HLA-DR表达量无影响。结论:过多的碘可以上调有遗传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SSOPH)方法(DQAl,共用9个探针,DOB1,共10个探针),对北京地区汉族49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患者及48名健康对照者HLA-DOBl基因和27例IDDM患者及29名对照者HLA-DQAl基因的研究提示:(1)HLA-DQAl基因的A4等位基因(RR=11.7,Pc<0.02)与IDDM易感性呈显著正相关。(2)HLA-DQB1基因的DOB1*0601(DQW1.12)等位基因与IDDM抵抗性相关(RR=0.03,Pc<0.002)。(3)HLA-DQ657天门冬氨酸[HLA-DQβ57Asp(+)纯合子基因型与IDDM易感性降低有关,而HLA-DQβ57非天门冬氨酸[HLA-DQB57Asp(-)]纯合子基因型与IDDM易感性增强有关,说明HLA-DQβ链第57位氨基酸在决定IDDM易感性方面的重要作用。同其它人种相比,HLA-DQβ57Asp(-)纯合子基因型频率在中国人群中的减少及HLA-DQβ57Asp(+)纯合子基因型频率在中国人群中的增多可能同中国人群IDDM发病率低有关。  相似文献   

7.
探讨Graves病和桥本甲状腺功能亢进,桥本甲状腺炎三者在病因学上的联系。方法 用ABC免疫组化法,检测13例GD,7例HTX,10例HT和6例正常对照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膜HLA-DR的表达。结果 HT组表达最强,HTX组次之,GD最弱,NC组TFC不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HLA-DQA1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汉人MG易感性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PCR-RFLP法进行HLA-DQA1基因分型。结果 将MG病例组按不同胸腺组织、不同发病年龄结合性别进行分组与对照组比较,都有DQA1*0301频率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DQA1*0301参与中国汉人胸腺增生型和小于30岁发病的男性MG患者易感性。  相似文献   

9.
湖南汉族群体HLA—DQA1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湖南汉族群体HLA-DQA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方法;应用PCR/SSP和银染PCR/SSCP技术对60名无血缘关系湖南汉族健康个体作HLA-DQA1基因分型。结果:检出10种HLA-DQA1等位基因。基因频率范围为0.0167~0.2254,HLA-DQA1*0302,*0501,*0102常见等位基因,HLA-DQA1*0101,*0201,*0401为少见等位基因。检出26种基因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蒙古地区汉族人群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 1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
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法对50例汉族哮喘病人与50例汉族健康者进行人
类白细胞抗原HLA-DQB 1等位基因频率检测。结果:汉族支气管哮喘HLA-DQB 10602基因频率高于汉族
健康对照组(P<0.01,OR=6.163)。结论:HLA-DQB 10602基因可能是内蒙古地区汉族支气管哮喘病人的
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1.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多菌型瘤型麻风(LL)13例,界线类偏瘤型麻风(BL)3例,界线类麻风(BB)2例,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BT)4例,结核样型麻风(TT)2例以及5例正常人皮肤水泡液内单核细胞HLA-DR抗原表达。结果发现,正常对照组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明显高于病人组(P<0.01);各病人组间HLA-DR表达率亦有显著性差别(P<0.01和P<0.05),其中以LL/BL组最低,依次为BB组、TT/BT组。提示麻风,特别是LL病人对麻风杆菌缺乏特异的细胞免疫可能与病人单核细胞HLA-DR抗原表达减少,影响其向T细胞传递抗原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HLA-DRβ1* 04抗原表位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探讨HLA-DRβ1* 04抗原表位检测在RA中的意义。方法: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检测140例RA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的HLA-DRβ1* 04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所对应的抗原表位与RA患者临床表现及血清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140例RA患者中,HLA-DRβ1* 04阳性率为57.9%,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LA-DRβ1* 04阳性的RA患者中QK/RRAA序列阳性率为42.9%,高于对照组的13.0%,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含有QK/RRAA序列的RA患者关节畸形发生率明显增高,晨僵>1 h的患者明显增多,血清CRP值、抗CCP抗体阳性率及RF阳性率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LA-DRβ1* 04是RA易感基因;携带QK/RRAA序列的RA患者关节受累明显,易发生关节畸形,HLA-DRβ1* 04抗原表位可以作为判断RA活动性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异甘草酸镁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单核细胞吞噬能力和抗原递呈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经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的AIH患者(AIH组)及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添加不同浓度异甘草酸镁处理24 h,流式细胞仪测定HLA-DR+和CD80+细胞百分比。将经CD14单克隆磁珠抗体分选提纯后的PBMCs与FITC标记的大肠杆菌共培养,荧光显微镜观察并计算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加以验证。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IH组(未加药)PBMCs的HLA-DR+和CD80+细胞百分比、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对照组中,与空白组比较,异甘草酸镁组PBMCs的HLA-DR+和CD80+细胞百分比、吞噬率及吞噬指数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IH组,与空白组比较,异甘草酸镁组(1、10 mg/mL)PBMCs的HLA-DR+和CD80+细胞百分比、吞噬率及吞噬指数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异甘草酸镁能够提高AIH患者减弱的单核细胞抗原递呈功能和吞噬能力,提示异甘草酸镁具有调节AIH患者单核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蒙古蒙、汉民族人群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方法选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对内蒙古汉族支气管哮喘患者45例、蒙古族支气管哮喘患者45例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的检测,并分别与46例健康汉族和45例健康蒙古族进行比较,计算各个位点的基因分布频率,相对危险度。对结果进行X^2检验,筛选有意义基因。结果蒙、汉族支气管哮喘组HLA—DR9基因频率分别为13.33%和16.67%,较相应对照组(2.22%和5.43%)增高(P〈0.05),比值比(OR)分别为7.82和4.10。蒙古族支气管哮喘患者HLA—DR11基因频率10.00%,较蒙古族正常对照组(1.11%)升高(P〈0.05),OR值为11.00。汉族支气管哮喘患者DR7基因频率较汉族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OR值为0.08。汉族支气管哮喘患者HLA—DR7基因频率1.11%,低于蒙古族支气管哮喘患者(10.87%),P〈0,05。结论HLA—DR9基因与蒙、汉族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相关,是内蒙古地区蒙、汉族支气管哮喘患者共同的易感基因。而DR11基因位点是蒙古族支气管哮喘患者特有的易感基因,DR7基因位点是汉族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15.
HLA-DR基因与类风湿关节炎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中的HLA-DR1~HLA-DR10等位基因与皖北地区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表现、关节X线片影像及有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RA患者80例与健康对照40名,采用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两组的HLA-DR1~HLA-DR10基因型,分析RA患者临床表现、X线片影像分期以及有关实验室检查结果与上述HLA-DR等位基因的关联性。结果: RA组HLA-DR4基因阳性率为35.0%,正常对照组为15.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类风湿因子(RF)阳性和并发肺部病变的RA患者HLA-DR4阳性率均显著增高(P<0.05和P<0.005)。HLA-DR4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RF滴度较高,血沉较快,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水平较高(P<0.05~P<0.01);HLA-DR4阳性组患者晨僵时间显著长于阴性组(P<0.001)。关节功能为Ⅲ或Ⅳ级和X线分期为Ⅲ或Ⅳ期者亦以HLA-DR4阳性组显著为多(P<0.01)。结论: 皖北地区汉族人群RA易感性与HLA-DR4基因有关联性。HLA-DR4基因与晨僵时间、血沉、RF、抗CCP抗体、骨质侵蚀有一定联系,HLA-DR4阳性患者可能更容易发生肺部病变。  相似文献   

16.
HLA—DR抗原在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尖锐湿疣(CA)患者HLA-DR抗原表达的改变。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双标记及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检测CA患者外周血HLA-DR抗原的表达,结果:CA患者外周血HLA-DR^ 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并与CA患者病程呈负相关;复发CA患者的HLA-DR^ CD3^ 和HLA-DR^ CD8^ 细胞数均低于初发患者;CA患者外周血HLA-DR^ CD8^ 细胞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并与CA患者病程呈负相关。结论:上述结果表明C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LA-DR抗原表达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17.
HLA-DRB1ALLELESGENOTYPINGINPATIENTSWITHRHEUMATOIDARTHRITISINCHINESEZhaoYan(赵岩);DongYi(董怡);ZhuXilin(朱席林)andQiuChangchun(邱长春)(N...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体外联合诱导培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树突状细胞(DCs)的表型和抗原递呈、分泌和迁移功能的变化.方法:分离CML患者(CML组)和健康志愿者(正常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NCs),经培养获取贴壁细胞,将CML组和正常组的贴壁细胞及K562细胞用细胞因子rhGM-CSF、rhIL-4、TNF-α体外诱导10 d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免疫表型;培养5 d后,用ELISA检测细胞的内吞功能;应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分析3组DCs对静息T细胞的免疫刺激活性.结果:正常组、CML组、K562组DCs的特异性标志CD83和共刺激分子标记CD80和CD86以及CD11和HLA-DR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s的抗原吞噬、迁移能力和对T细胞的免疫刺激活性,CML组和K56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L组和正常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L患者DCs的免疫表型和正常人相似,但其抗原捕获、递呈和迁移功能有缺陷.  相似文献   

19.
HIV/AIDS合并早期隐性梅毒患者淋巴细胞HLA-DR抗原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HIV/AIDS合并早期隐性梅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LA-DR抗原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72例HIV患者、45例HIV/AIDS合并早期隐性梅毒患者和35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HLA-DR抗原百分比(CD3+HLA-DR+)和B淋巴细胞HLA-DR抗原百分比(CD3-HLA-DR+)。结果与对照组[(6.16±2.47)%]比较,HIV感染合并组和AIDS合并组CD3+HLA-DR+抗原百分比[分别为(16.7±5.13)%和(16.9±5.87)%]显著升高(P均<0.01),HIV感染合并组与AIDS合并组CD3+HLA-DR+抗原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感染合并组CD3-HLA-DR+抗原百分比[(6.79±2.54)%]显著低于AIDS合并组[(12.2±2.47)%,P<0.01]和对照组[(14.7±3.23)%,P<0.01],AIDS合并组CD3-HLA-DR+抗原百分比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感染合并组CD3-HLA-DR+抗原百分比显著低于HIV感染组(P<0.01),HIV感染合并组与HIV感染组CD3+HLA-DR+抗原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AIDS合并组与AIDS组两组间CD3-HLA-DR+抗原百分比和CD3+HLA-DR+抗原百分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IV/AIDS合并早期隐性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HLA-DR抗原百分比与HIV/AIDS患者存在一定的区别,与HIV进程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HLA-DR抗原及HPV16/18E6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由HLA-DR抗原介导的免疫应答在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至发展为宫颈癌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及宫颈癌组织中HLA-DR抗原及HPV16/18E6的表达情况。结果:HLA-DR抗原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宫颈、CIN、宫颈癌组织中分别为37.5%、73.3%、81.8%,而HPV16/18E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则分别为37.5%、60.0%、75.8%,两者在3组的表达差异显著,P均<0.05。HLA-DR抗原及HPV16/18E6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随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是否转移而不同,但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HLA-DR抗原递呈病毒抗原给T细胞引起的免疫应答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