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肌萎灵注射液对体外培养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肌萎灵注射液(JWL)对体外培养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密度离心法分离鼠胚脊髓运动神经元进行原代培养,加入合氨酸建立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损伤模型,评价不同浓度肌萎灵注射液对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NF-200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图象分析,测定神经突起主干长度,生化分析仪检测培养上清中的乳酸脱氢酶(LDH),TUNEL阳性神经元计数观察细胞凋亡。结果:(1)肌萎灵注射液能明显促进体外培养运动神经元的活力,促进神经突起的生长;(2)肌萎灵注射液可减少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损伤运动神经元LDH的漏出;(3)肌萎灵注射液能显著减少谷氨酸诱导的运动神经元凋亡。结论:肌萎灵注射液对正常运动神经元和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损伤运动神经元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药制剂—肌萎灵注射液对神经干细胞的促分化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施加不同浓度的肌萎灵注射液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7d,应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神经元特异中间丝蛋白(NF -200)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以观察肌萎灵注射液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1)肌萎灵注射液能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分化; (2) 1%肌萎灵注射液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本研究结果提示:中药制剂肌萎灵注射液能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3.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体外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 ,对大鼠胚胎脊髓运动神经元生长活性的作用。方法 :取大鼠胚胎脊髓腹侧组织体外分离 ,进行原代细胞培养 ,应用抗神经微丝单克隆抗体 (mAb)SMI32进行运动神经元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从细胞形态学及应用MTT比色法 ,研究GDNF对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影响。结果 :GDNF能明显促进体外培养的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存活及突起的生长 (P <0 .0 5 ) ,且具有剂量依赖的趋势。结论 :不同浓度的GDNF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胚胎脊髓运动神经元 ,有不同程度的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证明大鼠肌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损伤神经的保护作用 ,本文观察了此因子对缺氧时体外培养的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Bcl-2表达的影响。本实验从成鼠和乳鼠骨骼肌中提取肌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取 10 0μl (0 .1μg/ml)加入培养的胚胎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培养液中 ,对照组加入等量的 PBS。然后用液体石蜡封闭液面造成神经元缺氧损伤 ,3 d后行 Nissl染色和免疫组化反应 ,观察和计数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存活数以及 Bcl-2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 ,并对 Bcl-2阳性神经元作平均光密度分析。结果发现 :经成鼠和乳鼠肌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孵育的脊髓运动神经元缺氧后的神经元存活数、Bcl-2阳性神经元数以及平均光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但乳鼠肌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效果更好。提示 :大鼠肌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能增强缺氧时脊髓运动神经元 Bcl-2的表达 ,抑制缺氧后运动神经元的死亡 ,以乳鼠肌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效果为最好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目的是观察缺氧时肌源神经营养因子(MDNF)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p53蛋白表达的影响。从成鼠和胎鼠骨骼肌中提取MDNF。在胎鼠脊髓运动神经元培养第7 d时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包括成鼠MDNF组和胎鼠MDNF组),取100μl MDNF(0.1μg/ml)加入培养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培养液中,对照组加入等量的PBS。然后用液体石蜡封闭液面造成神经元缺氧损伤,缺氧3 d后,应用Nissl染色、原位末端标记、免疫组化方法,对损伤的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培养的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缺氧3 d后,经MDNF孵育可使脊髓运动神经元TUNEL、p53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弱,神经元损伤程度减轻,神经元存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胎鼠MDNF的效果更好。提示: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缺氧后可出现神经细胞凋亡,但胎鼠MDNF较成鼠MDNF更能减弱缺氧时脊髓运动神经元p53的表达,抑制缺氧后神经元的死亡。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对移植在缺损神经元的大鼠脊髓内的胚胎神经元存活与生长的影响(中山医科大学组织学胚胎学教研室神经科学研究室,广州510089曾园山,郭畹华,黄巨恩)已有研究认为,胰岛素能促进体外培养的脊髓运动神经元的生长。本研究探讨胰岛素对移植在缺损运动神经元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的细胞外基质对体外培养胚胎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和背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生长的影响。方法:取大鼠胚胎脊髓腹侧组织和背根神经节体外分离培养,选取不同生长底物包括多聚赖氮酸(PLL)、Ⅰ型胶原(CoⅠ)、层粘连蛋白(LN)、PLL联合LN进行包被培养板,观察运动神经元和感觉神经元的体外生长状况。结果:PLL和LN联合包被时,神经元存活率高,细胞分散良好。CoⅠ包被时细胞聚集成团.突起粗长。结论:不同的细胞外基质影响神经元的生长方式,PLL联合LN包被是体外研究单一神经元胞体和突起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蛋白激酶 C(protein kinase C,PKC)在神经再生中的作用 ,本研究在对培养神经元生长规律与 PKC活性作相关分析的基础上 ,观察 PKC活性改变对原代培养的脊髓前角神经元突起生长状态的影响。以 5 -氟尿嘧啶 (5 - Fu)抑制有丝分裂代替免疫淘汰法提高神经元的纯度进行胎鼠脊髓前角神经元的原代培养。取孕 14d左右的 SD大鼠 ,行无菌操作取出胎鼠 ,于脑干以下平面取出脊髓 ,经胰酶消化吸管吹打 ,过 2 0 0目钢网后 ,滤过液在 1m l 4%牛血清白蛋白中30 0 g离心 10 m in,沉淀经 L 15培养基溶解后 ,于 1m l 6 .8%Metrizamide中 5 0 0 g离…  相似文献   

9.
<正>已有研究认为,胰岛素能促进体外培养的脊髓运动神经元的生长.本研究探讨胰岛素对移植在缺损运动神经元的脊髓内胚胎脊髓腹侧组织块的存活与生长是否也有促进作用.取16只大鼠分为胰岛素组和对照组.两组大鼠在出生后24h内行左侧坐骨神经钳压术,造成脊髓左侧腰段运动神经元缺损.经5~12周后,接受脊髓移植.移植物为13~14d胚龄的大鼠脊髓腹侧组织块,体积为0.3mm~3.移植时,将受体鼠右侧带神经的(足母)长伸肌移植到左侧腰段脊柱与椎旁肌之间,将神经断端与移植物一起置入受体鼠左侧腰段脊髓背外侧部.实  相似文献   

10.
为检测大鼠肌源神经营养因子对体外培养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划痕损伤后 Bcl-2表达的影响 ,本实验从成鼠和乳鼠骨骼肌中提取出肌源神经营养因子。在胎鼠脊髓运动神经元培养第 7d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成鼠组和乳鼠组 ) ,取 10 0μl肌源神经营养因子 ( 0 .1μg/ ml)加入实验组 ,对照组加入等量的 PBS,同时进行划痕损伤。损伤后第 3d计数各组存活的运动神经元 ,行 Nissl染色和免疫组化反应 ,计数 Bcl-2免疫反应 ( Bcl-2 -IR)阳性神经元数量 ,并在图像分析仪上对 Bcl-2 -IR阳性神经元作光密度分析。结果发现 ,损伤后第 3d,实验组运动神经元存活数 ,Bcl-2 -IR阳性神经元数和平均光密度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 ,而乳鼠肌源神经营养因子组功效优于成鼠肌源神经营养因子组。结果提示 ,大鼠肌源神经营养因子对体外培养的受损运动神经元具有增强 Bcl-2表达、减少凋亡和损伤修复等作用 ,且乳鼠的此因子效能尤佳  相似文献   

11.
舒丹毅  唐军民  唐岩  李枫 《解剖学报》2007,38(3):320-324
目的 观察小鼠巨噬细胞条件培养液对小鼠成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小鼠腹腔内连续3d注射肌匀浆和淀粉混合物,然后分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液中培养48h后收集上清.取生后5d小鼠的成肌细胞,在含10%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中培养36~48h后,将血清浓度降低至0.5%.将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加入低浓度血清培养的成肌细胞中,作用72h后收集细胞,通过Wright染色、LDH细胞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成肌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 巨噬细胞条件培养液能够在低浓度血清的条件下维持成肌细胞的正常形态和活性,并促进成肌细胞增殖.实验组LDH阳性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其平均吸光度与积分吸光度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01和P<0.000 1).免疫细胞化学显示,实验组desmin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 巨噬细胞条件培养液中含有促进小鼠成肌细胞生长的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不同的分离介质对小鼠原代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分离纯化效率的差异.方法 肝门静脉原位灌注,预灌注不含钙镁离子的D-Hanks液及含有Ⅳ型胶原酶的灌注液,取消化后的肝脏,分别采用Ficoll-Paque PLUS、Percoll、Nycodenz作为分层介质,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原代HSCs.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纯度并计算细胞得率.锥虫蓝染色判断细胞活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原代HSCs的固有荧光情况.油红O染色观察获得原代HSCs的纯度情况.结果 采用Ficoll-Paque PLUS、Percoll、Nycodenz分离细胞得率分别为(1&#177;0.5)&#215;106,(1&#177;0.5)&#215;105,(0.8&#177;0.5)&#215;106;纯度分别为75% ~ 85%,91% ~95%,91% ~95%;活率均高于90%.结论 用Nycodenz作为分离介质分离肝星状细胞的方案最优.  相似文献   

13.
We evaluated the role of acetyl-L-carnitine (ALCAR) in protecting primary motoneuron cultures exposed to excitotoxic agents or serum-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 deprived. To exclude that ALCAR works as a metabolic source, we compared its effects with those of L-carnitine (L-CAR), that seems to have no neurotrophic effect. A concentration of 10 mM ALCAR, but not L-CAR,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toxic effect of 50 microM N-methyl-D-aspartate (NMDA, % viability: NMDA 45.4+/-2.80, NMDA+ALCAR 90.8+/-11.8; P<0.01) and of 5 microM kainate in cultured motoneurons (% viability: kainate 40.66+/-10.73; kainate+ALCAR 63.80+/-13.88; P<0.05). The effect was due to a shift to the right of the dose-response curve for kainate (EC50 for kainate 5.99+/-1.012 microM; kainate+ALCAR 8.62+/-1.13 microM; P<0.05). ALCAR, but not L-CAR, significantly protected against BDNF and serum-deprivation reducing the apoptotic cell death (% viability respect to control: without BDNF/serum 61.8+/-13.3: without BDNF/serum+ALCAR 111.8+/-13.9; P<0.01). Immunocytochemistry showed an increase in choline acethyltransferase and tyrosine kinaseB receptors in motoneurons treated with ALCAR but not with L-CAR.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ALCAR treatment improves the motoneurons activity, acting as a neurotrophic factor.  相似文献   

14.
用胎鼠的限定骨骼肌提取液(ME,10~50kDa)作用于无血清培养的胚胎大鼠脊髓腰段腹角细胞后,用四唑盐(MTT)微量自动比色定量法和LDH活性测定法检测了骨骼肌提取液对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生长存活的生物活性,结果显示:细胞培养4div后,MTT微量比色的OD值随加入骨骼肌提取液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含骨骼肌提取液200和400μg/ml蛋白的实验孔与单纯无血清的对照孔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说明200μg/ml以上浓度的骨骼肌提取液对脊髓腹角神经元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细胞培养14div后,LDH活性测定OD值的线性回归斜率亦随加入骨骼肌提取液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说明存活细胞数的增加。实验说明培养神经细胞的MTT和LDH的检测方法有可能成为评估运动神经营养因子活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目的在于观察携带 bcl-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 (Ad/ s-bcl-2 )在离体和在体条件下对损伤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采用培养脊髓运动神经元的谷氨酸损伤模型和大鼠坐骨神经切断损伤模型 ,评价重组 bcl-2腺病毒对损伤运动神经元的影响。指标是bcl-2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反应、台盼蓝拒染法检测培养神经元存活、TU NEL 阳性神经元计数以及脊髓运动神经元 ACh E反应。结果 :(1) Ad/ s-bcl-2可转染离体和在体脊髓运动神经元并使其过表达 bcl-2。 (2 )过表达 bcl-2可延长培养神经元的生存时间。(3 )过表达 bcl-2可显著地减少谷氨酸诱导的原代培养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凋亡以及坐骨神经切断损伤诱导的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凋亡。 (4 )过表达 bcl-2可显著地缓解坐骨神经损伤诱导的神经元内 ACh E的活性降低 ,并加速其恢复。本研究结果提示 :腺病毒载体中介 bcl-2基因转染对离体和在体损伤的运动神经元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常不尽如人意,原因之一是周围神经损伤会导致一定数量的神经元胞体死亡。对于感觉神经元胞体的退变死亡,于损伤局部连续施用神经生长因子即可取得较好的保护效应,但对于运动神经元胞体的损伤性死亡,目前尚无一种有效的保护因子。作者从失神经支配肌肉能诱导其邻近的正常运动神经纤维发芽生长这一现象受到启发,研究了失神经支配肌肉提取液(DME)对周围神经损伤所导致的运动神经无胞体死亡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用失去神经支配后5d的骨骼肌制成的提取液最具运动神经元营养活性。经乳鼠坐骨神经损伤实验模型检测,这种自制的DME能保护87.6%的脊髓腰段前角运动神经元在坐骨神经损伤后一个月继续存活,而正常骨骼肌提取液的保护率仅为37.3%。如不加以保护,则神经元胞体的存活率仅为8%。本研究结果提示骨骼肌的失神经支配可能会引起肌肉的某些代谢的改变,从而合成和分泌一些靶源性运动神经营养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及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介导的 GDNF(HSV- GDNF)对体外培养的胎鼠脊髓运动神经元在划痕损伤后凋亡的影响。 方法 对培养 12 d神经元行划痕损伤 ,并将其分成 4组 (无血清对照组、血清组、HSV- GDNF组和 GDNF组 ) ,给予不同培养液 ,定期观察各组的运动神经元存活数。分别于划痕损伤第 4d和第 7d时对神经元作 TU NEL 染色 ,检测运动神经元凋亡数 ,并在图像分析仪上对凋亡神经元作平均光密度的色谱分析。 结果 各组内运动神经元存活数与培养时间成反比。从对照组、HSV- GDNF组到 GDNF组 ,运动神经元凋亡数和凋亡神经元的平均光密度均依次减少 ,但对照组和血清组、GDNF组和 HSV-GDNF组间的运动神经元凋亡数以及凋亡神经元平均光密度均无显著差异。 结论  GDNF和 HSV- GDNF能挽救生长发育过程中受损的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凋亡 ,对体外培养的受损脊髓运动神经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近年来研究显示关节软骨细胞过度凋亡是骨性关节炎开始和进展的关键因素,利用药物抑制软骨细胞凋亡来控制骨性关节炎的进展是现在的研究热点。而威灵仙在国内临床治疗骨关节炎时取得了较确切的疗效,但是其具体的作用机制是否通过抑制软骨细胞凋亡来实现尚未见相关报道。 目的:观察中药威灵仙提取物对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生长活力的影响。 方法:取骨关节炎晚期行膝关节置换的关节软骨,剪碎后,采用酶消化法消化细胞,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第3代细胞随机分组,实验组分别加入0.01,0.05,0.1,0.5,1.0 g/L威灵仙提取物培养基,对照组仅加入普通培养基进行培养。Live/Dead染色法测定人软骨细胞活力指数,TUNEL染色法测定人软骨细胞凋亡指数。 结果与结论:0.05,0.1 g/L威灵仙提取物能明显提高软骨细胞活力,而0.5,1.0 g/L威灵仙提取物反而降低了软骨细胞活力,其活力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0.01,0.05,0.1 g/L威灵仙提取物能有效抑制软骨细胞凋亡,1.0 g/L威灵仙提取物反而促进了软骨细胞凋亡,其凋亡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可见威灵仙提取物在合适的质量浓度时能有效提高人软骨细胞活力,抑制人软骨细胞凋亡,尤以0.1 g/L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