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种配药方法致密封瓶瓶塞碎屑脱落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密封瓶内吸取药物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操作之一,在操作中我们会遇到针头堵塞或瓶塞碎屑脱落到注射器针筒内。韩芳的2种配药方法比较中,传统的垂直配药方法针头堵塞率为16.04%,斜面法为5.25%,王丽霞等预防加药时针孔堵塞的方法致针头堵塞率为1.11%。张碧淦等采用垂直插人法致瓶塞碎屑发生率为19.33%,侧插人法为7.33%,斜面背侧加压法为1.33%。注射器针筒内混有瓶塞碎屑的  相似文献   

2.
临床工作中经常用9号、12号针头加药,如用12号针头加药,常可使瓶塞碎屑阻塞针头或碎屑掉入输液瓶中,若不能被清除,便只能丢弃不用,给病人造成经济损失。如用9号针头加药,虽可减少瓶塞碎屑的产生,但加药时阻力大,并且配药速度慢。为使病人得到及时治疗,通过临床实践,摸索出一种有效防止瓶塞碎屑产生的方法,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物品准备及分组物品有20mL注射器、12号针头、液体250mL~500mL。随机分为两组,改良插入法组和常规插入法组。2方法2.1改良法将输液瓶置于治疗台上,左手固定输液瓶,使之与治疗台成20度~30度,右手将…  相似文献   

3.
配药是临床基础护理操作中最常见的操作之一。但若在配药时进针方法不当,不仅会引起针头堵塞,使配药困难,还可使橡胶微粒注入药液中,造成药液浪费。现经过临床实践,总结了一种新的配药穿刺法。1 方法配药时,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或向下均可),使针头与瓶塞呈30度角进...  相似文献   

4.
读者来信     
实用护理杂志编辑部 :拜读贵刊 2 0 0 3年第 19卷第 4期张碧淦等作者的《防止瓶塞碎屑产生的方法》一文 ,认为作者提倡的“斜面背侧加压侧插入法”值得一试 ,我们正在全院推广使用 ,应用中出现一次输液瓶中有瓶塞碎屑。结合多年临床实践 ,提出几点减少瓶塞碎屑产生的方法 ,供同行参考。1 配液体 (特别是自密封瓶内吸取药液 )时 ,应根据药物性质 ,尽量使用 9号以下针头。因为针头越大 ,与瓶塞接触面积越多 ,增加了针头对瓶塞的嵌切作用 ,从而瓶塞碎屑产生的几率也就越高。2 夜间操作时应对液体细心检查 ,特别是加入药液后产生气泡的液体 ,在…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各种医用橡胶瓶塞都是一体化的结构,使用时需用注射器针头刺穿瓶塞才能抽出瓶中的药液[1]。由于注射器针头是一种空心的管状结构,在穿刺瓶塞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橡胶微粒堵塞针头或污染药液[2],引起过敏反应或输液反应[3],造成患者或家属的紧张、恐惧,甚至引起医疗纠纷。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不会产生橡胶微粒污染的单向活瓣式医用橡胶瓶塞,避免了橡胶微粒污染药液,达到了安全输液的目的,现报道如下。制作方法本实用新型单向活瓣式医用瓶塞,可用橡胶材料制作,也可采用丁基材料制作(图1、图2),在普通橡胶瓶塞主体的中间增加活瓣结构(…  相似文献   

6.
临床工作中经常用9号、12号针头加药,如用12号针头加药,常可使瓶塞碎屑阻塞针头或碎屑掉人输液瓶中,若不能被清除,便只能丢弃不用,给病人造成经济损失。如用9号针头加药,虽可减少瓶塞碎屑的产生,但加药时阻力大,并且配药速度慢。为使病人得到及时治疗,通过临床实践,摸索出一种有效防止瓶塞碎屑产生的方法,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防止瓶塞碎屑产生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在配制注射药液时 ,经常遇到瓶塞碎屑阻塞针头或掉入输液瓶中的情况 ,若掉入输液瓶中的瓶塞碎屑不能被清除 ,便只能丢弃不用 ,因此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通过临床实践 ,我们探索出一种较有效防止瓶塞碎屑产生的方法 ,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均采用 2 0ml注射器 ,12号针头 ,配制瓶装注射液 10 0~ 5 0 0ml。1 2 分组。抽样共 4 5 0例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5 0例 ,各组中同一厂家及规格的液体瓶数相等 ,使之具有可比性。1 3 方法。 3组均由同一个人进行操作 ,避免个体差异。(1)输液瓶端正置于治疗台上 ,左手固定输液…  相似文献   

8.
现有的各种医用橡胶瓶塞都是一体化的结构,使用时需用注射器针头刺穿瓶塞才能抽出瓶中的药液。由于注射器针头是一种空心的管状结构,在穿刺瓶塞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橡胶微粒堵塞针头或污染药液,引起过敏反应或输液反应,造成患者或家属的紧张、恐惧.甚至引起医疗纠纷。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不会产生橡胶微粒污染的单向活瓣式医用橡胶瓶塞,避免了橡胶微粒污染药液.达到了安全输液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一次性配药针头改良后在抽吸药液中的效果.方法 20名护士组成10组,2人一组抽吸药液,其中1人操作、1人观察及记录.先将20 ml注射器连接30 mm 16号侧孔无斜面针头,自5ml密封瓶内抽吸药液,再使用改良的针梗长度为15mm的一次性配药针头和20 ml注射器连接抽吸药液,应用每种针头抽吸药液各300瓶....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上护士在给患者加药溶解、稀释瓶装粉剂药物过程中,容易出现粉剂药液堵塞针头或当针头穿过瓶塞时,有可能将瓶塞切割下来的皮塞碎屑及内衬薄膜带入药液,这些不溶性微粒如果经静脉进入人体,堵塞血管导致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引起血管栓塞和静脉炎;形成局部肉芽肿^[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