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总结胸壁肿瘤切除后胸壁大块缺损的修补与重建方法。方法:对15例因肿瘤切除后导致的胸壁大块缺损的患者采用钢丝网、Dacron补片与网格状钛合金钢板进行修补及胸壁重建。结果:15例肿瘤切除手术过程顺利,无手术死亡,胸壁肿瘤均完整切除。无一例出现并发症。随访1个月至10年,9例恶性肿瘤生存6个月至7年,6例良性肿瘤均全部生存。结论:外科手术仍是胸壁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胸壁大块缺损的修补和重建能够保持胸部结构的稳定及胸膜腔的密闭性,选择适宜的修复材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从1990年1月—1995年7月收治肾上腺肿瘤13例,肾上腺瘤6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5例,肾上腺皮质腺癌2例。术前明确诊断的11例,不明确的2例。不前B超、CT检查确诊为腺瘤和嗜铬细胞瘤最大切面的为14.8×10.4cm ̄2,最小的为2×1.5cm ̄2,均行手术切除,无一例术中死亡。肾上腺肿瘤无论大小均应尽早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3.
目的 讨论了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治疗的手术方式、切除范围、矢状窦损伤修补或重建问题。方法 总结1987 ̄1996年手术治疗35例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经验。肿瘤大于3cm×4cm×5cm11例,6cm×10cm24例。结果 35例肿瘤全切 除27例,次全切除8例,无2例死亡。术后复发2例而行二次手术切除。结论 矢状窦旁脑膜瘤因生长部位、侵犯矢状窦范围不同,采用手术方式不同。总的原则骨窗够大,暴露要充分,  相似文献   

4.
海绵状血管瘤其实是静脉畸形〔1〕,手术切除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胸壁巨大海绵状血管瘤常广泛侵犯肌肉及骨骼 ,手术切除的难度和风险较大。我院自 1 989年以来已切除 6例 ,经 6~ 1 0年随访 ,均未复发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4例、女 2例 ,年龄 1 8~ 4 8岁。 6例均为单侧胸壁皮下巨大肿块 ,进行性增大 ,站立时肿块大小为 8cm× 1 5cm× 6cm~ 1 5cm×2 5cm× 6cm ,有 4例肿块延及背部 ;肿块均质软 ,境界不清 ,可压缩 ;表面皮肤正常 ;无搏动及杂音 ;可触及散在的如大豆大小的静脉石 ;体位试验阳性。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壁肿瘤术后胸壁缺损重建的方式。方法:回顾分析26病例胸壁肿瘤患者应用Marlex网及奈维(NEOVEIL)补片重建胸壁肿瘤术后胸壁缺损。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均治愈出院。术后4例出现出现局部积液,经及时充分引流后愈合。术后无1倒出现胸壁塌陷、反常呼吸、异物排异反应。结论:对于胸壁肿瘤术后胸壁缺损的重建,只有根据缺损部位、大小、程度制定合理修复重建方法,方能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胸壁巨大肿瘤切除术后胸壁缺损的重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胸壁巨大肿瘤术后重建胸壁缺损的方式.方法分析该院1993年3月~2002年12月期间行胸壁大块组织切除及重建6例,均为恶性肿瘤.胸壁缺损面积于10.0 cm×14.0 cm~15.0 cm×18.0cm之间,2例用有机玻璃颅骨补片,2例用硅胶颅骨补片,1例用Prolene网补片,1例用钛网修复胸壁缺损.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有1例发生远处转移,其他病人恢复良好.结论重建胸壁缺损应以可塑性带网孔偏硬质材料为佳,既可防止术后反常呼吸,又可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7.
舒骏  薛洋  丛伟  陈凡  甘崇志  谢家勇  曾富春 《四川医学》2012,33(10):1698-1700
目的探讨胸壁大块切除及胸壁缺损修补重建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原发性胸壁肿瘤和其他病变累及胸壁需行胸壁大块切除,术中应用多种方法进行重建。骨性胸廓重建采用戈尔补片及网状钛合金板等人工材料进行修复,皮下软组织修复主要应用分层直接缝合或转移肌皮瓣。结果切除胸壁最大面积(15×20)cm2,原发性胸壁肿瘤5例(良性1例,恶性4例),胸壁结核2例,周围型肺癌3例,乳癌术后复发1例。所有患者均行胸壁大块切除及重建手术。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呼吸功能良好,无反常呼吸运动。结论依据胸壁缺损的位置和大小,选用不同的修复材料,结合自体肌瓣覆盖是修补重建胸壁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胸壁肿瘤切除后胸壁重建的方法.方法 2002年3月~2008年9月对21例胸壁肿瘤切除后应用平片行胸壁重建,将医用平片修剪成大小及形状与胸壁缺损相仿,缝合于胸壁缺损组织边缘上,缝合时使平片保持一定的张力,然后行胸壁软组织修复,局部加压包扎.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发生,随访8个月~7年,未发生异物排除反应,胸壁畸形不明显.结论 胸壁肿瘤切除有良好的预后,应积极手术治疗.平片修补胸壁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手术操作方便,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用全腭粘骨膜瓣加咽后壁复合组织瓣再造软腭。用此手术方法修复鳞癌切除所致软腭缺损4例,腭粘骨膜瓣面积为5cm×4.5cm~5.5cm×5cm,咽后壁瓣长5cm,宽2.5cm,4例切口均Ⅰ期愈合,形态及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部多皮瓣修复多指皮肤缺损的治疗.方法:1990年10月~2001年12月收治手多指损伤 36例,在腹部设计皮瓣进行修复.结果:修复 2指 25例,3个指 11例,皮瓣最大 5cm×3cm,最小 2cm×2cm,无1例皮瓣坏死,手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于多个手指小的皮肤缺损使用腹部多个随意皮瓣修复,是安全、可靠的一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胸壁巨大海绵状血管瘤--附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壁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胸壁巨大海绵状血管瘤患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经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术前确诊;男2例经术中快速冰冻病理确诊。7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5例手术切除彻底,2例行姑息性手术。结论: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可初步诊断胸壁巨大海绵状血管瘤。当与胸壁恶性肿瘤鉴别困难时,可行快速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控制术中出血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为手术安全性,姑息性手术治疗有时是必要的;有机玻璃板和转移皮瓣是修补胸壁缺损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巨大胸壁缺损后用人工材料复合体重建骨性胸廓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该院在2002年3月~ 2010年3月间收治的23例不同病因所致的巨大胸壁缺损患者,对其骨性缺损部分采用多层聚四氟乙烯网片+骨水泥的“三明治”式复合体进行骨性胸壁重建手术.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随访时间最长达60个月,远期胸廓外形满意,呼吸功能良好.结论 聚四氟乙烯网片+骨水泥人工材料复合体修复大块骨性胸廓缺损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胸壁切除及重建外科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壁切除及重建对于外科医生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重建的困难往往会使临床医生选择较为保守的治疗方案,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近20余年来,重建材料的发展和软组织重建技术的进步让外科医生在胸壁切除时更为积极,胸壁重建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许多在过去"不可切除"的病变得到了治愈的机会.本文综述了胸壁切除治疗原则、重建方法、重建材料的选择等方面的进展以及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巨大原发性胸壁肿瘤的治疗经验。方法 23例巨大原发性胸壁肿瘤患者,根据病变部位选择不同的手术切口;有包膜者行瘤体包膜下分离,无包膜处及纵隔、胸壁浸润处则应在相应层次用锐性加钝性法进行分离,直至完整切除肿瘤。必要时切除被累及的心包、肺等组织,尽量保留未累及的胸壁软组织。胸壁缺损的修复材料包括大腿阔筋膜、Dacron补片与网格状钛合金钢板。结果切除瘤体最大直径(15.43±4.83)cm(10~26 cm);恶性肿瘤18例,良性肿瘤5例,均被完整切除,其中12例行胸壁修复。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9.91±2.56)d。结论术前正确评估肺功能、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选择恰当的手术径路、准确的解剖层次及适宜的修复材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巨大原发性胸壁肿瘤的治疗经验.方法 23例巨大原发性胸壁肿瘤患者,根据病变部位选择不同的手术切口;有包膜者行瘤体包膜下分离,无包膜处及纵隔、胸壁浸润处则应在相应层次用锐性加钝性法进行分离,直至完整切除肿瘤.必要时切除被累及的心包、肺等组织,尽量保留未累及的胸壁软组织.胸壁缺损的修复材料包括大腿阔筋膜、Dacron补片与网格状钛合金钢板.结果 切除瘤体最大直径(15.43±4.83)cm(10~26 cm);恶性肿瘤18例,良性肿瘤5例,均被完整切除,其中12例行胸壁修复.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9.91±2.56) d.结论 术前正确评估肺功能、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选择恰当的手术径路、准确的解剖层次及适宜的修复材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56例前胸壁骨折及合并伤的治疗资料。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56例前胸壁骨折及合并伤治疗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愈54例,死亡2例。结论前胸壁骨折及合并伤病情复杂、凶险,合并伤多,认为及时稳固好胸壁和处理好合并伤一样重要。  相似文献   

17.
Mondor's病又名胸腹壁浅静脉血栓性静脉炎,是一种少见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1982年~1990年我院门诊采用中药“静脉炎”片治疗22例,20 d内治愈者占95.5%;对照组12例,20 d内无1例痊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胸壁软骨肉瘤的治疗及预后情况,筛选可能影响软骨肉瘤预后的因素.方法 收集1986-2014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治疗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22例胸壁软骨肉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对患者5年生存率进行单因素分析,并进行Log-rank检验,再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本组患者均切除病灶,部分行胸壁重建术,中位随访时间88.5个月(2~310个月).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软骨肉瘤,15例来源于肋骨,5例来源于胸骨,2例来源于胸骨及肋骨.行胸壁重建后,胸部外表形态近于正常.病理分级、年龄、切缘阴性及肿瘤大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早期发现,尽可能根治切除,尽可能获得较大无瘤边缘以减少局部复发仍是胸壁软骨肉瘤的主要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胸骨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与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2005年11月至2014年5月根治性切除并以钛网重建胸壁缺损的胸骨肿瘤患者共12例,对其临床特点、诊治方法、病理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均能扪及胸骨肿块,其中6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胸痛症状。切除胸骨肿瘤后均采用钛网修补行一期胸壁重建。术后并发纵隔血肿1例、急性左心衰1例、肺不张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病理诊断:软骨肉瘤5例,软骨瘤1例,浆细胞瘤2例,横纹肌肉瘤1例,低度恶性间叶源性肿瘤1例,转移性甲状腺滤泡癌1例,PNET/Askin瘤1例。随访至2014年5月,其中2例已死亡,均为软骨肉瘤患者,术后分别生存5个月和24个月。结论  胸骨肿瘤以恶性为主,及时充分的手术切除及钛网一期胸壁重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