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把颅脑损伤后迟发血肿及不稳定性硬膜外血肿归类于进展期硬膜外血肿,迟发血肿是颅脑损伤后首次CT未发现血肿,病情变化后再次CT扫描发现的硬膜外血肿。而不稳定型硬膜外血肿是指首次CT扫描发现少量的硬膜外血肿,病情变化后再次CT扫描发现血肿较前增加需手术处理。而进展期硬膜外血肿发病隐匿,危害性大。我科1995-01-2011-12共收治硬膜外血肿220例,其中进展期硬膜外血肿39例,占硬膜外血肿发生率的17.73%,现就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迟发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迟发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delayed epiduralhematoma,DEDH)是放射学的一种概念,CT问世以后予以认识。其定义是外伤后首次CT正常或表现为其它病理状态而未发现硬膜外血肿,随后临床表现恶化或首次手术后未达到满意效果,复查CT发现的硬膜外血肿。我院自1986年至1996年共收治迟发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48例,占同期硬膜外血肿的4.6%,现将本组迟发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一些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12例儿童后颅窝硬膜外血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环湖医院2008 -2012年收治的12例儿童后颅窝硬膜外血肿患者.通过连续复查头颅CT,发现该组患者硬膜外血肿早期CT即表现为等密度或混杂密度,全部病例均在局麻下颅骨锥孔血肿抽吸.结果 12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无术后再出血,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结论 后颅窝硬膜外血肿早期临床症状较轻且不特异,血肿量一旦增加,将严重威胁生命,故应密切观察CT变化,动态复查头颅CT;后颅窝硬膜外血肿早期常常即可呈液态,锥孔血肿抽吸是治疗这部分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应严格把握手术时机、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相似文献   

4.
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总结 13 4例急性硬膜外血肿病例的诊治经验。结果 单纯性急性硬膜外血肿预后佳 ,需特别注意迟发 (复发 )性血肿并及时诊治。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 ,CT追踪是诊治急性硬膜外血肿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细孔钻颅尿激酶溶解引流硬脑膜外血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31例,男28例,女3例,年龄在7~54岁。急性硬膜外血肿9例,亚急性硬膜外血肿21例,慢性硬膜外血肿1例。全部病例均经CT检查明确为硬膜外血肿。1例慢性硬膜外血肿及7例亚急性硬膜外血肿还行MR检查确诊。除1例慢性硬膜外血  相似文献   

6.
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总结134例急性硬膜外血肿病例的诊治经验。结果 单纯性急性硬膜外血肿预后佳,需特别注意迟发(复发)性血肿并及时诊治。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CT追踪是诊治急性硬膜外血肿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中迟发性硬膜外血肿极少见,现报告2例。 例1 女性,19岁,患者出生后头颅渐进性增大,未作任何治疗。4年前因头昏、头痛、视力减退1年而来就诊。入院时检查:头围69cm,落日征阳性,四肢肌张力增高,头颅CT检查示脑室系统普遍性扩张,脑皮质最薄处仅0.5cm,诊断为重度先天性脑积水(静止型)而在本院行脑室-腹腔分流,使用低压阀分流管,术后病人症状改善出院。本次入院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呕吐,头颅CT检查为左额巨大硬膜外血肿,经在当地医院手术治疗但症状未能改善而转来我院,头颅CT复查证实术后硬膜外血肿并无明显减少,再次手术治疗,术中先夹闭脑-腹分流管,左额硬膜外血肿清除后置负压引流管,术后一周复查示左额血肿清除,但右额出现新的硬膜外血肿,行右额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经脑室端注入生理盐水以促使脑组织复位,术后留置血肿腔负压引流,并采取头低位、止血药等治疗,病人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41岁.因车祸伤入院,入院时神志清,GCS评分13分,四肢肌力Ⅴ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2.5mm,定向力准确.头颅CT示左颞部急性硬膜外血肿,占位效应轻微.入院第2天复查CT可见血肿稳定,遂行锥颅血肿外引流术,术后用尿激酶溶解血肿,术后第3天CT示硬膜外血肿大部分消失,拔除引流管,1周后患者出院.13d后,患者感觉头痛,来院复查CT,见硬膜外复发,再次行锥颅血肿外引流术,3d后拔除引流管,患者恢复良好,出院15d、30d复查CT,未见硬膜外血肿复发.  相似文献   

9.
后颅窝硬膜外血肿(PFE)是脑外伤的严重并发症。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与幕上硬膜外血肿不同。CT有助于本病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作者报道3例临床未疑诊PFE而经CT证实为本病。  相似文献   

10.
硬膜外血肿历来是主张早期诊断,急诊手术处理的。随着CT的普及,有人主张对小的硬膜外血肿行非手术治疗。作者报告了12例非手术治疗的病例,并讨论了保守治疗的适应症。选择行非手术治疗的12例均为男性,全部由CT证实为硬膜外血肿,有颅骨骨折。所有病人神志清楚,在受伤后到作CT检查时临床症状无恶化。4例有与损伤有关的神经系统局灶症状(失语、癫痫发作后偏瘫),但在二周内均恢复。所有病人CT随访直至血肿完全吸收。平均每人作3.5次CT,血肿吸收时间平均7.25周。12例中11例首次CT扫描时测量血肿量,平均26.8ml,最大为38ml。所有病人在住院时间及门诊随访时定期行神经系统检查,没有视乳头水肿或新的神经系统局  相似文献   

11.
例1男,44岁.因头部外伤半小时入院,伤时有短暂昏迷史.就诊时神志清,头颅CT示左颞微量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左颞骨骨折.约4 h后病人昏迷,左侧瞳孔4.5 mm,右侧瞳孔2.0 mm.头颅CT示左颞顶及后颅窝巨大硬膜外血肿,量约120 ml.急诊行后颅窝及左颞顶开颅血肿清除术,见左侧横窦及上矢状窦中部均有出血,清除血肿,横窦处保留骨桥,悬吊上矢状窦及横窦处硬脑膜以止血.  相似文献   

12.
尚未见到急性硬膜外血肿大小变化同步的意识和颅内压水平变化的报告.作者报告自1980.11-1984.11收治的105例急性硬膜外血肿,年龄3~75岁(平均28.1岁),伤后30分~18小时(平均3.0小时)接受治疗的病例.其中37例因初次CT扫描未发现或仅发现小的血肿而施行保守治疗,这37例在24小时内均重复了第二次CT扫描.血肿的大小,以CT扫描测得的最大厚度表示.意识水平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记分(GCS)评分,颅内压测定采取硬膜下法.首次CT扫描后48小时以上血肿大小无改变者即认为血肿无增大.结果:1.血肿增大的频率及程度,首次CT扫描28例为薄层硬膜外血肿,9例无血肿;CT随访发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伤性斜坡区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4例外伤性斜坡区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MRI检查,予以保守治疗。结果患者治愈出院,无明显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复查CT斜坡区血肿完全吸收。结论外伤性斜坡区硬膜外血肿在临床上少见,熟悉其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治疗,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碎吸术结合开颅术抢救急性巨大硬膜外(下)血肿并脑疝,以期提高急性巨大硬膜外血肿(下)并脑疝抢救的成功率。方法CT检查明确颅内情况后,定位并局部备皮、消毒,局麻下先用YL-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血肿腔后粉碎抽吸、引流不凝血及血凝块,再完善术前准备,全麻下行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结果本组18例脑疝行血肿腔穿刺碎吸,一侧瞳孔散大4例缩小到正常,一侧瞳孔散大12例有所缩小,双侧瞳孔散大2例一侧瞳孔缩小,2例无效,再行开颅术后,2例由双侧脑疝缩至单侧脑疝后经抢救无效死亡,余16例瞳孔均缩至正常,均存活并恢复良好,存活率达88.8%。结论微创穿刺碎吸术结合开颅术抢救急性巨大硬膜外(下)血肿并脑疝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CT定位贴”在硬膜外血肿引流术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硬膜外血肿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CT定位贴”辅助定位,行YL-1型金属硬通道穿刺针引流19例,颅骨钻孔软管引流3例.结果 本组病例均成功定位.术后血肿缩小90%以上19例,缩小50%~90%3例.出院时GOS评分5分20例,3~4分2例.结论 “CT定位贴”能快速、准确定位硬膜外血肿,适合在基层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16.
骨瓣成形术清除迟发性骑跨横窦巨大硬膜外血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骨瓣成形术清除迟发性骑跨横窦巨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例迟发性骑跨横窦巨大硬膜外血肿,采用枕部倒"U"切口骨瓣成形清除血肿的手术方法。结果术前幕上血肿约40~120 ml,幕下血肿约10~15 ml左右。骑跨横窦巨大硬膜外血肿均被清除彻底,且止血可靠,骨瓣复位稳定。结论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骨瓣成形术清除骑跨横窦的硬膜外血肿具有进颅迅速、直视止血、不留颅骨缺损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曲别针与激光定位线联合定位法在亚急性硬膜外血肿微创手术CT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用曲别针与激光定位线联合定位法用于37例亚急性硬膜外血肿微创手术CT定位的临床资料。结果曲别针与激光定位线联合定位法穿刺成功率100%。微创手术72h后颅内血肿清除率为(75.1±13.2)%。结论曲别针与激光定位线联合定位法应用于亚急性硬膜外血肿微创手术CT定位具有定位精确,取材方便,操作简便,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额部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小儿额部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资料。1例巨大的额部硬膜外血肿和2例合并凹陷性骨折行开颅手术。2例血肿量30 ml行锥颅血肿外引流术,其中1例急性硬膜外血肿转亚急性加重病人局麻下行锥颅血肿外引流术。31例血肿量少者行保守治疗。结果手术病儿术后恢复良好,保守治疗病儿血肿在1~2个月内完全吸收。随访3个月,未见血肿机化,病儿正常生活。结论小儿额部外伤性硬膜外血肿多见于学龄前,血肿量少,除少数血肿量巨大引起脑疝或合并凹陷性骨折需手术治疗外,大部分病儿可行保守治疗,血肿量较大者可以行锥颅血肿外引流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伤性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36例外伤性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病人的临床资料,本组3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术后复查CT示额叶挫伤并发血肿,继发颞部硬膜下血肿,再次手术清除额叶及颞部血肿。结果治愈34例,1例因呼吸功能衰竭死亡,1例术后病情恶化后自动出院。结论降低外伤后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死亡率,提高其治愈率的重点是早期CT检查,密切临床观察,及时手术清除血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硬膜外血肿手术中的初步应用。 方法选取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月至9月收治的2例硬膜外血肿患者,获取颅脑CT扫描的原始数据,制作硬膜外血肿的三维模型和与头面部组织完全贴合的"盔甲"三维模型,依据硬膜外血肿在"盔甲"模型的投影进行剪切,得到硬膜外血肿的范围,通过3D打印实体化得到手术模具。设计合理的手术切口进行手术,观察术后治疗效果。 结果患者术后复查CT显示血肿清除比较彻底,无迟发性出血;术前剧烈头痛、意识障碍及肢体偏瘫等颅内高压症状消失。随访6个月,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及社交,GOS评分5分。 结论应用3D打印技术进行模具打印,能够对硬膜外血肿进行精确定位,评估手术风险,选取合理的手术入路,降低手术创伤,解除血肿压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