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全椎体切除加重建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严重脊柱后凸畸形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3年1月在该院全椎体切除加重建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15例脊柱后凸畸形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平均耗时4 h(3~6.5 h),平均出血量为1 500 ml(700~2 800 ml),术后平均下床时间9 d(7~16 d),未见伤口感染或神经症状加重等并发症,平均后凸为37°,矫正率达70%。结论全椎体切除加重建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安全有效,可使神经充分减压,矫正后凸畸形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由外伤原因所致胸腰椎楔形压缩性骨折,愈后往往残留脊柱角形后凸畸形、严重者影响外观,不能仰卧。患者多系青壮年人,求矫正畸形心切。为此,我院采用经椎弓根伤椎体(顶椎)楔形去松质骨矫形、Dick钉加压降低椎体后缘高度矫正后凸畸形。自1991年11月至1992年10月治疗5例,外观畸形明显改善,能仰卧,现初步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22~38岁,平均28.6岁。病史:2个月~15年,平均6.4年。伤椎节段:L_13例,T_(11)1例,T_(12)1例。椎体压缩程度:1/2者为3例,2/3者为2例。5例均无滑脱。角形后凸角度(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柱后柱截骨矫正强直性脊柱后凸的治疗经验。方法:对200例强直性脊柱后凸患者采用三种术式:91)脊柱后柱截骨加压缩棍、植骨;(2)脊柱后柱截骨 Luqes棍;(3)后路V无一例假关节形成或大出血、瘫痪。患者外观改善,向前视野变得开,腹肌挛缩改善,肌力增强,精神状态改观,无一例因并发症死亡。结论:经脊柱后柱截骨加有效的内固定手术操作安全有效、方便,手术视野开阔,病变显露清楚,截骨和内固定相结合同时完成,是治疗强直性脊柱后凸更完善并不断改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后凸截骨矫正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脊柱后凸截骨矫正限度与脊髓功能的关系,明确临床上脊柱后凸的截骨限度。方法:对118例AS患者脊柱后凸进行多节段截骨术矫形,使脊柱缩短12-24mm,同时对矫正前后X线椎体截骨量进行分析,术中测定截骨量,脊髓变形与椎管关系;用唤醒试验观察脊髓功能变化,并分析脊柱截骨量与脊髓松弛量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脊髓松弛亦可引起脊髓功能障碍,该组患者单节段截骨量存在明显部位差异,单次截骨量:T10-L1段在9-16mm,L2-4段在15-24mm范围内较安全,截骨限度除此之外还受脊柱的稳定性,脊柱脊髓血管分布,术式等条件限制,结论:掌握对AS脊柱后凸行脊柱矫形术的椎体截骨量,并了解其随截骨位,脊髓压迫时间及病理改变而相应调整,是有效地避免脊髓损伤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治疗重度僵硬后凸型脊柱侧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应用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治疗重度僵硬后凸型脊柱侧凸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自2005年3月至2006年9月应用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治疗重度脊柱僵硬后凸型侧凸11例(平均年龄11.2岁),其中神经纤维瘤病3例,先天性脊柱侧弯5例,脊髓灰质炎1例,特发性脊柱侧凸2例.11例患者的Bending像脊柱活动度均小于25%.平均随访时间1.3年(0.5~2年).结果:术中1节段后柱楔形截骨3例,2节段后柱楔形截骨2例,3节段后柱楔形截骨2例,经椎弓根截骨2例,椎体切除+后柱切除2例.术前后凸畸形平均108°(87°~135°),侧凸畸形平均97°(65°~135°),术后后凸畸形平均矫正至49°(改善率55%),侧凸平均矫正至37°(改善率66%).术后身高平均增加4.7 cm.11例矫形手术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 结论:应用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治疗重度僵硬后凸型脊柱侧凸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总结脊柱后路截骨矫形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治疗经验。方法:5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平均后凸角度在79.0°,行L1、L3双节段楔形截骨矫形术,5例外伤性或结核性角状后凸脊柱畸形角度小于50.0°者采用单节段楔形截骨闭合矫形术,5例大于50.0°者采用单节段截骨前方垫高、后方闭合矫形术,对这些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得到术后平均11个月的随访,于术后6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术前后凸角平均为62.3°,术后后凸角平均为15.5°,平均矫正度数为46.8°,矫正率为75.1%;术后平均身高增加4.4 cm。术前5例神经损害病例,C级1例恢复至D级,C级1例恢复至E级,D级3例恢复至E级;腰背部疼痛不适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弧形后凸畸形,可通过多椎体楔形截骨增加截骨度数,大角度角状后凸畸形可通过单节段截骨前方垫高、后方闭合矫形术增加矫形度数,后路楔形截骨矫形术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后路截骨矫形手术治疗陈旧结核性脊柱后凸可行性。方法选择锦州市传染病医院、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陈旧性结核性脊柱后凸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后凸角度〈70°12例患者(A组)给予截骨+闭合矫形治疗,后凸角度〉70°多椎体融合18例(B组)行后凸融合节段截骨+双轴旋转矫形+前柱重建,患者术后每6个月随访1次,均完成2年随访。观察患者脊柱后凸角度改变情况及脊柱矢状位平衡情况,采用Frankel分级评定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患者生活质量,采用满意指数(PSI)评价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随访显示全部患者脊柱后凸角度和腰椎前凸角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总体矢状位平衡者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患者Frankel分级及ODI评分较术前明显好转(P〈0.05)。患者对治疗总体满意度为93.3%。A、B组后凸矫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陈旧结核性脊柱后凸患者根据后凸程度不同选择后路截骨矫形手术效果良好,矫正率高,可有效改善生活功能障碍情况及神经功能.临床可行。 相似文献
12.
后路一期全椎体切除加重建治疗严重脊柱后凸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严重脊柱后凸畸形行后路一期全椎体切除加重建手术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3年1月~2007年7月在我科接受后路一期全锥体切除加重建术治疗的12例严重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手术用时5.0h(4.0~7.8h),术中平均出血量1800ml(800~3000ml),未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加重的患者,无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平均下床时间8d(6~15)d;术后后凸平均为38°,矫正率达63%。5例患者术前有神经系统症状,1例术前Frankel分级为A级,4例为D级;术后所有5例患者的Frankel分级均恢复到E级。结论后路一期全椎体切除加重建术是治疗严重脊柱后凸畸形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使神经充分减压,矫正后凸畸形效果满意,早期恢复负重,在避免神经付损伤方面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5月我院58例脊柱后凸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经椎板和小关节突截骨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椎体愈合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为(75.78±12.60)min,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伤口引流量及下床活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obb角、出现初始尿意和强烈尿意时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均低于对照组,椎间隙高度高于对照组的(8.26±1.05)mm(P<0.05)。结论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疗效突出,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少,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纠正后凸畸形,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15.
单节段椎板截骨治疗脊柱后凸畸形赵廷宝,刘晓平,周银,吕金柱(济南军区总医院骨病科,济南市250031)关键词脊柱;椎板;椎板截骨;脊柱后凸;矫形治疗1临床资料本组21例,男19例,女2例,年龄16~41岁,平均26.3岁。强直性脊柱炎为病因者18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脊柱后凸畸形采取经椎弓根椎体椎间隙截骨脊柱短缩术治疗的疗效。方法方便选取于2009年5月—2014年5月期间该院接收的脊柱后凸畸形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椎板和小关节突截骨术, n=35)与实验组(椎弓根椎体椎间隙截骨脊柱短缩术,n=35),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治疗优良率及治疗前后的椎间隙高度、Cobb角。结果实验组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VAS评分、术中出血量及Cobb角、残余尿量、强烈尿意、初始尿意的膀胱容量分别为(3.28±0.45)d、(76.52±9.12)min、(17.91±2.24)mL、(2.01±0.82)分、(36.15±4.27)mL及6.15±0.69)°、(63.75±7.23)mL、(456.6±51.8)mL、(241.5±28.6)m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优良率97.14%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椎间隙高度(12.65±2.83)mm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后凸畸形采取经椎弓根椎体椎间隙截骨脊柱短缩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有利于纠正后凸畸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自1989年以来,作者用全脊椎截骨术治疗先天性僵硬型脊柱侧后凸4例,其中胸椎侧后凸1例,胸腰椎侧后凸1例,腰椎侧后凸2例。4例共有后方半椎体5椎,后方楔状椎体7椎,椎体发育不全2椎。侧凸Cobb's角平均为52.5°(10~96°),后凸平均为80.25°(65~105°)。手术采用全麻,顶椎处梯形十楔形截骨,椎弓根钉+钢丝拉拢闭合截骨面,双哈灵顿撑开棒或双鲁格氏棒内固定,进一步矫正侧后凸畸形,术后侧凸平均矫正率为60.42%(12.5%~100%),后凸平均矫正率为49.88%(7%~96.5%)。1例术后发生脊髓前动脉缺血综合征,经使用血管扩张剂和抗凝剂后肌力全恢复。本手术的优点是一次完成全脊椎截骨,且矫正率高于二期手术病例(32%)。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后路半椎体切除加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15例,均为完全分节性半椎体畸形.患者均采用后路半椎体切除加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摄脊柱正侧位X线片,比较手术前后冠状面Cobb角及后凸角度矫正情况.结果 本组15例患者术前胸弯Cobb角为(52.4±10.6)°,末次随访为(14.6±6.4)°,矫正率为72.1%;术前腰弯Cobb角为(43.7±9.8)°,末次随访为(12.1±4.7)°,矫正率为72.3%;术前C7-CSVL为(6.3±4.6)cm,末次随访为(2.7±1.3)cm,矫正率为57.1%;各指标治疗前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无脊髓损伤,术后均无感染,无内固定松动,无假关节形成无骨不连及植骨吸收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路半椎体切除加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半椎体畸形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安全、有效,矫正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老年脊柱骨折患者,其中40例运用后凸成形术(PKP)方法治疗,设为观察组,另外40例运用椎体成形术(PVP)方法治疗,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术后伤椎高度增加度、骨水泥渗漏率及术后1年伤椎高度丢失度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伤椎高度增加度、骨水泥渗漏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伤椎高度丢失度对照组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手术中,PKP不仅能有效缓解老年脊柱骨折患者的疼痛,减少患者痛苦,而且还具有复位效果优越、更多恢复伤椎高度、减少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的优点,但是术后伤椎丢失较高,临床可按情况选择运用。 相似文献
20.
2002年7月~2004年12月,我院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脊柱侧凸10例,疗效优良.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