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围手术期患者免疫功能和营养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病人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前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后者给予续贯肠外营养过渡到肠内营养治疗,共14d.观察两组病人免疫细胞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结果 实验组CD4+及CD4 +/CD8+比值、IgA、IgG浓度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能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营养状态和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肠内营养乳剂(TPF)行肠内营养(EN)对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病人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 方法:将62例符合入选标准同期收治的急性脑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分别采用肠内营养乳剂和自制营养匀浆进行EN支持30d.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营养相关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两组病人的体重指数、肱三头肌皮皱厚度、上臂肌围等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治疗组病人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病人经治疗后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急性脑卒中病人应用肠内营养乳剂TPF行EEN支持,可明显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病人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肠外营养和经鼻-空肠管途径肠内营养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方法。方法 :将收治的8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按入院先后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及相应理,试验组病人则采用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并在治疗期间给予相应的临床护理干预,就两组病人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前的血清CRP、ALB、T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营养治疗及护理干预后,两组病人的CRP、ALB、TP水平均有改善,但试验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人治疗后BMI指数于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同时其首次下床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血淀粉酶以及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两组病人腹胀、腹泻、恶心呕吐、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比较,试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鼻-空肠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有效纠正重症急性胰腺炎营养不良的同时,还能够对胃肠道起到保护作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良好的临床护理干预能够保证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用于老年重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10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营养支持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每组各30例。肠内营养组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佳维体,肠外营养组通过中心静脉输注全营养混合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及并发症(呕吐、腹泻、肺炎、导管感染、肝肾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发生率。结果营养支持前,两组患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后,两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改善,且肠内营养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肠外营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低于肠外营养组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对于老年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效果明显,不仅可以提高机体营养状态,而且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3年2月6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肠内营养支持.结果 统计学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尿淀粉酶及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都有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体重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可以为重症胰腺炎患者起到保护肠道屏障功能,减少肠道细菌易位,阻止SAP病情恶化等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工程》2017,(1):57-58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6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采用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的前7 d,两组血清白蛋白、尿淀粉酶和血淀粉酶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的血清白蛋白、尿淀粉酶和血淀粉酶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症状缓解时间、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稳定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肠内营养制剂对老年急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70例老年急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5例,对照组35例,在常规脑卒中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给予肠内高营养制剂,对照组给予自制匀浆流食。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第10天、第21天的营养状态、免疫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治疗后第21天试验组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GB)均出现回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淋巴细胞计数(TLC)、Ig A、Ig G、Ig M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2)治疗后第21天试验组NIHSS评分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3)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7%(16/35)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71.4%(25/35)(P0.05)。结论肠内高营养制剂可有效改善老年急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状态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李霞  丁美祝 《现代医院》2011,11(12):89-90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个性化鼻饲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将54例重症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鼻饲力衡全肠内营养支持,实验组鼻饲个性化匀浆膳食。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第1天与第21天的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情况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第21天的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情况比较,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得到有效的营养肠内支持,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如误吸、腹胀等)的发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个性化鼻饲营养支持使重症脑卒中患者得到有效的肠内营养支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支持对重症脑卒中病人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82例重症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行EEN治疗,44例)和对照组(行常规治疗,38例).检测两组病人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和2周的营养和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康复时间,并对其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病人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恢复均较对照组快,并发症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 结论:EEN可有效地改善重症脑卒中病人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联合肠内营养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4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谷氨酰胺+肠内营养进行治疗,以同期收治的4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营养免疫与体液免疫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胞免疫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谷氨酰胺+肠内营养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免疫能力,使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值得在临床实践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