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朝云 《智慧健康》2022,(3):34-36,108
目的 评价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结肠粗蒂性息肉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结肠粗蒂性息肉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丰富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例结肠粗蒂性息肉患者(201...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直径为2~3em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内镜下治疗的77例直径为2—3cm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临床资料。采用EMR治疗37例(EMR组)42处病灶,采用ESD治疗40例(ESD组)41个病灶。观察两组术中出血、穿孔发生情况,术后食管狭窄、复发情况。结果EMR组出血、穿孔发生率分别为7.1%(3/42)、0,均显著低于ESD组的24.4%(10/41)、17.1%(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食管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复发率为14.3%(6/42),显著高于ESD组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直径为2.3cm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性方面ESD优于EMR,但ESD发生出血和穿孔的风险较高,二者在术后食管狭窄方面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病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采用ESD治疗的288例消化道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8例患者病灶大小0.5 cm×0.6 cm~5.0cm×8.0 cm.283例成功完成ESD治疗,ESD治疗成功率98.26%(283/288).所有剥离病变全部得到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ESD时间(自黏膜下注射至完整剥离病变)15~150 min.3例ESD术后出现迟发型出血,ESD出血发生率1.04%(3/288).5例出现穿孔,ESD穿孔发生率1.74%(5/288).术后随访235例,随访时间1~16个月,创面愈合良好,2例食管病变复发.结论 ESD是治疗消化道病变的新方法,能完整切除较大的病变,减少复发,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消化道早期癌内镜诊疗逐渐受到重视,对消化道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的治疗产生了深远影响。找寻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是目前临床对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研究热点。本研究总结近年来本中心内镜下治疗的500例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病例资料,评估内镜治疗上消化道黏膜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7-01-2018-12-31磁县人民医院28例采用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22例采用多环套扎黏膜切除术(multi-band mucosectomy,MBM)、350例采用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resection,EMR)和100例采用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的上消化道黏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比分析4种方法在病灶大小、手术时间、并发症、随访结果及成本效益方面的差异。结果 ESD组直径大小为(8.0±5.0)cm、MBM和EMR组为(5.0±2.0)cm,APC组为(3.0±1.5)cm;ESD组手术时间为(120±20)min,MBM和EMR组为(30±15)min,APC组为(20±10)min;ESD组病灶完全消除率为99.00%(99/100),MBM组为95.45%(21/22),EMR组为94.29%(330/350);ESD组术后出血及穿孔并发症发生率为5.00%(5/100),EMR组为0.57%(2/350),P=0.002;MBM组和APC组未出现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术后随访复查ESD组和MBM组未见局部复发,EMR组局部复发率为4.29%(15/350),APC组复发率为10.71%(3/28),P=0.124;ESD组手术成本为6 500元/例,MBM组为3 800元/例,EMR组为3 850元/例,APC组为650元/例。结论对于直径≤3.0cm而内镜下评估位于黏膜层的病灶,应用MBM、EMR和APC的方法均可以有效消除病灶,并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医疗费用。而对于直径3.0cm和经过内镜评估病变较深或多次活检后内镜下注射抬举不良的病灶,宜采取ESD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s)病变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和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我院2011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LST病变患者100例,均行染色放大镜或NBI检查。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ESD组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EMR组采用黏膜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ESD组在完全切除率、整块切除率及局部复发率方面明显优于EMR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ESD组平均手术时间较EMR组显著延长,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20mm中,ESD组整块切除率明显高于EMR组,但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变﹥20mm中,ESD组整块切除率与完全切除率明显高于EMR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D在治疗结直肠LST病变中整块切除率和复发率明显优于EMR,尤其适用于较大直径的病变,现已成为临床治疗结直肠LST病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食道肿瘤大多采用内窥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技术,考虑到"整块切除"和切除深度的问题存在一定技术缺陷,随着内镜技术发展而来的内窥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技术可以弥补EMR的部分缺陷,并已经成为治疗胃肠道肿瘤的标准术式。然而ESD技术从操作上来讲还是较为困难的,ESD的操作时间较EMR长,术中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EMR高。近来,带导丝的钛夹、外部钳夹、圈套器、内牵引、双内镜、磁性锚等多种牵引技术的引入可以辅助ESD简化操作。所有技术都应根据术中肠道内的解剖特点进行合理应用。本文对近年来提出的ESD牵引技术进行综述,讨论各种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普通白光内镜、色素内镜、电子染色内镜、放大内镜、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LE)、自发荧光内镜(AFI)等内镜检查技术是发现、诊断消化道肿瘤的重要方法,并可通过超声内镜评估病变层次,为治疗提供依据。消化内镜是消化系统疾病微创治疗的重要措施,对于早期食管癌常进行内镜下切除治疗,主要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多环套扎黏膜切除术(MBM)、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等;对于晚期或无法手术的进展期食管癌患者,可行非内镜下切除治疗方法、单纯扩张、支架置入、化疗、放射治疗、射频治疗等,以及多模式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内镜分片黏膜切除术(EPMR)治疗大肠广基大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EMR或EPMR对53例大肠广基大息肉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治疗.结果 53例患者共切除64个大肠广基大息肉.全部病变均行EMR或EPMR,切除标本64个病灶,直径均>1.5 cm,最大息肉为5.1cm×3.2 Cm.术后6例出现局部渗血,分别给予喷洒8%去甲肾上腺素NaCl溶液、氩离子凝固术或金属钛夹钳夹止血.未有大量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EMR是治疗大肠广基大息肉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将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进行比较,评价ESD治疗食管黏膜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分析25例经ESD治疗(ESD组)和45例经EMR治疗(EMR组)的食管黏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方法病灶整块切除率、组织学治愈性切除率、手术时间、并发症情况及局部复发率.结果 ESD组病灶整块切除率为60.0%(15/25),组织学治愈性切除率为48.0%(12/25),均优于EMR组的48.9%(22/45)和40.0%(1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局部复发率为4.0%(1/25),明显低于EMR组的20.0%(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迟发性出血、穿孔、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手术时间(64.3±27.1) min,明显长于EMR组的(27.6±14.1)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D和EMR相比,病灶整块切除率及组织学治愈性切除率高,局部复发率低,是治疗食管黏膜病变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结肠息肉是结肠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与结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高频电息肉切除术(EMR)已成为结肠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但对于〉2cm的下消化黏膜下层肿瘤(尤其是无蒂并且基底宽的),内镜下高频电息肉切除术(EMR),只能通过分块切除的方法来进行,但不能获得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肿瘤残留、复发的概率也大为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 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内镜下发现的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行超声内镜检查(20例病变均位于黏膜下层),行内镜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先行黏膜下注射抬高病交,使病变与肌层相分离。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剥离病变下方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再对肿瘤进行钝性分离,完整切除病变。结果:病变最大直径为6~40mm,平均25mm,20例均成功完成ESD治疗,手术时间26~60min(平均41min)。所有ESD剥离病变包膜完整,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均来见术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ESD可以安全、有效、完整切除消化道黏膜下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胃镜发现的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深度未超越黏膜下层者14例进行ESD治疗:①食管染色确定病变范围;②做标记;③黏膜下注射美兰+甘油果糖比例混合液抬高病变;④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⑤沿病变下方黏膜下层完整剥离病变.结果 13例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病变,1.5-6cm直径(平均2.53cm).13例病变成功完成ESD治疗,ESD成功率92.8%(13/14).所有剥离病变全部得到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ESD手术时间(自黏膜下注射至完整剥离病变)45-150min,(平均10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0ml,均经电凝、氩离子凝固术(APC)和止血夹成功止血,未出现需再次内镜下治疗的出血;ESD穿孔发率0(0/14).术后随访13例,随访期6-12个月(平均10个月),创而完全愈合,无一例病变残留和复发.结论 ESD是治疗食管癌前病变的有效方法,不仅能完整切除较大的病变,还能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对消化道肿瘤患者于内镜下行粘膜剥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自2008年11月~2010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50例SMT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应用ESD治疗.结果 对全部患者予以一次性的完整剥离均成功.其病变最大的直径可达到1.5~3.5cm,其手术的时间为30~150min.在术中有少量的出血均予以电凝下止血,其中4例出血比较多,于术后经内镜下予以钛夹止血.未出现迟发性的出血以及穿孔.其中36例为平滑肌瘤(均源于其黏膜的肌层);有6例为脂肪瘤(均源于其黏膜的下层),有2例为异位胰腺(均源于其黏膜的下层);有2例为纤维组织的增生;有2例为黏膜下的炎症;有2例为间]质瘤(均源于其固有肌层).经ESD剥离后,患者病变包膜均完整,其基底以及切缘均未出现病变的累及.对全部患者均进行随访,在术后6个月进行胃镜以及EUS的复查,其创面均愈合,未出现残留病变以及复发.结论 对消化道肿瘤患者于内镜下行粘膜剥离术,在术前需通过EUS对病灶的深度进行了解,多数源自其固有肌层,并且穿孔的几率较大;同时在术中需始终保持其操作视野的清晰;还需于术中予以黏膜下的反复注射.而穿孔往往在术中即能够被及时的发现,比如患者出现腹胀于纵隔或者皮下的气肿等情况;针对较小的穿孔则可于内镜下以金属夹将裂孔夹闭,如出现较大的穿孔以及保守治疗无效者,则需及时的予以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对早期胃癌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及复发率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灌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ESD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胃肠功能指标,肿瘤完整切除率,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术后胃肠通气、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更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与术前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管活性肠肽、胃蛋白酶原Ⅰ水平均升高,胃动素、胃蛋白酶原Ⅱ水平均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管活性肠肽、胃蛋白酶原Ⅱ水平更低,胃动素、胃蛋白酶原Ⅰ水平更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肿瘤完整切除率更高;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均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EMR,ESD可以加快早期胃癌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还可在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和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STER)在胃异位胰腺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86例疑诊为胃异位胰腺患者住院接受ESD或STER,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术后病理确诊胃异位胰腺54例,位于胃窦43例,胃底体交界7例,胃体4例;其中45例行ESD,9例行STER,完整切除率88.9% (48/54),余6例剥离后有少许组织残留.术后迟发性出血1例(1.9%,1/54),无术中及术后穿孔.术后随访1~ 3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ESD能完整大块地切除病变组织,能提供标本获得准确的病理学诊断,是胃异位胰腺有效且安全的诊治手段,STER可能为胃异位胰腺的诊治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肿瘤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消化道平坦型及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内镜下诊断的黏膜平坦型病变和黏膜下肿物8例均使用Hook刀行ESD切除:(1)黏膜瘸变常规染色.黏膜下病变用活检钳推之有活动感.(2)在病变边缘做标志.(3)黏膜下注射使病变和固有肌层分离.(4)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5)剥离病变下方结缔组织,完整切除病灶.[结果]Barrett's食管2例,胃平滑肌瘤1例,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病理报为管状-绒毛状腺瘤1例,乙状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病理报为管状-绒毛状腺瘤并中-重度非典型增生1例,直径类癌1例.直肠黏膜下平滑肌瘤2例.所有病变均得到病理证实.病变直径1.5~2.5 cm.所有平坦型黏膜病变基底及边缘完整.黏膜下病变包膜完整.7例成功切除,1例穿孔转开腹手术.[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消化道黏膜平坦型病变及黏膜下肿瘤可行、有效,切除病灶完整,但要开展黏膜下剥离术(ESD)应非常慎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证明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行ESD治疗患者112例,术前经消化道超声内镜检查定位提示病变尚未侵及肌层后行ESD.结果 112例中96例完整剥离并切除病变组织,术后病理显示基底部和切缘未见病变组织且被膜完整,完整切除率85.7%(96/112).术中未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也未出现钛夹无法夹闭消化道穿孔、腹腔感染、皮下气肿等情况.对于12例早期癌症的患者进行术后1年的随访,未出现残留和复发现象.结论 ESD对于消化道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痛苦小、可以将病变组织一次性完整切除的手术.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结直肠的癌前病变或早期癌症的诊断率逐年提高,而且内镜下治疗技术的提高,如早期结直肠癌可运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进行彻底的根除。进展期结直肠癌亦可在内镜引导下行腹腔镜下双镜联合切除等。  相似文献   

19.
李加学 《智慧健康》2023,(21):102-106
目的 研讨结直肠早期病变应用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与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EMR)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2年7月本院结直肠早期病变患者80例,按照手术方案差异分为两组,即ESD组、EMR组(各40例),对比手术结果差异。结果 EMR组的手术时间短于ESD组(P<0.05),但其他手术结果(异型增生程度、病理情况)的差异并不大(P>0.05);ESD组病变最大直径≥2cm整块切除人数、组织治愈性切除人数均多于EMR组(P<0.05);术后复发率方面,两组均较低(P>0.05);EMR组术后的并发症低于ESD组(P<0.05),ESD组术后并发症高主要受到病变大小、操作经验等危险因素影响(P<0.05)。结论 ESD、EMR手术效果差异并不大,病变切除效果相当,术后复发率均较低,但ESD在大病变中的切除效果更好,但该手术后的并发症更多,其原因主要和病变大小、操作经验等有关,因此,在结直肠早期病变的治疗时,具体应用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肠巨大息肉在内镜下切除的可行性、临床疗效及操作要点。方法分析2007年10月-012年10月在我院经电子肠镜检查发现直径大于2cm的结肠巨大息肉患者107例共113枚息肉的临床资料。结果28枚直径在3-4cm左右的无蒂息肉行EMR分次切除,35枚直径在2cm左右的无蒂息肉行EMR一次性切除,其余的采用粘膜下注射、钛夹夹闭或尼龙套扎器联合高频电凝电切的方法一次性切除;4枚癌变息肉行ESD完整切除;其中有19例病人因各种原因不能顺利完成内镜下切除息肉手术,不得不行二次内镜下治疗。在切除过程中没有出现穿孔的,3例出现迟发性出血的,经保守治疗后出血停止。结论结肠巨大息肉在内镜下切除是安全、可行的。术前、术中、术后的密切配合是成功切除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