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周建 《现代保健》2013,(10):122-123
目的:探讨超早期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7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降低颅内压、平衡电解质、血小板抑制等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尿激酶50~250万U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加用血塞通0.6g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脑梗死在24h、7d、14d的改善情况和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两组患者未见全身出血及药物不良反应病例。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疗效确切,本组无不良反应病例,能减轻患者病残程度,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尿激酶静脉溶栓的可行性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2020年12月于我科收录并治疗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将其分成俩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基础性治疗,观察组则是增加尿激酶静脉溶栓处理,研究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可取得88%的临床总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经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脉络宁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滴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6h内应用(125~150)万U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8%(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评分平均减少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马好斌  赵樱桃  王玉霞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7):3396-3396,3398
[目的]评价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提高急性脑梗死的治愈率,减少致残率。[方法]尿激酶100万~150万单位+生理盐水100 ml,30 min内滴完。溶栓前正确评估、选择病例,溶栓过程中加强监护,溶栓后观察记录疗效、不良反应。[结果]50例患者总有效率88%。[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致残率低。在严格监护下用药,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尿激酶介入动脉溶栓与常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急性脑梗死患者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常规治疗组(n=50)和介入治疗组(n=50),在对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介入治疗组患者加施尿激酶介入动脉溶栓治疗.结果:常规治疗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与介入治疗组相比,差异较大且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且介入治疗组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相较于单一实施常规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尿激酶介入动脉溶栓与常规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在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情况下,促进了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62例ACI患者采用静脉点滴尿激酶溶栓治疗,并于治疗后12h、24h、48h、72h及1周、2周分别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序评分,观察病情变化。结果溶栓2周后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52.1&#177;39.2)较治疗前(17.2&#177;2.12),明显改善,愈后良好48例,基本痊愈18例,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各4例,恶化6例。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中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制订疗效判定标准,然后两组均静脉滴注血塞通、丹参注射液及能量合剂,观察组加用尿激酶,短期应用。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严格掌握溶栓治疗适应证、禁忌证,中小剂量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早期静脉应用尿激酶(UK)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2012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尿激酶溶栓,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在发病6h内进行治疗,对两组之间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①对两组治疗前后的ESS评分的比较,其中在治疗后的1d、3d、7d和30d,观察组ESS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②对两组之间的治愈率的比较,观察组治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③对两组术后并发症的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结果治疗14 d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4.6%,治疗组总有效率91.2%。结论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急性脑梗死(ACI)发病后6小时尿激酶(UK)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ACI)随机分成两组,UK组和对照组;UK组UK25万单位静脉推注,续以UK125万单位60分钟内静滴,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基本治愈率达62.5%,与对照组基本治愈率21.4%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1 例出现血尿,1例牙龈出血,但不影响疗效。结果:早期ACI UK静脉溶栓治疗比常规治疗起效快、疗效好,且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氧化应激指标、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药物不良反应。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s-CRP、TNF-α、MDA、NSE水平、NIHSS评分均较低,ADL评分、SOD水平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7例发病在48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 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Bid,同时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Bid,连用14d,对照组仅用同剂量、同疗程的奥扎格雷钠,疗程共14d.以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的增分率来判断、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并监测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及心电图.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的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14d治疗结束后,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的HISS增分率分别为(50.39±23.37)%和(23.52±22.71)%;BI增分率分别为(48.76±21.32)%和(26.72±21.73)%,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钠的联合运用显著提高了对ACI的治疗效果(P<0.01).结论: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ACI患者疗效较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某科收治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与醒脑静联合治疗,对照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对两组的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GCS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药依达拉奉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与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用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7年2月入院的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以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神经缺损、生活能力评分、总体治疗效果、血脂、空腹血糖、血流速度、血流变指标与不良反应。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TC、TG、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与红细胞比容低于对照组,BI指数、ACA、MCA与PC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阿托伐他汀相比,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郭红玲 《中国校医》2019,33(11):844
目的 使用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对其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对滑县人民医院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组研究,随机分成研究组(n=44)与参照组(n=43),参照组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2组治疗前炎性因子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hs-CRP、TNF-α水平与参照组相比,相对更低(P<0.05);两组治疗前NIHSS、ADL评分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ADL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参照组的72.09%(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效果较好,可缓解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炎症反应,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川芎嗪、胞二磷胆碱、抗血小板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0.9%NaCl溶液100~250 ml+注射用尤瑞克林0.15 PNAU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7~10d.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监测血压、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详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由(7.5±2.3)分降至(2.8±2.0)分,临床有效率为78.0%(39/50);对照组NIHSS评分由(7.4±2.1)分降至(5.2±2.6)分,临床有效率为42.0%(21/50),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4例出现呕吐、面色潮红或心悸等不良反应,其中1例出现低血压;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川芎嗪、胞二磷胆碱、抗血小板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0.9%NaCl溶液100~250 ml+注射用尤瑞克林0.15 PNAU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7~10d.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监测血压、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详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由(7.5±2.3)分降至(2.8±2.0)分,临床有效率为78.0%(39/50);对照组NIHSS评分由(7.4±2.1)分降至(5.2±2.6)分,临床有效率为42.0%(21/50),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4例出现呕吐、面色潮红或心悸等不良反应,其中1例出现低血压;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川芎嗪、胞二磷胆碱、抗血小板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0.9%NaCl溶液100~250 ml+注射用尤瑞克林0.15 PNAU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7~10d.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监测血压、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详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由(7.5±2.3)分降至(2.8±2.0)分,临床有效率为78.0%(39/50);对照组NIHSS评分由(7.4±2.1)分降至(5.2±2.6)分,临床有效率为42.0%(21/50),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4例出现呕吐、面色潮红或心悸等不良反应,其中1例出现低血压;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9.
粟粒型肺结核是由于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 ,不能杀死入侵体内的结核杆菌 ,以致大量结核杆菌进入肺动脉、肺静脉或经淋巴管进入血管 ,播散到肺或全身的疾病。又称为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粟粒型肺结核约占活动性肺结核的 1.5 %~ 6%。多见于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 ,据报道 68%的粟粒型肺结核大于60岁。随着卡介苗接种及近代结核病短程化疗的推行 ,近些年来 ,这一疾病有所减少 ,但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流行日趋严重 ,糖皮质激素与抗癌药物等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和人口老龄化 ,粟粒型肺结核又有所增加。因此 ,重视对粟粒型肺结核的研究 ,…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川芎嗪、胞二磷胆碱、抗血小板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0.9%NaCl溶液100~250 ml+注射用尤瑞克林0.15 PNAU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7~10d.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监测血压、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详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由(7.5±2.3)分降至(2.8±2.0)分,临床有效率为78.0%(39/50);对照组NIHSS评分由(7.4±2.1)分降至(5.2±2.6)分,临床有效率为42.0%(21/50),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4例出现呕吐、面色潮红或心悸等不良反应,其中1例出现低血压;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