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8年3月—2022年4月在天津市桃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检查的60例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患者均接受心电图检查。根据心电图形态分为ST段抬高组(n=37)及非ST段抬高组(n=23)。对心电图检查特征及诊断准确性进行分析,并分析不同特征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概率,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心电图检出急性心肌梗死52例,漏诊3例,误诊1例,诊断灵敏度为94.5%,特异度为80.0%,准确度为93.3%,与综合检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71、1.111、2.328,P=0.242、0.292、0.127)。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占比67.3%(37/55),高于表现为非ST段抬高的32.7%(1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1.6%,高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经系统治疗后,病情康复率为94.4%,高于ST段抬高患者的73.0%,差异有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心电图诊断技术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挑选本院收治的60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60例来院接受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检测,对照组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测。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检测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比率96.67%远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DNN、RmSSD都低于对照组,SDANN、LF、LF/HF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诊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测有更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检查情况,分析心电图检查对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以及预后影响.方法 收集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检查资料,统计心电图诊断正确情况及住院期间患者死亡情况.结果 收集患者97例,其中心电图检查判断正确82例.住院期间,28例死亡,其中ST段抬高幅度前壁≥10mm的患者9例.结论 心电图改变有助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ST段抬高幅度对于患者预后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心电图诊断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24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对所有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包括观察组患者54例(左回旋支出现了病变的情况),对照组患者70例(右冠状动脉出现了病变的情况);针对两组患者心电图检查特点进行分析,分析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针对两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对比分析发现,在Ⅰ导联ST段压低或水平,在Ⅰ导联以及aVL导联ST段同时压低以及患者的ST段抬高水平Ⅲ大于Ⅱ导联方面,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表现为更为明显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在Ⅰ导联ST段抬高以及ST段抬高水平Ⅲ小于Ⅱ导联方面,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表现为更为显著的敏感度以及特异性.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选择心电图检查的方法进行疾病诊断,获得的诊断效果显著,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的心电图特征,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9年5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58例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心电图特征。结果缺血性J波患者19例,比例为32.6%,无J波患者39例,比例为67.2%。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J波组中有13例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8.4%,无J波组中18例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6.2%,J波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无J波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2例患者心电图出现了T波高尖,39例患者存在ST段抬高现象。结论心电图检查在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且心电图价格相对比较便宜,安全性高,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提高临床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确诊率,分析和探讨心电图在诊断中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从2013年6月—2015年6月就诊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中选取4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设为试验组,在同时间段采取同样的方法选取48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设为对照组,入组的所有患者均给予心电图检测,比较2组心电图表现差异;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试验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8.3%;对照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9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51,P0.05)。结论将心电图检查应用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的诊治过程中,特征明显,有助于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与心理状态的改善分析.方法 :取2015年1~6月入住我院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4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另取同年7~12月42例我院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4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将两组干预前后汉米尔顿焦虑、抑郁评分与LVEF指标作以比较.结果 :干预前两组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LVEF为(61.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54.7±11.3)%(P<0.05).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组间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及预后改善十分明显,作为临床治疗辅助环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推荐临床多加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非急性心肌梗死情况下心电图ST段抬高的原因及其与急性心肌梗死情况下相鉴别的心电图特征。方法183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观察心电图演变,注意ST段抬高的程度、动态、持续时间与症状的关系。根据患者情况做心肌酶、肌钙蛋白、心脏超声等其他相关性检查,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并明确其非急性心肌梗死情况下的其他原因。结果183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情况下ST段抬高的病历资料中,正常ST段抬高、早期复极综合征和迷走神经高张力共97例,占53.0%,而左室肥厚、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室变异型心绞痛、急性心包炎、左室室壁瘤、肺栓塞等共86例,占47.0%,心电图有其各自的特征。结论心电图ST段抬高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征性表现之一,但急性心肌梗死并不是引起ST段抬高的惟一原因,其他常见原因依次是正常ST段抬高、早期复极、左室肥厚、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室室壁瘤和变异型心绞痛等,这些非急性心肌梗死情况下ST段抬高在心电图演变、范围、ST段特征、T波等方面均不同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分析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 对明确诊断的 2 5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及 35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冠脉造影 ,对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ST段抬高心肌梗死单支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44 %vs 14 % ,P =0 .0 0 6 ) ,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三支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ST段抬高心肌梗死 (5 4 %vs 2 0 % ,P =0 .0 0 9) ;并发症比较发现ST段抬高心肌梗死室壁运动减弱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6 4 %vs 2 2 % ,P =0 .0 0 3) ,余未见有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病人的预后较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病人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心肌梗死的心电图鉴别诊断与心电图特点.方法:挑选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接受心电图检查,研究心电图检测结果.结果:60例患者中,典型心肌梗死患者28例,占比46.67%,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30例,占比50.00%,2例患者心电图显示正常,占比3.33%.非ST段抬高患者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与病死率都低于S T段抬高患者(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表现分为典型与不典型,运用常规心电图检查,可以鉴别与诊断早期心肌梗死,利于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