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2于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取气管插管全麻,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麻醉用药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阻滞完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麻醉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效果好,见效快,不良反应少,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HR)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11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采用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59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的临床麻醉效果、血液动力学变化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98.31%明显的高于对照组86.44%(χ2=8.573,P 〈0.05),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后、插管后即刻、术中(切皮时)、拔管时的 HR、SPB、DPB 均低于对照组(均 P 〈0.05),观察组的麻醉用药剂量、感觉阻滞起效、阻滞完全时间以及苏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均 P 〈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 P 〈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效果较好,安全、可靠,患者清醒时间较短,血液动力学稳定,并发症少,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麻联合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2月收治的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血液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诱导后、插管后即刻、切皮时、拔气管导管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的麻醉用药剂量、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阻滞完全时间以及麻醉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术后镇痛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效果较好,患者血液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于手术治疗前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或气管插管全麻,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和92.86%,两组患者的数据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变化相比,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4.29%和11.9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和全麻方式进行麻醉,均具有较好的效果,但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与插管全麻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包括全髋和半髋置换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选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选用插管全麻,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过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麻醉药物用量、术后清醒时间、术后VAS评分以及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插管全麻相比,腰硬联合麻醉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具有操作简便、血压控制良好、麻醉药物用量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能减少患者医疗费用,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HR)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例HR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全麻组(GA组)采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全麻;腰硬联合麻醉组(CESA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记录围术期的血压、心率及精神状况.结果 CESA组血压在麻醉后显著下降(P<0.01),两组在骨水泥使用后血压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7.
马国平 《当代医学》2014,(1):116-117
目的:探讨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76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用药剂量、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患者麻醉用药少,患者清醒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朱海蓉  蔡洁   《中国医学工程》2013,(10):34-35
目的比较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应用在髋关节置换术上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于本单位做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观察组麻醉方式为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则为全麻。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血压、心率与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血压均明显下降,观察组血液动力学比对照组稳定,但差异不明显,其麻醉效果差异也不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及并发症更少,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均适用于髋关节置换术,麻醉效果十分可靠,但相对于全麻,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和全麻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该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分别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和全麻,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麻醉效果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麻醉后15分钟,30分钟的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差异不明显;术后并发症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中,腰硬联合麻醉以及全麻均可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但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心率,血压稳定,并发症少,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所收治的52例老年人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病患,分为对照组26例(采取静吸复合全麻),观察组26例(实施腰硬联合麻醉)两组,比对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患在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的血液动力学明显要比对照组稳定,且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起效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中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迅速,局麻药用量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黄跃军   《中国医学工程》2014,(8):183-183
目的探讨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进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对照组患者接受静脉复合全身麻醉,观察者患者接受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麻醉苏醒时间、麻醉剂用量以及麻醉后心率和血压。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相当,且总有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剂用量低于对照组,且麻醉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控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和腰硬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麻醉效果相当,但腰硬麻醉用药少、苏醒早、且对血压和心率的控制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抽取70例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均衡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全麻,研究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两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包括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及麻醉评分。结果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要短,麻醉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要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优于全麻,具有起效时间快,麻醉准确等优点,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在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腰硬联合麻醉与气管插管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按照入院顺序将这6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我们为实验组的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为对照组的患者行气管插管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显著。该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张微  刘兴进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7):112-114
目的分析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5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以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资料统计显示,两组术后生命体征(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指标(感觉阻滞时间、阻滞完善时间、疼痛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2/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00%(7/25),两项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相比之下腰硬联合麻醉的整体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中借鉴并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与气管插管全麻应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血流力学影响以及不良反应。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0年1月1日-2013年11月31日期间收治的114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总计57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总计57例采用气管插管全麻。然后将2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探讨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血流力学影响以及不良反应。结果: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14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在诱导之后、插管之后即刻、拔气管导管以及切皮时的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上,观察组要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在麻醉用药剂量、阻滞起效时间和麻醉效果上,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具有很好的麻醉效果,并且能够平稳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目前已经成为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主要麻醉方法,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麻醉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全麻,治疗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均取得了满意的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且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腰硬联合麻醉和全麻均取得了满意的麻醉镇痛效果,但腰硬联合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并比较髋关节置换术中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0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进行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程度和麻醉起效、阻滞、苏醒的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程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两种麻醉方式的均达到了满意的麻醉程度,但是腰硬联合麻醉在麻醉起效阻滞、苏醒时间方面比全麻更理想,值得临床借鉴并在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例数均为63例。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患者采用全麻方式进行麻醉诱导,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情况以及术中术后的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麻醉诱导后,观察组患者血动力学相关指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更加稳定,观察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诱导中,选择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可在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的同时,减少患者各项生命指标的异常变化程度,降低患者的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所以更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探讨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从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病患当中,根据盲选的方法从中选择70例进行研究,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全麻的方法进行麻醉,而观察组则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麻醉的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麻醉的效果;观察组镇痛效果的评分数值要高于对照组镇痛效果的评分数值;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要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结论在对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病患麻醉的过程中,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法对病患进行麻醉,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8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则使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更短、并发症发发生率更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更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