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介绍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掌背创面的临床应用.方法:临床设计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12例修复手掌背部软组织缺损.结果:12例皮瓣均全部成活,部分皮瓣轻度臃肿,边缘有少许坏死,经换药后痊愈,外形满意,皮瓣质地佳,皮瓣感觉逐渐恢复.结论:采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掌背部软组织缺损,有良好血液供应,具有感觉、解剖位置恒定,方法可靠、疗程短,是修复手掌背部软组织的良好供应区. 相似文献
3.
张高孟于1991年在国内首次报道以尺动脉腕上皮支为蒂修复手部皮肤缺损。1997年4月~2002年12月我院应用尺动脉腕上支逆行皮瓣修复手部缺损1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护理提供较好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取自2009年4月至2012年7在我院行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患者40例。分为两组:A组为常规治疗组,行常规治疗;B组为护理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加强对疼痛的认识和护理,积极采用药物对症治疗。结果常规治疗组与护理对照组皮瓣成活、感染控制和皮片成活率间有差异P<0.05。结论对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恰当护理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从心理和身体上解除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改良切取方法的I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传统的尺动脉腕上皮支筋膜皮瓣基础上,于皮瓣蒂部设计一个2cm宽的皮桥,于深筋膜下掀起皮瓣,不必刻意去解剖血管蒂,避免对蒂部血管的损伤,同时有利于皮瓣血液回流,提高皮瓣成活率。自2001年至今,用该法治疗7例手部皮肤缺损及虎口瘢痕挛缩。结果:本组7例病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诊4~6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弹性良好,无臃肿或挛缩现象,手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易行,皮瓣成活率高,易于接受和掌握,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带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的筋膜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带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的筋膜皮瓣进行逆行转移修复。其中手掌尺侧创面6例,手背尺侧创面3例,环指掌侧创面5例,小指掌侧创面4例,环指背侧创面3例,小指背侧创面3例;急诊一期手术19例,手部瘢痕挛缩二期手术修复5例。结果术后24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12个月),修复后的皮瓣质地、外形满意,无色素沉着,13例修复感觉神经者两点分辨觉为6~12 mm;5例瘢痕挛缩者,手部屈曲挛缩解除,手指主被动活动度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应用带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的筋膜蒂皮瓣修复手部创面,血管解剖较恒定,操作简便,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游离移植对手指中远节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32例手指中远节软组织缺损行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的皮瓣成活率以及随访的断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2例患者中,皮瓣成活31例,成活率为96.9%;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 ~2.5年,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术后1年,随访结果为优12,良18,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3.8%.结论:应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中远节软组织缺损,效果理想,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恢复患指功能与外形,且供区隐蔽,切取方便,损伤较小,可以作为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9.
10.
11.
最大程度保留手指外形以及功能是目前临床治疗手部皮肤缺损伴骨外露以及肌腱缺损的主要目标[1].已有临床报道显示,采用游离带肌腱的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移植修复手指掌、背侧软组织合并肌腱缺损的复合伤,疗效显著[2].对于合并指背骨皮质缺损的复合伤,传统修复方法通常选择直接缩短患指后对应吻合相关组织或取自体髂骨植骨,并单纯取掌长... 相似文献
12.
手部皮肤缺损是手外科常见的外伤,且经常合并肌腱断裂、骨外躇、骨折等,手术修复较为困难,传统的修复方式主要有腹部皮瓣、交臂皮瓣,虽然手术操作简单,但术后患者固定姿势痛苦,关节僵硬,无法早期行患肢功能锻练:另一方面此类皮瓣臃肿,二期需行皮瓣整形术,增加病人医疗费用及二次手术伤害。2005年9月-2011月6月,我科采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27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桡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腕部电烧伤卢学军熊治川封必钊赵步祥江苏省淮阴市第一人民医院(223300)1995年7月~1997年7月,我科用桡动脉、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腕部电烧伤创面13例,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1手术方法1.1皮瓣设计点:前臂桡侧或...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使用游离尺动脉腕上支上行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的手指皮肤缺损患者44例,使用游离尺动脉腕上支上行支皮瓣对其进行修复。皮瓣面积最小为2.3 cm×1.8 cm,最大皮瓣面积为5.5 cm×3.5 cm。所有患者均以尺动脉腕上支上行支为血管蒂,对全部血管采用端端吻合。结果:44例皮瓣均成活,有7例患者皮瓣比较臃肿,另有3例患者皮瓣破溃,换药之后均顺利愈合。术后对患者随访3个月~1年,皮瓣外形和弹性良好,功能恢复情况也较为满意。结论:游离尺动脉腕上支上行支的解剖位置恒定,切取难度也不大。皮瓣薄厚适宜,供区也比较隐蔽,感觉恢复情况较好,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小,供区隐蔽,可恢复部分感觉,术后并发症少,是手指皮肤缺损修复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带尺骨的尺动脉腕上皮支复合皮瓣移植修复指背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我院自2014年8月-2019年7月手指外伤导致指背复合组织缺损而收治住院的92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取髂骨植骨+带尺侧屈腕肌腱的尺动脉腕上皮支复合皮瓣移植治疗,观察组采用带尺骨及尺侧屈腕肌腱的尺动脉腕上皮支复合皮瓣移植术进行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皮瓣受区情况、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性愈合时间、肌腱总主动活动度优良率等。结果:两组共92例患者,移植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均进行随访,皮瓣成活率100%,供区、受区切口均为I期愈合。皮瓣外形、色泽满意,无明显肿胀,皮瓣两点辨别感觉恢复至5-10mm。无明显触痛以及挛缩情况发生。经测定术后观察组患者血清BAL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术后钙吸收增强;两组骨性愈合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TAM法评定两组患者肌腱总主动活动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574,P=0.010)。结论:带尺骨及尺侧屈腕肌腱的尺动脉腕上皮支上行支皮瓣修复术为解决指背损伤中同时伴有骨、肌腱、软组织缺损的复合损伤提供了很好的解决办法,在此类损伤患者临床治疗上提供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和骨间前动脉腕背支皮瓣在复杂断掌再植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1999年8月~2005年10月共收治复杂断掌18例,根据复杂断掌中掌心、掌背皮肤的缺损程度,采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逆行转位修复掌心皮肤缺损,皮瓣大小:2~4 cm×3~6 cm;骨间前动脉腕背支皮瓣逆行转位修复掌背皮肤缺损,皮瓣大小:4~6 cm×5~8 cm;并同时完成断掌再植.结果 所有再植断掌及皮瓣全部成活.根据相关功能评定标准,手部功能均恢复70%以上.结论 利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和骨间前动脉腕背支皮瓣分别修复复杂断掌中的掌心、掌背皮肤缺损,可较好地重建手的外形与功能,有利于一期完成断掌再植. 相似文献
19.
20.
<正>电力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意外造成电烧伤的患者日益增多,尤其是腕部电烧伤。腕部电烧伤后因皮肤、肌腱、神经、血管、骨等组织损伤,治疗不当易造成手部严重功能障碍,甚至截肢。为最大限度恢复功能和保留肢体,我科自2005~2009年以来采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治疗腕部电烧伤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共8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0~39岁,平均28岁。致伤电压380V—10000V。伤后2~18小时急诊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