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循环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颅内血流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除常规康复治疗外进行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于治疗前后进行TCD检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TCD检查提示治疗组治疗后颅内血流速度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脑循环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治疗有效,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脑循环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颅内血流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除常规康复治疗外进行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于治疗前后进行TCD检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TCD检查提示治疗组治疗后颅内血流速度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脑循环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治疗有效,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2个月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4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运动康复疗法。结果治疗组2个月后运动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2个月后,可明显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生理治疗仪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死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2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强康复理疗治疗,观察组使用脑生理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按摩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对2组患者进行康复功能评定,并比较2组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康复功能评定均比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自理生活能力(NIHSS,ADL)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生理治疗仪配合常规治疗能恢复脑血流循环,救治缺血半暗带,减轻继发性神经元损伤,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优于按摩治疗配合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5.
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脑梗死患者6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颅内血流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每日1次,每10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TCD检查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7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TCD检查提示治疗组治疗后颅内血流速度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治疗有效,可改善脑循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杨萍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4):153-154
目的观察老年脑梗死后遗症康复治疗对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20例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临床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肢体功能康复锻炼和脑循环治疗仪治疗二项康复治疗,然后观察两组病人肢体功能受限程度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关节、肌力、张力功能改善有效率比较,经x^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根据QOL的评估内容分别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评估,数据资料用t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肢体功能锻炼和脑循环治疗仪治疗的康复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药物结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运动功能15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药物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15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治疗组病人同时接受康复训练,用NFI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用FMA评定运动功能;用MBI评定ADL。结果:治疗组病人经康复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明显,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及早、正确实行康复训练,对神经功能、运动功能、ADL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功能康复治疗仪在脑卒中康复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0例脑卒中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随机分为两组,35例接受脑功能康复仪治疗(治疗组),3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治疗10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功能康复治疗仪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可选用于不同病情程度的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高压氧结合电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1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一般神经内科治疗,观察组加用高压氧及电针治疗;观察神经功能缺损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下降,但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恢复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高压氧结合电针治疗对脑梗死患者可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电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脑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1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脑电治疗仪及康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肩手综合征、肺部感染、压疮等不良症状发生情况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电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不失为临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脑功能障碍患者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对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治疗干预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0月-2010年10月间在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60例,将其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主要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干预,包括运动疗法、ADL训练及心理干预等。于治疗前、后采用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中国)及Barthel指数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康复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康复干预可明显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王海英  王宏兰 《中外医疗》2009,28(17):58-58
目的探讨偏瘫早期家床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3个月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运动疗法和针灸等康复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3个月后运动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3个月后,可明显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网络治疗仪对脑梗死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脑梗死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肌电刺激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网络治疗仪进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上肢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的FMA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神经网络治疗仪对脑梗死后肢体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优于肌电刺激治疗。  相似文献   

14.
倪忠梅 《中外医疗》2014,33(2):165-166
目的探讨脑卒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0年5月-2012年2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全部脑卒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脑卒患者采取一般疗法,并辅以基础性护理,而治疗组,除了要进行基础护理以外,还要实行康复护理,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的评价方法,对5个月时间之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以很好地恢复其神经功能,从而降低肢体残疾率,保证患者生活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5.
周秀华 《重庆医学》2013,42(14):1648-1649
目的探讨超声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改善脑代谢及脑循环药物治疗,并辅助康复功能训练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超声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86/90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72/90例),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传统常规治疗脑梗死基础上加用超声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纪别克 《吉林医学》2010,31(21):3442-344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急性脑梗死合并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采用Bobath康复技术进行早期康复锻炼和治疗,疗程1个月;对照组未给予规范康复治疗。以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BI指数进行治疗前后功能评价。结果:康复组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方面治疗后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和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操作简便、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以运动疗法为主的康复治疗)和对照组(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Fugl-Meyer简式运动功能评定法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中枢神经损伤程度。结果:康复组上肢运动功能(12.4±9.4)改善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6.9±3.7)恢复均明显好于对照组(7.0±7.4,3.5±3.0)(P〈0.05)。结论:康复的早期介入对脑卒中患肢运动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能明显降低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1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一般的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以及神经内科护理常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Barthel指数均有提高,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提高更明显(P<0.05),偏瘫肢体出现水肿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肢体感觉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脑卒中早期采用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治疗,能有效地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预防肢体水肿,恢复肢体感觉功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卒中后肢体瘫痪神经网络重建康复治疗仪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神经网络重建原理,研制一种康复治疗仪,检测卒中后患者瘫痪肌肉的肌电信号,以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形成生物反馈,调动患者积极性,通过患者主动努力和治疗仪辅助电刺激,重建大脑和瘫痪肌肉的功能联系,以恢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选择260例脑梗死和26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并分别设立对照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使用卒中后肢体瘫痪神经网络重建康复治疗仪3个月时行为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脑梗死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比对照组降低6.6分(P<0.01),脑出血组比对照组降低4.4分(P<0.01).结论 卒中后肢体瘫痪神经网络重建康复治疗仪对脑卒中造成的偏瘫具有较好的治疗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基础康复结合电子偏瘫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组(在基础康复治疗同时加用电子偏瘫治疗仪治疗)、康复组(仅进行基础康复治疗)和对照组(不行任何康复治疗)各30例,观察入院时及3个月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I ADL评分。结果:3组比较,综合治疗组治疗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I ADL评分明显高于康复治疗组(P<0.01),康复治疗组治疗后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础康复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较为理想的方法,基础康复结合电子偏瘫治疗仪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