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何智明  肖虹 《重庆医学》2013,(22):2584-2585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肿瘤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间行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肿瘤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早期病变术中需要结肠镜定位52例;术前远端肿瘤致肠腔狭窄无法行全结肠镜检查,术中内镜发现近端肠管存在病变4例。结果 56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无手术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为(167.32±31.7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0.44±17.16)mL,术后平均住院日为(7.42±2.83)d。结论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肿瘤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高小芳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2):1538-1539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双镜)治疗结直肠肿瘤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3例结直肠肿瘤患者应用双镜联合治疗,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肠道及皮肤准备;术后予常规护理、并发症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结果:2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术后镇痛次数0~2次,术后无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18个月,恶性肿瘤患者无一例复发。结论:双镜联合治疗结直肠肿瘤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同时减少了护理工作量,降低了医疗成本,对患者术后的康复和护理质量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结直肠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患者,针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术中出血量上,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水平,且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留置引流管时间上,观察组患者的留置引流管时间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水平,且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总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水平,且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结直肠肿瘤的实践过程中采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结直肠肿瘤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结肠镜联合腹腔镜在结直肠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8例结直肠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70例)与研究组(58例),前者予以腹腔镜治疗,后者联合结肠镜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与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留置引流管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使用腹腔镜对比,结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结直肠肿瘤效果更佳,可有效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早期结直肠肿瘤的临床疗效,进一步说明双镜联合技术在早期结直肠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5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应用双镜联合技术治疗31例早期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肠镜进行全结直肠内病灶探查并定位,术中根据快速冰冻病理结果选择在腹腔镜下行相应手术治疗。 结果 31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手术,22例术前诊断为Ⅰ期结直肠癌,术后诊断Ⅰ期20例(T1N0M0期13例,T2N0M0期7例),Ⅲ期2例(T2N1M0期)。9例术前诊断为癌前病变,术后病理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7例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伴局灶癌变。其中6例患者为多灶病变同期行肠管其他部位息肉切除术,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证实为低级别腺瘤样息肉,没有追加手术。31例均获随访,全部患者均术后半年门诊复查肠镜,以后每年复查1次,同时监测肿瘤标志物。随访时间6~42个月,中位时间为32个月,随访期间未见有复发转移患者。1例术后2年死于脑梗塞,其余存活至今。 结论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技术治疗早期结直肠肿瘤可发挥两者优势,尤其适用于单镜难以定位或完全切除的病变,可提高治疗精确性及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的具体方法,并探讨该手术方案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择贵州航天医院普外科于2020年1-4月期间收治的结直肠肿瘤患者共计5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收治的5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单一腹腔镜手术治疗;试验组实施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手术治疗.耐心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肠镜、腹腔镜双镜联合治疗结直肠困难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结直肠巨大息肉患者31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内镜组21例与双镜联合组10例,内镜组只采用传统的结肠镜下手术治疗,双镜联合组采用结肠镜、腹腔镜双镜联合治疗。结果两组都手术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无术后穿孔、吻合口瘘、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不过双镜联合组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内镜组(P〈0.05),两组住院费用相当(P〉0.05)。结论应用双镜联合治疗结肠镜下切除困难的结直肠息肉能达到两者优势互补,减少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加快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结直肠息肉应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结肠镜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7%,观察组为3.3%,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息肉应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和评价腹腔镜在结直肠手术中的安全性。方法:分析我院自2002年8月以来开展的16例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结果:16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无中转开腹病例。结论:腹腔镜手术是较为成熟的技术,在结直肠癌切除术中具有微创外科的优越性,可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对结直肠息肉58例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镜联合治疗结直肠息肉的手术方法、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一2012年3月行腹腔镜、结肠镜联合手术切除的58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5~168(85.2±16.5)min,术中出血量15~65(33.4±8.1)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6~36(22.5±4.8)h,住院时间5~10(6.5±1.2)d。术后无吻合口漏、肠穿孔、肠梗阻等并发症。术后病理所见息肉直径大、绒毛管状腺瘤:多发的息肉发生癌变的概率较高。结论应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息肉的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对直径大、绒毛管状腺瘤、多发的息肉一经发现应尽快切除。  相似文献   

12.
朱代亮  王子卫 《医学综述》2012,18(10):1584-1586
结直肠癌遵循着"息肉—腺瘤—癌"的顺序演变发展过程,早期治疗结直肠息肉是降低结直肠癌发生率和改善预后的有效途径。目前,腹腔镜、结肠镜技术治疗结直肠息肉在临床已广泛应用。但对某些特殊息肉,单行结肠镜或腹腔镜手术均困难,近年来,随着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息肉的应用,为结直肠息肉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郝晓尊  赵伟  蔡青山  王瑞江 《医学综述》2013,19(10):1900-1901
目的分析结肠镜联合腹腔镜切除结直肠癌的优越性,为结直肠癌切除术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入住迁安人民医院的75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结肠镜联合腹腔镜切除患者的结直肠。统计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包括腹痛、腹胀、异常迟发性出血、吻合口瘘、肠穿孔)。结果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01~290 min,平均256 min;出血量为230~325 mL,平均292 mL;住院时间为7~15 d,平均11.2 d。出现腹胀腹痛的患者31例(41.3%),异常迟发性出血4例(5.3%),未见吻合口瘘和肠穿孔。结论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新型的无需开腹的外科新技术,对结直肠癌患者的腹壁创伤小,术后没有刀口疼痛感,干扰少,且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进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中转开腹手术1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5例中转开腹手术12例(9.6%),其中出血2例,肿瘤切除困难1例,周围脏器损伤、腹腔粘连重、肥胖各1例,肿瘤致腹腔内粘连紧密、分离困难1例,术中考虑输尿管横断而开腹确诊为输精管断裂1例,骨盆狭窄致肿瘤暴露不足2例,Endo-GIA切断闭合直肠后残端失败2例.全部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手术医师可以确定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中转开腹风险因素,术前评估手术难度,术中对风险较高的病例及时中转开腹,避免勉强操作而造成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结直肠息肉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为临床医生有效治疗结直肠息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深圳沙井医院就诊且活检病理结果为良性,行结肠镜无法独立切除的结直肠息肉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行结肠镜联合腹腔镜切除术,对照组行开腹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指标。同时探究息肉直径、数量与癌变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肠蠕动恢复时间分别为(84.7±17.2) min、(33.7±9.8) mL和(6.7±2.4) 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7.2±22.7) min、(117.5±21.6) mL和(8.5±4.9) 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方面,观察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术后病理切片验证,息肉直径≥2 cm者癌变率高达47.6%,息肉直径<2 cm者癌变率仅为6.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发息肉癌变率为5.2%,多发息肉癌变率则高达38.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结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结直肠息肉可显著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肠功能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虚拟肠镜(CTVC)对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45例拟行腹腔镜手术的结直肠肿瘤患者行CTVC检查定位肿瘤,据腔镜手术中所见及术后切除标本判断定位的准确性,并与肠镜相比较。结果:CTVC检出率为96.1%,定位准确率为100%;肠镜检查检出率94.1%,定位准确率为70.1%。CTVC能准确显示肿瘤部位及所在肠段形态,与手术所见具有良好的对应性。结论:CTVC在大肠肿瘤的定位诊断方面具有高敏感、准确、直观、无盲区等优势,腹腔镜手术前检查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对于早期肿瘤可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7.
仿真结肠镜在结直肠肿瘤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仿真结肠镜对结直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9例经电子结肠镜证实的结直肠肿瘤患者进行仿真结肠镜检查。并将两者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9例患者仿真肠镜检查获得成功,无并发症,结肠癌的发现率仿真结肠镜与结肠镜相同,符合率达100%,结肠息肉:结肠镜发现25枚,仿真结肠镜检出16格,两者符合率分别为:息肉直径<1.0cm为90.0%,-0.5cm为62.5%,<0.5cm为28.65,结论:仿真结肠镜检查迅速方便,无创伤,尤其对结直肠癌和直径>0.5cm息肉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梁红亮  欧阳钦 《四川医学》2005,26(4):459-46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常见类型,具有慢性、反复的特点,发生结肠直肠肿瘤的危险较正常人群高。研究发现肿瘤发生的累积危险率在5%~13%,IBD人群约占结肠直肠肿瘤危险人群的1%。因此如何利用结肠镜对UC危险人群进行筛查及筛查的流程引起了更多的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本文将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变焦结肠镜诊断结直肠病灶性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常规结肠镜对结直肠病灶的组织学性质难以作出即时诊断,本研究试图评估变焦结肠镜的应用价值。方法 45例患者行变焦结肠镜检查,对病灶喷洒靛胭脂,近镜放大10-140倍观察病灶腺管开口凹窝的形态,按Kudo分型作病工瑟切除或活检组织作病理学比较。结果 变焦结肠镜与病理学诊断总符合率为96.5%。结论变焦结肠镜具有常规结肠镜和实体显微镜的双重功能,Kudo结直肠粘膜凹窝分型标准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和探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结直肠良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对照组(30例,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良恶性肿瘤,可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促进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