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小儿肠套叠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治疗,观察组给予超声监测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儿复位成功率为93.75%,对照组患儿复位成功率为81.25%,两组复位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有2例出现肠穿孔,对照组患儿有1例出现肠穿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采用超声引导下进行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复位率高,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对小儿肠套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90例小儿肠套叠患者根据方法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气体灌肠复位,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比较两组小儿肠套叠复位治疗成功率;所需的压力、平均住院时间;复位后发热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小儿肠套叠复位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所需的压力高于对照组,P0.05,但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位后发热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对小儿肠套叠的治疗效果确切,成功率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超声监视压力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4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监视压力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小儿肠套叠患者在B超引导下进行压力控制生理盐水灌肠复位。结果48例小儿小肠套叠中,在超声监视压力灌肠引导下进行了灌肠复位,成功率高达97.2%。结论超声监视压力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应是目前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B超早期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并在其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采集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经B超确诊为急性肠套叠患儿的3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超声监视下行水压灌肠复位在患儿急性肠套叠患儿的复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结果经临床验证,B超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达到100%的准确率,而水压灌肠复位成功率也达93%,无一例肠穿孔等并发症。结论早期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并在其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的复位率成功率高,取材方便,操作简易,并可在动态观察下避免X线对人体照射的影响,其疗效确切无创伤,而且治疗费用较低,所以比较适宜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儿肠套叠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2020年2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122例肠套叠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1例予以X射线引导下空气灌肠复位治疗,观察组61例予以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效果、胃肠激素、应激反应、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复位成功率(98.36%)高于对照组(86.89%),复位时间、大便隐血消失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泌素、胃动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28%)低于对照组(14.75%)(P<0.05);观察组复发率(3.28%)低于对照组(13.11%)(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有助于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复位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加快肠道恢复,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自制血压计监测压力的小儿肠套叠灌肠复位器与深圳益心达一次性使用小儿肠套叠灌肠复位包对无并发症的小儿肠套叠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广元市中心医院诊治的60例无并发症的小儿肠套叠的患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观察组使用自制血压计监测压力的小儿肠套叠灌肠复位器,对照组使用深圳益心达一次性使用小儿肠套叠灌肠复位包,比较2组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结果 60例肠套叠患儿中,观察组复位成功28例(93%),对照组复位成功29例(97%),观察组复套7例(23%),对照组复套5例(17%),2组均未发生肠穿孔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同心圆直径、套筒长度、灌肠压力、住院时间、复位成功率及复套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制血压计监测压力的小儿肠套叠灌肠复位器与深圳益心达一次性使用小儿肠套叠灌肠复位包治疗小儿肠套叠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并且其材料简单易得,技术难度较低,适合在临床中特别是基层医院推广应用,是一种具有潜力且安全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实时彩超引导下温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8年1月-2020年10月上饶市立医院收治的70例肠套叠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电脑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试验组实时彩超引导下行温生理盐水灌肠复位,对照组X线引导下空气灌肠治疗。对比两组复位成功率、复发率、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复位成功率较对照组高,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复位时间、大便隐血持续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长均较对照组短(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小儿肠套叠通过实时彩超引导下温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治疗效果显著,复位成功率高,复发率低,且复位与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超声监视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超监视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疗效。方法对超声诊断76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在B超监视下进行水压灌肠复位。结果诊断符合率100%,复位成功率97.4%(74/76)。结论采用B超诊断和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可免X线照射,操作简便、经济、无创且成功率高,是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分析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和X线引导下空气灌肠复位治疗肠套叠的疗效。方法 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住院并接受灌肠复位治疗的72例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水压灌肠复位的患儿作为观察组(n=36),将在X线引导下进行空气灌肠复位的患儿作为对照组(n=36)。比较两组观察对象的灌肠复位所需时间、住院总天数、复位成功率、住院期间早期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复位后,观察组复位成功率为97.22%,对照组为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复位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两组住院期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及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89%,对照组为36.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X线引导下空气灌肠复位,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能够缩短复位时间、住院天数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减轻不良反应,改善胃肠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更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总结18例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情况。结果本组18例小儿肠套叠在超声监视下经肛门生理盐水灌肠治疗复位均获成功,复位成功率为100%。注水量约为300~650mL;灌肠时灌注压力最低为44cm H2O,最高不超过125cm H2O,复位时间6~30min,平均为12.3min。本组患儿均无肠穿孔、肠破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对小儿肠套叠诊断准确、迅速而无痛苦,有很大的临床实用价值,可作为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检查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实时超声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对小儿肠套叠复位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X射线透视下空气灌肠复位和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小儿肠套叠,并进行疗效比较分析.结果 X射线组33例复位成功,11例失败(其中2例穿孔).超声组42例复位成功,未出现再次复套、水潴留、水中毒和肠破裂穿孔等并发症,4例复位失败.X射线组复位率75%,超声组复位率91%.结论 实时超声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成功率较高,几乎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及分析不同方式整复小儿肠套叠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小儿肠套叠患儿150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X线引导下空气灌肠、X线引导下钡剂灌肠和超声引导下盐水灌肠对其进行整复治疗。治疗后观察所有患儿整复成功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空气灌肠、钡剂灌肠和盐水灌肠三组治疗总复位成功率分别为84.0%、86.0%和92.0%,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盐水灌肠组复位总成功率高于其他两组,并且盐水灌肠组首次复位成功率(80.0%)明显高于空气灌肠组(56.0%)和钡剂灌肠组(5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空气灌肠、钡剂灌肠和盐水灌肠三组患者48 h内复套发生率(4.8%、4.7%和2.2%)和穿孔发生率(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肠套叠的治疗,超声引导下盐水灌肠整复法具有方便、设备要求低、首次成功率高、无辐射、副损伤少等优点,临床效价较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盐水与空气灌肠复位方法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肠套叠患儿16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83例和观察组84例。对照组采用盐水灌肠复位治疗,观察组采用空气灌肠复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体温、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水平及体温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9%,低于对照组的1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灌肠复位方法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效果优于盐水灌肠复位治疗。  相似文献   

14.
张智民 《甘肃医药》2014,(7):541-543
目的:总结实时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方法和经验。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对102名患者进行腹部全扫,发现同心圆征或靶环征者,无并发症符合非手术治疗征,则在实时超声引导下对小儿肠套叠患者实行水压灌肠治疗。结果:本次研究超声诊断率100%。患儿共102例,有96例均在实时超声引导下复位成功,成功率94.11%,与文献报道相符。其中6例未成功患儿经转手术治疗发现2例为回回结型肠套叠,4例患儿发病超过48h。患儿成功复位时间5~15min。灌肠过程中未发现相关并发症,患儿平均住院4.7天,全部治愈后出院。结论:B超诊断小儿肠套叠简单易行、无痛苦、无创伤,诊断率高。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安全可靠,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临床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空气灌肠整复婴幼儿急性肠套叠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对32例小儿肠套叠患者在B超定位下X线作空气灌肠复位。结果31例空气灌肠婴儿成功复位,1例发生穿孔进行手术治疗,复位成功率为96.9%。结论B超定位下X线作空气灌肠安全无损伤,复位过程清晰、直观,加强空气灌肠整复护理是提高复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超声指导下儿童肠套叠患儿行灌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儿童肠套叠66例,随机分成2组,A组33例患儿在超声引导下行温生理盐水灌肠治疗,B组33例患儿在超声引导下行复方大承气汤中药灌肠治疗.结果 A组灌肠成功率为75.8%,B组灌肠成功率为96.9%,A组明显低于B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灌肠治疗儿童肠套叠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其中复方大承气汤中药灌肠效果优于温生理盐水灌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儿肠套叠早期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经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并在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的28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肠套叠准确率100%,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成功率100%.结论 超声对肠套叠早期诊断明确,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方法简便、迅速,为治疗肠套叠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二次空气灌肠治疗难复性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次空气灌肠未能整复的76例小儿肠套叠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给予地西泮镇静、山良菪碱解痉及适当补液,1 h后行第2次空气灌肠。 结果 68例患者均成功复位,成功率达89.5%,无肠穿孔并发症。 结论 二次空气灌肠能提高难复性小儿肠套叠整复成功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小儿急性肠套叠68例临床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68例小儿急性肠套叠临床资料和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的诊治效果.结果:68例急性肠套叠均以阵发性哭闹、呕吐、血便和腹部包块中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主要表现.B超为首选的诊断方法.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58例,成功复位54例,成功率93.1%.未复位4例(占6.9%).开腹手术治疗共14例.结论: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是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首选方法.开腹手术是治疗复杂型及危重型肠套叠重要方法,有效防治肠穿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3月期间诊治的肠套叠患儿59例并用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观察组在彩超监视下行水压灌肠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空气灌注法,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和复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复位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复位时间(15.84±3.12)min,短于对照组患儿的平均复位时间(26.18±4.1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对照组患儿发生5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效果肯定,且复位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