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3~6岁儿童龋齿的调查分析,掌握我县学龄前儿童的患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降低龋齿的患病率,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治助防,以防促治,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9月与2010年9月幼儿园的4857名3~6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分析龋齿发病情况。结果:2013年调查的1351人儿童中,患龋人数307人,龋患率22.72%。2013年较2010年患病率下降了16.67%,经统计学处理两年龋齿患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同一年龄组男女性别之间的儿童龋齿患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2-6岁不同的年龄组儿童龋齿患病率有明显差异(p0.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龋齿的患病情况,探讨影响儿童龋齿的相关因素,为儿童口腔预防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标准,调查包钢所辖托幼园所3 974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结果:6~岁年龄组龋齿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龋齿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性别间龋齿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乳磨牙和上颌乳中切牙龋齿患病率高。结论:必须加强对教师和家长关于儿童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及方法的宣传,并对儿童龋病进行早期预防保健及治疗,从而减少龋齿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3.
袁绍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6,(27):3856-3857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生现状,探讨学龄前儿童龋齿有效的预防保健措施。方法选取禄丰县辖区内乡镇40所幼儿园3岁~6岁学龄前儿童共10220例进行口腔龋齿的调查,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0例未发生龋齿的儿童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牙齿保健教育,干预组给予家庭式健康教育干预。对比2组保健措施的实施效果。结果禄丰县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病率为31.09%;经过健康教育,干预组家长牙齿保健知识得分和儿童牙齿保健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禄丰县儿童龋齿患病率较高,家庭式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家长保健知识,促进学龄前儿童养成牙齿保健习惯。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惠州市惠城区2015-2017年2家幼儿园3~6岁学龄前儿童500例展开口腔健康调查,并收集监护人相关问卷调查结果。结果:本组受访者儿童龋齿发生率为35.00%(175/500),性别方面:男性患儿为34.77%,女性患儿为35.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方面:在各年龄段中,龋齿患病率依次为5~6岁(45.00%)4~5岁(25.76%)3~4岁(24.49%),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甜食频率:经常吃甜食(≥1次/d)患病率明显高于偶尔吃(间隔≥3次/d)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刷牙方面:刷牙≥2次/d者患病率明显低于≤1次/d者,比较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期牙检:定期牙齿检查儿童患病率明显低于未定期检查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率与多种因素呈正相关,包括年龄、饮食习惯、刷牙行为、定期牙齿检查等,针对此应加强对儿童方面的卫生管理,降低龋齿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南通市区2005年托幼机构学龄前儿童健康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越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6,20(5):621-622,624
目的:了解南通市区托幼机构学龄前儿童的健康状况和疾病分布特点。方法:对南通市区托幼机构在园儿童进行一次全面体格检查。结果:各年龄组年龄别身高、年龄别体重90%以上在中等以上水平,儿童超均值率达到卫生部要求。营养不良的患病率为2.91%;儿童肥胖患病率为3.89%,6岁年龄组肥胖患病率最高;轻度贫血患病率为2.37%,中度贫血患病率为0.02%,6岁组轻度贫血患病率最高;患龋率为37.95%,5岁前患龋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5岁组患病率最高;儿童视力异常患病率为0.997%,并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结论:南通市区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良好,但仍要加强膳食管理,减少营养不良发病率,以及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肥胖、龋齿及弱视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综合评价胸苷酸合成酶(TS)基因del6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Science Direct、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获取有关TS基因del6多态性与儿童ALL发生风险的文献资料,评估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相关数据。以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CI)作为效应指标评估关联强度,纳入研究之间的异质性检验和合并OR值计算采用Revman 5.3软件,发表性偏倚应用漏斗图评估。结果 共纳入6个病例-对照研究,包括ALL患儿2104例,对照232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整体人群比较中4种遗传模型均未发现TS基因del6多态性与儿童ALL易感性有显著性关联(杂合子模型:OR=0.99,95% CI:0.85~1.15,P=0.87;纯合子模型:OR=1.11,95% CI:0.90~1.38,P=0.33;隐性模型:OR=0.97,95% CI:0.76~1.25,P=0.84;显性模型:OR=1.01,95% CI:0.88~1.17,P=0.86);根据种族进行分层分析也未发现显著性关联。漏斗图未检测到显著性发表性偏倚,敏感度分析表明合并结果是稳健可靠的。结论 目前的Meta分析表明TS基因del6多态性与儿童ALL易感性无关联。  相似文献   

7.
健康教育与干预对学龄前儿童龋病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群英  李旺涛  翁丽芬 《当代医学》2011,17(26):159-160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与干预对学龄前儿童龋病防治的影响。方法连续3年对26所幼儿园2~6岁在园儿童龋齿患病情况、新生龋齿及龋齿矫治情况进行统计、记录和分析。结果2岁组患龋率最低,3岁后迅速上升,6~7岁达高峰,各年龄段之间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儿童总新龋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儿童龋齿矫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与干预是降低儿童龋齿慧病率、确保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西南宁市某城区36岁儿童龋病现状及影响龋齿的相关因素,为学龄前儿童防治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龋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及诊断标准,随机抽取1 592例36岁儿童龋病现状及影响龋齿的相关因素,为学龄前儿童防治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龋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及诊断标准,随机抽取1 592例36岁儿童进行龋齿检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1592例儿童龋病情况,患龋齿率为57.16%,龋均为2.67,5岁组儿童患龋齿率较高为66.88%,不同性别患龋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P<0.05),男童高于女童,不同年龄段患龋齿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本城区36岁儿童进行龋齿检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1592例儿童龋病情况,患龋齿率为57.16%,龋均为2.67,5岁组儿童患龋齿率较高为66.88%,不同性别患龋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P<0.05),男童高于女童,不同年龄段患龋齿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本城区36岁儿童患龋齿率较高,应加强儿童预防龋齿的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坚持早晚刷牙,少吃甜食等。  相似文献   

9.
背景 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是导致儿童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目前,我国对儿童脑瘫患病率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缺乏基于较大样本量和较新的儿童脑瘫的流行病学研究。目的 了解较新的中国0~6岁儿童脑瘫患病情况。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系统、维普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发表的关于中国0~6岁儿童脑瘫流行病学研究的文献,检索时限为2015-01-01至2020-01-01。收集纳入文献中调查对象的样本量、调查地区、性别、年龄、患儿例数等信息,并对纳入的文献运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患病率进行定量合并,并对性别、年龄等分类指标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8篇,文献质量均为中等及以上,调查对象共527 758例,其中脑瘫患儿1 02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0~6岁儿童脑瘫总患病率为0.23%〔95%CI(0.17%,0.29%)〕;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男童脑瘫患病率为0.22%〔95%CI(0.14%,0.29%)〕,女童脑瘫患病率为0.12%〔95%CI(0.06%,0.19%)〕;<1、1、2、3、4、5、6岁儿童脑瘫患病率分别为0.21%〔95%CI(0.02%,0.40%)〕、0.20%〔95%CI(0.10%,0.30%)〕、0.19%〔95%CI(0.08%,0.30%)〕、0.21%〔95%CI(0.09%,0.32%)〕、0.13%〔95%CI(0.02%,0.24%)〕、0.20%〔95%CI(0.09%,0.32%)〕、0.32%〔95%CI(0.14%,0.50%)〕。结论 中国0~6岁儿童脑瘫患病率为0.23%,性别和年龄段的患病率均表现不同,对于政策制定、临床干预有指导意义,建议依据新的脑瘫分型进行更多横断面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报告中指出,目前,发达国家儿童龋齿患病率呈下降趋势,而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儿童龋齿患病率则呈上升趋势,以至于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了更好的指导并开展本地儿童龋病防治工作,我们对商丘市睢阳区967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龋齿发病情况调查。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们调查小组对睢阳区内8所幼儿园3~6岁967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其中男生505名(52.22%),女生462名(47.78%);3岁组141名(14.58%),4岁组223名(23.06%),5岁组338名  相似文献   

11.
汪婧  陶冶  徐秀敏 《安徽医学》2024,45(4):500-504
目的 分析某口腔医院学龄前儿童的龋齿患病率和影响因素,为学龄前儿童龋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来合肥市口腔医院问诊的154名学龄前儿童龋病相关资料,根据口腔健康状况分为有龋组(n=124名)和无龋组(n=30名),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学龄前儿童龋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入组154名儿童,龋病率为80.52%。有龋组年龄和女性、喜食甜食、公立医院就诊占比均高于无龋组,父母从事医疗工作、具备口腔知识以及定期口腔检查占比低于无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增加(OR=1.646,95%CI:1.158~2.341)、喜食甜食(OR=0.226,95%CI:0.066~0.775)和在公立医院就诊(OR=3.377,95%CI:1.037~1.173)是学龄前儿童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父母具备口腔知识(OR=3.268,95%CI:1.072~9.965)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学龄前儿童龋病发病率较高,与年龄呈正相关且好发于女性,可从加强儿童饮食控制、提高父母口腔知识水平、提升非公立医院诊疗能力等方面对龋病进行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常平镇幼儿园学龄前儿童龋齿的情况,旨在为开展龋齿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常平镇2011年3月7日~2012年3月7日49所幼儿园1000名2~6岁学龄前儿童发生龋齿的临床资料。结果所调查的1000名学龄前儿童中,患龋人数达680例,患龋率68.0%。不同性别患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次调查共检出1280颗龋齿,中下颌前磨牙发生龋患率最高,达56.0%。不同年龄段患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患龋率逐渐增加。结论对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调查,提示我们应加强儿童口腔卫生的宣教,培养儿童养成早晚刷牙等良好生活习惯,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把口腔保健工作纳人儿童保健范畴,深入开展口腔保健活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分析中国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的影响因素,为中国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Embase、CBM、Cochrane、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国内外常用数据库进行计算机检索符合要求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10月。搜集与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影响因素相关的中英文文献,由2名研究者对纳入文献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提取中、高等质量文献的数据资料。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10篇,共5 730例研究对象,其中有龋组3 012例,无龋组2 718例。经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的危险因素为:每天刷牙次数<1次(OR=3.06,95%CI=2.08~4.48,P<0.05)、经常进食甜食、甜饮料或糖果(OR=1.33,95%CI=1.17~1.51,P<0.05)、睡前进食甜食(OR=2.94,95%CI=1.64~5.26,P<0.05);漱口习惯(OR=0.36,95%CI=0.23~0.57,P<0.05)是中国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的重要保护因素。结论 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习惯,有助于降低中国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贫困农村地区6~23月龄婴幼儿发热和腹泻2周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8月在 湖南省辖区内武陵山区和罗霄山区30个贫困县采用乡级概率规模抽样方法,随机抽取8 735名农村6~23月龄婴幼儿 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婴幼儿过去2周发热和腹泻患病情况、个人及出生基本情况、家庭及喂养情况,计 算婴幼儿发热和腹泻2周患病率,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婴幼儿发热和腹泻2周患病的影响因素。 结果:6~23月龄婴幼儿的发热和腹泻2周患病率分别为20.8%和12.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8~23 月龄(OR=0.66,95% CI:0.58~0.75)、侗族(OR=1.42,95% CI:1.17~1.74)和低体重(OR=1.31,95% CI:1.11~1.54)是贫 困农村地区6~23月龄婴幼儿发热2周患病的影响因素;性别为女(OR=0.86,95% CI:0.76~0.98)、12~17月龄(OR=0.80, 95% CI:0.69~0.93)、18~23月龄(OR=0.51,95% CI:0.43~0.60)、其他少数民族(OR=1.70,95% CI:1.13~2.56)、未添加 辅食(OR=1.65,95% CI:1.05~2.59)和低体重(OR=1.39,95% CI:1.14~1.70)是贫困农村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腹泻2周患 病的影响因素。结论:贫困农村地区6~23月龄婴幼儿发热和腹泻2周患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低月龄、侗族、低体重 是贫困农村地区婴幼儿发热2周患病的危险因素,男性、低月龄、未添加辅食、低体重是贫困农村地区婴幼儿腹泻2 周患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Decayed teeth are harmful to children'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can severely jeopardize their health. This study was set out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prevalence of dental caries in preschool children in Shanghe County in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and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potenti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Methods Based on the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e performed dental examinations of children aged 2 to 6 years in kindergartens of Shanghe County. The prevalence of caries, the average number of decayed teeth per capita as well as the constituent rates of decayed, missing and filled teeth were determined retrospectively. SPSS software was used for data analysis. Results Dental caries were found in 1088 out of 2052 children from 56 kindergartens. The total number of decayed teeth was 4487 with a prevalence of 53.02%. The average number of decayed teeth per capita was 2.187, and the filling rate was 0.29%.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prevalence of caries between boys and girls though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age groups. The prevalence of decayed teeth as well as the mean number of decayed teeth infected per capita increased with age. In addition, urban children had a higher prevalence than those from rural areas (P 〈0.01). Conclusions The prevalence of decayed caries among kindergarten children in Shanghe County was high, suggesting that more emphasis should be put on improving oral health education with priority given to prevention. Further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increase the decayed caries filling rate.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湖南省2009年出生缺陷的流行状况,探讨孕产妇分娩年龄与居住地对出生缺陷的影响。方法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湖南省2009年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湖南省2009年共监测出生缺陷儿1 856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1.35‰;城镇儿童出生缺陷发生率(22.60‰)高于农村儿童(20.22‰),OR值为1.120(95%CI for OR:1.022~1.228);出生缺陷的发生率随孕产妇分娩年龄呈U形变化,"<20岁"组、"20-岁"组、"≥35岁"组的发生率分别为77.72‰、20.32‰和23.86‰,各年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2.128,P=0.000);相对于"20-岁"组,低龄(<20岁)和高龄(≥35岁)孕产妇出生缺陷的OR值分别为4.168(95%CI for OR:3.340~5.200)和1.184(95%CI for OR:1.003~1.397)。结论湖南省2009年出生缺陷发生率较往年有升高趋势;居住在城镇、低龄和高龄孕产妇均会增大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保定市小学生龋齿患病率情况,掌握其对防治龋齿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小学生早期防治龋齿提出可行性建议。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保定市某小学 7~12 岁学生 1 441 名,逐一进行口腔检查和相关知识问卷调查。 结果(1)有 977 名小学生患龋齿,患病率为 67.80%。城乡患病率分别为 65.96%、75.94%,农村显著高于城市(χ2=9.900, P=0.002);6~7 岁年龄组龋齿患病率最高(71.95%),10~12 岁年龄组患病率最低(61.29%)。(2)在 5 道龋 齿防治知识题目中,城市得分高于农村,女生得分高于男生,3 个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小学生龋齿患病率较高,学校和家长应根据城乡、性别、年龄等不同特点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孩子的牙齿健康,降低龋齿患病率。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辽宁省城乡不同年龄组人群口腔健康现状,探讨口腔疾病患病特点和规律。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照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四版)的要求,对全省5、12、35~44岁、65~74岁4个年龄组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5岁组乳牙患龋率为73.86%,龋均为4.38,农村明显高于城市。12岁组:患龋率为30.05%,龋均为0.51。35~44岁组:患龋率为63.13%,龋均为1.93。65~74岁组:患龋率为65.28%,龋均为2.34。城市的中老年人患龋率和龋均远高于农村。牙周健康者仅占12岁组的29.79%,35~44岁组3.03%,65~74岁组2.65%。6.69%的老年人为无牙颌。结论:辽宁省儿童和成人的患龋率与十年前相比,有了明显下降,但患龋情况仍很严重,口腔卫生状况较差。加强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全人群的口腔保健意识,推广适宜的牙防技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李杨  佘珊 《基层医学论坛》2016,(10):1309-1310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龋在城乡及不同儿童群体的发病情况。方法对遵义市2个区519名36个月~71个月儿童的口腔检查结果及相关登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城区儿童龋病率(49.5%)、dmft(3.7±2.3),均低于乡镇(P<0.05)。乡镇重症龋检出率(40.6%)、重症龋儿童dmft(8.3±3.9),均大于城区(P<0.05)。519例受检儿童中,留守儿童患龋率68.8%,dmft(4.9±2.2),重症龋率42.6%,重症龋dmft(8.7±3.7),均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P<0.05)。结论遵义地区农村和留守儿童龋病、重症龋均高于城镇和非留守儿童水平,社会和家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儿童呼吸道异物的特点及预防策略..方法 分析580例儿童呼吸道异物的病例资料,分为农村和城市患儿2类;再根据年龄分成婴儿组(<1岁)、幼儿组(1~3岁)、学龄前儿童组(3-5岁)、学龄期儿童组(6~12岁).结果 580例中,农村患儿565例,城市患儿15例;婴儿组植物性异物38例;幼儿组植物性异物469例,动物性异物3例;学龄前儿童组植物性异物26例,化学合成品类异物4例,动物性异物1例,金属性异物3例;学龄期儿童组植物性异物5例,化学合成品类异物27例,矿物性异物2例,金属性异物1例,动物性异物1例.结论 ①婴幼儿及学龄前期儿童呼吸道异物以植物性异物为主,学龄期儿童以化学合成品类异物为主.②加强民众的健康宣传教育,特别是农村地区民众的防范意识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