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切开复位组(33例)与闭合复位组(33例),切开复位组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闭合复位组予闭合复位石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腕关节恢复与功能情况。结果切开复位组和闭合复位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1.2±2.3)周和(10.8±2.1)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组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恢复情况以及腕关节功能评价情况均优于闭合复位组。结论对于老年桡骨远端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能可靠恢复桡骨长度,可早期功能锻炼,缩短康复时间,获得理想的复位质量和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数字随机方法将8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40例,分别给予闭合复位治疗、切开复位治疗;对比分析临床疗效和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掌倾角、桡骨长度以及尺偏角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让桡骨长度有效恢复,促进恢复腕关节功能,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以及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两种固定方法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及其对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入住我院的100例经临床诊断为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Mcbridge评分、QLQC30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骨密度。结果:根据经改良的Mcbridge腕关节评分标准,切开复位内固定组骨质功能恢复情况较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法要好,且对骨密度的影响程度要小;根据QLQC-30生活质量评价标准,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术后生存质量要明显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优良率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骨密度下降速度要明显快于切开复位内固定组。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要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法,且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应在临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中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手术切开复位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的非手术疗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收治的97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53例(手术组)、采取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44例(非手术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8±1.1)周,非手术组为(6.0±0.8)周,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患者的腕关节背伸、腕关节曲度、尺偏角、桡偏角、尺骨移位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的掌倾角、握力、桡骨高度测定值优于非手术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腕关节背伸、腕关节曲度、尺偏角、桡偏角、掌倾角、握力、桡骨高度、尺骨移位测定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手术组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6.2%与非手术组患者的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OTA分级相当的患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有利于患者腕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但是远期恢复效果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掌侧入路实施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4月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9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39例实施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可促进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保守与手术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疼痛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用闭合手法复位塑性小夹板外固定;研究组患者经切开复位"T"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研究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对降低其疼痛及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优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舞钢市人民医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90例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45例。非手术组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手术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及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和尺骨移位。结果两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和尺骨移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远期效果相近,对于中老年患者或稳定性骨折患者可考虑行非手术治疗,避免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上蔡县人民医院治疗的10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予以对照组外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桡骨骨折愈合情况、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较好,骨折愈合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能够促进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缩短其骨折愈合时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复位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68例患者,其中闭合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固定治疗40例,切开复位铜板螺钉固定治疗28例.通过桡骨远端的解剖复位程度(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系统、腕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及手的握捏力等指标来评价两组腕关节功能.[结果]两组解剖复位程度X线评估结果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05),手术组优于手法复位组,而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腕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及手的握捏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不一定要解剖复位,可予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从而避免手术的风险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方法 对12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6个月后,对患者的腕关节活动度,DASH评分进行随访.结果 患侧的活动度包括:掌屈、背伸、尺偏、桡偏、旋前、旋后均较健侧明显降低(P<0.05),但是DASH评分功能良好.结论 对于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闭合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杜颖超  杜营营 《黑龙江医学》2021,45(11):1160-1161
目的:对比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洛阳市中心医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87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经皮克氏针治疗的42例患者纳入A组,将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治疗的45例患者纳入B组.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术后6个月骨折复位情况,术后1年腕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对比两组桡骨掌倾角、尺桡骨高度差及桡骨尺偏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感染率均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较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与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均可取得较好复位效果,但前者治疗效果更佳,有利于改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促进术后恢复,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2.
邱湘伟 《基层医学论坛》2016,(10):1329-1330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后给予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后给予石膏固定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89%;观察组尺偏角度和掌倾角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2组桡骨高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且有助于腕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护理干预对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后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84例闭合性桡骨远端A型骨折患者骨折手法复位后石膏固定,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护理干预组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复位后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骨折复位后愈合时间、手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组较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t=9.28,P<0.01);护理干预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χ2=8.19,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桡骨远端骨折的愈合,并有利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效果及功能恢复情况。方法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23例,采用切开复位及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早期开始术区功能锻炼,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腕关节功能恢复状况。结果经6~24个月随访,23例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无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2例发生轻度复位丢失,1例发生创伤性骨关节炎。总体优良率87.0%。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手术治疗可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外固定均是可采取的手术方法,早期功能康复对腕关节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纳入本次试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各60例,甲组患者采取切开复位治疗,乙组患者采取闭合复位治疗,对比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患者治疗优良率(96.7%)相比于乙组(83.3%)更高,术后6个月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也优于乙组,两组对比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接近,组间比较P 0.05。结论切开复位相比于闭合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更有助于提升患者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化瘀接骨汤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当天即联合化瘀接骨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骨折愈合情况,随访3个月评价患者腕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胀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接骨汤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骨折处肿胀和疼痛,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克氏针十外固定架固定、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108例135侧60岁以上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法复位石膏固定71侧,外固定架加克氏针固定34侧,切开复位钢板固定30侧,随访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患者随访10~24个月,平均13个月,腕关节功能按Dienst评估标准进行评估,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优良率76.1%,外固定架加经皮穿针固定组优良率85.2%,切开复位钢板固定组优良率76.7%.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组疗效明显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组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组疗效明显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小切口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与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64例分为2组,分别给予小切口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联合固定组),和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钢板固定组)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固定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钢板固定组(P<0.01);治疗后1年随访,2组在腕关节活动度、骨折复位和功能恢复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联合固定组5例、钢板固定组3例,2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小切口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操作简单,患者创伤小,固定可靠,不影响早期功能锻炼,费用相对较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和掌侧斜"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6月分别采用手法复位加石膏托外固定及切开复位"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146例,采用Gartland等腕关节评分进行功能评定,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11.3个月。X线显示骨折全部愈合。Gartland腕关节评分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优良率为72.2%,掌侧斜"T"形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为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尽管钢板内固定的优良率较高,但除少数经关节面且有明显关节面移位,非手术治疗失败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可采用手术治疗外,大多数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经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非手术治疗即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手术的选择应慎重,应尊重患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桡骨远端骨折32例中,采用切开复位LCP钢板内固定治疗14例(钢板组);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18例(支架组),其中4例闭合复位后关节面不平整,予以小切口撬拨克氏针固定,术后8~10周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拆除外固定支架活动腕关节。结果:3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2组患者在掌倾角和尺偏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随访时钢板组腕关节掌曲、背伸及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与支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个月随访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钢板内固定对早期恢复腕关节活动度方面优于外固定架,但长期临床疗效两者无差异,C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