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方法,预防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救治的60例严重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结果:60例患者中,其中治愈44例,未发生气管切开并发症,7例家属放弃治疗,9例因重度颅脑损伤死亡。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敬海霞 《中外医疗》2012,31(4):153-153
目的总结重症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对48例重症颅脑损伤并行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正确及有效的护理。结果本组3例在术后5~12d内死亡,45例均拔管出院。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掌握吸痰时机,加强基础护理,从而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重度颅脑损伤是外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伤残率较高。由于重度颅脑损伤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障碍,至使患者缺氧窒息,颅内压升高,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因此,进行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重度颅脑损伤就指早期的关键。我科于2007年9月至2011年9月共收治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48例,现将护理体会及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对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做好基础护理,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防止肺部感染等措施,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莉  孙澄宇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5):3417-3418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护理的方法。方法:对51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工作和病情演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结果:51例患者采取我们的护理措施后,除2例因颅脑损伤严重死亡外,45例(占88%)安全渡过急性期,有4例发生了肺部感染(占7%),经积极治疗后,最终拔除气管套管,痊愈出院。结论:对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做好基础护理,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防止肺部感染,防止消化道呕吐物返流入呼吸道等措施,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方法,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70例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分别采用人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做好基础护理,采取有效的人性化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结果 治愈69例,好转21例,自动出院4例,死亡6例.结论 保持气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是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结果治愈69例,好转21例,自动出院4例,死亡6例。结论保持气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是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8.
曹丽 《实用医技》2007,14(34):4768-4769
气管切开术是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措施之一,做好气管切开的护理,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有效保持气道通畅,维持良好的气体交换,对减少脑缺氧所致的继发性脑损伤起着重要作用。我科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重度颅脑损伤患者214例,行气管切开术46例,在治疗、护理原发伤、保护大脑功能的同时,加强了气管切开的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护理的经验。方法:对收治的29例重度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工作进行分析。结果:29例患者中,4例因颅脑损伤严重死亡,25例抢救成功恢复良好。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尽早采取气管切开支持呼吸,做好基础护理,有效的气道湿化,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及防治并发症等措施,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褚青康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5):3457-3458
目的:总结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护理的经验。方法:对收治的29例重度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工作进行分析。结果:29例患者中,4例因颅脑损伤严重死亡,25例抢救成功恢复良好。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尽早采取气管切开支持呼吸,做好基础护理,有效的气道湿化,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及防治并发症等措施,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丽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4):4768-4769
<正>气管切开术是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措施之一,做好气管切开的护理,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有效保持气道通畅,维持良好的气体交换,对减少脑缺氧所致的继发性脑损伤起着重要作用。我科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重度颅脑损伤患者214例,行气管切开术46例,在治疗、护理原发伤、保护大脑功能的同时,加强了气管切开的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是一种急救手术,可挽救患者生命,而对此类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护理措施,可使重度颅脑外伤的救护效果有较大的提高。2008-2010年我们对35例重度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的患者采取了针对性的有效护理措施,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早期气管切开在抢救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明远  吴全理 《医学文选》2002,21(2):155-156
目的 对比早期气管切开与非早期气管切开在抢救重度颅脑损伤病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估计近期内意识不能恢复的重度颅脑损伤病人行气管切开,根据受伤到行气管切开的时间分为两组,伤后12h内行气管切开者为A组,伤后12h后行气管切开者为B组。结果 A组死亡率为34.5%,B组死亡率为63%。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早期行气管切开比非早期气管切开更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凤玉 《中原医刊》2004,31(5):F003-F004
颅脑损伤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咳嗽、吞咽功能减低,呼吸道分泌物不能主动排出,血液、脑脊液及呕吐物可逆流入呼吸道。在神志迟钝和浅昏迷时,异物刺激喉头亦可引起喉痉挛,昏迷者下颌松弛,舌根下坠又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梗阻,进而导致颅内压升高,加重高颅压,也可致使患者并发肺炎,增加死亡率,因此及时解除呼吸道梗阻在整个急诊抢救及治疗过程中尤为重要。我科在吸痰、防止舌后坠以及未解除梗阻的情况下,及时行气管切开术,有效地防止了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继发加重的高颅压。现将自2001~2003年间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伤情重,入院时多处于昏迷状态,常伴有呕吐、误吸、呼吸抑制等情况,气管切开是保证气道通畅、解除呼吸道梗阻、迅速改善通气功能的重要措施,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是抢救生命、防治并发症、改善预后的关键。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11年9月对85例行气管切开的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气管切开术,又称气管造口术,是抢救重危患者的一种急救措施,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关系到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如护理不当,不仅增加并发症的发生,还会引起患者的原发病的加重,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及经济上的损失。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我科共收治重度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患者76例,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田桂斌  岳大敬 《中外医疗》2011,30(17):27+29-27,29
目的通过对58例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手术后的病人进行护理,提高对护理的认识。方法用回顾性记录法对58例病人的术后护理进行记录分析。结果重度颅脑损伤的病人进行气管切开手术后进行了全面护理的患者的有效率要高于只进行了一些常规护理的患者。结论术后护理对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在气管切开手术后是非常重要的,对病情的痊愈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顾媛媛  杨德云 《中外医疗》2010,29(18):142-142
重度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的病人病情重,易感染,死亡率高,加强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气管切开便于迅速建立有效呼吸通道,及时清除气管及支气管内分泌物,解除上呼吸道的阻塞,迅速改善通气功能,是临床上用于抢救呼吸衰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危重病的重要手段。方法:全面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套管的护理、营养支持、康复训练等措施。结果:抢救成功21例,死亡4例,死亡原因均为脑疝。结论:重度颅脑损伤病人,通过气管切开的护理,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气管切开术是为解除或预防喉部及气管上部阻塞性呼吸困难或窒息的一种急救手术,对某些疾病能起到治疗和预防合并症的作用,气管切开患者感染出现时间高峰在气管切开后第3天和第7天,术后的护理质量好坏可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