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部MR检查日趋广泛,然而缺乏理想的口服对比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MR技术在腹部的应用。综述了口服MR对比剂的作用原理、分类、服用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以促进其研制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腹部MRI鉴别小肠袢与其它器官或肿瘤较困难,且蠕动及呼吸运动常导致运动伪影,因而腹部MRI的应用常限于肝及腹膜后间隙检查,为提高MRI腹部诊断的应用,超顺磁粒子口服对比剂已被应用。口服磁化粒于(OMP)是由超顺磁粒子组成的一种对比剂,具显著的短T_2弛豫时间,对比剂充盈肠腔的信号强度明显减低,在MR影象中呈黑色。作者临床研究40例,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1~79岁。行对比剂摄入前后MRI比较。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红氧化铁超顺磁性口服磁共振对比剂在胃部MR 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扫描前口服红氧化铁对比剂,对36例年龄21~60岁受检者行胃部MR检查,对图像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36例受检者服用对比剂后,胃充盈达100%。在各序列扫描中,均呈阴性对比,胃部病变及毗邻关系显示清晰。行MRCP时,可有效抑制胃肠道高信号伪影。结论在胃部MR检查中,口服红氧化铁对比剂易于接受,安全性好,性能稳定,成像浓度范围宽,是一种优良的胃肠阴性对比剂。  相似文献   

4.
CT扫描作为最常用的医学影像检查方式之一,应用日益广泛;对比剂的使用使病变形态结构、血供情况显示更加清晰,为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很好的影像依据;与此同时,对比剂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给患者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甚至危及生命.腹部CT检查中,为了更好地区分实质脏器、病变与胃肠道组织,需在检查前口服一定量的对比剂,进行胃肠道充盈准备.本文就口服碘对比剂能否被身体吸收及其安全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阴性对比剂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胃肠道阴性对比剂在改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质量的应用。方法 体外实验 :将马根维显 (Gd -DTPA)和欧乃影注射液分别用温开水稀释为不同浓度制剂盛入 10ml注射器内 ,以温开水作空白对照 ,然后行MRCP扫描 ,以获取对比剂最佳稀释倍数。临床实验 :对 3 9例临床疑胰胆管系统疾病申请MRCP检查患者行口服稀释 3 0 0倍马根维显溶液前后常规腹部MR和MRCP检查 ,扫描参数及定位完全相同。结果 体外实验 :稀释 3 0 0倍的马根维显溶液和稀释 2 0 0倍的欧乃影溶液为最佳浓度。临床实验 :所有病例口服稀释 3 0 0倍的马根维显溶液后 ,胃与十二指肠内的液体高信号被明显抑制 ,MRCP胆管显示效果对比在服对比剂前后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口服稀释 3 0 0倍的马根维显溶液作为胃肠道阴性对比剂可有效地改善MRCP图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马根维显(Gd—DTPA)溶液作为胃肠道阴性对比剂对改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质量的价值。方法:对30例疑有胰、胆管系统疾病的患者口服对比剂前后分别行常规腹部MR和MRCP检查,采用相同的扫描参数及定位。结果:所有病例口服对比剂后MRCP扫描,胃及十二指肠内液体高信号均较前有明显下降,图像质量明显提高。口服稀释的Gd—DTPA溶液前后,MRCP检查胆总管、胰管及胆囊结构的显示效果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口服稀释的Gd—DTPA溶液是一种安全有效降低胃肠道液体高信号强度、改善MRCP图像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Gd-DTPA在X线诊断中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MR技术的不断发展,MR对比剂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作为第1代的磁共振顺磁性对比剂,钆喷酸葡胺注射液(Gd-DTPA)有效地提高了MR的诊断水平。近年来,人们又开发出了许多新型的MR对比剂,这些对比剂的应用为MR这一影像学检查手段展示了广阔前景。基于Gd-DTPA的物理及药理学特点为碘剂禁用患者如碘过敏、肾功能不良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在X线检查中的研究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基础。笔者就Gd-DTPA在X线诊断中的研究及应用作一综述。1 Gd-DTPA的生物学特性钆赘合物(gadolinium chelates)是最早研制出来的肝脏顺磁性MR对比剂,目前已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枸橼酸铁铵(FAC)的体外信号特征及其在上腹部MR快速成像中作为胃肠道口服对比剂的最佳浓度。方法:配制不同浓度的FAC各10 ml,采用1.5T MR设备中的上腹部各种快速序列扫描,观察信号特征,测量对比度信噪比 (C/N)。选择7.55 mmol/l和15.10 mmol/l FAC对44例患者分组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比较不同浓度的FAC在各种快速序列中的对比状态并评价其对影像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3种浓度的FAC在FLASH T1WI中均呈阳性对比。常规TSE T2WI中,FAC 3.78 mmol/l呈阳性对比,7.55 mmol/l呈轻度阳性对比,15.10 mmol/l呈显著阴性对比。重度TSE T2WI及STIR图像,FAC 3.78 mmol/l呈阳性对比,7.55 mmol/l、15.10 mmol/l呈显著阴性对比。True FISP T2WI及FLASH T2*WI中,3种浓度FAC均呈现轻~中度阳性对比。口服15.10 mmol/lFAC,胃肠道有优良的双相对比效果,胃肠道周围结构的显示明显优于口服7.55 mmol/l FAC以及对照组(P<0.01,P<0.001)。结论:FAC对比效果随浓度和脉冲序列的改变而改变。上腹部MR快速成像中口服15.10 mmol/l FAC有优良的对比效果。  相似文献   

9.
书讯     
由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龚洪翰、吕农华两位教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腹部病变CT与MR对比临床应用》现已在全国发行,各地新华书店均有销售。该书采用CT与MR对比的方式进行撰写,对腹部同一疾病,在同一时间、同一层面进行扫描的CT与MR所  相似文献   

10.
口服胃肠道造影对比剂在MRI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应用口服胃肠道对比剂后,腹部MRI检查图像质量的改善。材料和方法:以葡萄糖酸亚铁糖浆溶液为对比剂,经体外试验确定适宜的浓度;并进行临床试验,将50例受检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口服葡萄糖酸亚铁糖浆溶液和水作为胃肠道对比剂,采用FSE序列,横断面T1WI,PWI,T2WI,所得图像与水作为对比剂时的图像对比研究。结果:以葡萄糖酸亚铁糖浆溶液作对比剂时,在T1WI,PWI,T2WI上,胃肠道均呈现高信号,胃肠道结构及腹部实质脏器显示清晰,优于以水作为胃肠道对比剂时的图像。结论:使用合适的胃肠道对比剂,可以使腹部脏器得到更好显示。  相似文献   

11.
笔者总结了2000例成年人腹部CT检查前口服对比剂情况,探讨胃肠道对比剂充盈情况与时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1998年-2002年所有腹部CT检查病例中随机抽取2000份成年人腹部CT检查病例,其中男、女各1000份,检查前每位患者缓慢、连续口服肠道对比剂20ml/kg体重(约1000—2000ml)。依其不同检查部位分别  相似文献   

12.
新型口服磁石MRI对比剂D98A的临床试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一种新近由磁石为原料研制成功的超顺磁性口服磁共振对比剂D98A在腹部MR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不同场强的MR机,对80例受检者进行了平扫和服用D98A量500~1000ml的MRI检查,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和脂肪抑制,观察该对比剂的对比效果、分布情况及对腹腔脏器轮廓的勾画及副反应。结果D98A对比剂易于受检者接受、安全性好、性能稳定、胃肠道充盈良好,在各种扫描序列下胃肠道均呈低信号对比状态,腹部脏器的勾画较平扫明显提高,使用D98A前后胃肠道显示率由平均约10%,提高到约89%,。受检者均未出现副反应。结论D98A安全有效,有利于腹腔内实质脏器的勾画,可提高胃肠道和腹腔内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MR对比剂的发展迅猛,开发了多种顺磁性和超顺磁性对比剂。对比剂的应用进一步拓宽了影像学技术的检查范围的广度和深度,尤其是对超急性期缺血性脑梗塞诊断。本文主要简述与缺血性脑梗塞MR诊断有关的钆类和超顺磁性氧化铁类对比剂的进展概况,和不同MR检查方法诊断缺血性脑梗塞的原理。  相似文献   

14.
脂质体作为诊断和治疗靶向药物的载体,进入体内后具有被动靶向和主动靶向2种作用,近年来,随着脂质体制备技术的进展和各种新型脂质体的出现,使其在MR靶向成像中的应用有了较快的发展,介绍了MR脂质体对比剂的特性及其制备的基本原理,总结了不同脂质体对比剂在MRI靶向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克隆病是肠壁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以往以钡灌肠为主要诊断手段.早期的MRI由于伪影较多而限制了其在腹部的应用.近年来随着高场强磁共振的出现及快速扫描序列的开发,特别是磁共振口服对比剂的应用,使得MRI在腹部疾病特别是对克隆病的诊断显示出独有的优势.目前的研究已证明,MRI无论是诊断克隆病本身范围,还是腔外侵犯,其敏感性、特异性皆明显高于常规钡灌肠.  相似文献   

16.
基于钆对比剂首过效应的动态对比增强MR灌注成像可以用来评价脊椎骨髓的血流状态.就脊椎骨髓动态对比增强MR灌注成像原理、扫描技术、灌注参数分析及在正常脊椎骨髓、椎体良恶性压缩性骨折和脊椎骨髓弥漫性浸润性病变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脂质体MRI对比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质体作为诊断和治疗靶向药物的载体,进入体内后具有被动靶向和主动靶向2种作用,近年来,随着脂质体制备技术的进展和各种新型脂质体的出现,使其在MR靶向成像中的应用有了较快的发展,介绍了MR脂质体对比剂的特性及其制备的基本原理,总结了不同脂质体对比剂在MRI靶向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一般腹部常规扫描前用 1. 5%碘水溶剂,而怀疑胆系结石、肾结石及外科急腹症患者均用水剂做胃肠对比剂。10年来我们在进行腹部CT扫描的 9842例患者中, 3982例用水做对比剂,占全部检查的 39. 14%。均获得了清晰的对比度和良好的图像质量。方法: (1)口服 1. 5%碘水溶剂方法 (适用于常规腹部CT检查者)。扫描前按常规做胃肠准备。扫描前 20min口服1. 5%碘水溶剂 600 ~800ml,以充盈近端空肠;扫描时再口服1. 5%碘水溶剂 300 ~500ml,以充盈胃及十二指肠,有利于衬托胰头(钩突)及胰尾部,并使胰腺呈横位。( 2 )口服水剂分 2种情况。①怀疑胆系结…  相似文献   

19.
MR灌注成像技术主要分为对比剂首过灌注成像和动脉自旋标记法灌注成像.从对比剂、扫描序列、数据后处理三方面对近年来脑肿瘤的对比剂首过MR灌注成像技术进行综述.阐述了对比剂的分子结构、注射方式、剂量、浓度等与MR灌注间的关系,并比较了T1WI和T2或T2*WI的快速扫描序列,最后围绕动态数据介绍了时间曲线、常用灌注参数、示踪剂稀释原理、曲线拟合、动脉输入函数和几种针对血脑屏障不全的改进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活体细胞MR示踪成像技术能有效在体内实时、准确评价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可分为MR对比剂标记细胞成像和MR报告基因成像。自体移植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法中,能标记干细胞的MR对比剂主要有以钆剂为主的顺磁性对比剂、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CEST)相关对比剂以及氧化铁类对比剂;MR 报告基因导入后能使细胞表达产生MR信号改变的蛋白质,以膜表面蛋白为主,包括铁蛋白受体、膜表面抗原、酶等。目前的MR细胞示踪技术对自体移植干细胞治疗的疗效评价、机制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