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的听力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耳鼻咽喉科就诊的最后被确诊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20例,对这20例患者进行一般性资料收集以及听力学相关检查,分析大前庭综合征患儿的听力一般性特点。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20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经过听力测试以及声导抗测试,发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听力受损甚至是耳聋情况出现,同时均表现出低频骨气导差较大,中高频骨气导差较小,经过声反射实验发现,部分患者依然可以表现出较好的声反射。结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听力受损程度一般较为严重,出现一定程度的骨气导差症状,由于部分患者在听力较好时可引出声反射,因此可以看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不仅可以表现出常见的感音神经性聋,同时也可表现为混合性聋,可以在一临床上作为诊断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LVAS)的诊断、听力学表现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0至2005年9例LVAS的病史、听力学及前庭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结果。结果:9例均为双耳发病,并呈进行性听力下降,8例纯音测听虽以感音神经性聋为主,但低频段存在一定的气骨导差,保守治疗远期效果不理想。结论:对于儿童不明原因的听力下降,首先应排除先天性疾病,合并其他因素造成的听力下降会增加LVAS诊断的难度。对LVAS进行性听力下降者应尽早选配助听器,并考虑行人工耳蜗植入术。  相似文献   

3.
儿童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听力特点分析(附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的听力学特点。方法对6例2.5~8.5岁患有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的病儿在初次发病时进行听性脑干诱发反应(ABR)、40 Hz诱发反应、多频稳态诱发反应(ASSR)检查,并在初次发病及最近一次发病时行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声导抗及纯音听阈(或行为测听)检查。结果 6例12耳初诊及最近一次的声导抗检查均为A型鼓室图,镫骨肌反射均未引出。TEOAE检查均未通过。ABR、40 Hz诱发反应、ASSR、纯音听阈检查结果均为中度、重度甚至极重度听力损失,且98 dBnHL click刺激声时ABR检查结果示在潜伏期2.77 ms左右均有显著负反应波(ASNR)出现。纯音听阈结果示在250、500、1 000 Hz时均有气骨导差且均大于15 dBnHL。结论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病儿初次发病时一般为双侧中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随后波动性听力逐渐下降直至全聋。ASNR的出现可以作为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听力学诊断的参考指标,但确诊仍依靠影像学检查。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纯音听阈可以有低范围的气骨导差,但原因不明。本病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及时助听语训,对病儿的言语语言发育是有效的。重视日常防护及发病时尽早治疗,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是可以有效预防或延迟发作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duct syndrome,LVAS)临床特征.方法:分析2例临床资料,主要包括诱因、临床表现、听力学检查、CT及MRI资料.结果:2例均双侧发病.病前1例3次入院均有感冒病史.1例为先天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CT发现前1例经治疗后听阈降低,发病时不伴眩晕,平衡功能双侧视动反应正常;其DPOAE均未引出;HRCT显示大前庭导水管第1例直径为4.7,第2例直径为4.3;第2例行颞骨MRI检查,T2相前庭水管及内淋巴囊扩大.结论:目前LVAS诊断主要依赖CT或MRI,保守治疗容易反复,同时疗效不确切,早期诊断早期预防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听神经病     
目的 :介绍一种特殊的感音神经性听力疾患—听神经病 ,探讨其临床特征及听力学特点。方法 :报道 5例听神经病患者 ,2例为成人 ;3例为儿童。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对患者进行纯音测听、脑干电反应测听、耳声发射、耳蜗电图及语言辨别率等听力学检查。结果 :5例均主诉听力下降 ,听力学检查纯音听阈为轻、中度感音神经性聋 ,与纯音测听不相符的语言辨别率明显下降 ,不能引出脑干诱发电位 (ABR) ,耳蜗电图基本正常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POAE)基本正常。提示外毛细胞功能正常 ,病变可能在听神经。结论 :听神经病是一种主诉听力下降 ,纯音听阈为轻、中度感音神经性聋 ,不能引出脑干诱发电位 (ABR)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正常的听力疾患 ,临床上应与其他感音神经性聋区别  相似文献   

6.
儿童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的早期干预非常重要。该文从早期听力学、遗传学、影像学检查确诊;早期验配助听器;早期人工耳蜗植入;人工耳蜗植入后的康复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对儿童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7.
儿童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的早期干预非常重要.该文从早期听力学、遗传学、影像学检查确诊;早期验配助听器;早期人工耳蜗植入;人工耳蜗植入后的康复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对儿童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感音神经性耳聋(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SNHL)患儿中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 LVAS)的临床诊断及CT表现诊断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的认识。方法分析总结LVAS的临床表现及CT和ABR检查的特点。结果对70例内耳畸形患儿CT扫描结果进行分析,其中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45例,前庭总脚至前庭水管外口之间中点的最大管径宽度大于1.5mm,占内耳畸形的64%。并在进行其他听力学检查项目的基础上,均进行ABR检查。结论在前庭水管扩大患儿中,ABR检查发现38例患儿在2—3Ills处记录到特征性的负相波,检出率达到54%,其他内耳畸形组未检测到负相波。由于我国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中LVAS的发病率相当高,因此,除CT检查可见前庭总脚至前庭水管外口之间中点的最大管径宽度大于1.5mm即可诊断LVAS外,如果耳聋患者在ABR常规检查中发现特征性负相波。也可做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感音神经性耳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蓉  刘冰 《四川医学》2007,28(11):1295-1296
目的探讨流行性腮腺炎并发儿童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特征,听力学表现,治疗与预后。方法分析29例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临床资料。结果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感音神经性耳聋以单侧极重度耳聋和全聋多见,早期不易发现,预后较差。结论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感音神经性耳聋,应重在预防,对腮腺炎患儿应遵循“三早”原则即早听力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 分析突发双耳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特征,为进一步提高诊疗质量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因突发双耳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入院,最终病因明确的病例19例,分析其临床表现特征?【结果】 按照发病率高低依次为:①双侧内耳畸形10例?其中前庭扩大5例,前庭导水管扩大3例,前庭及前庭导水管均扩大1例,前庭扩大伴耳蜗发育不全1例?单纯前庭扩大畸形,初次发作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时程度为中度,经治疗并积极控制诱因,2例恢复正常,随访3年无复发;3例听力较发病时好转,纯音听阈在中度以内波动?其他类型畸形5例听力逐渐下降至重度以上?②癔症性听力损失8例,其中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共6例,均可查及特殊的生活背景;中年女性2例,发病前有特殊的情感经历?8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听力恢复?③ 肺癌颅内及左侧内听道转移1例,左耳全聋?右耳轻度听力损失,虽经及时治疗,双耳听力均无改善?【结论】 儿童突发双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易误诊,双侧前庭?前庭导水管扩大或合并其他畸形听力预后较差,有必要于首诊时完善影像学检查?癔症性听力损失发病率近年有升高趋势,仍以儿童患者为主(6/8)应对其诱因进行关注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肺癌内听道转移则极为罕见,对中老年双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建议必要的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频稳态诱发电位(multiple auditory steady-state evoked responses,ASSR)鉴别诊断职业性噪声聋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3例客观聋组、47例夸大聋组和30例正常听力组人员均行0.5kHz、1kHz、2kHz、4kHz共四个频率处的ASSR和纯音测试(pure tone threshold audiometry,PTA),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一元回归分析。结果各频率的ASSR-PTA差值在正常听力组依次为(7.63±5.62)dBHL、(11.58±2.80)dBHL、(10.54±3.24)dBHL、(9.20±3.32)dBHL,在客观聋组依次为(-0.63±8.22)dBHL、(8.99±8.75)dBHL、(12.50±8.50)dBHL、(10.03±10.13)dBHL,在夸大聋组依次为(-18.02±18.15)dBHL、(-11.05±16.63)dBHL、(-6.06±19.17)dBHL、(-5.81±20.17)dBHL。各频率ASSR反应阈与PTA听阈的相关系数在正常听力组依次为0.668、0.839、0.791、0.716,在客观聋组依次为0.817、0.826、0.892、0.768,而在夸大聋组依次为0,280、0.352、0.396、0.468。以客观聋组的ASSR反应阈为自变量、PTA听阈为因变量,进行一元回归分析。经回顾性考核和前瞻性考核,证实应用ASSR评估真实听力效果较好。结论应用ASSR鉴别诊断职业性噪声聋是可行的,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中重度突发性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浩  范贤勇  曾卫东 《医学综述》2014,(9):1713-1715
目的评价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中重度突发性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隆昌县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于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6例中重度突发性聋患者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治疗组在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能量合剂和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及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两组均治疗28 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0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8.89%,两组总体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观察中未发现有鼠神经生长因子的不良反应报告。经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中重度突发性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辉  高志光  张燕  金莉 《黑龙江医学》2009,33(5):368-369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6例(218耳)突发性耳聋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高压氧治疗(HBO)组90例(116耳)应用高压氧和药物治疗;对照组86例(102耳)单用药物治疗,疗程14d治疗结束后,对两组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说明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动态观测突发性聋 (突聋 )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变化 ,以探讨突聋的发病机制。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对 2 6例 (30耳 )突聋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比较。结果 :当突聋患者听力下降至 40dBHL以下时 ,血浆内皮素含量明显增高 (P <0 0 1) ;突聋伴有头晕的患者其血浆内皮素含量明显高于单纯突聋患者。结论 :血浆内皮素升高 ,可能是突聋的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波加中低频生物电磁波配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3例(135耳)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并观察其疗效及ET-1和CGRP的变化.结果:超声波加中低频生物电磁波组及高压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组与超声波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高压氧组和超声波组血浆ET-1和CGRP含量在治疗前后变化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频共振配合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前庭、半规管及耳蜗等部位的血液循环,提高突发性耳聋的有效率.血浆ET-1和CGRP的变化与突发性耳聋的预后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突发性耳聋(突聋)患者听性脑干反应(ABR)的测试结果,对突聋的临床疗效和预后进行判断。方法:对300例突聋患者治疗前后进行ABR及纯音测听检查。结果:Ⅴ波异常(包括波的缺失及潜伏期延长)与ABR各波均异常者预后相同且最差,其次是Ⅰ波缺失与Ⅰ、Ⅲ波均缺失者,第三为Ⅰ波潜伏期延长与Ⅰ、Ⅲ波潜伏期均延长者,Ⅲ波异常或各波间期延长者预后相对较好。结论:ABR能够为突聋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难治性突发性耳聋的相关致病因素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西医治疗组(130例)应用西医药物和激素治疗,中西医结合组(130例)在西医的基础上应用中医结合治疗。分析难治突发性耳聋的相关因素,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与发病及临床疗效关联较大,且年龄越小,发病后越早治疗,疗效越好(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西医治疗组(93.08%vs 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284,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的总体健康评分、积极感受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性生活评分均高于西医治疗组(P〈0.05),疼痛与不适评分、依赖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标本兼治,疗效显著,患者生活治疗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临床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56例为观察对象,依据临床诊治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联用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组)各28例,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85.71%,在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能积极改善微循环和患者听力减退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ITD联合静脉地塞米松及传统方法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来我院治疗的67例(67耳)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Ⅰ (n=17)、观察组Ⅱ(n=16)、对照组Ⅰ(n=17)及对照组Ⅱ(n=17).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Ⅰ加高氧液,对照组Ⅱ加高压氧;观察组Ⅰ ITD加高氧液,观察组ⅡITD加高压氧.结果 四组治疗后PTA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Ⅰ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Ⅰ,对照组Ⅰ、对照组Ⅱ、观察组Ⅱ治疗后0.25 kHz纯音听阈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Ⅱ治疗后8 kHz纯音听阈低于治疗前(P<0.05);中重度、重度及全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中度(P<0.05).结论 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鼓室联合静脉地塞米松及活血化瘀中药、维生素、高氧液或高压氧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杨冬昱  赵英  张云 《黑龙江医学》2009,33(4):283-285
目的观察凯时(前列地尔,即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PGE1)治疗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眩晕的疗效。方法10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凯时注射液10μg+0.9%氯化钠注射液(或5%的葡萄糖溶液)20 mL,缓慢静脉滴注,1次/d,10~14 d为1个疗程。②对照组:用复方丹参30 mL和维脑路通4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点滴,1次/d,10~14 d为1个疗程。两组均辅以使用三磷酸腺苷、辅酶A、细胞色素C、营养神经等药物静脉注射。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后听力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耳聋治疗有效率为87.93%;耳鸣治疗有效率为94.7%。对照组:耳聋治疗有效率为77.36%;耳鸣治疗有效率为96.1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凯时对突发性耳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在突聋的治疗上,凯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