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遗传性黄斑变性是一组由遗传因素引起的脉络膜视网膜退行性病变,种类繁多,其遗传方式、发病机制并不清楚。近年来,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已初步揭示了该类疾病的相关致病基因位点,以及基因型与表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加深了对其发病机制、遗传方式的认识。现将几种主要的遗传性黄斑变性的分子遗传学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2, 18: 323-324)  相似文献   

2.
重组DNA技术在眼科遗传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组DNA技术的问世,是近代生物学和遗传学的一项重大进展。它的应用,给现代医学带来了划时代的影响。以这项技术为基础的基因诊断法的兴起,使人类遗传性疾病的传统诊断疗法受到了冲击。重组DNA技术在眼科遗传领域的应用,使人们对一些遗传性眼病的认识从细胞水平深化到分子水平。了解这项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对于进行眼科遗传学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都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3.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眼科常见的遗传性致盲眼病之一。是具有遗传异质性的一组单基因病。基因定位是RP遗传学研究的前沿课题。80年代分子遗传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遗传性眼病基因定位的研究已成为眼科遗传学中进展最快、成就最大的领域。RP的基因定位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不仅对X-连锁遗传型(XL)RP基因作了更精确的定位,还发现了新的XLRP基因座位。在常染色体遗传型RP的基因定位中也获得了重大进展。在新的层次上,对RP的遗传本质、异质性、临床亚型等有了进一步认识。对于RP的发病机理,也从基因定位的研究中发现了新的线索。本文着重介绍了常染色体遗传型RP基因定位的现状和新进展,并对这一研究课题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前景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基因定位的家系分析法及其在眼科遗传学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统计遗传学等遗传分支学科在理论及技术上的发展,人们对基因的概念、结构和功能有了新的认识,在基因制图方面也有了显著进步。在人类染色体约有5万个结构基因中,至今已定位到特殊染色体上的疾病或标记有338个,其中人类眼病占68个。Wilson(1911)首次将色盲基因定位于人类X染色体,到1981年9月为止已定位的人类基因中,有81个采用了家系分析法(其中14个还用了  相似文献   

5.
遗传性视网膜疾病是临床上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眼科遗传性致盲疾病.我国拥有丰富的遗传性视网膜疾病人群资源,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及相关遗传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基因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我国对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基因研究水平明显提高,部分成果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新基因的发现及功能研究,有的遗传性视网膜疾病正在从"不治之症"逐渐过渡到"可治之症"等.但就整体水平而言,不论是在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基础研究还是临床研究方面与国外同类研究水平相比均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我们应当抓住目前基因研究不断深入发展的机遇,集中全国眼科优势力量,创造和提供条件让更多的遗传性视网膜疾病患者尽早得到基因诊断,为早日在我国尝试进行多种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白内障是导致儿童低视力和失明的主要原因,约1/3的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是遗传所致.先天性白内障的病因不同,且表型多样.先天性白内障与特定的基因突变有关,其致病基因主要包括编码晶状体的结构蛋白、缝隙连接蛋白、膜蛋白、晶状体发育中的调节蛋白基因.定位和识别导致白内障形成的基因突变对了解先天性白内障的分子缺陷和病理生理的特点是必要的.随着分子遗传学技术的发展,先天性白内障发病的分子机制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进一步了解遗传、环境及营养等因素对晶状体代谢的影响.就先天性白内障的致病基因及其分子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李杨 《眼科》2005,14(3):204-205
角膜营养不良是一组原发性、遗传性疾病。现代分子遗传学研究的发展使我们对角膜营养不良的认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在角膜营养不良的诊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角膜营养不良的基因研究可使我们从分子水平探讨其发病机理,明确角膜营养不良的诊断和分类。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我国角膜营养不良分子遗传学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8.
睢瑞芳  邹绚 《眼科》2014,23(6):361-364
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具有高度的临床和遗传学异质性。单纯临床诊断对患者的病因缺少针对性信息,通过基因诊断来明确突变基因对于遗传咨询和基因治疗尤为重要。传统的基因检测技术主要包括连锁分析、直接测序法(Sanger测序)以及DNA芯片技术。新一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兴起后已成功用于多种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研究,提高了分子遗传诊断效率,降低了成本。目前我国在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基因诊断方面应增加人力资源培养与资金投入,制定可行的行业规范,尽早使基因诊断平台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primary congenitalglauco—ma,PCG)是一种遗传性致盲眼病。其防治关键在于揭示PCG致病基因,实现基因诊断和治疗。近年来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确定CYPlBl基因为PCG致病基因之一。本文对CYPlBl基因突变及其遗传特点作一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是一种遗传性眼病,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近年来对该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现已明确的FEvR致病基因有FZD4,NDP,LRP5基因,且这三个基因均与wnt通路有关.本文对该病致病基因的定位与发现,所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及可能的致病机制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高度近视是成年人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总结近年来高度近视基因定位的研究进展,就高度近视的遗传因素、遗传方式、候选基因的筛查、相关基因定位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方法和进展加以综述.尽管尚未发现明确的致病基因,目前已肯定的高度近视基因位点有9个,包括MYP1~MYP5,MYP11、7.2q37.1、Xq23-q25和15q12-q13.  相似文献   

12.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组视网膜感光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变性导致的具有遗传和临床异质性的渐进性视网膜退化性疾病.RP是单基因遗传病,在遗传和表型上均具有较大的异质性.其遗传方式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RP)、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RP)、X-染色体连锁遗传(XLRP)、双基因突变遗传(digenic RP)、线粒体遗传(mitochondrial RP)及不完全显性遗传.无家族史,则称为散发性[1].RP分子发病机制相当复杂.许多基因突变可导致RP,但没有任何一个单独突变可以解释超过10%的散发病例[2].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眼科遗传领域的应用,人们已能在DNA分子水平认识RP基因及其分子缺陷.随着克隆技术及人类基因组全序列测定的重大突破,人们对于其分子病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疾病相关基因的定位克隆.我们对一个苏格兰RP家系进行5'次黄嘌呤核苷一磷酸脱氢酶(IMPDHI)基因突变的检测,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志谢本文为第一作者在英国攻读博士学位课题的一部分,导师授权本部分内容在国内报道;本工作得到哈尔滨医科大学傅松滨教授的大力支持,特致谢意  相似文献   

13.
人类各种遗传性疾病不下3000余种.眼科遗传病至少有250种左右。但表现孟德尔式单基因遗传的眼病为数并不多。某些单基因遗传眼病已被确定为是显性的或是隐性的;是常染色体遗传或是性染色体遗传。但也确有一些遗传性眼病的遗传规律尚不明确.各种报道大相经庭。先天性白内障便是一例.该病是眼科常见疾病,早在四十年代就有人分析了该病的遗传谱系。证据表明它是以简单的常染色体显性形式传递的.以后有更多的  相似文献   

14.
角膜内皮(后部)营养不良(endothelial corneal dystrophy,ECD)是由原发性角膜内皮功能紊乱引起的一种角膜营养不良,其遗传方式和临床表型都具有异质性的特点。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一些ECD致病基因相继被发现,为遗传咨询、基因诊断、指导治疗奠定了基础。我们主要讨论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多形性角膜后层营养不良、先天性遗传性角膜内皮营养不良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1  L eber先天性黑目蒙 (L eber congenital amourosis,L CA)遗传病因新发现本病是一组发病最早、最严重的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疾病。常因视网膜发育缺陷 ,早期严重变性或功能不良 ,患者在生后 1岁内即有盲目。本病在遗传性视网膜变性中约占 5 % ,主要是AR型遗传。自从 1995年 L CA的第 1个致病基因定位于 17号染色体短臂后 ,至今已发现并定位了 5个 L CA致病基因 ,包括最近 Stockton等 (1998)定位到 14q2 4的 L CA3的突变基因。其中 3个 L CA致病基因已被克隆出 ,并在 L CA患者中检测出突变。这是最近几年本病的分子遗传病因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纤维化综合征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纤维化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 ,病因不明 ,是眼外肌病中诊断及治疗的难点。目前已发现先天性纤维化综合征有 5个遗传位点、1个致病基因。更深入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结果是对先天性纤维化综合征进行恰当诊断、分类及治疗的重要依据。本文对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基因定位、致病基因等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圆锥角膜(KC)是一种以角膜扩张、中央区角膜基质变薄、呈圆锥状突起为特征的角膜病变,常导致近视、不规则散光、轻度或重度视力下降。圆锥角膜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双胞胎研究和家系研究等多种方法证实圆锥角膜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圆锥角膜患者的一级亲属主要包括患者父母、同胞和子女。患者一级亲属的临床研究及分子遗传学研究对于遗传性疾病的家族聚集性分析和多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分析等至关重要。本文就圆锥角膜患者一级亲属的临床研究和遗传学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深入了解圆锥角膜的一级亲属人群临床表现和遗传特点,为研究圆锥角膜发生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高度近视是一种常见的可致盲眼病,具有高度的种群特异性和遗传异质性,常伴有视网膜脱落、白内障、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从现代医学和分子遗传学的角度深入阐述了高度近视的遗传方式、MYP基因位点、候选致病基因等遗传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分子诊断学是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技术,将疾病的相关基因、蛋白与临床诊断紧密结合的一门学科,目前已初步应用于眼科遗传性疾病、恶性肿瘤和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为眼部疾病的预测、预防、诊断、治疗和转归提供信息和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朱寅  陈辉 《国际眼科纵览》2010,34(1):202-206
近视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眼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本文介绍近年来与近视相关基因(MYPI~MYP16、HGF、MYOC等)的筛查、定位、编码、突变的研究方式和相关进展.尽管通过分子遗传学等技术对近视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各位点上致病基因仍需要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