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清代大学士刘墉为官“忠君、爱民、清廉”,深得百姓喜爱,雅号“刘罗锅”.他身体健康.很少得病,享年85岁。他将养生之道寓于日常生活之中.值得我们后人学习与借鉴。电视剧《宰相刘罗锅》就记述了他许多趣闻轶事。  相似文献   

2.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生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卒于嘉庆九年(1804),享年八十五岁。刘墉进士出身,官至仁阁大学士、太子太傅。刘墉为官“忠君、爱民、清廉”,深得百姓喜爱,雅号“刘罗锅”,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记述了他许多趣闻轶事。刘墉平素健康,很少得病。他的养生寓于日常生活之中。善于用脑刘墉自幼好学,年轻时就熟读诗书,博古通今。科考他高中头名,乾隆宣他上殿面试,朝中的文武大臣见他身材矮小,又有驼背,均有讥讽之意。乾隆让他以自身为题,咏诗一首。刘墉沉着冷静,脱口而出:“背驼负乾坤,胸高满经伦,  相似文献   

3.
正清代著名书画家、政治家刘墉(1719年—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享年85岁,是古代文人中的寿星。刘墉为官"忠君、爱民、清廉",深得百姓喜爱,雅号"刘罗锅"。刘墉83岁那年,恰逢嘉庆皇帝驾幸热河,他留京主持朝政,八旬之人仍然轻健如故,双眸炯然,寒光慑人,令人赞叹不已。刘墉虽做高官,可内心却无私心贪欲。他在仕途中被罢过官,吃过不少苦头。但他不为挫折而后退,仍然是乐观豁达,泰然处之。他一旦  相似文献   

4.
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在北京上映后,人们对这部不是历史的“罗锅戏”投以极大的热情,刘罗锅成了京城百姓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在谈论刘罗锅如何廉政刚直、才学过人之余,人们不禁还关心到他的“罗锅”是怎么引起的,现在我们就谈谈“罗锅”吧!  相似文献   

5.
从刘罗锅谈脊柱结核病文/朱雯瑾在40集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中,李保田扮演的刘罗锅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人们难忘的不仅是他的身段与对白,还有他弯腰驼背的形象。许多人不禁要问:刘宰相的驼背是怎么回事?罗锅也叫做驼背,轻度驼背是是长期生活习惯所造成。而...  相似文献   

6.
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第39集中有这样惊人的镜头:平素无病的刘墉被和珅迫害关入大牢后,一天突然看到送饭人员给他送来一盘鱼时(皇帝下旨处死重要犯人之前,要给犯人送一盘鱼。刘墉和和珅都知道这个秘密。可其坏无比的和珅想要把刘塘吓死,便假传圣旨让炊事人员为刘墉作了一盘鱼),便什么也听不见了。这种病状叫突发性耳聋,也称特发性耳聋、暴聋。 突发性耳聋是指在几分钟乃至几小时(一般不超过48小时)内突然发生的  相似文献   

7.
做为演员,没出名的时候,一个个都谦虚着呢。难得的是成名之后,没得意忘形,头脑很清醒,知道自己姓什么。著名相声演员李嘉存就是这么一位,他请书法家为他写了一幅字来不断告诫自己:“天天脱胎换骨改旧习,时时夹着尾巴做新人”。李嘉存在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中扮演刘墉的贴身差人张成,一炮打响,观众记住了他那张憨厚、实在、颇有人缘的面孔。他为“蓝天六必治”做的广告几乎天天在电视台露面,更使他那张讨人喜欢的笑脸走进了千家万户,很多观众都能将  相似文献   

8.
《健康必读》2010,(6):43-43
刘墉就是家喻户晓的“刘罗锅儿”,因为他为官“忠君、爱民、清廉”,深得百姓喜爱。有关他的事迹广为流传。当代的影视剧作家也很了解民众这种渴盼清官的心理,于是。刘墉成了清代大臣中“上镜率”最高的大臣之一(其他两位是和砷和纪晓岚)。在剧作家的安排下。  相似文献   

9.
清代,曾有一位宰相,他不畏权势、清正廉洁,深受百姓爱戴;而且,一个身体特征让人过目难忘,那就是“罗锅儿”他也由此得名“刘罗锅”。  相似文献   

10.
1 李丁是一位讨人喜欢的老演员,他晚年在《洗澡》《宰相刘罗锅》《梦断紫禁城》《人虫》等电影、电视剧中的出色表演,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电视剧《刘罗锅》主题歌“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杆子呀挑江山,你就是那秤盘的星”。几句话唱出了一个杠杆原理。歌词把秤盘(重点)比作江山,定盘星比作支点,秤砣比作力点,老百姓若想把江山挑起来,就需要有一个像刘罗锅那样大公无私、刚正不阿的人来做支点。  相似文献   

12.
肖秋生 《家庭保健》2013,(10):30-30
表演艺术家李丁,堪称当今最红的“老爷子”,他在《宰相刘罗锅》《人虫》《梦断紫禁城》《老屋》等电视连续剧中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老爷子”形象。舞台上的李丁精彩纷呈,生活中的李丁也“好戏连台”。  相似文献   

13.
特发性脊柱侧弯,青少年多发 12岁的小宁比同龄的小朋友瘦小许多,还弯着背走路,不能挺起腰杆。小朋友们常常取笑他,给他起了个绰号“刘罗锅”。小宁的父母着急万分,带他来到我的诊室。我详细检查小宁的身体,并让他拍了胸腰椎的X光片,最后诊断为特发性脊柱侧弯。  相似文献   

14.
张何 《健康必读》2009,(9):41-41
著名表演艺术家李丁因结肠癌晚期并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医治无效于2009年7月29日在北京医院不幸逝世。享年82岁。李丁在话剧、歌剧、电影、电视剧等方面成就颇丰,他在《宰相刘罗锅》、《康熙微服私访记》、《张灯结彩》等剧中的生动表演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5.
阮元学寿     
阮元是清代乾隆、嘉庆、道光三朝重臣。一次,他向刘墉讨教良言,刘墉看看他那虚弱的身体,说:“我只送你五个字。”阮元立马问对方:“前辈快讲快讲,究竟是哪五个字啊?”刘墉说道:“第一先学寿。”  相似文献   

16.
电视剧《刘罗锅》主题歌唱到:“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杆子呀挑江山,你就是那秤盘的星。”几句话唱出了一个杠杆原理。歌词把秤盘(重点)比做江山,定盘星比做支点,秤砣比做力点,老百姓若想把江山挑起来,就需要有一个像刘罗锅那样大公无私、刚正不阿的人来做支点。歌词是用杠杆原理的支点,比喻一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古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也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二者都说明了支点的重要性。如果把胰岛比作一个“支点”,那糖尿病患者就是支点出了毛病。  相似文献   

17.
孙振刚 《长寿》2007,(6):56-56
“聋罗锅”其人.指的是78岁的离休干部郑建生,他连续在保定市老年大学上学17年,是该校学龄最长的学员。  相似文献   

18.
罗锅鱼片是由古菜"雪梅伴黄葵"演变而来的.它是兰州名厨于樊序在1983年烹制的一道名肴.该菜以大虾、黄鱼为主料,因大虾俗称"罗锅",故称罗锅鱼片.关于此菜,还有一个典故出自东汉年间的爱情故事呢!  相似文献   

19.
《保健医苑》2007,(9):56-56
<正>赐封罗锅儿刘墉勤于学问,整天伏案看书写字,时间长了,难免有点弓背。一天,刘墉上殿,在品级台上一跪,乾隆瞧见便顺嘴说道:"刘爱卿,你这么一  相似文献   

20.
吴琼为爱抹平15岁鸿沟。黄梅戏代表人物,身兼演员与歌手双重身份,已届不惑之年的著名艺人吴琼与小自己15岁的男友恋爱,在实际生活中上演了一出条件悬殊的“天仙配”。2004年12月21日,二人在搜狐网举行了盛大的网上婚礼。阮巡是一位演员,曾在《宰相刘罗锅》中饰演嘉庆皇帝,在《军歌嘹亮》中饰演孙红雷的警卫员,两人因为拍摄吴琼新歌的MTV一见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