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Miles手术对机体血清细胞因子和内脏蛋白水平的影响。选取本院117例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5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腔镜组)、62例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细胞因子IL-6、IL-8、IL-10、TNF-ɑ、CRP和内脏蛋白ALB、前白蛋白(PRE)、转铁蛋白(TRF)、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术后1、3、5 d腹腔镜组IL-6、IL-8、IL-10、TNF-ɑ、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术后1、3、5 d血清PRE、TRF、Rb P、ALB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第3、5 d腹腔镜组血清PRE、TRF、Rb P、ALB水平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直肠癌Miles手术对机体创伤较小,机体应激反应较小,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腹手术对右半结肠切除术后患者创伤应激的影响。方法纳入7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手术基本情况、围术期炎性因子及创伤应激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 d(T_2)、术后3 d(T_3)及术后1 w(T_4)时T_NF-α、IL-6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1 d(T_1)(均P0.05),观察组T_2、T_3及T_4时T_NF-α、IL-6及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T_2、T_3及T_4时皮质醇、醛固酮、血糖及肾上腺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手术较常规开腹右半结肠癌手术能降低患者的创伤应激反应,更有利于术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腹腔镜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对早期结肠癌患者术后近期复发的影响,确定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2010年1月—2012年10月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62例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83例作为队列研究,通过随访术后结局以及鸟苷酸环化酶C(GCC)-mRNA和癌胚抗原(CEA)水平进行分析,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对结肠癌复发的影响。结果: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肿瘤大小、分期、评分、病理类型以及切除范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年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腹腔镜组较开腹组复发率明显低(3.2%比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总生存率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腹腔镜组明显高于开腹组(93.5%比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早期(术后6个月)GCC-mRNA和CEA阳性率腹腔镜组显著低于开腹组。对患者术后1年的结肠癌复发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较开腹手术在术后1年内能明显降低结肠癌的复发(P<0.05)。另外,分期及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的应用都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较开腹手术能显著降低患者近期结肠癌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与传统手术治疗结肠癌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6例腹腔镜辅助下结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及20例传统结肠癌根治术(开腹组)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切口长度、术后止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开腹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优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具有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的优点,根治效果可达到开腹手术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根治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对局部及全身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14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各70例。开腹组行传统开腹术治疗,腹腔镜组行腹腔镜辅助下治疗结肠癌。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机体免疫反应的影响。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较少、切口长度较短、排气时间较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术后住院时间短、导管留置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腹腔镜组淋巴结清扫数多于开腹组(P0.05)。手术时间腹腔镜组短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5例(7.1%),较开腹组低(17.1%,P0.05)。两组患者CD_4、CD_8、CD_4/CD_8、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及淋巴细胞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术后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明显高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微创、患者恢复较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及对机体免疫功能损伤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近期结肠癌复发的影响,确定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的895例结肠癌患者,最终纳入62例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83例开腹结肠癌根治术作为队列研究,通过术后随访结局及GCC-mRNA、CEA分析,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结肠癌复发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BMI、肿瘤大小、分期、评分、病理类型及切除范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年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腹腔镜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开腹组(3.2%vs.14.5%,P=0.024);两组患者术后总生存率与死亡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腹腔镜组明显高于开腹组(93.5%vs.81.3%,P=0.040)。患者术后早期GCC-mRNA与CEA阳性率腹腔镜组显著低于开腹组。对患者术后1年的结肠癌复发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发现,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术后1年内可明显降低结肠癌的复发率。分期及有无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的应用都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是安全的手术方式,较开腹手术可显著降低Ⅰ、Ⅱ期患者近期结肠癌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56例行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腹腔镜组(78例,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和开腹组(78例,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手术效果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及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等以(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在手术效果方面,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明显少(短)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切除病变肠管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术后恢复方面,腹腔镜组术后镇痛时间、首次通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明显降低,CD8、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明显升高(均P<0.05);腹腔镜组免疫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腹腔镜下治疗结肠癌是安全可行的,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且对机体免疫系统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直肠癌Miles手术对机体应激反应和内脏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Miles手术对机体应激反应和内脏蛋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直肠癌Miles手术的患者按其意愿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30例,于术前、术后第1、2、3天晨检测血C反应蛋白(CRP),IL-6及内脏蛋白,包括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转铁蛋白(TRF)、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变化。结果:两组CRP、IL-6术后1~3d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1),腹腔镜组术后CRP、IL-6明显低于开腹组(P<0.01)。两组术后ALB、PRE、TRF、RBP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术后第2天腹腔镜组PRE高于开腹组(P<0.01),术后第3天腹腔镜组ALB、PRE、TRF、RBP均明显高于开腹组(P<0.01)。结论:腹腔镜直肠癌Miles手术较开腹手术机体创伤及应激反应小,有利于机体内脏蛋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比较腹腔镜和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手术对患者肠道屏障功能(GBF)的影响。选取89例结肠癌根治性手术患者,其中腹腔镜手术47例(腹腔镜组)、开腹手术42例(开腹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GBF变化情况。两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1 d、3 d两组的血浆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TNF-α、IL-10水平较本组术前均显著提高、Gln较本组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1 d、3 d腹腔镜组的DAO、D-乳酸、TNF-α、IL-10水平低于开腹组(P0.05),Gln水平高于开腹组(P0.05)。术前1 d,两组患者的Ig G、Ig M、Ig 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7 d腹腔镜组的Ig G、Ig M、Ig A水平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和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手术对患者GBF均有一定的损害作用,但是腹腔镜手术显著轻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与开腹手术对患者机体的影响作用机制。方法:2008年8月-2013年5月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58例,其中30例行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28例行开腹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数据。结果:1)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等方面,腹腔镜组明显优于开腹组。2)腹腔镜组患者外周血WBC计数、CRP水平等炎症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开腹组。3)ELISA检测显示,腹腔镜组患者血清IL-6和TNF-α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开腹组。4)腹腔镜手术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影响小于开腹组,表明腹腔镜组患者机体细胞免疫状态较稳定。结论:腹腔镜下行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修补术对机体造成轻微的创伤,对脏器干扰小,全身炎症反应程度轻,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干扰少,并发症少,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右半结肠癌患者血清及腹腔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n=45)与开腹组(n=45),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Dukes分期、肠道恢复情况及术后住院时间,ELISA检测患者术前2 h及术后6 h、24 h血清、腹腔冲洗液中炎症介质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 CRP)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Dukes分期、术前炎症介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腹手术组。术后6 h、24 h,腹腔镜组患者血清、腹腔hs CRP及TNF-ɑ炎症介质水平均明显低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具有创伤小、全身及局部炎症反应轻、患者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肌瘤患者机体创伤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患者9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组(腹腔镜下组,n=45)和常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组(常规开腹组,n=45)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VAS评分、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下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常规开腹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常规开腹组(P0.05),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常规开腹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常规开腹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后6小时、1天、3天VAS评分均逐渐降低(P0.05);术后6小时、1天腹腔镜下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开腹组(P0.05),但术后3天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腹腔镜下组为95.6%(43/45),常规开腹组为75.6%(34/45),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腹腔镜下组为4.4%(2/45),常规开腹组为17.8%(8/45),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机体创伤的影响较常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腹腔镜组)与30例开腹手术患者(开腹组),测定术前及术后免疫指标,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开腹组,但手术时间延长(P0.05)。术后,开腹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C反应蛋白及血清白介素-6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但IgG含量降低(P0.05),C3水平于术后24 h下降(P0.05)。术后24 h,腹腔镜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及白细胞介素-6含量增高(P0.05),于术后72 h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P0.05);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幅度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创伤较小,对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较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远、近期疗效对比,以及手术对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80例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可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为腹腔镜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为开腹组,分别于手术前后检测两组白细胞(WBC)、淋巴细胞计数(Lymph)、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自然杀伤细胞(NK)、T细胞亚群(CD4、CD8),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远、近期疗效及机体炎症和免疫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个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腹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5.00%,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一年,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后IL-6、CRP显著低于开腹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安全有效、微创、并发症少,远、近期疗效与开腹手术一致,且对机体炎症、免疫反应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78例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要求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每组3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卵巢功能及手术相关创伤指标。结果:术后腹腔镜组患者血清雌二醇表达水平高于开腹组,而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激素表达水平较开腹组低(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均较开腹组低,而白细胞介素-10的表达水平却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血清中CD3~+、CD4~+、CD8~+细胞表达水平及CD4~+/CD8~+均较开腹组高(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较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机体的应激小、创伤小,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评估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Mou YP  Yang P  Yan JF  Chen QL  Yuan XM  Zhu LH  Xu XW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9):581-583
目的评价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到2004年1月间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进行腹腔镜与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病例共102例,作同期非随机对照研究。其中,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47例,常规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开腹组)55例。比较两组病例术中和术后情况、病理分期及随访结果。结果2组病例在年龄、性别和手术方式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分别为(182±62)min和(141±37)min],而其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分别为(5.3±1.9)d和(8.2±1.2)d]。两组切缘均为阴性,淋巴结清扫数和Dukes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2~48个月(平均21个月),两组均未发现切口转移,两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具有切口小、创伤轻、恢复快的优点;而在根治彻底性、复发率与生存率方面与传统开腹手术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对患者临床指标及创伤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2020-02间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胃癌D2根治术治疗的9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各48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临床指标,以及术后第1天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β内啡肽(β-ep)创伤应激指标水平。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短(少)于开腹手术组;术后第1天的TNF-α、IL-6、β-ep创伤应激指标水平均低于开腹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有利于减轻创伤应激反应,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中间入路法结肠癌根治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Jacobs于1991年报告首次成功实施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手术,随后大样本的临床试验证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可与传统开腹手术取得同样的肿瘤根治效果[1],且具有创伤小、对机体干扰小、术中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腹腔镜结肠癌手术已被国内外学者普遍接受并实施。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结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分化簇3(CD3+)及分化簇4(CD4+)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相比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可在维持结肠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基础上,促进术后康复,疗效显著,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D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对相应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102例结肠癌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时间2012年2月—2017年2月,其中采用2D腹腔镜技术手术治疗51例(腹腔镜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51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TNF-ɑ、IL-6、IL-10、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72h,腹腔镜组血清TNF-ɑ、IL-6、IL-10、CRP水平低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84%vs.23.53%,P0.05)。结论:2D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肠梗阻手术效果与开腹手术相当,且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炎症应激反应程度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