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开放置鞘气腹法在腹部手术史患者腹腔镜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腹腔镜术半开放置鞘气腹法对有腹部手术史患者建立气腹的可行性及操作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 1994年 10月~ 2 0 0 2年 1月 2 10 0例腹腔镜术中 117例有腹部手术史患者半开放置鞘气腹法 115例成功的经验及 2例失败的教训。 结果  117例中 115例成功建立气腹 ,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胆囊结石反复穿刺导致空肠穿孔 ,腹腔镜下行空肠修补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例剖宫产术后因腹腔内广泛粘连气体膨胀困难而中转开腹。本组半开放置鞘气腹法成功率 98 3 % (115 / 117)。 结论 有腹部手术史患者半开放置鞘气腹法建立气腹安全可行 ,融合闭合法及开放法的优点 ,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近期疗效,探讨腹腔镜手术诊治粘连性肠梗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手术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8例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36例行开腹手术(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36个月。腹腔镜组中位手术时间50 min,中位术后肠道排气时间2 d,中位术后住院时间6 d;发生切口感染2例,随访无复发。各项指标均优于开腹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有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腹腔内粘连病人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腹腔内粘连常发生于腹部手术、外伤、原发性或继发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之后,为这类病人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多采用开放法建立气腹以防内脏损伤(1、2)。1991年9月~1998年7月,我们已完成各类腹腔镜手术5200余例,其中有既往手术史897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未手术67例,腹膜炎史25例,总计983例。属上述情况作LC者83例,均采用闭合法建立气腹,首先根据注气困难与否判断腹腔内粘连的范围及程度,以决定是否继续行LC,取得了很好的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83例,男27例,女56例。年龄21~56岁。有中上腹部手术史66例,其中胃大部…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择期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非绞窄性粘连性肠梗阻临床应用及效果。 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我院26例反复发作非绞窄性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急性发作经保守治疗缓解3个月后,择期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中药及物理治疗、液体治疗,观察术后疗效。结果 26例患者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治疗,术后7~15天(9.76±2.42天)康复出院,术后随访12~60个月(34.04±12.05月),术后未再出现肠梗阻临床表现。结论 择期选用腹腔镜手术是治疗术后非绞窄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气腹造影螺旋CT影像技术(pneumoperitoneum helico-CT imaging,PHCT)在腹部手术后患者再次行腹腔镜手术时安全建立气腹的指导价值。方法 2007年2月~2011年6月我院205例有腹部手术史患者再次行腹腔镜手术前,采用局麻下腹壁穿刺注气,建立人工气腹,经64排螺旋CT扫描,预先判定是否存在腹壁粘连及粘连部位、范围和结构,为腹腔镜手术闭合法入路的安全选点提供技术保障。结果术前PHCT检查21例无腹壁粘连,142例为非脐孔部位的局限性腹壁粘连,42例脐孔周围有局限性腹壁粘连。以脐孔为观察孔(第一戳孔)131例,经腹壁其他部位为第一戳孔74例。全部采用闭合法完成腹腔镜置入,无一例发生与手术入路有关的并发症。结论有腹部术史患者通过PHCT能够明确腹内粘连的情况,为腹腔镜手术时腹壁闭合法入路技术操作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01—2018-06间收治的69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开腹组(36例)和腹腔镜组(33例),分别予以开腹和腹腔镜手术。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和镇痛药物应用例数、肛门恢复排气和住院时间均少于或短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有微创、并发症少及复发率低等优势,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05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粘连性肠梗阻105例诊断明确,临床症状基本缓解,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气腹压14~15mm Hg,2~4个操作孔。其中因束带状粘连致肠梗阻者切除束带,小肠与腹壁粘连成角及小肠网膜与腹壁粘连者用电凝分离剪、分离钳分离与腹壁的粘连。对粘连广泛致密,腹腔镜困难者,必要时做辅助小切口完成手术。结果 90例经腹腔镜完成粘连松解术,5例因粘连致密、局部肠管血运差做辅助小切口行局部小肠切除术,10例不能制造气腹中转开腹。随访经腹腔镜完成手术者3~48个月,平均27个月,均无梗阻症状复发。结论 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安全实用,临床效果可靠,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粘连性肠梗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月完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82例资料。年龄2个月~14岁,完全性肠梗阻60例,不全性肠梗阻22例。先于脐缘左侧开放直视下置5 mm trocar和光源,腹腔镜下探查粘连程度(决定是否需要中转开腹),腔镜监视下于左侧腹直肌外缘上下各置5 mm trocar,进无损伤抓钳和超声刀。小心松解粘连索带及粘连的肠管,解除梗阻,游离肠管,明确并处理梗阻原因。结果术后诊断Meckel憩室并发肠梗阻15例,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5例,阑尾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17例,腹内疝并发肠梗阻8例,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37例。术中1例肠粘连松解时肠管损伤,行肠吻合术。手术时间120~240 min,(172. 2±24. 1) min,出血量5~15 ml。术后1~3天可自行排便,术后5~8天出院,无切口愈合不良。随访3个月~5年3个月,中位数34个月,生长发育正常,2例再次发生不全性肠梗阻。结论完全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粘连性肠梗阻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远期疗效,并探讨术后再发粘连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02年1月至2007年4月手术治疗的280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腹腔镜组140例(A组),开腹组140例(B组)。采用SPSS19.0软件t检验分析计量资料,χ2检验分析计数资料,Log-rank检验分析随访资料。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69±5.2)min、(26±7.9)mL、(26±3.1)h、(22±1.6)h、(5±0.9)d,开腹组分别为(66±3.6)min、(45±6.8)mL、(39±2.1)h、(39±4.6)h、(7±1.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切口疝发生率为0、开腹组为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术后粘连性腹痛发生率、再次住院治疗的肠梗阻发生率、需再次手术的肠梗阻发生率为12.8%、7.1%、2.1%,开腹组分别为26.4%、24.3%、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及肛门排气时间为独立影响术后再梗阻的危险因素。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优于开腹手术,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再手术指征的预测指标。方法 :采用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普外科269例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热、CT检查显示肠壁不强化或弱强化、防粘连药应用等因素与粘连性肠梗阻手术密切相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发热(X1)、肠壁不强化或弱强化(X2)、肠壁增厚(X3)、腹膜刺激征(X4)、开腹手术(X5)、防粘连药应用(X6)是有意义的指标。得到的预测模型为:P=ex/(1+ex),x=-1.488X1+1.453X2+0.825X3+1.750X4+1.324X5-1.151X6。结论:对于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病人,由发热、CT检查显示肠壁不强化或弱强化及肠壁增厚、腹膜刺激征、手术方式、防粘连药应用因素所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可能有助于判断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正>粘连性肠梗阻占全部肠梗阻的40%~60%,且多发生于开放手术,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1-2]。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拓展了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手段,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避免/降低了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术后再粘连的缺点,从而成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新方法及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2011年4月至2013年6月我院成功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儿50例,临床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50例患儿中男22例,女28例;9~16岁,平均(12±3)岁。患儿均有腹部阑尾切除史。此次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为17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1例因急性小肠梗阻、小肠弥漫性扩张、粘连致密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0~125 min,平均(65±21)min;住院6~8 d,平均(7±0.6)d。术后随访6~24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选择适当的患者,术中规范操作,严格把握中转开腹的手术指征,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是可行的,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再粘连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经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手术的初步经验与体会。方法近两年经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手术13例,全部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气腹后首先镜下探查粘连部位,肠管胀气及粘连成角的程度,采用钝性、锐性,双极电凝,电钩解剖,减压和修补等。结果手术时间最长150min,最短60min,术后48h进食,住院3~8天,全部病例无近期并发症。结论经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手术安全,视野清晰,探查面广,损伤小,住院手术时间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手术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5月我院为有腹部手术史的22例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LC成功,1例发生空肠损伤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空肠修补术,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有腹部手术史的LC安全可行,选择适当部位开放法建立气腹、小心分离腹腔粘连、手术医师的默契配合及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46例诊断明确、临床症状基本缓解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择期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设定气腹压力为12~15mm Hg,3~4个操作孔。其中粘连带致肠梗阻者切除粘连带,小肠与腹壁粘连成角及小肠网膜与腹壁粘连者用电凝分离剪、分离钳分离与腹壁的粘连;对粘连广泛致密腹腔镜操作困难者,可做辅助小切口,手助完成手术。结果:35例腹腔镜下完成粘连松解术,3例因粘连致密分离困难,做辅助小切口完成手术;7例不能造气腹中转开腹;1例分离时小肠破裂中转开腹。随访腹腔镜完成手术者3~48个月,梗阻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安全实用,临床效果可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胃十二指肠手术史患者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有胃十二指肠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有胃十二指肠手术史 86例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过程。结果 :气腹建立困难 8例 ,腹腔严重粘连无法分离 7例 ,胆囊周围粘连包括Calot三角粘连分离困难 4例均行中转开腹手术。第 1孔穿刺损伤肠管 2例 ,分离粘连时损伤肠管 1例 ,均在腹腔镜下修补。结论 :胃十二指肠手术后腹腔内严重粘连是气腹建立困难或腹腔粘连分离困难而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第 1孔穿刺肠管损伤和腹腔粘连分离肠管损伤发生率较高。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腹腔镜操作技术娴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42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总结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42例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并配合留置医用生物蛋白胶或透明质酸钠防止再粘连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应用腹腔镜成功实施粘连松解术,未出现手术并发症和过敏现象,随访3~36个月,无肠梗阻症状复发;2例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配合生物蛋白胶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安全实用,疗效满意,是处理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治疗,治疗组采用超声联合腹腔镜治疗,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手术开始到腹腔探查的平均时间、观察孔平均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发生并发症2例(6.67%),对照组发生并发症4例(13.33%),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超声联合腹腔镜手术,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复杂性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行性及潜在优势。方法:回顾性收集符合复杂性粘连性肠梗阻纳入标准、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后梗阻未缓解并行手术治疗者65例,随机分为腹腔镜治疗组31例,开腹手术治疗组34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安全性及治疗效果间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ASA评分及手术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1例腹腔镜探查患者共中转5例,34例行开腹手术治疗。在术后并发症率、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腹腔镜组优于开腹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随访复发率(7.7%)低于开腹组(14.7%),具备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复杂性粘连性肠梗阻安全、微创、效果可靠,可显著减低术后复发率,可作为复杂性肠梗阻的有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经验,以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手术)40例,开腹组(采用开腹手术)40例,收集并对照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相比较,治疗效果、术后肠鸣音出现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胀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各项均优于开腹组。结论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