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佩丹 《大家健康》2016,(10):285-286
目的:研究ICU护理安全管理中分组交接班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采用分组交接班完成ICU护理安全管理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采用床头交接班完成ICU护理安全管理的患者80例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控检查结果、不良事件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分级护理、医院感染、文件书写、急救安全和病房管理方面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人员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0.00%,实验组护理人员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仅为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2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仅为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组交接班模式在ICU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路径在门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路径前后的患者各78例,对比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路径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安全管理效果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6%,明显低于实施前的1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理安全管理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79.49%VS 9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路径可以显著降低门诊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的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PDCA循环模式在急诊科风险事件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此次实验研究时间是2007年到2015年期间,对比实施PDCA循环模式干预前后急诊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PDCA循环模式干预前后,急诊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比较护理质量考核结果、患者满意度,均优于PDCA循环模式实施前(P<0.05).结论: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急诊科风险事件管理中,不但能够成功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还可以更好地强化护理服务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髓机选取实施转运交接管理前3 0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后3 0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转运交接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不满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管理系统显著降低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降低癫痫持续状态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改善负性情绪及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76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予以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前MoCA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语言、视空间技能与注意与集中、记忆、计算和定向力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执行功能与抽象思维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MoCA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SDS、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研究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26%)低于对照组(3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94.74%)高于对照组(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在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中应用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心理状态,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管理模式对急诊科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厦门长庚医院急诊科2010年1月-2013年6月行传统管理模式的全体护理人员为对照组,纳入2013年7月-2015年12月开始实施"零缺陷"管理的全体护理人员为观察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差错事件及投诉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护理服务能力考核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差错事件发生率为0.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投诉事件发生率为0.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等护理服务能力考核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零缺陷"管理的运用能降低差错事件与投诉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护患沟通对急诊科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我院的60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护患沟通,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当中应用护患沟通技术,可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急诊科护理满意度,并降低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急诊科护理当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与评估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理念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9月本院精神科室女性护理人员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护理管理中采用常规管理理念,观察组采用人性化理念。比较分析两组护理人员对精神科护理管理的总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护理缺陷、护理投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管理总满意度为95.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等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5.0%(2/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8/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理念的价值十分显著,能显著提升护理人员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还能减少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从而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护理安全预警值在低年资护士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2017年本院急诊科的低年资护士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安全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护理安全预警值。比较两组护士考核成绩、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临床医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选择题、简答题、实际操作及考核总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识别错误、操作失误、管道滑脱、导管堵塞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医师、患者对研究组的总满意度分别为100%、97.1%,均高于对照组的88.6%、82.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年资护士护理安全管理过程当中,应用护理安全预警值能够显著提高急诊低年资护士的护理质量,增强其对患者的评估能力,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因此临床上应当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与研究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实际效果。方法我院在2017年5月开始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实施相关风险管理,主要包括:安全隐患评估、护理技术和道德教育培训、改进措施讨论、提高和完善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和制度。选取我院在2017年5月至2017年8月实施门诊护理风险管理后的280例作为观察组,并和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2017年1月至2017年4月随机选取的2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护理满意度、患者投诉情况、护理人员操作合格率、理论合格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86%明显高于对照组79.64%(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43%明显低于对照组18.21%(P0.05);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的理论和操作合格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能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和操作水平、患者的满意度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护理安全日历应用于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监控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76例,采用随机划分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急诊科一般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安全日历模式,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观察,并比较患者护理满意情况。结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2.63%(1/38)低于对照组15.79%(6/38),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满意情况,观察组97.37%(37/38)高于对照组78.95%(30/38),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动态监控中,护理安全日历应用下对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护理实践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肾脏内科疾病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系统分析肾脏内科疾病易出现的各种护理风险事件,确定护理中的各种风险因素,并根据风险,采取系统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对比实施前后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水平、消毒隔离质量、患者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水平、消毒隔离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提升,实施风险管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与实施前的8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实施风险管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25%,与实施前的2.2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肾脏内科疾病护理风险管理,可预防及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唐娜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3):157-159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分层管理模式的实施价值。方法本院自2016年12月于重症监护病房实施分层管理模式,随机选取实施分层管理前后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各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量表采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用SAS、SDS评量表评价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护士的心理状态,同时统计不同时期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分层管理模式的实施价值。结果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实施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00%,实施管理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后护士的SAS与SDS评分为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后各类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为6.67%(4例),实施前各类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为20.00%,实施前后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实施层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降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安全管理对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2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开展护理安全管理的1054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的105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2例护理差错事件(0.19%),对照组发生9例护理差错事件(0.86%),观察组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7%)明显优于对照组(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开展护理安全管理可有效的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分析流程管理在提高急诊手术室护理环节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1~6月期间,本院急诊科实施流程管理措施,选择在此期间收治的急诊患者154例患者、18名医师以及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流程管理措施实施前(2015年6~12月)、实施后急诊登记时间、留观登记时间、离观登记时间以及患者、医师、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流程管理实施后患者就诊登记、留观登记、离观登记时间均优于实施前,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程管理实施后医师、患者、护理人员满意度以及患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程管理在提高急诊手术室护理环节质量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新生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新生儿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120例作为观察组,在新生儿安全管理中引入品管圈活动,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120例作为对照组,在新生儿管理活动中未引入品管圈活动。对比分析两组护理人员在新生儿安全管理中的工作质量、新生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安全隐患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新生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81.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为1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减少安全隐患事件的发生,提高新生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急诊科脑卒中患者开展预见性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系统探讨.方法 将10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是否开展预见性护理分成探究组(57例)和对照组(48例);均进行积极对症治疗,同时对照组实施常规专科护理,探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两组不良事件、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探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探究护理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诊科脑卒中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能快速进行针对性治疗及护理,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效果和护理满意度,临床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综合分析精细管理在五官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为护理五官科患者提供科学的护理方向。方法选取在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5月收治的五官科患者临床资料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精细管理方法。分析两组患者实施精细化管理方案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总满意率。结果①实施前,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0.10±2.36)分,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0.15±3.03)分,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9.33±2.25)分,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2.36±2.02)分,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67%,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8.33%,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0.00%,两组患者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管理在五官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广泛提高患者的总满意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品管圈护理在门诊静脉留置针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120例患儿,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品管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留置针异常情况发生率,比较实施品管圈护理前后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评分,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留置针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品管圈护理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护理可减少门诊静脉留置针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和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0):175-177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病区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普外科病区2018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措施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护理安全质量合格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安全质量合格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用于普外病区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既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投诉率,又能提高护理安全质量合格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