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目的 为了全面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预防冠心痛事件发生和疾病复发,对出院冠心痛患者采用了规范的"生命网"健康教育流程,并按计划实施健康教育、管理和监督,以使这些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方法 通过基线调查确定患者目前的生活方式,了解患者的生活态度,根据以上情况制定具体的"生命网"健康教育流程,并对患者在出院1年内实施定期的健康教育、咨询指导、跟踪随访等.结果 随访证明患者不良生活方式较基线调查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其中患者戒烟率迭92.57%,戒酒率达90.10%,能够坚持健康饮食的患者达64.85%,能够坚持运动锻炼的患者达89.60%.结论 规范实施"生命网"健康教育流程,对冠心病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冠心病治疗的依从性,预防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康复的影响,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2004年7月-2006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1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生活方式、个体用药评估,根据评估结果 进行健康讲座、科学生活方式指导、个体化的药物干预,分别在干预后6个月、1年、2年进行评价.结果 患者对疾病各项知识的掌握率明显提高(P<0.01),不良生活方式明显改善(P<0.01),血脂、血压、血糖呈下降趋势,护理干预2年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建立良好健康行为,控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从而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追踪健康教育管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干预作用。方法对6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追踪健康教育及指导,使其对自我健康行为进行管理,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追踪患者出院后一年的生活方式、规范治疗行为的改变效果及对再住院率的影响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管理后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生活方式改善、治疗依从行为较管理前有明显的改变,平均年内再住院率比管理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追踪健康教育管理不仅可以持续强化老年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知识的认识,改善不良生活行为对疾病的影响,同时教会他们一套自我管理和保健的方法,优化患者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危险因素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知己健康管理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慧敏  卢运红  文宏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3):1158-1160
目的探讨知己健康管理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效果。方法对5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知己健康管理教育及指导,让其居家对自我健康行为进行管理,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追踪其一年生活方式、规范治疗行为的改变效果及对住院率的影响进行比较,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处理。结果管理后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情况、生活方式改善、遵医行为比管理前有明显改变(P〈0.01)。平均年内住院率比管理前少(P〈0.01);结论知已健康管理不仅可以持续强化老年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识;改善不良生活行为对疾病的影响,同时教给他们一套自我管理和保健的方法,优化其生活方式,可提高控制血压和降低危险因素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冠心病二级预防干预中健康教育新模式,使患者建立健康行为,从而有效地降低血脂、控制心血管事件发生,减少再住院率.方法选择236例冠心痛患者,入网后填写疾病知识、生活方式、个体用药评估表,经过健康讲座、科学的生活方式、个体化的药物干预,在入网2年后进行复评.结果入网2年后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入网时显著下降,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提高,不良生活方式明显改善,血压、血糖呈下降趋势,再发心血管事件住院率仅为1.7%.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取得良好的二级预防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健康教育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建立冠心病二级预防干预中健康教育新模式,使患者建立健康行为,从而有效地降低血脂、控制心血管事件发生,减少再住院率。方法选择236例冠心病患者,入网后填写疾病知识、生活方式、个体用药评估表,经过健康讲座、科学的生活方式、个体化的药物干预,在入网2年后进行复评。结果入网2年后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入网时显著下降,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提高,不良生活方式明显改善,血压、血糖呈下降趋势,再发心血管事件住院率仅为1.7%。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取得良好的二级预防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住院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用药护理及饮食指导等;观察组给予同样治疗,同时住院期间行健康教育指导,教育指导以集体教育和(或)个别教育为主,利用教育工具形式开展,于出院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观察组及对照组各指标如体重、吸烟、饮酒、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血压、运动、情绪,并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各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各指标较对照组各项指标改善明显,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的生活方式有显著影响,可以提高患者对冠心病保健知识的认知度,纠正不良心态和不良生活方式,同时不断提高患者自我疾病的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模式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对8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入院当日运用护理程序评估病情,完善实施各项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措施,然后根据每例患者的病情采用集体教育活动、小组讨论和个别指导等方式实施自我管理健康教育,于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实施前后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定量表测评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各维度的改善情况。结果:实施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后,患者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各维度得分与总分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对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建立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实施全方位的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生存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该院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治疗的常规药物和基础护理,观察组再另外实施全方位的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辅导、饮食干预、生活方式指导、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等。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改善情况、生存方式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明显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不良生存方式明显改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行多方位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不良生存方式,对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疾病管理模式在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为自愿接受疾病管理的患者,为其建立详细的个人档案,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制订管理方案,并不断督导执行.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随时提供咨询.结果:观察组健康危险分数明显下降,与对照组进行对比,患者平均住院日、再住院率下降,住院满意度提高(P<0.01),生活行为方式、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遵医依从性、明显提高(P<0.05或P<0.01).结论:疾病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社区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两者相关性,为干预社区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重庆医科大学编制的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简明36项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对西安市社区211例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社区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为(76.51±13.64)分,生活质量得分为(99.35±9.59)分,自我管理总体水平与生活质量总体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365(P<0.05)。结论:社区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社区医务人员应该注意加强对社区冠心病患者的管理,采取提高社区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的有效策略,以期改善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梁晓梅  陈务贤  宁传艺  郑梅 《全科护理》2011,(29):2633-2636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入院初期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126例冠心病病人应用一般资料收集表、医学应对量表(MCMQ)、医学结局量表(SF-8)、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病人医学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病人生活质量受文化程度(P〈0.05)、是否在职(P〈0.01)、冠状动脉病变程度(P〈0.05)、年龄(P〈0.01)、心肌梗死(P〈0.01)影响。冠心病病人应对方式以面对为主(相对得分0.61分),其次是回避(0.53分),最少采用的方式是屈服(0.39分),且冠心病病人比常模更少采取屈服的应对方式(P〈0.05);面对维度与SF-8所有维度呈负相关(P〈0.01),与SAQ的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呈负相关(P〈0.05),与疾病认识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病人在入院初期的生活质量与面对应对呈弱负相关关系,与研究时点和疾病特点有关,更应关注应对方式对其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进行强化管理指导运动治疗,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为冠心病病人运动疗法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将120例住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指导,干预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指导外加用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小册子,指导其学习、运动、饮食,定期电话咨询,了解并指导运动、饮食、治疗情况并要求病人每月反馈。对两组病人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护理,比较体重、血压、血脂、胆固醇、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的变化。[结果]1年后两组病人的体重、血脂、胆固醇、空腹及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干预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病人的运动采取强化指导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更能使运动治疗在冠心病的综合治疗中显示出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家属疾病应对方式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以帮助其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对病人的照护能力,最终改善冠心病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和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中文版(PPUS-FM-CV)、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62名冠心病病人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冠心病病人家属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显著低于常模;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的冠·心病病人家属应对方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不确定感、社会支持系统与应对方式存在相关关系,其中病人家属对支持的利用度、主观支持及疾病不确定性有较强的预测作用。[结论]冠心病病人家属尚未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病人家属人口学特征如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影响家属的应对方式;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提高社会支持水平是建立积极应对方式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情景式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便秘预防的作用.方法 将511例心血管内科监护室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1例和干预组260例,对照组按心血管内科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预防便秘的指导,干预组除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方式外,针对冠心病患者便秘发生的相关因素,给予情景式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便秘和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第1~3天、第3~5天和第5~7天便秘发生率分别为0.76%,0.38%,0.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8%,4.38%,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717,8.901,8.901;P <0.05);1个干预周期内,干预组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为0.38%,低于对照组的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90,P<0.05).结论 系统的情景式健康教育可有效地预防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便秘的发生,并减少因便秘而引发的心脏事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护士对冠心病患者恢复性生活的健康教育状况,分析护士对不同危险度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88名心脏科护士进行有关冠心病患者恢复性生活的健康教育状况方面的调查。结果:虽然86.5%的护士认为为患者提供有关恢复性生活方面的健康教育很有意义,但只有8.6%的护士偶尔涉及有关恢复性生活方面的健康教育。相当一部分护士对于冠心病患者恢复性生活方面的知识很不了解。护士对不同危险度冠心病患者提供恢复性生活健康教育的能力也较差。结论:护士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恢复性生活健康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护士应掌握有关冠心病患者恢复性生活方面的知识,并且应具备其危险度识别及分层指导的能力,从而为不同危险度的冠心病患者提供恢复性生活方面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不同状态下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加重就诊的72例COPD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诊断分为四组:单纯COPD组、COPD+肺心病代偿期组、COPD+肺心病心力衰竭组和COPD+冠心病心力衰竭组,比较四组患者血浆BNP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与单纯COPD组比较,其余三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03、9.69、8.45,P均<0.05);与COPD+肺心病代偿期组比较,COPD+肺心病心力衰竭组和COPD+冠心病心力衰竭组的血浆BNP水平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10、6.09,P均<0.05);COPD+肺心病心力衰竭组和COPD+冠心病心力衰竭组的血浆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浆BNP水平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动脉收缩压和右心室前后径呈正相关(r分别=0.62、0.76、0.69,P均<0.05),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FEV1占预计值%呈负相关(r分别=-0.51、-0.27、-0.28,P均<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肺动脉收缩压对血浆BNP水平的影响最大(b′=0.37,P<0.05)。结论急性加重的COPD患者不同状态下的血浆BNP水平变化不尽相同,血浆BNP水平的测定对于COPD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COPD+肺心病心力衰竭和COPD+冠心病心力衰竭二者的血浆BNP水平的差异可能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知识的认知现状,并找出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1年1-5月在黑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住院且诊断为冠心病的120例患者的家属,采用自制问卷对其健康教育知识认知水平进行调查。结果冠心病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知识认知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其中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知较好,对出院指导的认知最差。患者家属性别影响其对健康教育知识的认知水平,女性家属优于男性家属(P<0.05);患者家属文化程度和照顾次数与认知呈正相关(P<0.05)。结论应重视对冠心病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并采取因人而异的认知教育方式,以提高其对患者的照护水平,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冠心痛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按心内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行为干预包括戒烟限酒、低脂低盐饮食、规律睡眠、有氧运动、放松训练、听轻音乐、减少孤独焦虑抑郁等。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体重指数(BMI)及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QOL),于入院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健康行为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焦虑、抑郁程度和体重指数(BMI)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护理加针对性行为干预可减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健康行为,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